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渔船管理信息化
1、远洋渔船出海好几年才回来,为什么要这么久呢?
远洋捕鱼成本很高的,所以一般的船只会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一定要捕到足够的鱼才返港,而能捕到多少鱼主要是季节,水温,洋流当然还有运气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出海等渔汛几个月很正常的。穿上都有冷库,捕上的鱼都会冷藏。大部分的渔船会返回母港卸货销售,因为很多远洋船有供货合同,当然也有沿途在中途港出货的情况,但都是少数。
渔船上的工作很辛苦。特别是远洋,有一两年(三年的也有)才回国一次,船收港大多数收国外,靠非州南美等。干渔船太辛苦太危险。绝大多数舰是没日没夜的干活,有的一天能睡两三个小时的觉。有时候三四天睡不上觉,吃的不错,铁船睡觉环境还好,木船不行,天一刮风,四面透风,还有漏雨的。
渔船上绝大多数没有网络,手机也没有信号。几乎与陆地隔绝,就七八个十几个二十三十个的人小圈子。一天天很寂寞。有句话“宁愿在陆地拿3000元工资也不愿上船拿6000元工资”,船一旦出海手机就没信号了,就几个人的圈子,寂寞无聊时候喝酒赌博娱乐,很多人干到年底赚的钱也就花销完了。
船出了海,一般八九级风以下都正常作业,风里来雪雨里去的。挣的钱是把脑袋别在腰带里,用生命换来的。船上不比陆地落地有根。各种风浪不停的颠簸。饮食上蔬菜很少。一直是海的咸味。睡觉就和梦中漂移一样。空间狭小会给人一种憋闷的感觉。




2、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有分公司吗
福建沿海属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海洋优势十分明显。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水深200米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51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可利用养殖面积达225万亩;已知的海洋鱼类745种,贝、藻,鱼、虾种类的数量居全国前列。福建陆域水系密布,为发展淡水渔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全省共有29个内河水系,663条河流,河流总长13569公里,较大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木兰溪、交溪,江河水域面积30.64万公顷,通过近几年来鱼、虾、蟹的放流增殖,现已成为我省淡水渔业捕捞基地。此外,全省有各种水库101.4亿立方米、湖泊2270公顷、池塘面积36801公顷以及各类垦区等大中型水面。【渔业经济】2009年以来,全省渔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部署要求,以服务保障为重点,积极调整渔业结构,切实提升渔业产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扎实推动现代渔业建设。2009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194.85亿元,比增4.14%;增加值636.29亿元,比增4.11%,占全省GDP5.32%;渔民人均收入8291元,比增6.86%,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出1611元;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69.67万吨,比增2.79%。【水产养殖】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工作,2009年累计完成4.09万亩池塘标准化改(扩)建工作,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积极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2009年新增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个,并加强对已批准的26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增强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试点,继续推进渔业“五新”推广工作,推广、指导面积近9万公顷。强化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加强养殖病害防治指导工作。2009年处理重大水生动物病害事件13起,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害防治技术的跟踪指导、咨询、培训以及科普宣传,维护了病发区社会安定稳定。【海洋捕捞】切实增强我省外海捕捞开发能力,新开辟了闽东北、彭钓、东沙等外海渔场和省外东海外海、海南岛渔场、济州渔场等。2009年全省外海捕捞产量达91.99万吨,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4.89%,近内海产量从三十年前占捕捞产量的91.3%下降至2009年的55.11%。【水产品加工】2009年全省水产加工总量213.4万吨,实现产值276亿元,其中出口15.42亿美元,继续居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全国水产品出口额的14.3%,居全国第四位。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通过现代渔业发展项目、海洋渔业重点项目等,扶持水产加工项目建设,部分新、改、扩建加工项目陆续投产,带动新增投资约15亿元。品牌建设卓有成效,评审确定2009-2010年度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77家,31个水产品入选省名牌产品,14个水产品入选省著名商标,4家水产加工企业获得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称号。渔业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2009年共下达省级渔业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12项,发布实施渔业地方标准13项。【水产品质量监管】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获准筹建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东南沿海);投入420万元扶持7个设区市局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全省5个县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扎实开展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强化养殖执法监管,全年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8.9%,7个设区市城区水产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大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新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76家、10.3万亩,新认证无公害水产品80个、1.3万吨。