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1、谁那有《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1-6 什么格式都行 互享资源一下 谢谢了 发过来一下
二、城镇建设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改革步伐,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县域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人口、资金、资源的聚集。二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导向,以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以城市化合理组织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把县域建设成为城镇布局合理,职能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地区。
(二)规划原则
一是整体效益原则,处理好全县城镇发展矛盾,调整好城镇布局与产业结构,尤其处理好城镇间的功能协调问题。二是优势互补原则,加强城镇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安排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的浪费,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投入总量,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未来的各种潜在发展留有余地。
(三)发展目标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到2020年,我县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1190公顷,人均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居住、公共设施、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给排水、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满足县城增加人口的需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县城的建设模式在用地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产业、交通和环境特点确定为集中联片发展与组团式跳跃发展相结合,南拓为主,适度东进。重点发展江东组团、东巴工业组团和纸厂工业组团,调整完善旧城组团和江北组团,适度发展江南组团。形成“一带、两轴、四园、六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
“一带”--依托威远江两岸的平坦地势,配合两岸主要沿江联系道路的建设引导城市沿威远江南下逐步发展,形成城市主要威远江城市景观带。
“两轴”--一是以东西向的森林大道,振兴路,人民路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主轴;二是以威远江两岸沿江绿地为基础的开放型生态景观轴。
“四园”--是指规划的四座大型公园,芒果山公园、佛迹公园、民族公园和滨江公园,体现县城独有的人文地理特色。
“六组团”--组团以地形地貌和主要道路进行分隔,各组团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其中生活居住组团有四个:旧城生活居住组团、江东生活居住组团、江北生活居住组团、江南生活居住组团,工业组团两个:东巴工业组团、纸厂工业组团。
(四)规划重要指标
1、十二五规划期限为:2010年—2015年;
2、2010年,县城人口达6.0万人;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10万人。
3、201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8.2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38平方米;到2020年县城区建设用地11.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平方米。
(五)分步实施方案
1、2010年完成城镇人口聚集增加2500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8%,建成区面积达6.9平方公里;
2、2011年完成城镇人口聚集增加3000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9%,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
3、2012年完成城镇人口聚集增加3800人,城镇化水平达30%,建成区面积达7.2平方公里;
4、2013年完成城镇人口聚集增加4000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1%,建成区面积达7.4平方公里。
5、2014年完成城镇人口聚集增加4200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2%,建成区面积达7.6平方公里。
6、2015年完成城镇人口聚集增加4500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3%,建成区面积达7.8平方公里。
(六)保障措施
要使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进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的措施保障:
1、舆论宣传保证措施
在全县范围内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舆论宣传工作,宣传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做到家喻户晓,达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社会氛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得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支持。
2、规划指导保证措施
严格按县城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发挥规划在市政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3、法制保证措施
加强市政建设的立法工作,用法制保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地方性城市市政建设法规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实施市政管理。我县于出台了《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的地方性、行业法规。
4、走经营城市之路
走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以经营的方式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一是寻找新的城市资源;二是盘活城市闲置资产,使得城市闲置资产的收益最大化。
5、资金保证措施
形成多渠道的市政建设筹资和投资体系,建立项目库,有针对性的完成项目可研初设,争取列为国家和省地项目,取得上级资金补助。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县内外各企业、单位、个人投资。合理使用贷款投资市政建设。
2、陈锐的承担项目
[1] 国家质量基础战略研究,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项目,主持人,2014-2016。[2] 科技成果与标准耦合的技术方法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主持人,2014-2016。[3] 京津冀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主持人,2014-2015。[4] 京津冀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研究,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主持人,2014-2015。[5] 中国科学院科研经费规模结构分析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4-2015。[6] 社区管理与服务标准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联合主持人,2012-2014。[7] 基于情景推演的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平台研究和技术实现,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主持人,2013-2014。[8] 综合标准化方法及重要标准研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主持人,2013-2014。[9] 北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北京市软科学计划项目,主持人,2013-2014。[10] 中国科学院资金管理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3-201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C类项目,联合主持人,2012-2015。[12] 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A类项目课题,主持人,2012-2015。[13] 城市运行管理中典型问题计算方法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B类项目课题,主持人,2012-2015。