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规划的战略目标体现
1、什么是战略规划及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一些大企业都有意识地对大约50年内的事情做出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确定目标,即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应对各种变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这个规划,当目标确定了以后,考虑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战略规划。
最后,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评估、审批,如果审批未能通过的话,那可能还需要多个迭代的过程,需要考虑怎么修正。
为了保障规划目标能够在企业内推行,需要有信息化领导小组保证总体战略目标能够从上而下贯彻执行,使决策层的意图能够贯彻到企业的执行层,并通过执行层提供决策和评估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下层应用要和企业总体目标采用相同的原则,提供评估业绩的衡量方法,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
2、信息化规划战略应该如何制定?
制定和调整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争取企业以最适合的规模,最适合的成本,去做最适合的信息化工作。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基本原则。然后是制定信息化目标。企业若想制定相应的策略,个人认为可以寻找中大咨询这一类的管理咨询,快速地找到解决思路。
3、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目标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抓住网络技术转型的机遇,基本建成国际领先、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确立科学的信息资源观,把信息资源提升到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条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显著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4、国际上公认的信息化规划的战略原则是什么
(1)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信息化战略规划应纳入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中.要与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和管理发展充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确保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
(2)技术规划与非技术规划相结合。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包括两部分内容:
非技术规划和技术规划。非技术规划侧重业务.强调业务对IT的需求;技术规划侧重技术,强调信息系统的技术确保。这两种规划不可偏废。忽视非技术规划,则无法确定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信息系统;忽视技术 规划.则无法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无缝连接.
(3)具有可扩展性。信息化战略规划要注意可扩展性.要能适应IT技术的快速发展.适应企业管理模式与业务模式的不断变化。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IT技术、企业管理模式与业务都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 化会导致原先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不适应新的情况。所以在作信息化战略规划时,要认真分析企业的战略与IT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并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企业战略带来的偏移。在规划时留有适当余地。信息化战 略规划不应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死框框.企业要能根据新的情况不断调整信息化战略规划。
(4)适合企业的规模发展。信息化战略规划要适合企业的规模发展。因为,不同的企业规模在信息化战略规划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规划时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企 业发展的规划.
(5)站在企业优化的高度。企业信息化不单是满足现有体制和管理方式的电子化。没有企业的优化.信息化也不会有显著效果。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要有发展的观点,应该站在企业优化的高度来规划企业信息化 建设。企业优化至少应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经营过程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等几个方面。
(6)一体化集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信息化的内容覆盖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孤立地搞单项计算机应用,而应该统一考虑。从企业内部的经营全过程来分析 ,在工程设计领域应用CAD,CAE,CAPP,CAM等;在管理领域应用MRP II或ERP,OA等;在制造领域内应用NC,DNC,FMS等都属于企业信息化范畴.而在选用这些技术时应有通盘考虑,力求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以获得综合效益 。
(7)有效性实施。为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做好分步实施的计划.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分析后。对快速见效的项目优先安排.对易于执行和必须拥有的项目逐步实施.对高投入、收效小的项目是否上马要十 分慎重。
5、如何做信息化整体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那么你对信息化规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化规划的简介
企业信息化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规划的咨询
信息化规划咨询是针对信息化规划过程中遇到的焦点问题而进行的咨询。
通过邀请与行业相关度高、业务类型相似度高的有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化规划经验的企业高管及咨询专家参与。以能够帮助企业在信息化规划前期,避免信息化规划陷阱;在信息化规划中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信息化规划实施后期,合理评估及改进,借助专家的经验和洞见,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信息化规划的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涉及到信息化规划前期的认识统一
1、 信息化规划如何以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
信息化规划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人、技术和管理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2、 如何认识信息化规划不是IT项目,而是管理项目?
信息化规划要遵循管理提升与IT建设并重的原则,尤其要关注业务流程的优化。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内外部的整合加速,从而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并最终推动企业流程的优化;
3、 如何明确IT投资计划?什么是合理的范围?
信息化规划项目的一个重要输出是IT投资计划。IT投资的设计需配合管理、组织、业务提升分步实施、协同发展。科学的IT投资计划和严谨的实施保障,将协助企业均衡、持续地发展。
4、 如何避免信息化规划不能落地实现?