加强海水贝类养殖区域划型和管理。目前全省已有12600多公顷的海水贝类养殖区域完成划型工作,全年安排贝类有毒有害物质监控200批次。【休闲渔业】与厦门市政府、中国渔业协会共同举2009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加强休闲渔业产业合作与交流。联合省体育局、宁德市人民政府、省钓鱼协会成功举2009海西“水乡渔村”杯海之星矶钓赛。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海钓比赛。加快推进我省水乡渔村创建工作,与省旅游局审定并公布了第二批水乡渔村项目11个。截至2009年我省已先后公布了2批23家水乡渔村,遍布22个县(市、区)。【外向型渔业】积极推动闽台渔业合作。成功举“2009海峡(福州)渔业周暨渔业博览会”,参观渔业博览会的人流量超过8万人次,参展和采购客商签约贸易定单达8亿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9年出口台湾水产品4.18万吨、金额2.5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62.65%和158.76%,台湾成为我省第二大水产品出口目的地。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构建多元化的市场体系,水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全年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额达15.4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37.56%,我省成为全国水产品主要出口沿海省份中少数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大幅增加的省份。【科技推广】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实施“鲍种质改良优化及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研究,进一步丰富我省鲍鱼养殖品种结构,使福建鲍鱼养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68%。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充分利用6•18平台开展项目成果对接,共征集到国内外海洋与渔业科研成果200项、精选海洋与渔业关键技术难题48项和企业技术需求31项,实现对接87项,总投资共计15.3亿元。对接项目中,有30多项已落地实施,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共有18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和验收,3项科技成果获200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全省6个县(市、区)共培育发展科技示范户1146户,辐射带动渔户21460户。【防灾减灾】扎实推进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快“百个渔港”建设。晋江深沪、祥芝、连江黄岐中心渔港已建成;东山大澳中心渔港正在进行扫尾工作;惠安崇武中心渔港和莆田石城一级渔港项目正抓紧建设中;1个中心渔港、2个一级渔港、1个内陆渔港和1个渔政执法码头项目已获农业部批准立项。颁布实施国内首个地方性的《渔港建设标准》,编制完成全省渔港建设布局规划。着力防灾减灾。成立福建省海洋预报台,不断拓展和完善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建设,风暴潮漫滩预警辅助决策系统、赤潮预警系统、海面风浪流数值预报系统、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均已进入业务化运行,为防御海洋与渔业灾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进“万艘渔船应急系统”建设。全省捕捞渔船共完成终端推广29957台,实施率已达94.5%。至今通过系统已经成功实施海上渔业安全救助16起,被救渔船16艘,获救渔民160多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应急指挥系统在保障海上渔业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渔业安全管理】认真组织“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共登临检查渔船约2.5万艘次,组织渔业安全应急演练20场。开展全省性渔业安全宣讲活动,成立省厅渔业安全宣讲团和九个设区市局分团,开展大型渔业安全宣讲活动52场、各类渔业安全座谈会近350场、船东船长培训班60期、“四小证”培训班约90期,参加人数达5万多人次。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渔业船舶水上事故57起,同比下降了17.4%,事故造成死亡失踪35人,同比下降了22.2%,沉毁船25艘,同比下降了19.4%。【渔船信息化管理】实施“福建省海洋渔业船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渔船数据有效统一、合法规范、网上公开、信息共享、随时查询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全省渔船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分阶段推进,截至2009年渔船信息化管理泉州试点实船核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顺利转入系统试运行阶段。宁德、福州两市的实船核查工作进展顺利。【渔业保险】通过与省财政厅、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联合下发通知,将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市、县(区),切实把为民实事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全省沿海市、县(区)共政策性渔工保险121675人,占应保渔工的93.27%,政策性渔工保险覆盖面达93.27%;政策性渔船保险7647艘,占应保渔船的76.24%;政策性渔船保险覆盖面达76.24%。共政策性渔业保险理赔939起,赔付2230.8万元。【渔政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扎实推动以“护渔2009”为重点的渔业执法行动,制定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各设区市建立常规化海上巡航机制。护渔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船艇883航次、执法人员8813人次,登临检查渔船13101艘次,罚款165.36万元,维护了正常渔业生产秩序。加大非法捕捞作业打击力度,组织省、市、县三级在闽江和九龙江流域开展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渔政执法船艇52艘次、出动执法人员800多人次,查获没收电鱼工具32件,暂扣电鱼船4艘,拆除销毁违禁渔具376件,渔民自行拆除违法捕捞设施和渔具达236件。强化伏季休渔监管,确保调整后的伏季休渔制度顺利实施。
