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中专 » 中职生德育案例

中职生德育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3-09 00:52:57

1、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

2、如何在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实效性

作为培养中等人才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职学校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源结构较普通高中要复杂很多,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共同的问题是自信心不足,不求进取,自控能力较差,基础文明素质较低。如我校于2011年4月对长期接收录用我校毕业生的32家企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贵公司觉得从事食品专业工作的中职学生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8.1%的企业认为中职学校食品专业学生到达工作岗位后普遍表现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企业忠诚度与职业道德。这说明,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令人堪忧,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自律性不够,道德行为能力偏低。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不端正态度,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引导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作为食品行业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因为职业道德的缺失而出现错误。因此,作为食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抓起,帮助学生培养好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现阶段企业对中职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
现阶段企业对从业人员道德标准主要有以下要求:
(1)爱岗敬业;(2)吃苦耐劳;(3)遵纪守法;(4)勤俭节约;(5)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6)讲文明礼貌和讲卫生;(7)诚实守信;(8)有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做人的道德良心。
针对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上述要求,学校必须对中职学生在这些方面加强德育教育。
三、提高中职学生德育素质水平之对策
(一)从学生入学开始,做好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培养。
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学生入学后开始抓,通过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优良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优秀的校园文化,既是一个学校核心价值的取向,也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具有情景性、渗透性、持久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学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是借助校内宣传窗、壁画、黑板报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二是积极利用现代网络的教育功能,大力拓展网上德育,即通过团委网站直播国内外重大新闻,开辟“心理社区”、“研究性学习”、“学生心语”、“校友寄语”等栏目,及时更新、添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文章、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感动事件;三是办好校刊开辟新的德育阵地,通过刊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讨论学生身边的问题,及时展示学校德育成果,同时为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以及展现才华提供平台;四是开展校园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2)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坚韧不拔的信念、诚实守信的品格,掌握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规范。
(3)切实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①养成良好习惯规范化、具体化。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② 加强监督,不断强化。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行为规范要求,并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到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③ 建立起全员育人制度。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关心和参与学生素质培养工作,齐抓共管。④ 举办养成教育讲座。学校在新生入学后,就采取讲座的形式从思想教育、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成才教育、专业知识介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⑤ 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确保养成好习惯。
(二)改革德育课的上课形式,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往往是重视了“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而实际上,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
因此,中职学生德育课的教学,应当注重教方学法和手段的研究。在各门德育课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教学法有:案例教学法、活动课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创新思维训练法等,着力改革德育课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用新颖、有效的形式吸引和教育学生
学校的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校专业现已开设了属于德育课的《法律》、《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哲学》、《经济与政治》(现为《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等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学习。
(1)内容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必然带来人们观念上的相应变化,如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等培养,必须提上日程来。教师根据这些变化,在德育课教学中也应相应增加这些内容的教学,使德育课更富有时代精神。
(2)形式与方法方面。在课堂中,教师以诱导者身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质疑,鼓励争论,努力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逐步明确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主体意识。
为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 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做到重视教法的研究,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了多种组织形式和方法,从而调动和发挥学习效果。
①首先,在《法律》课中,针对专业的特点,补充食品安全法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校期间就逐渐树立起食品安全的法制观念。
其次,收集已毕业或正在毕业实习学生的案例,作为德育课的材料。除上课外,还邀请学校辖区干警前来举行法制讲座,以辖区内发生的各种案例,向学生解释有关法律条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②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分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两大部分。
职业道德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首先是保证教学课时,使职业道德部分的教学有充足的时间,讲透食品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同时,每个学期请与食品专业有招工关系的企业老总或人事部经理来校,或请本校有成就的毕业生回校,向学生作职业道德与责任感方面的讲述,使学生明白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与责任感。
再次,教育学生要有敬业爱岗精神。教育他们了解企业需求,初进企业时保持一定时间的岗位稳定状态,避免频繁跳槽。
③《心理健康》课程,主要任务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专业把德育工作与当前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拓展德育内容。
(三)调整德育课的课程设置,增加与食品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与课时。
在学生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增加食品安全相关内容课时,增加20节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的强化教育;增强准食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努力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的隐患。
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安全方面的校本教材,除校园安全外,增加原料使用与储存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员工健康安全、质量控制安全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安全意识,尽可能做到学校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负责任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
(四)根据企业需要,利用顶岗实习,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
抓好实习、实训中的德育工作。通过实习、实训,端正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就业意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习惯养成。主要是通过各专业科、班主任及学生科、就业办的教师在实习、实训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主。主要抓好以下环节:(1)企业的餐饮文化全程渗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2)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3)学校专业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相关岗位培训服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五)构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
具有良好岗位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具有创新精神、继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职业变化、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与素养,是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改变目前评价现状,依据国家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的目标,建立起一套涵盖道德素质、知识能力、专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用人单位提供用人依据。

