中职学生知行合一
1、知行合一的真相是什么?
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经验经过反思和追问可沉淀出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内化和应用可转化为能力。行动带来新的体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这样学习者的能力可以不断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学习之道。
当下,信息变现的年代,大家都在广为传播知识,知识成为“廉价品”被任意售卖。我们面对过量的知识信息常会产生焦虑,想学学不进去,想学又学不完。
所以在掌握某些知识之前,要客观地看待知识的“适用边界”,以及“前因后果”。
“适用边界”指的是面对海量知识信息,拥有批判思维,自问,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没有可借鉴的其他领域的情况?不同的意见还是相似的,和我们的思路真正的区别和交叉是什么?
“前因后果”是指追问实践带来的经验反馈,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当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你将树立起一个立体的思维架构,反思所学和所做是否有效,帮助自己提升烦死、提问、分析、整理、内化、应用等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有1个小时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去思考问题本身,5分钟去思考解决方案。
综上,通过知识内化和应用转化能力,提高认知从而知道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并且可以循环往复的体验和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行合一的动态过程了。
作者:Rue,十年亲子博客书写者,公众号:平白书(ID:pingshu)。
2、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从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论”。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我们可喜的发现了一些改变。
其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其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不再是按照“讲授--接受”的模式上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人,他们已经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因为“行不是知之成”,而是“知之始”。我们教师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情景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参与”,“动手”和“研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从“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虽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样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但我可以以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来从事我的教学之路。
3、中职学生怎样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要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我认为要理解所谓的“学”、“思”、“知”、“行回”的具体内涵。学答,要做到:新、信、恒、思;新,就是要在学习旧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讨,成为自己获取的知识;信,就是要相信自己,知难而进,充满自信;恒,就是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思,就是要反复思考每一个问题,从思考中解决实际问题。思,要做到:勤、慎、专、静;勤,就是要充分的利用时间,不厌其烦,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慎,就是要小心谨慎,解决好实际问题;专,就是要集中精神,是思考每一个问题;静,就是要抛开一切繁琐的事情,安下心来做好分内的工作。知,要做到:古、今、中、外;古就是要把古代的文化、旧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升华,变成自己的产物;今,就是要解决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把古代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解决;中,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要不断地去创新;外,就是别人的东西,要我们去借鉴。行,要做到:真、实、导、重。真,就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实,就是来自你的实际行动;导,就是你的实际行动是否能够作为别人的导向;
4、我们学校是个大专。学校校训是“崇德尚能,知行合一”这是什么意思?
“崇德”,出自《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就是崇尚和发扬高尚的道德品质,指学校广大师生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文明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亦体现了学校“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尚能”,即重视能力培养和提高,要求教职工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种能力。
“知行合一”,语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统一,意在要求全校师生既要追求新知、努力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技术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而且是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专门知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力。但是,知识也好,技术也好,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后天习得的,都是为了能在社会上更好生存、发展和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的。为了更好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就有了到专门的机构学习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的必要,这种专门机构就是学校,而这种专门知识和技术我们就把它叫做专业。专业本身无好坏,只是根据社会分工不同而设立。只要你学得够专业,你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5、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写作思路:使用简单的写作风格,读者倾向于选择简单的文本来阅读,而不是在复杂的表达中沉思。例如,你可以用“帮助”而不是“促进”或“使用”而不是“利用”。把复杂的单词留给教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人交谈,而不用让读者花很多时间去阅读。
正文:
大学生们不要坐谈道德,而应该坚持知行合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道德哲学和处世之学。《左传》中最早提出“知”“行”的辩证关系,《左传·昭公十年》中有言:“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道理算不上难事,难在实行。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知行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知”是指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而“行”是指人们对于道德的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
那么,就此而言,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要人们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紧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认识到道德的真谛,而且要忠实地履行、践行道德的要求。
王阳明的知行观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知与行是不可分的,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意思就是如果有道德认知而没有促使自己去进行道德实践,那么,这也就不是道德认知了。
另一方面是知是行的基础,知决定行,正如他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道德认知是道德实践的前提,但道德实践反过来也促进了道德的认知,知与行互为手段,也互为目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深刻揭示了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这也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内涵一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促进理论的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由于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层面的理论特质,因此,知行合一对于我们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尤其是公益精神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 鼓励大学生们不要坐谈道德,而应该坚持知行合一,把功夫用在实践和日常执行中。