3、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渔船检验工作
渔船检验是渔船安全生产监管的第一关,要不断深化新形势下渔船检验工作理论研究,全面提升渔船技术安全监督检验工作精细化水平;要规范业务流程,优化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兑现下乡服务、当日发证的检验服务承诺,变先申报、再检验、后签证的“三步走”程序为“一步到位”;要执行更严格的检验程序,深入做好老旧渔船、特殊渔船及船用救生设备检验工作,坚决杜绝不适航渔船出海作业,努力从技术层面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1.以强化法律保障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渔船检验监督管理法规建设。要努力在《渔业法》修订中增加渔船检验监督管理的法律条款,为开展渔船检验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要适时启动渔船检验条例的修订工作,完善配套部门规章,以适应现代渔船检验监督管理的需要。要以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全覆盖为原则,抓紧渔船检验技术法规的制修订。
2.以强化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检验监管能力建设。要抓紧做好渔船检验监督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积极推进“智慧船检”规划的实施。各地要在“智慧船检”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船检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实施渔船的身份证管理制度和集中检验点试点建设,实现重点检验环节可控、可追溯,提高渔船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根据远洋渔业的发展,拓展远洋渔船境外检验点的建设,提高远洋渔船检验的保障能力。要按照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统一部署,继续开展渔船用产品的质量专项治理和监督抽查,打击伪劣产品。
3.以创新验船师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检验组织体系建设。要探索推进注册验船师制度的实施,在人社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研究适合渔船检验发展需要的注册验船师制度实施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建立“检管分离”工作机制的试点探索。实行以检验能力核定检验机构业务,继续开展渔船检验机构结对帮扶,促进全国渔船检验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快制定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验船师培养规划,创新培训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壮大验船师队伍。
4.以渔船建造质量监管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渔船检验监督管理技术支撑建设。要创新思路,做好渔船建造的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探索建立设计、修造单位质量声明制度,推行开工前检查制度。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渔船建造质量。要逐步建立更多的图纸审查、安全评价、法规研究、检验检测等的技术支撑组织,开展技术研究,为检验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和决策支持。要积极支持相关渔船和装备技术联盟的工作,大力提升渔船标准化水平。
5.以强化服务渔业中心工作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渔船安全保障支撑作用。要继续深入开展渔船安全隐患排查,积极配合做好“船证不符”的整治和内陆渔船“三证合一”的推行工作。充分发挥渔船技术标准委员会的作用,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在渔船建造和检验领域的开发应用,加快渔船装备升级。认真实施好渔船用柴油机型谱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修造渔船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确保捕捞渔船“双控”制度有效实施。
4、如何做好远洋渔船服务管控工作
近年来,远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洋渔业船舶产量及出海作业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远洋船舶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发挥边防检查的职能作用,进一步规范远洋渔船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更好地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边检机关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现结合山东蓬莱口岸实际,就如何加强远洋渔船的服务管控工作谈几点看法。远洋渔船服务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边防查控难度大。由于远洋渔船通常选择集中出发,出海作业人员十分集中,加上边防检查手续多、时间短的实际,无形中增加了检查员的工作量;此外,由于船舶海外作业时间长,船员普遍肤色黝黑、身体消瘦、面部轮廓变化较大,给边防检查过程中人证对照环节加大了难度。境外跟踪管理难。远洋渔船船员容易发生生病离船就诊或搭乘其他船舶回国等问题,同时船员出境登船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乘坐其他船舶到达作业区域后登上作业船舶,有的则是乘坐飞机到船舶作业海区附近国家登轮,跟踪管理难度较大。非法出入境风险性高。