3、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摘要:近年来,随着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中职德育课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呢?本文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4-02

近年来,随着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中职德育课实施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职业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呢?

一、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中职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钻研技能,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开创新时期新阶段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紧紧围绕德育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中职德育课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来展开,通过目标教学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1)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通过学习《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4)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通过选修课《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切实改进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要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式、角色扮演式、小组合作教学式、仿真教学式、现场教学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恰当使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校园网等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外的德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方式,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引进社会各界的相关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一线的劳动者或企业家参与学校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内容,积极开发校园德育资源,收集优秀学生和成才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及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是社会的新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和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新典型等充实教学内容。
·德育研究·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切实改进德育课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很多中职学校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的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为依据,这种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就应当改变过去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要坚决克服以考卷定成绩,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倾向,即把教师评价、班级评价、个人评价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评价相结合,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相结合。
(1)评价学生的学,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品格和态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
(2)评价教师的教,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估等。
(3)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包括课内外学习表现和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是评价学生人生成长实践的实际表现,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人生成长的趋向。通过对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4、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记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生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成绩较差,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些老师眼中他们就是双差生,让人觉得孺子不可教矣。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自己也有很强的失落感,缺乏自信。因此,帮助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已成为我们德育课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结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狠抓课堂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是组织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新学期的前三堂课尤其重要。学生在面对一个新教师时,他们不时会进行揣摸和猜测,这个教师有什么新的招数,学生心里没有底。因此,笔者充分利用开学时的前三堂课,拿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架势。第一堂课,在师生上课仪式的问候环节,学生起立致敬,笔者对做得不规范的学生一定要求他们认真做好,从细节做起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紧接着,严肃认真地宣布课堂纪律要求,与学生“约法三章”,并在课堂上严格认真地执行,绝不手软。第二堂课,一些调皮的学生会使出一些新的招术,这是学生与教师斗“智”斗“勇”的时刻,比如说在老师讲得兴致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指着旁边地同学说:“老师,他打我。”事实上,他们俩什么事也没发生,很明显这位学生是想借此出出风头。因为平时的习惯差,要想他们这样规规矩矩地坐下来的确有点困难。这时,笔者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识破他们的“诡计”,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比他们更聪明。第三堂课,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出现许多新花样,因而抓好这堂课的管理十分的关键。笔者对出现的问题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对抗的学生用气势压住他们,坚持有理有节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靠两三堂课就能解决问题的,其间还会有些新的问题发生,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会有很多次的反复,但笔者本着坚持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去解决问题,对课堂常规长抓不懈,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职生对德育课说教带有强烈的抵触和对立的情绪。面对这样一群教学对象,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爱听这门课,对这门课有归属感和信任感。为此,笔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充分利用动听的音乐、生活小剧表演、诗歌朗诵、讨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手段来加强情景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增强竞争就业意识”的教学时,课前准备时笔者播放了MTV《真心英雄》。