[14] 中国科学院后勤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规划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2-2013。[15] 首都第二机场建设临空商务区(ABD)战略规划研究,首都机场集团重大项目,主持人,2012-2013。[16] 北京环境卫生工程信息化发展规划,北京市科委,主持人,2013。[17] 乌鲁木齐城市运行管理三年规划纲要,新疆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持人,2013。[18] 北京城市发展规划指数评价体系的理论及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北京市规划课题,主持人,2012。[19] 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及方法研究,北京市规划课题,主持人,2012。[20] 城市环境建设重点问题及信息化决策支持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2。[21] 天安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景观建设保障方案,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2。[22] 重大产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与稳定支持方案研究,中国科学院课题,主持人,2012。[23] 首都城市环境运行管理多部门协调机制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1。[24] 国际标准优势领域评价方法调研及典型案例分析,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主持人,2011。[25]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指数概念内涵与设计方法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11。[26] 北京市“十二五”城市公共设施应急管理规划,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主持人,2010。[27] 北京市热计量决策支持系统及政策模拟平台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2009-2011。[28] 首都公共设施应急指挥战略规划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2009-2010。[29] 城市运行系统模式及规范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2008-2010。[30] 中国未来城市环境问题研究,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重大专项专题研究,主持人,2008-2009。[31] 区域环境综合风险评估,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专题,主持人,2007-2011。[32] 中国消费结构变化、城市化与跨越CO2排放高峰的技术经济分析,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课题,主持人,2008-2010。[33] 基于生态重建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2007-2009。[34] 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主持人,2005-2006。[35] 国家物资储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储备品种战略研究,国家物资储备局战略规划课题,主持人,2005-2006。[36] 中国社情统计预报模型分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联合主持人,2004-2006。[37] 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基础数据平台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课题,主持人,2004-2006。[38] 中国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衔接与调整,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研究专项,主持人,2003-2005。[39]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课题,联合主持人,2002-2005。[40] 城乡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欧盟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第五框架FP5SUSDEV-CHINA项目,技术负责人,2002-2006。
3、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登录
可在百度搜索复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制台-进入首页-点击右上角登录-输入账号信息登录即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百度输入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点击百度一下。
(3)点击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官方。
(4)进入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首页。
(5)点击右上角登录。
(6)输入账号密码点击立即登录即可。
百度搜索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后,需要点击官方进入才能登录。
4、中国十二五计划是什么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十二五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5、十二五规划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6、结合实际谈一下学习社区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入社区,整合更多的科技成果、科技资源汇聚社区,重点推进"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以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工作的重点.
1 我国社区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成为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的必要手段,社区建设中科技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二是以社区办公系统网络化为主的软件建设,三是实现以社区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形式网络化为目标的社区服务.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安防产品等技术成果,有效地满足了市民集咨询、救助、服务、娱乐为一体的日常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创建"三新"社区,满足社区居民对科技、信息、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2 镇江正东路街道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镇江市正东路街道位于镇江市区东南部、毗邻古运河,是镇江市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辖 8 个社区.在社区建设中注重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重视安防产品、环保产品的应用和推广,采用网络宣传和服务方式,应用远程教育、电子阅览室等形式,配合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加强科技的宣传和普及."十二五"时期,街道进行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普及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积极推进社区内部管理电子化,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办事效率.以社区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加强新知识宣传和新技术示范应用,实现网上网下的服务网络,把社区建成以数字化和环保型为特色的科技社区,让居民享受科技成果,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3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服务企业和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的资源和工作流程,完成社区房屋、居民、办事、公文等各类资源的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和入库,形成一套完整的社区基础数据库;对已有的相关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整合,建立社区综合业务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服务营运体系和居民信息互动服务系统,增加沟通渠道和提升服务水平.系统架构如图所示.