出海船员出境时持有效海员证,但海上时间作业周期较长,随船返回时往往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抵达口岸,导致入境时证件过期无效,而海事部门补办证件时需要海员本人在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补证的难度,容易造成入境船舶不如实申报船员名单等非法行为。船员常年在海上作业,一但发生伤病或需要临时离船入境他国时,往往因为证件过期而使个人利益受损。通过对近几年远洋船舶船员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有的远洋渔船出入境口岸不固定,所载运人员情况往往与出境时不一致,容易滋生非法逗留他国行为。船员法纪意识淡薄。远洋捕捞船人员组成复杂,大部分船员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航海培训。船员对边防检查法律法规不熟悉,认为船舶出入境是船长、船舶公司的事。加强远洋渔船服务管控工作的对策严格出入境边防检查。要将远洋渔船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必须在对外开放口岸或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对不具备农业部核准远洋捕捞资质的渔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的船员禁止出海作业。针对远洋船舶出境检查任务量重的实际,加强预录预检;对船员外貌变化较大的要求提供其他能够证明其身份的有效证件。加大船员的跟踪管理。要建立远洋公司及远洋船舶注册备案制度,依托日常性的走访,及时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及所属远洋渔船的数量、型号、远洋捕捞资质、船员等基本情况,并建册成档。同时,边检站要建立重要(异常)信息提示通报制度。船舶出境前,对船员所持证件有效期、船员出入境注意事项及其他需要注意事项及时通报所属公司及船员。注册在案的远洋公司与船舶要掌握船舶在境外作业期间船员变换、证件有效期等情况,及时将变动情况向边检站沟通,强化跟踪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实行远洋渔船风险管理。建立远洋渔船和远洋渔业公司积分制管理模式,建立船舶和诚信管理档案,督促远洋渔业公司及所属船舶做好自管工作。边检站要把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船舶,列入“重点监管企业”、“重点监管船舶”,从严办理检查手续,从严控制人员进出,调动企业自管积极性,定期对辖区远洋渔船及渔业公司的积分情况进行评定,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分类分层加强管理。建立口岸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依托部队一体化平台开发“远洋渔船管理信息系统”,方便基层单位掌握本口岸出海的远洋渔船和船员的基本信息。建立与边防支队、渔政、海事等部门的联系会议制度,互通工作情况,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加强远洋渔船管理的对策。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在远洋渔船靠港期间,边检站主动联合边防支队、渔业主管部门开展集中教育,集中教育每年不少于1次,教育对象要涵盖远洋渔业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远洋渔船船员、船长及劳务中介公司人员等。结合日常走访,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张贴法制标语、利用广播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远洋渔船离港前,要与渔业公司负责人或船东代表进行约谈,加强法制教育,协助边检部门做好远洋渔船治安管理工作。做好通关服务工作。针对远洋渔船出入境时间不固定、人员零散的特点,严格落实窗口前移、24小时通关等服务举措,坚持动态化、人性化执勤,为出入境远洋渔业船舶、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者系山东蓬莱边防检查站副站长)
5、海上渔船怎么捕捞鱼?
海洋捕捞按作业范围又可分为:①沿岸捕捞。②外海捕捞。③远洋捕捞。
捕捞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 探测鱼群位置
通过鱼群探测仪,能够准确地探测鱼群的位置、深度、种类等信息,一旦发现鱼群之后,就会判断是否可以完整捕捞。可以的话会开展下一步的工具。
2 驱赶鱼群,让鱼群聚集。
通过声波驱赶、人工惊吓等动作,采用声、光、电或气幕等加以诱集或驱赶,使鱼集群。
3 正式捕捞
采用声驱或脉冲电流赶集鱼群后,再用张网、刺网、大拉网或围网联合进行捕捞作业。
6、如何加强渔船修造业的管理
海洋与渔业、经信、工商、安监等四部门联合发《关于贯彻家四部局<制止非建造海洋捕捞渔船函>意见》提三项具体措施严厉打击非造船行
进步完善规范渔船建造监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务院关于进步加强企业安全产工作通知》(发〔2010〕23号)《务院安委关于集展打击非违产经营建设行通知》(安委〔2010〕5号)等文件精神坚持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建立政府领导经信、渔业、工商、安监等相关部门协力联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及发现查处非造船行确保家律规渔船管理政策执行规范我省船舶建造秩序
二进步加非造船行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洋渔业要加非造船行检查力度及向相关单位部门通报打击非造船工作态经济信息化部门要督导船舶企业改善造船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促使船舶企业走健康发展道路
三严格渔船建程序打击非捕捞行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造要加渔业船舶修造企业管理严格渔船建造审批手续未经审批新建改建渔业船舶及擅自租建造场点事非建造或改建渔业船舶船厂要按照关渔业律规严肃查处
7、中国渔船出国捕捞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因为中国近海的鱼快被捕捞光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前一段时间网上曝光出来一张中国渔民的捕捞网,那个网孔特别小,连小于都捕捞了,因为大鱼没有了。
而且他们捕捞的小鱼还不能吃只是卖出去做饲料了。所以人家也叫他们的网为断子绝孙网。
当然去外海捕捞也是利益趋势的,在我们的近海不能捕捞,如果去了外面,一次捕捞说不定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对于普通人来说利益太大了,犯罪也在所不惜。
现在我们经常同情我们被国外抓住的渔船,其实仔细想想他们的所做所谓还真的不值得同情,不过因为都是中国人,外国人抓我们的人就是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还是要同情他们,当然我们同情是他中国人的身份,而不是他这个人。
8、福建有哪些渔业?
