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绩效评价
1、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评价对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同样也离不开评价。在信息化的初期,由于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各要素进行客观评价,人们往往只关注短期效益,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盲目投资硬件,而忽视软件和技术管理,导致信息技术与管理脱节。随着人们的认识日渐深入,人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应当与管理融为一体,信息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能力的评价讲信息技术和管理融合在一起,使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信息化能力评价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发展水平,还要对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信息化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评价。只有全方位地评价信息化能力,才能帮助国家、行业、企业利用正确的理论和工具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理性分析,并优化配置信息、信息设备、信息技术及信息人员,这样不仅减少了信息污染、信息垃圾,节约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还能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信息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盲目生产和重复配置、信息资源的冗余和短缺并存、信息侵权、信息犯罪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等问题,从而实现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信息资源的目标。
3.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是信息经济的突出表现,全面评价信息化能力并量化信息化绩效,能够客观地评价出信息化建设对整个社会各层面的贡献,尤其能分离出信息化建设的“外部效益”。通过对比信息化建设前后的目标和所取得的成效,持续改进并消除“数字鸿沟”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多角度动态评价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信息化能力,可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信息化建设进展。客观上,信息化能力评价在信息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导和导向作用,促进了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
4.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信息化指标的统计分析,定量地衡量国际及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和效率,政策制定部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水平,准确地掌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阶段。通过各部门、地区的对比,发现薄弱环节,总结经验,将其作为调研和决策的参考,结合新的现实,根据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的战略目标及时作出调整,从而提供了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宏观决策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知道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研究制定信息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指导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实践,使信息化建设建立在效益、统筹的基础上。
5.正确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能力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假设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其信息化的现状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正确评价信息化能力,可以很好地诠释“IT生产效率悖论”和“IT增值论”,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促进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有利于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为其他行业提供有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完善相应的信息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而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而这些恰恰是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准确客观评价信息化能力是信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很好地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2、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方法
?
3、7.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体系框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 评价主体与客体
评价主体是指主要接受委托施予评价的组织、个人或工作组。信息化绩效评价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两类: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但由于评价目的和所处地位与角度不同,其关心的内容和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外部实体主要包括政府或者是受委托的第三方,内部实体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某个部门。来自企业内外利益相关方对信息化绩效状况的关注,也奠定了对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广泛需求。
评价工作组负责完成整个评价过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并向专家咨询组咨询的必要的政策、技术等方面咨询意见;专家工作组根据评价工作需要,负责向评价工作组提供有关资讯和参考意见。
评价工作组应该遵循基本工作规范,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工作,排除各方面特别是被评价企业意愿的影响。但对被评价企业指出的评价工作和评价报告中存在的疏忽、遗漏、疑问应该认真予以解答和补充更正。
评价客体指的是评价的对象。可以作为信息化评价对象的包括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战略、信息化项目等。由于对评价的目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评价需求,因而人们所评价的对象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2 评价步骤
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所有的信息化评价都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是指从确定评价对象至完成整个评价工作的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评价通知书是值评价组织机构(委托人)出具的行政文书,也是企业接受评价的依据。评价通知书应载明评价任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人员、评价时间和有关要求等事项。
(2)拟定评价工作方案,搜集基础资料。评价工作方案是评价工作组进行某项评估活动的工作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项目负责人、评价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安排,拟用评价方法、选用评价标准、准备评价资料以及有关工作要求等。
(3)评价工作组实施评价,征求专家意见和反馈企业,撰写评价报告。评价工作组依据企业报送的资料进行基本评价。如果是企业内部进行评价,可以只对部分内容进行评价,受企业委托的职责而定。如果外部评价,则要有委托部门的指令,按照计划行事。
(4)评价工作组将评价报告报送专家咨询组复核,向评价组织机构(委托人)送达评价报告和选择公布评价结果,建立评价项目档案等。
评价工作正式开始前,评价工作组可以按照评价基本要求,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自测。企业自测带有自愿和预备性质,自测报告应该有完整的工作底稿备查。
评价工作组取得的评价结论应该与企业自测结论进行对照,及时对评价结论进行补充和修改,对评议工作组的评价结论和企业自测结论相差较大的,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核对,找出差异原因,如依据充分应该对评价结论进行必要调整。
3 评价报告和结果运用
在信息化评价工作完成后,应该形成一个总的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由评价工作组完成全部评价工作后,对信息化的效益状况和价值贡献等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判断形成的综合结论的文本文件。