不落地是信息化规划项目最大的失败。保证信息化规划可落地实现,首先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信息化规划方案。其次,需要防止规划内容与系统建设“两张皮”,这就要求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加强与软件厂商、实施商的交流,确保规划内容与系统建设匹配。第三,还要在企业内部持续做松土工作,针对各级人员进行信息化理念、方法技能的宣导和培训。
信息化规划的步骤
环境分析
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是信息化规划必不可少的工作,它是规划的依据。在这部分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其中,三点尤为重要,第一,要分析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信息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的作用,第二要分析并掌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第三,要了解竞争对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具体技术,实现功能,应用范围,实施手段,以及成果和教训等等。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服务的。为了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在这部分,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明确为了实现企业级的总目标,企业各个关键部门要做的各种工作。同时还要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明确上述各个要素与信息技术特点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确定信息技术应用的驱动因素,使信息化与企业战略实现融合。
分析与评估企业现状
对企业的现状分析与评估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企业的业务能力现状和企业的IT能力及现状。企业的业务能力分析是对企业业务与管理活动的特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运作模式、业务活动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现状与企业远景之间的差距,确定关键问题,探讨改进方法。信息化现状分析是诊断企业信息化的当前状况,包括基础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状况,分析信息系统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给出信息化能力评估。
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那些流程中不合理、效率低、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符的流程及环节,发现能够在现有环境中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从而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流程。
信息系统的特点如果能够和这些直接创造价值的关键业务流程融合,这对信息技术投资回报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的一个衡量指标,在这一步中,实现信息化与企业业务上的融合。
信息化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优化流程的业务运作模式,制定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指出信息化的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数据库等需求。
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根据前面五步分析的结果,制定和调整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争取企业以最适合的规模,最适合的成本,去做最适合的信息化工作。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基本原则。它是指为加强信息化能力而提出的基本的准则和指导性的方针。信息化基本原则犹如国家宪法,它代表着信息技术部门在管理和实施工作中要遵循的企业条例。是有效完成信息化使命的保证。
然后是制定信息化目标。它是企业在未来几年为了实现远景和使命而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对于所形成的每一个业务构想,明确IT对其支持的理想状态,即IT战略目标。
总体构架和标准
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基于业务发展需求和对信息化的需求,首先,从系统功能、信息架构和系统体系三方面对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规划,确定信息化体系结构的总体架构。同时,还需要拟定信息技术标准。这一部分涉及到对具体技术产品,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的采用。它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具有工业标准,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有前景的信息技术为标准,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提供安全,先进,有竞争力的服务,并且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信息化项目分解
分析整个信息化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工作重点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弥补差距所需要的行动,将整个信息化过程分解成为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若干子项目,定义每一个项目的范围、业务前提、收益、优先次序、以及预计的时间、成本和资源;并对项目进行分派和管理,选择每一项目的实施部门或小组,确定对每一项目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原则、过程和手段。
信息化保障分析
针对每个项目,进行保障性分析,即按重要性排列优先顺序,进行准备度评分,并根据结果做出初步取舍,形成路标规划。然后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根据公司财力,决定取舍。
6、为什么要做好信息化战略目标和规划
对企业而言,信息化战略规划更多的是在对现代信息工具的应用 如果快速的获取经营数据信息,达到商业智能效用
7、信息化战略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哪些要素
所谓战略规划,主要是解决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确定。从某种意义上采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就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整合、优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从长远来看,还要解决诸如物流与生态环境、物流与国家安全等战略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赖量化的分析,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应支持这些战略目标的需求。所以也可以认为信息化就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物流信息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就是从科技角度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规划。一个好的物流战略信息规划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全局性:尽管不能满足从总经理到操作员所有的需求,但要从中找到重点。
2、前瞻性:能比今天远一步、再远一步,如何看得更远,依赖于公司的战略。
3、可操作性:就是规划如何落地,这是最难的。一方面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颗粒度不能太大
4、全面性:就是I A T O几部分都要全。
5、统一性: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关键是要统一大家的思路,领导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