论文摘要
3.1 社区门户网站
建立门户网站,进行社区基本情况和服务信息的宣传,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职能部门间联系,提高服务质量.重点是服务、信息发布、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查询、表格下载等.
3.2 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对社区包括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志愿者、计生对象、社区内企业、出租房、营业用房、物业等信息的采集及人工录入或者导入,汇集各类部门数据而成的综合数据库,在平台中作为基础数据采集平台.并及时的记录和处理社区救助、社区卫生、计划生育、等业务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信息,规范社区工作.
3.3 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实现社区的社区台账、社务公开、政务受理、协同办公等政务服务;社区老人关怀、宣传教育、求职招工、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民意民生调查等社区服务信息;通过网站和热线电话等方式,覆盖家政服务、外卖服务、教育培训、家电维修等商务服务.
3.4 社区矫正系统
建立社区矫正信息数据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服务卡,通过移动信息平台--企信通,以短信群发的形式发送各类信息,可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社区服务、集中教育、心理矫治活动等信息的告知,更大程度地提高矫正效果和监管效率.
3.5 信息互动服务系统
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社区服务工作的各项功能实现服务人员与居民的互动沟通,为社区服务人员和居民沟通架设了一条绿色通道,及时方便地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将社区服务延伸到社区外,充分体现主动服务和居民关怀的理念.
3.6 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查询系统
通过与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实现在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居民能够了解医疗保险的政策与制度,个人医疗健康咨询和查询医疗保险帐户信息,进一步保护和增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社区居民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及熟悉,将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7 社区安防监控管理
在社区已有的安防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的集成监控与管理界面,进行方便、简单监视、控制和管理,社区安保人员可监控各个重点场所的现场情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护社区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并可有效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提升社区的安全生活品质.
4 社区信息化建设意义
通过社区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在社区建设中达到了以下目的:
(1)信息化建设为社区管理基本信息提供整合分析的平台,为基层的服务人员提供一个管理的平台;为社区住户的日常生活提供各种便利;服务人员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可通过网络、计算机、手机等信息化设施,便捷地进行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和与居民间的双向沟通,使居民能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信息化手段提供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可通过实时监控设施,做到实时监管.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加服务的及时性和多样性,达到全方位社区服务目标.
(2)社区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部分业务最终的实现必须依靠社区人员或志愿者等提供的服务,我们整合社区各种服务资源,与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实现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社区服务电话热线网络、实体服务网络"三网联动"以及信息服务与实体服务的"虚实结合",更有效地推进"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科技社区建设,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实现居民的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
7、论智能化家居发展前景
1、智能家居发展前景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
其实,从上世纪末智能家居进入中国,该行业已经发展了十数年,已从枯燥的名词变成身边的各种安防系统、对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家庭影院系统、灯光和家电控制系统、家庭信息化平台、信息家电等,看似市场在逐渐成熟,但如今看来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似有闭门造车之嫌,其实内里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整个行业在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规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产业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应用模式有待创新,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完善的社会合作体系;跨产业的合作困难重重;市场推广力度不够。这也是未来智能家居“十二五”发展规划亟待突破的任务。
现在,物联网给智能家居带来了第二次生命。据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透露,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出台。工信部将支持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尤其是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领域,惠及民生,能提高民众生活品质,潜在应用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有望形成大的产业规模。
在三网融合大趋势、政策积极引导、人机交互、物联网技术的刺激下,各大厂商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争夺智能家居领域这块大蛋糕。
通过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可以组建家庭网络系统,让多台电脑可以共用一条宽带线路上网以节省费用,实现各电脑间的资源共享、联网游戏等功能。还可组建家庭控制网络,控制信息化家电(如:空调、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热水器)的各种动作,也可以控制其它智能设备(如:窗帘、门锁、灯光……)。还可组建家庭的监控网络,通过家庭监控设备,对家庭安全进行监视和控制,甚至可以在办公室通过互联网看到家中的图像和与家中的人员进行对话。也可组建家庭视频网络,用一台录像机(VCD/DVD/电脑)播放节目使多个电视机收看,将宽带网络上的电影传送到电视机上收看。还有组建家庭音频网络,将音响信号送至各个房间收听,也可以将电脑或网络上的MP3音乐送到音响上播放。最重要的是,可以搭建安防报警系统,若有人非法侵入室内,或发生燃气泄漏、火灾等险情,系统将通过短信、彩信、电话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午后,天气骤变下起大雨,用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关窗,这样就无需一回家就面对“水漫金山”的窘境…
物联网智能家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方便和全新体验,它对能源消费、城市交通、智能环保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被国外专家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随着随着物联网与智能家居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能家居系统正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厂商来说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智能家居发展前景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发展前景
