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分层教学
1、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如何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随着各级 各类学校的不断扩招,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因 而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而 如何尽快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构思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图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方法及识图的能 力。与以前学习的课程相比,制图课是以形象思维、空间想象 训练为主,重点和难点是实现从物到图,再从图到物的空间想 象思维的转换。根据学生的现状及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讲 授制图课时,从学生都很熟悉的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基本 几何体的三视图入手,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实物及易懂的图形, 从而培养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构思 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利用实物、 模型等教学手段,结合准确、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视觉、触觉, 以及听觉都得到充分的调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我 想学和我要学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将枯燥呆板的作图原理,总结成朗朗上 口、易懂好记的口诀。如圆弧连接很简单,圆心切点是关键。外 切相加内相减,圆心切点要明显;表示螵纹两种线,用手来摸 可分辨。摸得着画粗实线,摸不着画细实线。牙底为圆端视图, 细圆四分之三圈,等等。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呆板乏味的讲解 变成极富感染力的愉快体验,使学生很角易记住,并能主动应 用于绘图及识图之中。 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二的教学手段,让学 生在喜闻乐见的动画及幻灯片中弄懂复杂的内部结构,明白 零件的相互配合,清楚视图的前后关系,。学会立体的空间想 象。 二、巧设情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 个体差异,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为原则,学会应用知识为目 的,巧设情境,讲练结合。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要准备难易程 度搭配的题型,让学生根据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选择, 让学生在听懂课的基础上,时常有体验成功的惊喜。分层次教 学使那些理解能力弱、形象思维差的学生克服了怕丢面子的 心理,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有效地树立学习的自信 心。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理解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并 掌握自学的技巧。如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以竞赛的形 式进行识图、绘图、纠错等内容的练习,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另外,课后作业可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书本上的课后 练习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找的题,或者是将学过的知识归 纳、整理、概括出来,等等。这样,可使学生选择感兴趣并有能 力完成的题目,既有效地杜绝了作业抄袭的现象,也培养了自 学能力。 总之,面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还要有强烈 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每名学 生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及爱护,从而使学生成为符 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王晓东王伟徐冰 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 如何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张玉平 (沈阳技师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实用性较差,与学生的专 业学习相脱节,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严重地影响了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和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深入分析学生的现状和专业特点,并采 取相应措施,从而使中职的英语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一、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调整英语教学目标 (1)中职教育应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 能力为基础。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而 不是知识水平,因而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 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要求其主干课程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上 职业能力的需要;基础课程应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而设置,而 且以“够用”为度;并以训练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某一具体岗位 为基础等。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 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因此,作为基础课程的英语应根据 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以“够用”为度。 (2)调整英语教学目标。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个 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前者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 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主。因而它要求职业学校的英 语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在分析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准确 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在实际 工作中的英语能力。 二、编写适应不同职业或专业要求的“实用”英语学习教 材,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
2、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简介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 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实行,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编辑本段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户外分层教学
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 分班教学
“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 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 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A组或所有科目都在D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1]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在管理上比较复杂
编辑本段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A层次教学压力很大. 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 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2003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90年代末以来,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十几年来,中职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在中国期刊网中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连接没有,网络中搜寻也没有,这说明分层教学在技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极少.虽然分层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从技工学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3、分层教学的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中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A层次教学压力很大.
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
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2003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90年代末以来,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十几年来,中职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在中国期刊网中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连接没有,网络中搜寻也没有,这说明分层教学在技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极少.虽然分层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从技工学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4、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简介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 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实行,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编辑本段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
(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户外分层教学
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 分班教学
“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意见决定分层. 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 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A组或所有科目都在D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 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1]分层教学的缺点是在管理上比较复杂
编辑本段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A层次教学压力很大. 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 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2003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90年代末以来,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十几年来,中职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在中国期刊网中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连接没有,网络中搜寻也没有,这说明分层教学在技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极少.虽然分层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从技工学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5、如何提高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开展职高英语教学的难度和存在的问题。因为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极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信心,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进校的目的不同,他们基本上没有学习的愿望。因此英语教和学的各项实践活动极难开展,他们常处于被动学习应付状态。针对上述情况,作为英语教师,如何花时间和精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了当务之急。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性,我认为职高英语教学应重新重视入门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持久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兴趣激发、情感投入及调动主体参与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趣激发法1、激发兴趣,消除顾虑,让自信陪伴每个学生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无论以前的初中还是现在的小学,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语法不懂,单词记不住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学生连音标都有不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渐渐地这些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也产生了,因此到了职高阶段,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激发兴趣的第一步是鼓舞学生的士气。为了树信心,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开始教学,而且丰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必须教给一定的拼读规则,对于有点进步的学生在课堂上应不断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基础后,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新奇且有“刺激”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如每堂课开始时,让一个学生(按学号进行)用英语进行“DutyReport”或“tellastory”训练,以促进学生的课前笔头准备及课内口头表达操练的能力。这样做不仅给予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也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学习中加快了学习知识的速度。