当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还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和问题,比如在“知”的方面,国内高校少有开设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方面的课程,大学生对于公益精神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大学生公益宣传活动的广度和维度还不够,受众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在“行”的方面,国内慈善、公益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学生的公益实践还存在不够深入、缺乏吸引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亟待我们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6、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知行合一者
知是指对社会现象人生事务的理解和认识,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行是指主动参与和实践活动,一个能治国平天下的人,必须要有对社会各种事物和现象都能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所谓合一,是说:并不是知是绝对主导,也不是行是惟一功用,而是知和行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对社会对世间事务的正确认知是正确行为的前提,正确行为实践是正确理解世间道理准则的必然结果。反推也一样,行为社会实践可以总结出相应的社会经验。
7、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从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论”。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我们可喜的发现了一些改变。
其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其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不再是按照“讲授--接受”的模式上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人,他们已经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因为“行不是知之成”,而是“知之始”。我们教师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情景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参与”,“动手”和“研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从“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虽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样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但我可以以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来从事我的教学之路。
8、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1
摘掉你身上的负面特质
只要是人就会有情绪,当然有良性情绪也势必有恶性情绪,悲观、短视、依赖、极端等乖这些负面特质也许不可能一下子在一个身上体现,从肯定每个人都会有其中的一两个。只要有了这些特质,那么你就很难做到一些事情,若想做成一件事,那么请摘除这些负面特质,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2
不断学习加强对事物的洞察力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因为无知而造成的,偏见和固执就是无知的体现,由于对事物认知的并不是很深刻而造成一些后果。这个时候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深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做到更加理性客观全面,这也就为做到知行合一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3/6
归零的心态
我已经是博士了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吗,我在这一行干了30年了难道还会出错吗,诸如此类非常封闭的学习心态只会让你止步不前,并且很难吸收新的事物,若想自己有真正的突破,那么请让自己拥有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能有归零心态学习的心态。
4
请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
是不是很多时候,你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让之前是所会出的努力一文不值,是浊也有这种情部况,常 常是你的感性占据上风,以至于凌驾于你的理智之而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若是这样,请你立刻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
5
计划必须可行
很多人也会制定计划,并且这个计划可能还非常的高大上,但是有规划空的是,你的计划若是没实现或者说根本不可行,则就是停留在脑中或者说纸上一堆无用的文字而已,毫无价值可言,计划可以不那么完美也可以很小,但一定要可行。
6
要有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
很多人做事非常的墨守成规,学习也在坚持、也有会出实际行动,但是却不会根据实际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若是经常如些,那么做一些东西可能也就看不到效果或者说根本就是徒劳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具备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
9、学生知行合一实践作业反思感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上个世纪末已被国家教育部提到议事日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许多专家学者探讨过许多条路来,但最好的路莫过于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也是发达国家早已经走的成功之路,而在新世纪之初新课程改革确立了这一课程,这应该说是新世纪孩子的幸事。然而,要实施这门新设置的课程,如何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目前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缺乏实施的实践经验.这本学生作业集无疑给广大教师和学生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当我们读着这些带着稚气的研究报告,一定会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获得感悟与启示,在产生共鸣的同时引发思考和创新。
过去我们常说孩子太小,孩子们怎么可能搞研究呢?事实证明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从这一份份凝结着师生智慧和心血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再次真切地感受到该学校广大教师在这块新辟的沃土中辛勤耕耘,也可以感受到这一新的学习天地给学生带来的勃勃生机。读着这些孩子们的成果,自然也让我想起世界著名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中所说,孩子是成熟的,我们不能把孩子当作不成熟的人。是的,从这些累累硕果中,我们读到孩子的成熟,读到孩子是真的成熟,孩子是属于他们那个阶段的成熟。我们应该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不相信孩子也能做项目研究,这么多个成果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塘汇实验学校的成果档案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如果我们再以传统的教师角色面对新课程改革,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的能力再也不能复活。所以,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让孩子能主动走动于社会之间,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他人和自己,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给师生放飞心灵、共同成长的新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路还非常漫长,孩子在天天变着,这里面没有重复只有发展,我们的双脚只是从起点刚刚迈出,我相信我们实验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会越走越明,越走越宽……教学反思
10、如何教育学生知行合一?
要做到知行合一,一要有思想,没思想就容易随大流,没有进步的源泉;二是要有行动,没有行动就永远是生活的弱者;三是要有决策力,知晓是非并学会判断选出行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