其实,从上世纪末智能家居进入中国,该行业已经发展了十数年,已从枯燥的名词变成身边的各种安防系统、对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家庭影院系统、灯光和家电控制系统、家庭信息化平台、信息家电等,看似市场在逐渐成熟,但如今看来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似有闭门造车之嫌,其实内里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整个行业在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规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产业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应用模式有待创新,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完善的社会合作体系;跨产业的合作困难重重;市场推广力度不够。这也是未来智能家居“十二五”发展规划亟待突破的任务。
现在,物联网给智能家居带来了第二次生命。据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透露,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出台。工信部将支持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尤其是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领域,惠及民生,能提高民众生活品质,潜在应用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有望形成大的产业规模。
在三网融合大趋势、政策积极引导、人机交互、物联网技术的刺激下,各大厂商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争夺智能家居领域这块大蛋糕。
通过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可以组建家庭网络系统,让多台电脑可以共用一条宽带线路上网以节省费用,实现各电脑间的资源共享、联网游戏等功能。还可组建家庭控制网络,控制信息化家电(如:空调、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热水器)的各种动作,也可以控制其它智能设备(如:窗帘、门锁、灯光……)。还可组建家庭的监控网络,通过家庭监控设备,对家庭安全进行监视和控制,甚至可以在办公室通过互联网看到家中的图像和与家中的人员进行对话。也可组建家庭视频网络,用一台录像机(VCD/DVD/电脑)播放节目使多个电视机收看,将宽带网络上的电影传送到电视机上收看。还有组建家庭音频网络,将音响信号送至各个房间收听,也可以将电脑或网络上的MP3音乐送到音响上播放。最重要的是,可以搭建安防报警系统,若有人非法侵入室内,或发生燃气泄漏、火灾等险情,系统将通过短信、彩信、电话等方式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午后,天气骤变下起大雨,用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关窗,这样就无需一回家就面对“水漫金山”的窘境…
物联网智能家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方便和全新体验,它对能源消费、城市交通、智能环保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被国外专家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随着随着物联网与智能家居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能家居系统正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厂商来说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智能家居功能展望
智能家居功能展望
数智社区系统由智能终端设备、门口机、管理中心机等配套设备组成,以TCP/IP组网方式,采用标准RJ-45通讯接口,所有设备只需通过一根网线连接,再经通用的网络交换机即可实现所有数据的交换,实现了系统的数字化应用,并且可与灯光、窗帘、报警、家电、监控、影音系统进行良好联动,是一款功能丰富的智能家居系统,可实现可视对讲、锁控、监视、和弦振铃、门前铃、呼叫门岗、呼叫中心等多种功能;支持门禁管理、家居安防、录音录像、视频监控、社区彩信、三表远抄、家电控制、灯光控制、电动控制、远程控制等智能家居功能。
针对个性化智能应用,一些厂商还开发了无线智能终端,该终端外形与NS-A7-G66相似,采用黑色外壳,
支持WiFi无线传输方式,分有子母机,主终端机与机座间有电源插口连接,便于为其内置蓄电池充电,可确保设备始终处于不断电状态,设备长时间不用时即自动进入省电模式;分机采用按键方式控制键盘,与电视遥控器一般大小,操作简便。无线智能终端还设计有一款手持式遥控设备,仅有手机般大小,其内置了灯光、安防、家电、影院、音乐等多项的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并具有自学习功能,室内携带、操作都极为便利。
智能家居系统主机有多种型号可供选用,如NS-A5-C10门口机,该机采用视角达92°镜头,自带逆光补偿和红外补偿功能,最低照度为0.1Lux,可提供420TVL清晰图像。其采用铝合金材料面板,具有标准的抗击打能力,可选用墙体嵌入式或铁门固定方式安装;待机功率为0.8W,可配置最大5英寸显示屏,具有广告播放功能,支持免触式IC/ID卡门禁刷卡认证、密码开锁、巡更打卡、大门闭合及防拆检测等功能。在数字化协议(TCP/IP)下,单台主机可承载的9999×9台智能终端,容量庞大,可满足超大型智能楼宇的统一应用。
一些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终端采用Linux操作系统,全中文界面菜单,支持触摸操作。待机时,屏幕自动黑屏进入省电模式(也可设置时钟、待机图片等),测试员用手指轻轻一点,即进入快捷而丰富的终端界面,系统界面的下方实时显示当前时间、日期、房号等信息,主菜单位于界面上方,有快捷菜单、可视对讲、社区信息、家居智能、家庭助理、系统设置等选项,菜单方块稍比手指大,增加触摸的精确度,不易发生操作失误情形。随后用手指轻点“家居智能”进入智能家居控制选项,在“场景”菜单中,点击“会客”模式,此时系统即进入设定的会客模式:空调、灯和窗帘自动开启,影音系统自动待机;当选择“离家”模式时,智能家居系统即依据设定的程序将窗帘、灯、家电等自动关闭,所有操作均灵便自如。
智能家居将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家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8、满城十二五怎么规划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保定实际,讨论了制定我市“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刻认识保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对我市未来五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充分认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过去的五年,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决策部署,加压奋进,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我们正确把握保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作为中心任务,以此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我们不断深化对基本市情的认识,大力实施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创造性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我们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把项目建设作为核心之举,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牢固树立持续保稳定思想,妥善处置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国庆安保任务,维护了全市大局稳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财政收入超200亿元,均比2005年翻一番,全市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紧紧抓住“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京津冀区域规划即将出台,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使我市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必须深入谋划,主动对接,率先突破。从自身看,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清晰,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完全有条件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3、主动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清醒地看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外、省内外竞争更加激烈,我市发展面临不进则退、小进亦退的巨大压力。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我市面临的基本市情。工业化进程不快、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社会转型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缓慢等发展制约加剧。加快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使命。一定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体现目标的进取性,确保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保定实际情况,符合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