动听的歌曲打开了学生封闭的心灵之窗,很多同学跟着唱起来,曲终之时学生的情绪还处在兴奋之中,抓住这一时机,笔者问同学们:“歌中大家最熟悉的歌词是哪一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去思考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我们怎样才能成功?如此以来,死气沉沉的德育说教教学课堂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学习空间。学生在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就明显了,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懂得学习,更是要学会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笔者曾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第一,让学生多说多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这两本教材中事例多,内容丰富,对此笔者采用了让学生精读多说的教学方式,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材中的事例,让学生说故事主人翁成功的密诀,说自已的感受等等,对《法律基础知识》中的案例,让学生说理,以法律为依据进行案例的评判。同时,我还让学生去收集身边的法律小故事,每两周组织一个《课堂说法》的活动,让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讲出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第二,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选定辩题,设计一些鲜明、有趣、代表性强的正反辩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在学习《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时,针对目前中学生互相攀比,一味追棒时尚消费的现象,我设计了《名牌消费的利与弊》的辩题。在辩论中各方代表就此消费热点问题唇枪舌战,据理力争,纷纷展示各自的聪明才智。主辩手王同学展示了一幅《穿名牌拾垃圾》的漫画,滑稽而搞笑的画面和他精彩的辩词不仅让周围的同学开怀大笑,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白超前消费的害处。第三,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这种方法极易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在讲完“价值规律”之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特别组织了一场《假如我是一位汽车经销商》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模拟汽车销售商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思考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四,质疑提问。这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提问触动学生的学习神经,让他们学会主动解决问题,在学习“纸币”一节时,笔者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老百姓遭遇了自然灾害,如果你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我主张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老百姓当前的生存危机,这样做可以吗?”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反响强烈。总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个个都参与其中,这样可以拴住学生的心,培养其注意力,从而促使其学会自主学习。
三、配合大环境,重视小课堂,抓好学生日常生活管理。
无论哪类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大环境。制度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落实,这就需要小课堂来实施。为此,我结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的要求从小事着手,纠正学生以自我行为为中心的价值观,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培养日常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依据,它告诉了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此我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这两个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填写一个自我反省表——《我的陋习》,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提出“十个不”的要求。这“十个不”指的是:不迷恋网吧,不打骂同学,不编造谎言,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强拿他物,不沾染烟酒,不玷污荣誉,不浪费金钱,不虚度时光。此后我让学生把这“十个不”的要求写在课本的首页,提醒他们时时牢记并落实到行动中。每学月末我让学生比照这“十个不”的要求进行自我总结,填写《我的进步》这张表。通过总结,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为了激励学生能够把好习惯坚持下去,我把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转换为学分,这能够体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符合了中职学校的管理要求。
四、以职业生涯设计为载体,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特色在于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问题,寻找现有条件与职业理想的差距,并努力克服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向着自己的职业目标靠近。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笔者依托“职业生涯设计”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开展了一个征文活动,学生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题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一位汽修专业的学生提到自己的最高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成功的汽车销售商。这位同学家境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但平时习惯较差。在他看来,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可以办成。针对这一个体现象,笔者曾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送给他一本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并要求他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来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提醒他今天的好习惯与将来的梦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这位同学的作品获奖了。与此同时,笔者发现他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偶然间我看见他在书的扉页写了一个字“静”。这位同学以前很好动,上课坐不住,还经常与同学讲话。在这以后,他努力去改变自己,并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鼓励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的确变得懂事多了,偶尔还帮着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可见,通过抓好职业生涯设计的教育,使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要他养成”变为“我要养成”,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大大提高了。
总之,好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德育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德育课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采用多种形式,从多个层面出发,加强中职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5、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该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一、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各地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职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市场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虽然许多学校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但还没解决好“职业道德”究竟应该由谁来上,上什么,怎样上等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发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落后,没有前瞻性。
