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培训
1、如何做好新时期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创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广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的内在价值以及对他们的积极作用,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感染中职生,关爱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根据每个中职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受的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二)拓宽德育教育实施途径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首先,学校可以举行社区服务活动来实施德育。中职生可以到养老院对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带领中职生去乡下、去农村等条件艰苦的地方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辛,让中职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生活,热爱大自然,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农民,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使自己融入集体之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关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最后,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中职生用道德进行自我约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之中实施文明的道德行为,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德育教育合作协调机制
1、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德育要进入学校教育教学环节:首先,把德育作为学校一堂必修课,纳入课堂。一方面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构建德育课堂。同时,在各个学科里面都渗透德育,将文科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外,还要对德育实行考核机制,学校应根据德育的目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社会:创造德育的环境。政府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在全社会推广和宣传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实施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通过宣传,让全民知晓德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我约束,自律自强。
3、家庭:首先,父母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养思想,树立科学理念。家长应该首先教会子女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家长应该匡正纠偏,不要只看到技艺对孩子的“显性”作用,看不到品德对孩子的“隐性”影响;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做法,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自力更生等。其次,家长应该父母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引导子女养成正确的日常生活习惯,改掉坏习惯。最后,养成良好的教养方式。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大多数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2、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
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状况每况愈下办学形势越来越严峻,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
1) 外部因素
从总体来讲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的影响
(1)社会环境方面,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用主义,个人享乐,拜金主义等盛行,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人对于中职教育存在偏见,这些外在因素都大大的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2)家庭因素也是影响中职学生教育的因素之一,现在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而且中间好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许多都和留守在家中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就给他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使他们相对来说缺少严厉的教育,而且也给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都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难度。
(3)学校和教育的环境,由于学生及家长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全面,导致中职院校生源出现问题,以至于中职类院校将学校“商业化”,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商业理念,学校对学生过分迁就,对学生违纪处理过于宽容。大多数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德育课程跟不上,形式化严重,提高就业率是每个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养;部分学校沿用普高的教育模式,殊不知学生年龄虽大致相同,但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对中职学生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引导,加之有些老师存在认识的误区。这些都容易损伤学生心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生的自身的因素
从学生个人方面来讲主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以及个性差异几个方面
(1)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中职学生的生理的发展阶段来看,他们正处在16,17岁这个身体迅速发育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容易叛离,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向成人发展,有意识的摆脱单纯和幼稚,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又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们的行为容易冲动,逆反心理很强,往往也不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很容易发生抵触情绪。
(2)个性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情况,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个人性格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这些也给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中职院校德育工作要以做到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教育,也即要根椐学生个性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二.内外结合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
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的现状,我们要内外结合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措施上:
1)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与家庭互通,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方面,对内学校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加强自身内在实力建设,练好“内功”,对外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对于问题学生学校要积极的与学生的家庭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积极的做好教育工作,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严格的执行校级校规。做好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工作,与学生家庭以前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师生共进,提高教育水平
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以要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作为教师,首先应忠于职守,讲究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表率;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遵守社会公德,才有可能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要做好德育教育,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为此,学校首先从教师抓起,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师德建设,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心态,做到真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3)举办活动,解决学生问题。
从前面中等职业学生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无法正常升入高中的情况下来走进职业学校来学习的,他们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外部因素,比起其他学生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些特点,注重学生的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早发现,班主任和学生管理部门要对学生提前进行心理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于一些问题学生,班主任要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改进。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及时的了解,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等不良情绪,其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通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水平。
4)针对专业,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现在好多中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共同培养协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进入学校起,基本上确定了其将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因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及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所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以此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总之,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国六个部委即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于2009年6月24日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六部委意见》)。此文件是目前专门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级别最高的文件。
一、《六部委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又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思想性和时代性。(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3)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4)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5)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3.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2)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6)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开展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境意识、效率意识、廉洁意识。
二、《六部委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各门课程;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要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特点相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地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2.发挥其他课程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等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要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各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学科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估标准,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3.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实训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中职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要切实加强实训实习管理,在实训实习特别是离校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参加,与实习单位共同做好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工作,绝不能放任自流。
三、《六部委意见》强调努力拓展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中职学生的侵蚀和影响,禁止在学校传播宗教,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要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他们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组织学生参与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祭扫烈士墓,参观名胜古迹;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针对中职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和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教学、咨询、辅导和援助,配置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3.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融入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完善中职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4.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动员全体教师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各地、各学校要按照国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规定,落实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立志报国,服务社会。
四、《六部委意见》要求高度重视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班集体、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社团活动、校园安全、后勤服务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工作都要体现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制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
2.加强中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严格学校各项纪律,支持教师和管理人员依法依纪行使教育管理职责,强化中职学生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强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和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作用,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重点实施帮教,有效预防校园暴力和学生犯罪。
3.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发挥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团结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认真做好优秀青年入团工作,加强学生团校建设,配合党组织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要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学生特长、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4.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为广大中职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杜绝各种违法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要重点加强对校园网电子公告栏、留言板、贴吧、聊天室等交互栏目的管理和监控。对上网成瘾的学生要及时发现,热情帮教。
五、《六部委意见》强调大力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中等职业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德育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制度。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要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身心健康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每个班级必须至少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学校绩效工资分配要适当向班主任倾斜,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将班主任工作成绩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教师高级岗位聘用应向优秀班主任倾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加强班主任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
3.加强学校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团组织要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组织,努力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要配备专职团干部,加强对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团干部待遇。
4.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是学校专职从事德育课教学的专业人员,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力量。德育课教师除应具备国家法定的教师资格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学校要按照德育课设置和教学任务要求配齐配足德育课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课教师培训工作,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
六、《六部委意见》要求努力营造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1.发挥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和“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吸收家长参与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和灾区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2.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各地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要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深入持久开展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禁止在学校周围开办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禁止在学校周围200米以内开办网吧和设立彩票投注站点,禁止在学校周围600米以内设立彩票专营场所。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职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可实行半票。学校要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担任德育辅导员,发挥各种青少年教育组织和团体在做好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七、《六部委意见》强调切实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1.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教育部负责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有明确的机构和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共同做好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重视和加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行校长负责的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支持和协助校长做好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校长要统一领导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学校要有一名副校长分管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完成相应任务。
3.完善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加大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合理确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项目,列入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要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纳入中等职业学校评估体系。
4.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研与评价工作。各级宣传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各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领导部门要把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列入规划。各地要把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纳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表彰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和综合评价机制,定期评选表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中职德育课程有哪些?怎么开设?课时怎么安排?