福建沿海属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海洋优势十分明显。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大12.4%;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水深200米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51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可利用养殖面积达225万亩;已知的海洋鱼类745种,贝、藻,鱼、虾种类的数量居全国前列。福建陆域水系密布,为发展淡水渔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全省共有29个内河水系,663条河流,河流总长13569公里,较大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木兰溪、交溪,江河水域面积30.64万公顷,通过近几年来鱼、虾、蟹的放流增殖,现已成为我省淡水渔业捕捞基地。此外,全省有各种水库101.4亿立方米、湖泊2270公顷、池塘面积36801公顷以及各类垦区等大中型水面。
【渔业经济】 2009年以来,全省渔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部署要求,以服务保障为重点,积极调整渔业结构,切实提升渔业产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扎实推动现代渔业建设。2009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194.85亿元,比增4.14%;增加值636.29亿元,比增4.11%,占全省GDP5.32%;渔民人均收入8291元,比增6.86%,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出1611元;全省水产品总产量569.67万吨,比增2.79%。
【水产养殖】 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工作,2009年累计完成4.09万亩池塘标准化改(扩)建工作,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积极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2009年新增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3个,并加强对已批准的26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增强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试点,继续推进渔业“五新”推广工作,推广、指导面积近9万公顷。强化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加强养殖病害防治指导工作。2009年处理重大水生动物病害事件13起,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害防治技术的跟踪指导、咨询、培训以及科普宣传,维护了病发区社会安定稳定。
【海洋捕捞】切实增强我省外海捕捞开发能力,新开辟了闽东北、彭钓、东沙等外海渔场和省外东海外海、海南岛渔场、济州渔场等。2009年全省外海捕捞产量达91.99万吨,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4.89%,近内海产量从三十年前占捕捞产量的91.3%下降至2009年的55.11%。
【水产品加工】 2009年全省水产加工总量213.4万吨,实现产值276亿元,其中出口15.42亿美元,继续居我省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占全国水产品出口额的14.3%,居全国第四位。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通过现代渔业发展项目、海洋渔业重点项目等,扶持水产加工项目建设,部分新、改、扩建加工项目陆续投产,带动新增投资约15亿元。品牌建设卓有成效,评审确定2009-2010年度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77家,31个水产品入选省名牌产品,14个水产品入选省著名商标,4家水产加工企业获得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称号。渔业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2009年共下达省级渔业地方标准制修订任务12项,发布实施渔业地方标准13项。
【水产品质量监管】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获准筹建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东南沿海);投入420万元扶持7个设区市局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全省5个县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扎实开展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强化养殖执法监管,全年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8.9%,7个设区市城区水产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大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新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76家、10.3万亩,新认证无公害水产品80个、1.3万吨。加强海水贝类养殖区域划型和管理。目前全省已有12600多公顷的海水贝类养殖区域完成划型工作,全年安排贝类有毒有害物质监控200批次。
【休闲渔业】 与厦门市政府、中国渔业协会共同举办2009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博览会,加强休闲渔业产业合作与交流。联合省体育局、宁德市人民政府、省钓鱼协会成功举办2009海西“水乡渔村”杯海之星矶钓赛。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海钓比赛。加快推进我省水乡渔村创建工作,与省旅游局审定并公布了第二批水乡渔村项目11个。截至2009年我省已先后公布了2批23家水乡渔村,遍布22个县(市、区)。