有些学校和老师片面地认为,只要有技术就行了,不用学什么职业道德。即使要讲职业道德,也是思想品德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责任,没有确立全员育人意识。把职业道德教育只看作专门的课堂活动,没有全天候的教育意识,没有“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育人,容易导致职业教育的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往大的方面说,导致社会上的“技工荒”与“就业难”,这样就不太难理解了。
(二)教学内容单调,缺乏实践性。
在实际教学中,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大多以讲课来传授职业道德,以教材内容作为主要传授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显得单调、枯燥,教学不合学生“胃口”。而不容忽视的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已任,教材内容只涉及到技能点,很少涉及到德育点。并且考核时更多地评价技能,却很少评价德育。所以除了职业道德专业课的教师和班主任会讲职业道德,在其他课程的课堂上很少会涉及到德育点。因此,这样的授课情况,使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课体现出不敢兴趣。
(三)教学方法滞后,没有创新性。
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的职业道德课大多是由文化基础课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以前也是主要接受理论教育,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上课主要表现为从观点到案例,根据教材搞课堂灌输。学生的学习也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以至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本来生动活泼的课程,却成为了学生单纯地识记的负担。而企业和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案例,却上不了讲台,不能直接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学生走不出校门,缺乏实践参与以及向企业和社会延伸的机会。
“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全过程育人”,创新德育课堂,改革评价体系,化大德为小德,把学科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日常生活等纳入到学校的德育系统管理,寓德育于日常学习生活,提高德育实效。这是破解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难题的有力法宝。
二、开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创新课堂教学,实现德育和智育的统一。
首先,要改变德育是德育工作者或班主任的观点,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用活动的理念去改造课堂教学,按照活动德育的要求,不断地使理论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在自主、自由和自觉的活动设计、参与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终生实践道德生活者。通过学生讲故事,案例讨论,演讲来完成课堂教学,甚至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参观企业、博物馆、革命遗址等来认识企业、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其次,在专业课课堂上大胆创新,要求专业课堂上不仅有技能点,更要有德育点。如在汽车维修的课堂上,要把工具的摆放、实验场地的清洁作为德育点,并作为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
(二)文明量化,化大德为小德,铸就学生终身的品质。
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可以通过“文明量化评分表”来规范学生的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品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应该让各班学生结合十德(衣德、食德、寝德、行德、口德、孝德、课德、会德、网德、危德)参与评分表的设计,项目可分为四大类(考勤、纪律、卫生、活动、其他)。考勤类分为旷课、事假、病假、早退、迟到;纪律类分为仪容仪表、上课讲话、玩手机、顶撞学生干部,早读晚修无故游动、讲话等;卫生类分课室卫生、宿舍卫生和公共卫生,活动是指参加社团活动、运动会、学雷锋活动等。文明量化考核分可分为基础分,加分和减分,按照规定和相应的档次进行加分和减分。组织学生开展“文明达标”活动,设置文明监督岗,开展文明达标的检查评比,每天检查评比,并将分数公布在班级公告栏,每周进行表彰和批评。期末将文明量化分数记入成绩报告单,也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诚信学生”“未成年人道德风尚奖”“学雷锋标兵”“军训标兵”等评优评先的依据。化大德为小德,使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铸就学生终身的优秀品质。
(三)社团活动,平行教学课堂,实现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德育的要求往往具有普遍性,是一定范围内大家都应该遵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要求。因此,既要有面对大多数人的集中统一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又应该分析不同情况,根据不同人的思想状况、兴趣与爱好、能力特长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推动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学校可以创立各种社团组织,如志愿者服务队、校礼仪队、威风锣鼓队、街舞社团、篮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发学生逻辑思维以外的其他维度的潜能。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找回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学校可以将每天的第七、八节课作为社团活动的时间。为了不流于形式,社团活动平行于教学课堂管理,并且才艺分数可以替代学分,作为某薄弱学科的成绩。用多维的角度去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实现学生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四)工学结合,拓展职业道德社会实践,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惠州商业学校的“工学结合、四环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通过工学结合生产训练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练就优良的职业作风和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此外,工学结合还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毕业时基本达到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那些平时学习懒散,甚至吊儿郎当的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行为习惯得到了调理,个人形象获得重塑,企业文化的约束力在他们身上逐步显现。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总之,在职业学校教学中,中职生的技能教学诚然重要,但是职业道德教学同样不能忽视,学校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有技能、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6、有谁分享下中职德育教育比较经典的拓展活动案例?

任何一家培训公司的拓展训练,其中必定会涉及到的拓展项目,信任背摔(主要考察团队成员彼此信任度的),过电网(考察团队协作,资源利用及沟通,主要看培训师更关注哪一方面),七巧板,击鼓颠球,集体木鞋等。
总体来说,拓展训练主要就是模拟了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分配大家一个集体项目,需要大家通过团队配合去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去发现自身及团队的问题所在。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