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继续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中心任务,牢牢把握突出抓发展、重点抓项目、持续保稳定、着力惠民生主基调,深入实施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把奋进“十二五”、实现新跨越作为统领全市各项工作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壮大县域经济,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全力打造更具实力、活力、魅力、竞争力的新保定。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做到五个不动摇:
——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和解决保定所有问题的关键,凝神聚力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之举,通过项目带动,加快全市发展。
——始终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把统筹兼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方法,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关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强市、兴县、富民相统一。
——始终坚持低碳发展不动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树立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
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既为当代提供发展支撑,又为未来奠定发展基础。
——始终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把社会和谐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牢固树立持续保稳定思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努力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始终坚持共享发展不动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6、“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的确定,要以奋进“十二五”、实现新跨越为核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又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人均指标力争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次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小城镇为基础的梯次城镇体系。重大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
——社会建设得到新加强。科教、卫生事业加速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就业再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日趋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对接京津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三、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战略,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研究保定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把一主三次作为重构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带动能力的有效途径,把工业西进作为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举措,把对接京津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加大实施力度,统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强化大保定中心城市龙头作用。按照分区控制、分类指导的原则,以主城区为中心,完善大保定发展规划,对清苑、满城、徐水、安新实行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明确功能定位,拉大城市框架,消除区县落差,拓展中心城市主体空间和辐射带动能力。统筹“一城三星一淀”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高新区和各级各类产业园区的作用,着力发展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文化、旅游、餐饮、物流等优势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加快电谷新区、高铁新区等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发展壮大河北保定工业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高校创业园区,实施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城区规模倍增计划,到2015年,“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城镇人口达到200万人。
8、提高次中心城市区域带动能力。坚持把三个次中心城市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涿州为次中心统筹推进保北地区发展。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机遇,发挥涿州毗邻北京的优势,全力启动建设100平方公里的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对接京津的桥头堡。统筹制定涿州、涞水、高碑店环首都一线地区发展规划,加强与定兴、易县等保北各县的区域协调,整合优势,加快发展,形成保北经济板块,打造一线带二线、二线带全市、梯次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以定州为次中心统筹推进保南地区发展。强化定州市的区域带动功能,完善城市规划,扩大城区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经济实力。坚持产业立市,加快建设唐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沙河产业聚集区,提高汽车、电力、煤化工、食品等主导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加强定州与周边县市的规划协调和产业对接,辐射带动安国、博野、曲阳、望都等周边区域,重点扶持安国中药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保南经济板块。
以白沟新城为次中心统筹推进保东地区发展。以中国箱包之都、京南商贸名城、保东中心城市为定位,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和商贸物流等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全市加快发展带动区、现代特色产业聚集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白沟新城为区域中心,科学规划容城、雄县、高阳、蠡县等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群体集中、特色明显、实力强劲、潜力巨大的保东经济板块。
