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公共艺术论文
1、公共艺术论文怎么写?
谈及公共艺术,除了圆雕、浮雕、壁画等传统样式,国内的民众似乎很难找到关于这个名词的其他印象。在很多人的眼里,仅城市雕塑大概就可以成为公共艺术的代名词。并且,在此情况下,这些好不容易冠以“公共艺术”大名的作品,一部分以“宏大叙事”和纪念性为主,占据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广场;另一部分,则以平民化、通俗化去解构精英艺术的话语霸权,使公共艺术更多的以娱乐、玩赏的寻常状态出现,并使之迅速融入城市的商业、旅游景观之中。
在笔者读到的有关公共艺术的书籍以及本专业的硕士论文当中,许多同仁深感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匮乏与混乱,一致推崇“百分比艺术”这样的公共艺术实施框架。但通过查找和阅读,笔者发现国内公共艺术的文献当中,对立法和实施及视觉审美方面谈得比较多,对介入形式的选择和人文关怀方面谈得比较少。尤其处在今日“图像时代”,在如何让当代艺术介入我们的城市生活的问题上,国内几乎很难找到一本专著。中国当代艺术虽如火如荼,然而仍有自居象牙塔之嫌,与城市公共艺术实际上是脱节的。
此选题是面向创作者的,即讨论在中国城市的有限空间里,如何将当代艺术中的新观念引入公共艺术,拓展公共艺术的介入形式,以及在此之上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小品式”是个自造词,用于“公共艺术”一词之前,是笔者在对国内公共艺术概貌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对一类形式的公共艺术的暂时性统称。具体特点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指非纪念性、非功能性、非主题性;二、在空间上的占用较小。这类公共艺术是在普通市民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亲民”的艺术。笔者之所以要谈“小品式”,第一,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不牵涉到过多的功用意义,没有过多意识形态上的约束,给艺术家和公众更大的发挥空间;第二,是因为此类公共艺术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城市中鲜有奇葩,往往都有“假”、“大”、“空”的弊病。有些作品大张旗鼓,对空间的要求苛刻,而其结果是使之如同天外来客一样突兀;有些过于个人化,在公共空间很难与大众进行“对话”;有些则过于通俗化,没有艺术的前瞻性。
艺术的介入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人们谈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与谈论博物馆里的一件米开朗基罗的圆雕在情感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与艺术不期而遇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有着事先渲染的参观,对于城市中为生存而奔波的人,那绝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尤其于当下的中国,那种从右至左不带标点的竖排文的淡然几乎消逝,城市中充满了“惊叹号”和“下划线”。人们是否需要一种邂逅,一种生活的微微停顿,在没有任何先前提示的情况下来接受艺术家献上的一份礼物,来分享这浪漫的“逗号”与“问号”所带来的灵光?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思考”从其根基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一系列超越性问题,如: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人文关怀”就是对上述人文问题的关注与爱护。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并且,它的内涵并不是一陈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毫无疑问,公共艺术是需要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家在某种层面上扮演着一个社会组织者的角色,有能力通过作品,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援助,把在“自我疗伤”中的灵魂接到集体中抚慰。然而,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这种对大众需要的满足,在形式上,难道仅仅是低等的,原始的,只顾及一般意义上的“喜闻乐见”吗?笔者认为,绝不是这样。之所以用“人文关怀”而非“物质关怀”或“人文思考”,意味着“精神性”和“主动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仅在于去“融合”、“折中”或“妥协”,而是在于寻找世界中的“永恒”与“本质”。艺术家应该运用智慧在最大的限制中依然保持艺术的纯粹性而非把它变成妥协的产物。公共艺术应具有引领性,是一种指向,而不是一目了然的结果。
作为创作者,著名环境艺术家关根伸夫曾说到“艺术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它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中国当代艺术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表现主义倾向,对人文关怀的体现可谓充分而强烈,但它与城市的融合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让具有前沿意识的中国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让其中人文关怀的雏形融入公共空间,渗透到都市生活,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因此,在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这座城市为重点研究对象,笔者将把一部分功利性较小的公共艺术作品抽离出来,从介入形式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这一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作以全面的论述。更将公共艺术放入当代艺术的整体中讨论,就此希望给中国现今的公共艺术注入些许新鲜的活力。
2、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呀?