我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中等技术人才,不同于普高,还要升学,当然现在中职也可以考大学,我要说的是,中职没有更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开始德育课程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紧密满足当代学生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课程。我想有几步
1、在全校三个年级做一个调查。一个解决学生最想学习那些德育内容,二是给学生一些选择,看结果如何。
2、成立学校德育课程校本研究小组,制定方案、确定课程、招募课程教师。
3、召开课程教师会议,讲清开设德育课程的目的、意义、要求。
4、编写德育校本课程。
5、领导小组审批教师的德育课程。
6、编制课表、确定上课地点
7、让每个学生选课,每人只选一项,就能达到人人有课上的效果。
8、组织上课。
5、如何在中职学生中实施德育教育
目前形势下,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德育教育。当今学校的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而支撑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德育。为此,创建有效的学校德育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中职德育的有效性,这是广大的教师需要认真探究的一个问题,意义重大。
一、德育教学中的主体性现状
1.教师观念难以实现真正转变。现存德育单向灌输模式存在的一个错误的预设前提,即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从教育的起点上,传统德育就已经把学生视为“道德病人”。教师是与学生对立的道德权威者、道德完善者的形象,而学生是道德无知或品行卑劣的代表。尤其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面对着几乎是被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双差”学生,教师更容易把对学生的约束、规范看成帮助、教育学生,是为学生好,是对学生的爱,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的一种方式;把学生看作一块道德白板,要靠成人、教师去描画,没有把他们看成有主体性的自我道德建构者,难以实现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更难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2.现代中职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现代中职生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极大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朱小蔓教授指出:社会发展至今,“反哺文化”、“反社会性文化”的出现,已客观地打破了教育者原有的角色权威,尽管在传统文化积淀方面,教育者是优越于受教育者的,但在多种文化样式方面,教育者是不如受教育者的,因而德育单向的灌输失效是必然的。中职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受以往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左右,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虽然说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确实有着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应是一个值得大力倡导的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新观念。二、解决中职学校德育面临问题的对策
1.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进一步实施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当今,德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来讲,应当敢于正视挑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未能够切实解决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因此学校的一些领导和教师觉得智育是硬道理,德育是次要的,从而出现了轻视德育而重视智育的情况。尽管智育和德育都是为了发展学生,实现教育的目的,可毕竟是有侧重点的,德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辨别是非,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它的重点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2.注重互相衔接初中的德育内容。中职德育需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在组织德育内容上,教师应当以一项德育内容作为核心,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从近到远,螺旋式的上升。分年级和分阶段地实施德育,连续地和阶梯式地进行教育,进而使得德育的内容能够有效的统一和协调,以及相互地衔接和渗透。
3.有效地体现教学课堂主渠道的优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渗透德育。教学的过程,不只是讲解文化知识的过程,尤其重要的教育人,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德育不能够脱离智育,智育也不能够脱离德育,德育和智育是有效统一的一个整体。这就需要所有的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正确地处理德育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明确德育和智育之间互相渗透的关系,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实现理想的德育效果。
4.健全德育的评价标准。教育主管部门与中职学校需要注重德育学科的建设,需要提高德育学科教师的待遇,跟其他学科的教师享受到一样的考核。学校的德育班子可以跟政教处加强联系,全面、准确和客观地检查德育学科的教学情况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个过程。结合有关的评价要求,全面地评价班级的德育现状与德育学科的讲解情况,且要把评价的结果当作德育学科的教师评优和晋职的一项标准,与此同时,也当作评选优秀班集体的一项关键内容。针对德育学科教师的评价,中职学校应当创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将教师的师德、实施德育的效果和教师的修养当作评价教师的重要方面,并非一味地以分数论高低。
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中职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使教师增强为人师表的思想观念。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不但应用自身的知识,而且还应当通过自身的品德来影响学生,以及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修养和学识来有效地引导学生。
6、中职德育课的教材有哪些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中职德育课教材自然是以上五门课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