9、力促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意见》,继续加大对西部八县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山区大发展。以京昆、荣乌、保阜等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线,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坚持一手抓新型工业项目,一手抓绿色生态经济,形成西部地区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山前、山间经济板块,逐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着力支持涞源加快发展,发挥河北冶金工业园区和矿产资源、生态特色、交通区位等优势,加大县城规划建设力度,向河北经济强县和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
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保定发展的主要路径,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手抓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龙头带动型企业组织结构,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0、做大做强骨干支柱产业。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培育龙头、推进聚集的思路,扶持现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从做产品、做质量向做品牌、做标准延伸。以国际一流为目标,着力发展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提升龙头企业实力,扩大整体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加快自主创新,叫响“中国电谷”品牌。突出民族品牌和民营特色,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做大做强整车企业,加快发展零部件企业,重点抓好一批整车专业化生产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协作配套基地建设,建设“华北轻型汽车城”和“河北长安汽车城”。其它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尽快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形成新的骨干支柱产业。
11、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企业对标行动,加速传统优势产业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移,努力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品牌美誉度好、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业,突出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依托白沟箱包、容城服装、高蠡纺织、博蠡胶带、安新制鞋,建设京南纺织服装加工基地。食品饮料业,以发展有机食品、特色食品、功能食品为重点,建设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食品加工产业带。化工医药业,引导企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建材业,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打造西部绿色建材和环京津新型建材产业带。塑胶、肠衣、雕刻等其它具备一定优势的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
12、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放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以高新区、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和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为平台,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着力推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支柱。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市场占有率。
13、着力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之举,加大谋划和跑争力度,确保每年重点项目规模、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重点实施一批规模型、财源型、环保型工业支撑项目,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大项目引领大产业、支撑大投入、实现大发展。
14、发展壮大工业园区规模和实力。坚持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结构合理、聚集效应明显的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形成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支撑,市级产业园区为依托,县级工业聚集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简化入园审批手续,搭建投资融资平台,促进项目向园区投放、企业向园区集中、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健全园区管理机构,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确保园区建设规范、有序推进。
15、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文化古城、山水保定”两大主题,以建设环首都旅游带为重点,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完善设施、改善服务,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和旅游产业聚集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加快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以产地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为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物流园区和龙头企业,打造面向京津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基地,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和会展经济。积极培育养老、社区、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
16、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清洁能源,搞好节电、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控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循环、区域循环和工业、农业、城市循环发展。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节能减排市场调节机制,强化统计监测和目标责任考核。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城镇辐射带动作用
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加快人口、产业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
17、构建梯次型城镇体系。认真落实《保定市一主三次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试行)》,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次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县城和小城镇为基础,构建布局合理、梯次辐射、拉动明显的城镇体系。改造保定旧城区,建设新城区,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清苑、满城、徐水、安新与保定主城区在水系、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全方位对接。打通乐凯大街南延、七一路西延、朝阳大街北延、白洋淀大道、白洋淀北线旅游快速路等中心城市组团之间更多的连接通道。加快定州、涿州和白沟新城三个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产业集中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城镇体系。积极推进县城向中小城市发展,加快乡改镇进程,打造一批特色中心镇。加大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促进更多农民向市民转变。