找我就好了
3、对公共艺术的理解1000字?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简而言之,公内共艺术指的是由容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4、公共艺术课心得体会200字
心得体会怎么写及范文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3)语言简洁,生动。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公共艺术音乐论文2000字 可追加悬赏
公共艺术课程需要更优秀的音乐教材
摘要:教材建设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成败。音乐鉴赏教材是音乐课程内容的直接物质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教材无疑是制约着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中所参考的高校音乐鉴赏教材以及课堂上的教学体会,归纳出笔者对当下高校公共艺术音乐教材使用现状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 教材建设 音乐鉴赏教材 感想和建议
音乐教材是保证教师在音乐课堂上高质量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材料。笔者在经历学校音乐鉴赏课教学的亲身体验后感触很多,种种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都显示出目前高校所使用的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选择高校公共艺术音乐教材建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中所参考的高校音乐鉴赏教材以及课堂上的教学体会,归纳出笔者对当下高校公共艺术音乐教材使用现状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一、高校公共艺术音乐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内容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材料。教材是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教材建设正逐步朝向正规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必须有一个新的教材体系作保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材体系的研究可以说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当今教学改革中最复杂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的体会
笔者在学校承担了两年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任务后感触颇深,虽然现在大学生使用的都是新版教科书,但是学生们学唱和欣赏的曲目仍然停留在那几首耳熟能详的名曲上。对于理论知识,大部分学生懂得的更是少之又少,课堂上心不在焉的学生较多。陈旧的教学内容与高调的音乐教材改革步伐相背离,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笔者常在思考“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我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刚出道的音乐教师,刚开始笔者的备课过程几乎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和步骤进行,但是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不是很感兴趣,于是笔者尝试着根据每个单元的中心思想加入一些新鲜的内容进入课堂,效果立竿见影,学生开始爱听课了。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反复思考是哪一环节出错了,而后给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得知原来现在大学生并非不热爱音乐,恰恰相反的是他们了解的音乐类型相当广泛,只是现有音乐教材的内容与他们的愿望和需求相距甚远。
三、笔者对当前公共艺术音乐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教材中适当增加“流行音乐”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发现想在音乐课堂上学习流行音乐的学生占大多数,因此适当的在教材中加入流行音乐是一本优秀的音乐教材所必备的条件。在当前的教材编写中艺术性标准占主导地位,一些旋律优美的歌曲却被学生认为是不受欢迎的曲目,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优美的歌曲给错了对象”,教材的教学对象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对音乐理论的掌握甚少,有些偏远地区来的学生甚至从没接触过艺术类课程。
(二)教材内容“生活化”
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生活中一定有各种趣事让他们难以忘怀。一本优秀的音乐教材必须进一步加强教材所选内容的实用性,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选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此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征去选择那些能反映他们实际生活的音乐,选择可以让他们展示音乐才能的内容。
(三)多媒体电子教材的进一步扩充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教材的概念更加广泛,除教科书、讲义、参考书刊等文字教材以外,还包括幻灯片、电教片、课件等多媒体电子教材。目前,在市面上公开出版的教材中只有少部分配有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有的并不完全与教材内容配套,给教师备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使课堂内容更具吸引力,课下笔者花了大量的时间搜集与本章节主题相关的文字内容、音频和视频做成幻灯片供上课使用。
(四)辩证看待“地方教材”
在一些关于编写音乐教材建议的书籍中经常能看到很多教师鼓励编写地方教材,提出在音乐教材中融入地方特色,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近本土文化,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这一观点。而笔者对“地方教材”的编写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文化教育的差异,每个地域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编入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热爱家乡的情感,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音响的感知度,但笔者并不认为应该主张鼓励编写地方特色较浓的音乐教材。