【外向型渔业】 积极推动闽台渔业合作。成功举办“2009海峡(福州)渔业周暨渔业博览会”,参观渔业博览会的人流量超过8万人次,参展和采购客商签约贸易定单达8亿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9年出口台湾水产品4.18万吨、金额2.5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62.65%和158.76%,台湾成为我省第二大水产品出口目的地。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构建多元化的市场体系,水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全年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额达15.4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37.56%,我省成为全国水产品主要出口沿海省份中少数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大幅增加的省份。
【科技推广】 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实施“鲍种质改良优化及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研究,进一步丰富我省鲍鱼养殖品种结构,使福建鲍鱼养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68%。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充分利用6•18平台开展项目成果对接,共征集到国内外海洋与渔业科研成果200项、精选海洋与渔业关键技术难题48项和企业技术需求31项,实现对接87项,总投资共计15.3亿元。对接项目中,有30多项已落地实施,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共有18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和验收,3项科技成果获200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全省6个县(市、区)共培育发展科技示范户1146户,辐射带动渔户21460户。
【防灾减灾】 扎实推进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快“百个渔港”建设。晋江深沪、祥芝、连江黄岐中心渔港已建成;东山大澳中心渔港正在进行扫尾工作;惠安崇武中心渔港和莆田石城一级渔港项目正抓紧建设中;1个中心渔港、2个一级渔港、1个内陆渔港和1个渔政执法码头项目已获农业部批准立项。颁布实施国内首个地方性的《渔港建设标准》,编制完成全省渔港建设布局规划。着力防灾减灾。成立福建省海洋预报台,不断拓展和完善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建设,风暴潮漫滩预警辅助决策系统、赤潮预警系统、海面风浪流数值预报系统、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均已进入业务化运行,为防御海洋与渔业灾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进“万艘渔船应急系统”建设。全省捕捞渔船共完成终端推广29957台,实施率已达94.5%。至今通过系统已经成功实施海上渔业安全救助16起,被救渔船16艘,获救渔民160多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应急指挥系统在保障海上渔业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渔业安全管理】 认真组织“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共登临检查渔船约2.5万艘次,组织渔业安全应急演练20场。开展全省性渔业安全宣讲活动,成立省厅渔业安全宣讲团和九个设区市局分团,开展大型渔业安全宣讲活动52场、各类渔业安全座谈会近350场、船东船长培训班60期、“四小证”培训班约90期,参加人数达5万多人次。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渔业船舶水上事故57起,同比下降了17.4%,事故造成死亡失踪35人,同比下降了22.2%,沉毁船25艘,同比下降了19.4%。
【渔船信息化管理】 实施“福建省海洋渔业船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渔船数据有效统一、合法规范、网上公开、信息共享、随时查询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全省渔船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分阶段推进,截至2009年渔船信息化管理泉州试点实船核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并顺利转入系统试运行阶段。宁德、福州两市的实船核查工作进展顺利。
【渔业保险】通过与省财政厅、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联合下发通知,将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市、县(区),切实把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全省沿海市、县(区)共办理政策性渔工保险121675人,占应保渔工的93.27%,政策性渔工保险覆盖面达93.27%;办理政策性渔船保险7647艘,占应保渔船的76.24%;政策性渔船保险覆盖面达76.24%。共办理政策性渔业保险理赔939起,赔付2230.8万元。
【渔政执法】 加大执法力度。扎实推动以“护渔2009”为重点的渔业执法行动,制定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各设区市建立常规化海上巡航机制。护渔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执法船艇883航次、执法人员8813人次,登临检查渔船13101艘次,罚款165.36万元,维护了正常渔业生产秩序。加大非法捕捞作业打击力度,组织省、市、县三级在闽江和九龙江流域开展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渔政执法船艇52艘次、出动执法人员800多人次,查获没收电鱼工具32件,暂扣电鱼船4艘,拆除销毁违禁渔具376件,渔民自行拆除违法捕捞设施和渔具达236件。强化伏季休渔监管,确保调整后的伏季休渔制度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