18、提升保定城市品位。把提升品位作为城市建设的主线,打造以“京畿重地、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为标志的城市名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提升保定城市品位的指导意见》,坚持规划至上、精细至上、生态至上,促进历史、文化、生态相互融合,每年谋划实施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在实现两库连通、西水东调、引水济市的基础上,打造“两环四廊、五湖十园”等高标准水韵景观,加快推进穿府补淀工程,打通市区通往白洋淀的水路,完成大水系建设。搞好城市绿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科学配置学校、医院、市场、文化设施等公共资源,坚持公交优先原则,打造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一批城市标志、城市符号和品位街区。新建改造一批城市主次干道,谋划建设一批城市立交桥、高架路。基本完成市区城中村改造。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19、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石客运专线、保津城际铁路、京石城际铁路建设,谋划建设京石城际铁路高碑店—白沟新城支线。建成京昆、张石、张涿、保阜、荣乌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西柏坡—阜平高速公路、石家庄—黄骅港高速公路曲阳支线、大广高速公路白洋淀支线,谋划推进曲阳支线北延—曲阳灵山、曲阳灵山—涞源高速公路建设,改扩建京港澳高速公路保定段,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积极谋划推进保定民航支线机场建设。围绕全市区域发展整体布局,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全面提升县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强电源、热源、气源等能源保障建设,加快推进西北郊、东北郊、涿州热电联产项目。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加快输气管网建设,实现县县通天然气。积极发展光电、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促进通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城乡覆盖。
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0、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加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型设施蔬菜比重,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加快发展林果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建设一批面向京津的蔬菜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和果品生产基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成果转化率、良种使用率。
21、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培植龙头、建立基地、带动农户的原则,建设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开发一批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支持农民以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把“一村一品”建设与标准化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聚集区。
2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加快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
2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规划引领、产业带动,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学校、幼儿园、卫生室、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农田节水项目建设,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着力解决集中连片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
24、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鼓励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
25、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引导城市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农村市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等值化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推进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和延伸,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和人口服务等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集中力量抓好白沟新城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
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全市发展的整体实力
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全市发展的根基,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县城建设,壮大特色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对强市富民的支撑作用。
26、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本着提高效率、有利发展的原则,主动适应省管县改革趋势,逐步理顺市、县(市)管理体制。构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管理、财税管理、土地管理、金融服务等制度体系,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的配置效率。坚持分类指导,改革考核办法,下放管理权限,完善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对标行动,各县(市)经济总量、规模企业和财政收入净增量每年都要有明显增长,一批县(市)进入全省30强。
27、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坚持特色兴县理念,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域主导产业。制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集中,支持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培育发展一批新兴县域特色产业。实施县域经济“四名工程”:每个县(市)都要培育一个“知名特色产业”、一个“知名特色园区”、一批“知名特色企业”、一批“知名特色品牌”,每年都要新建、投产一批特色产业重点项目。
28、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实现民营经济总量、比重和企业规模的新突破。着力建设中小企业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服务三大平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对纳税大户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29、加大县城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县城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努力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充满活力竞争力的县城群体,提高承载和带动能力。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路网、水网、电网、热网、气网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环境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县城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依托县城建园区,努力实现集约经营、集群发展。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提高县城建设的质量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