(五)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重要性
教材编写者必须具有开放意识,充分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文化精髓,借鉴国外音乐教材编写的经验,取长补短,构建我国完善的音乐教材体系是很重要的。在我国,专业性较强的器乐教程只局限于提供给少数音乐专业人才使用。
(六)音乐教材印刷和装帧的问题
在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首批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即包括初中音乐教材。以往我国的教科书都是由受教育者自己购买,政府为了减小家长的经济负担而限定教科书的价格必须在适当的范围内,大多数编写和出版教科书的单位往往通过缩减编写内容、降低编写和制作要求来降低教科书的成本。这一政策出台后,市面上应该有更多高品质的音乐教材。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包括教材中适当增加流行音乐的必要性、教材内容“生活化”、多媒体电子教材的进一步扩充、辩证看待“地方教材”、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重要性、音乐教材印刷和装帧的问题,这些都是笔者经过深思熟虑后所总结的,能否在现实教育中得以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实践和检验。
6、论文(论公共艺术)800字
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艺术的公共性。公共性意味着交往、沟通、强调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公共艺术的出现不是一种艺术样式,事实上,它可以采用丰富的艺术形式来实现,如建筑、雕塑、壁画、摄影、书法、景观小品、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公共设施等。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特别是在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是公共艺术中重要的创作手段,公共雕塑是一个展示灵魂、灵魂交流的平台。它以独有的空间语言破译着从人类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公共雕塑能使欣赏者真正融入到一种令人愉快的公共关系中,公共雕塑成为构成整体公共关系有机的一部分。云门这一公共艺术作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云门形似椭圆的“豆子”,它那无任何修饰的抛光不锈钢外表将周围错落有致的各型建筑和自然景色映入其中,人们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景致是不一样的。人们可以在云门的不锈钢镜面上看到云卷云舒中芝加哥的天际线,还可以进入云门,站在雕塑内部,感受镜面中无数个的自己融合在芝加哥的景色中。这一原本外表单调的巨大雕塑,因设计者奇妙的创意使其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就是云门伫立在这个空间里并完美和谐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出现了深刻的生态危机,打破了生存空间与自然演进的平衡,使人类远离了自然。这时候,人类需要一个载体,把积淀在心灵深处的希冀呐喊出来,公共艺术接受了这个使命。公共雕塑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肯定,许许多多的雕塑家引用公共雕塑来阐述着自己的理想与渴望。
没有人会怀疑艺术创作与个人的生存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所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都希望通过个人的造型语言来洞析生活的表象,在丰富的想象和智性的表现中,以体悟的方式表达创作主体对存在境域的思索与追问。但是对于人类生存实在深处的种种发现与表达,在更多的时候并不只是表现形式与技巧的问题,而是艺术家内在修养、思考能力及对生存现状敏锐程度的直接折射。 美的事物具有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给人以亲和力,艺术品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语言,发挥着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公共雕塑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本真的艺术活动,不仅能满足都市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关注心理健康,而且能深入公众生活,调节公众心态,协调公众关系,引导公众文化,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现代公共雕塑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以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在如今发达的科技社会,要着重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化,潜移默化地加强都市人在生活中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人对自然、以自身的认识和反省。
7、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艺术论文2000字,谢谢。急!!
不用急,找中国论文榜就行了
8、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2000字论文
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2000字论文 这主题我自己写过,可以给你参考的
9、公共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怎么写
论文本来很抄好写的,师哥给你范文袭参阅要吗?基地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魂灵,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需确立了基地,才干围绕选材,断定重点,组织详略,等等。选材时要留意紧紧围绕文章的基地思想,挑选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基地思想明显、深刻地表现出来。
10、公共艺术美学论文3000字
公共艺术,学
论我知道怎么写,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