评价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系统基本情况描述、主要各项绩效指标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等。报告附录包括有关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评价报告要维护被评价企业的正当商业秘密。
评价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准确描述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状况、后续发展能力等,并做出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工作组在拟定评价报告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专家组的意见。对影响经营的客观情况应该在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
评价报告应该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审核,即:评价工作程序是否完整、评价方法是否正确、选用评价标准是否适当、评价报告是否符合规范等。
评价结果应该反馈给企业决策部门,作为信息化投资决策、经营管理改善和绩效监管的参考依据;并作为对IT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也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咨询和管理参考。
如若满意,请点击右侧【采纳答案】,如若还有问题,请点击【追问】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
~ O(∩_∩)O~
4、企业信息化成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伴随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绩效在企业绩效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信息化绩效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任务。本文正是基于此点,通过运用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价,旨在优化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指标的设计方法,完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提高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的管理水平。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概述,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界定。第四部分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借鉴了平衡记分卡方法清晰的框架以及经济价值增加值中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绩效棱柱中利益相关者的思想,构建了包括财务指标、利益相关者、内部流程和发展潜力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根据评价体系特点划分评价标准并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第六部分为例证分析。运用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对某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进行评价,以此来验证所建立的企业信息化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第七部分为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得出结论,同时揭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对近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选题是针对当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的问题而提出。在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后,提出利用平衡计分卡、经济价值增加值和绩效棱柱三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设计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优化了指标设计方法、完善了指标体系,为企业最终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5、怎样对学校进行信息化绩效考核的方法和步骤
一、确定信息化的目标和考核指标;
二、与各位老师商量确定信息化的考核标准,确定阶段性预期结果;
三、针对结果进行考核评分;
四、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没达成目标的老师进行指导,对工作作出改进,以利于达成后期目标。
6、基于信息化绩效考评系统一般由什么构成
1 评价主体与客体
评价主体是指主要接受委托施予评价的组织、个人或工作组。信息化绩效评价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两类:外部实体和内部实体,但由于评价目的和所处地位与角度不同,其关心的内容和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外部实体主要包括政府或者是受委托的第三方,内部实体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某个部门。来自企业内外利益相关方对信息化绩效状况的关注,也奠定了对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广泛需求。
评价工作组负责完成整个评价过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并向专家咨询组咨询的必要的政策、技术等方面咨询意见;专家工作组根据评价工作需要,负责向评价工作组提供有关资讯和参考意见。
评价工作组应该遵循基本工作规范,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工作,排除各方面特别是被评价企业意愿的影响。但对被评价企业指出的评价工作和评价报告中存在的疏忽、遗漏、疑问应该认真予以解答和补充更正。
评价客体指的是评价的对象。可以作为信息化评价对象的包括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战略、信息化项目等。由于对评价的目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评价需求,因而人们所评价的对象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2 评价步骤
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所有的信息化评价都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是指从确定评价对象至完成整个评价工作的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下达评价通知书,组织成立评价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评价通知书是值评价组织机构(委托人)出具的行政文书,也是企业接受评价的依据。评价通知书应载明评价任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人员、评价时间和有关要求等事项。
(2)拟定评价工作方案,搜集基础资料。评价工作方案是评价工作组进行某项评估活动的工作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项目负责人、评价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安排,拟用评价方法、选用评价标准、准备评价资料以及有关工作要求等。
(3)评价工作组实施评价,征求专家意见和反馈企业,撰写评价报告。评价工作组依据企业报送的资料进行基本评价。如果是企业内部进行评价,可以只对部分内容进行评价,受企业委托的职责而定。如果外部评价,则要有委托部门的指令,按照计划行事。
(4)评价工作组将评价报告报送专家咨询组复核,向评价组织机构(委托人)送达评价报告和选择公布评价结果,建立评价项目档案等。
评价工作正式开始前,评价工作组可以按照评价基本要求,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自测。企业自测带有自愿和预备性质,自测报告应该有完整的工作底稿备查。
评价工作组取得的评价结论应该与企业自测结论进行对照,及时对评价结论进行补充和修改,对评议工作组的评价结论和企业自测结论相差较大的,要进行基础资料的核对,找出差异原因,如依据充分应该对评价结论进行必要调整。
3 评价报告和结果运用
在信息化评价工作完成后,应该形成一个总的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由评价工作组完成全部评价工作后,对信息化的效益状况和价值贡献等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判断形成的综合结论的文本文件。
评价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系统基本情况描述、主要各项绩效指标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等。报告附录包括有关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评价报告要维护被评价企业的正当商业秘密。
评价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准确描述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状况、后续发展能力等,并做出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工作组在拟定评价报告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专家组的意见。对影响经营的客观情况应该在报告中予以充分说明。
评价报告应该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审核,即:评价工作程序是否完整、评价方法是否正确、选用评价标准是否适当、评价报告是否符合规范等。
评价结果应该反馈给企业决策部门,作为信息化投资决策、经营管理改善和绩效监管的参考依据;并作为对IT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也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咨询和管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