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国家信息化的含义

国家信息化的含义

发布时间: 2021-03-28 15:14:01

1、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2、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以现代智能化教育技术为动力,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和发展,使之成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的过程。

信息化的内涵十分丰富,首先,它是以现代智能化教育技术为推动力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水平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二,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创建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为目的。
第三,它是一个过程,一个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复杂过程。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和发展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从技术和教育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有以下一些突出特征: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除了技术的制约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社会对它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的制约,而后者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因此,高等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理论为指导,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以及现代高等教育的时空观、人才观、价值观、质量观、效益观、教学观、师生观等。

教育时间终生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使高等教育向大学后教育直至老年教育发展,成为在人们需要的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提供所需知识的学习活动,实现“学习化”人生。从而改变高等学校在某种程度上的封闭状态,使之与社会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教育空间网络化。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全球通讯瞬间完成,将极大地拓展高等教育的空间,无校舍的“多媒体大学”、“虚拟大学”应运而生、迅速发展,全球的网络空间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空间,“地球村”就是一所大学校。

教学交互化。交互式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强调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和文化的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得到鼓励和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学由单向灌输改为多向交流,师生间建立起更加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育内容数字化。电子教科书、参考书、图书馆和教育数据库等广泛应用,不仅使高等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逼真,更使知识的存储、传播速度极大地加快,使用效益有惊人的提高。

教育技术智能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为实现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所采用的技能、手段和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是加速其信息化、提高其智能化水平的直接动力。

教育资源共享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全球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过去教育资源种种形式的封闭和垄断,使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大有利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利于缩小国家和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

教育个性化。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教材和教师,自己安排课程和课时,可以在虚拟教室和实验室自主地学习、实验或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探索,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兴趣、爱好、专长出发,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总之,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中心,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更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教育对象的全民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其教育对象逐步大众化、全民化的历史进程。它既依赖于信息技术、教育思想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对教育和社会进步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它本身也成为教育和社会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3)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扩展资料: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4、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对国家起什么作用

信息来化生产力
信息源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5、我国国家信息化的涵义是什么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
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

6、国家信息中心的作用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成立以来,为国家计委(国际计划经济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前身)等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咨询工作,先后完成了《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1985年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开展了《国家各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的研制,编制了《1981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等等。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198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1987年1月24日,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正式成立。1988年1月22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国家信息中心。
1993年为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创办中国信息大学(2003年已分离)。

7、信息化的含义是指什么

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8、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是什么

?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