有时,我还将自己从电视上、报表上看到的一些重要新闻用英语描述给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有了进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自然可以形式。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困难远离每个学生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学习更是如此。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像幼儿学话一样,先从"Morning!到"Goodmorning!”flower“someflowers”等等。这样由简到繁,由容易到渐难,降低了学习的坡度,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但不是件难事,而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成功属于每个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英语教学是的一个大难题,它时刻困扰着我们每一个师生。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层次教学法,在课外积极辅导学生。英语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可将课堂问题、练习分为难、中、易三个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请不同水平的同学来回答。如我在问有关天气的问题时,问尖子生:”对后进生则问:"Isitfinetoday?"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使他们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在"Actthedialogue"一栏中,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担任不同的角色。“主角”、“配角”及“旁白”,而他们也往往会根据内容和自身特点,配上相应语言、动作、表情,使表演更生动、活泼、形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多了一点成就感,少了一点挫败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会在一次次的赞美声中重建信心。二、情感教育法每个教师都应在教育教学法中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表情、目光、行为等都是情感传播的媒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深刻的影响。因此情感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下手:1、淡化师生意识,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现实教学表明,学生初学英语,普遍存在着害羞、怕错等心理障碍,何况是已学过英语的职高生,更显得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英语教师要改学生的这种现象,开启他们的口,一定要消除学生的害羞怕错的心理,因此在课堂上要淡化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的发言,对他们来说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用英语发言就显得更不容易了。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胆怯,就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教师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只能仰视的严师。有了这些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有不会有畏惧心理,师生之间就会有良好的、民主的关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意识到与老师是平等的,让学生感到老师不只是课堂中知识的传播者,在生活中更是自己可敬的长者或能帮助自己的大朋友。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克服畏惧,畏难情绪,使得学生有疑问敢于向老师提出,有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自己去寻求知识。如一次英语课堂上,我发现一个学生伏在桌上,为了了解原因,我用英语问道:“what'sthematter?”“don'tyoufeelill?”“you'dbetternotgoasleep,oryou'llcatchacold?”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不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被问的学生能在老师循循的教诲中得以反省,也使别的同学无形地集中了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重视教师教态,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在每个方面都是他们效法的榜样。教学教态应自然得体,同时也应庄重。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融成一体。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教师所教的课程。因为在课堂上,他们不喜欢那位老师,往往就对他所教的学课也厌倦。教师懂得这一点,就应该在课堂上注重自己的形象和教态,千方百计以自己的形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主体参与法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我认为“主体参与”的学习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开展情感交流很有帮助。而所谓“主体参与”,就是在教师客体的引导下使学生这个主体与客体间开展和谐的情感对话,通过主客体的英语实践交流以促进学生装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让学生进行造句,看图说写,就课文内容提问,讲故事,开展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而且充分体现出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特征,加大了师生间,学生间语言沟通的面。真正达到了“用中学,学了用”最高层面的教学境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发挥了主体的创造性,真正获得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总之,要搞好职高英语教学,首先必须学会去了解职高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特征,其次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加强情感投入,开展与学生的情感对话,重视课堂教学艺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唯有这样,我相信我们的教学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投入”。
6、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分层递进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职业教育中现有一些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学生的实际。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十分悬殊,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因而原有的方法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本文对中职类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及运用分层递进教学来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案,以期达到改进教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9/view-9256922.htm
[关键词] 现状 分层分层递进教学方案效果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 分层递进教学提出的背景与概念
近几年,随着我市普教热的持续升温,普教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优秀学生基本上集中到全市各重点高中,而
流向职业教育的学生的素质正在逐步下降,因而我校无论是技工班还是单招班的学生,基础出现了较大的滑坡。由于学生来源于全市不同的中学,因而在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差异悬殊情况相当严重。针对这种现状,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就很容易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无论是采用“低起点、小步子”还是“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都只能面向部分学生。而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使各层次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一个由个体差距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中,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笔者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分层递进教学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之进步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谓分层递进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知识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通过确定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与评估体系,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更为有效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以获取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位学生的心理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分层递进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案
1.学生的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如何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科学合理地确定层次是相当关键的。一旦操作中稍有失误,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效应。为此笔者在具体分层前通过耐心细致的谈心,做好各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然后根据学生对原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的潜能,结合问卷调查形式,由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教师给予适当调整,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当然,这样的层次划分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呈动态变化的,每学期教师可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进展情况变动层次,升降结合,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分层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教法、课堂的效率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分层。
(1)目标分层。笔者对教学目标实施弹性分层,即:A、基础性目标;B、提高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只要求掌握常用的单词和词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知其大意,能听懂和进行最简单的日常会话。这一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提高性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有的单词和习语,掌握基本语法,能熟练地进行日常会话,并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应程度的阅读材料。发展性目标除了达到上述二级目标以外,还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自学略高于教材水平的课外读物,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2)施教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次的难度是较大的,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要有充发的准备,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做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提问、操练、设计的练习都呈阶梯式,供A、B、C三个层次的学生使用。教学过程的分层次能使学生全员参与,通过自身努力分别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从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3)作业分层。分层次授课最后的作业设置也应呈阶梯式,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测试分层
教学过程的好坏只有通过测试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教师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尖子生,但可通过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为此,笔者在测试时根据教学目标层次将测试题分为三个层次:A基础题(80分)、B提高题(20分)、C综合发展题(20分)。基础题旨在降低难度让学困生获得成功喜悦,从而产生上进心;提高题能使中等生获得成就感;综合发展题作为附加题能使优等生有“英雄用武”之地。
三、分层递进教学所产生的效果
1.课堂氛围更为积极、浓厚。由于分层递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各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极为高涨,从而激发了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欲望。
2. 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由于分层递进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有所缩小且各个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
3.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挥。由于分层递进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学困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改善,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克服学习畏难情绪,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4.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的分层递进教学是符合学生在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的实际的。针对个体差异有的放矢,通过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身的最优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当然,实施过程中各层次的设计和开发仍有待于深入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
7、如何在中职升学班进行英语分层教学
1.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现在需要大量专业性汽修人才
2.选择好学校等于成功一半
3.现在随着对汽车维修质量要求,对汽车维修技术要求严格,需要系统学习
4.学校要实地考察,选择能学技术学校
8、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