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调研问卷
1、关于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员工利益冲突的调查问卷
你可以从
1、员工日常行为增加
2、员工信息保护
3、员工职位替代来考虑
2、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量的调查
IS教育的社会需求
1.1 IS教育的需求调查
为了对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本课题组对来自各个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5份.问卷主要就目前企业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企业对当前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解,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1.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样本中,大多数人员来自国有企业和较大企业,如图1-1所示,这里定义较大企业为年产值在5 000万以上的企业.
1.1.2 目前市场的需求状况
图1-2(a)显示了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有需求企业的比例数量.图1-2(b)是在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有需求的企业中,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需求比例.图1-2(c)分析了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具体的工作需求.图1-2(d)则说明了不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企业的具体原因.
(a)企业规模
(b)企业类型
图1-1 参加调查的企业情况
由图1-2可以看到,现在市场上的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很多的,这可能与读者现在所观 察到的不太一样,其原因可能与调查的大型企业相对比较多有关,而这些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需求还是存 在的.从具体的市场需求来看,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需求量相当高,但企业对博士这种成本比较高的人才需求还不是很旺盛.而对于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企业来说,最迫切的还是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此外,也有些企业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a)市场是否有需求
(b)不同学历需求情况
(c)不同岗位的需求情况
(d)不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原因
图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
在没有IS人才需求的企业中,21%的企业认为,他们自身的规模还太小,因此不需要IS专业人才;另外有31%的企业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企业完全可以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外包.
1.1.3 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的认识分析
1.我国企业目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所属学科的定位
在被调查企业中,几乎一半的人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如图1-3所示),这显然有违"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初衷.从目前国内各个大学的IS专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被更多地设置到了商学 院当中,体现了国内IS专业培养对管理的重视.
图1-3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归属的看法
从企业IS人才需求的能力培养方向来看,企业还是比较重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的(如图1-4所示),这反映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方面.此外,有23%的企业认为IS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即IS专业人才应该在企业建设中发挥一定的开拓作用.
图1-4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向的看法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
的重要程度
本书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分为5部分:基础性课程(如数学,物理,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体育等),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概论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会计学原理等),专业课程(如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系统模拟,数据库系统应用和专业外语等)以及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具体结果如图1-5所示.
从图1-5(a)~图1-5(e)中可以看出,企业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各种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其次是社会实践,实习环节.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看重毕业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毕业生能够经过尽量少的过渡就能直接承担企业具体的工作,而实践,实习环节就是培养这种能力最不可或缺的过程.遗憾的是,现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真正参加的实习,实践实在是少之又少,只有部分特别突出的学生才能获得一些实践机会,这无疑削弱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重要性排在最后的是经济管理类课程和基础性课程.可能企业的管理者对这些最基本的课程不太感兴趣,而实际上这些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好其他
(a)基础课的重要程度
(b)计算机类课程重要程度
(c)经济管理类课程重要程度
(d)专业课程重要程度
(e)社会实践,实习的重要程度
图1-5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各类课程重要程度的看法
课程的基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宣传的力度不够,一些企业现在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不是特别了解,应该注意到现在舍本逐末的现象比较严重.
3.企业眼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
优势和劣势
如图1-6(a)所示,从优势上来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可以做多方面的工作.其实,这也正对应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应该能在各种各样的企业中完成各种不同的信息化工作.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劣势,如图1-6(b)所
(a)MIS专业学生的优势
(b)MIS专业学生的劣势
图1-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优劣势分析
示.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最大的缺陷之一.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所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还比较难以找到好的实习机会,而学校的实验设施能同时支持很多学生进行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学生"无特长".事实上,正是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广,学习的课程多,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看起来好像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专长.在大部分受访对象看来,"信息管理与信 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是什么都会一些,而又什么都不是特别精深.在大多数学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培养的专业性更强一些;而对本科生的培养一般比较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在适应社会需要的某些专长方面的培养力度还不够.这种培养模式的直接结果是很多本科毕业生反应在社会上不太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1.1.4 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
一些建议
在这次调查中,特别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希望参与调查的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参加调查者的建议包括如下3点:
(1)加强实践,多了解企业,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如果学生不能在学习阶段就有目的,有阶段性地去了解各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就很难在毕业之后马上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很难在企业的工作中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同时,联合培养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为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突出专业特点,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自己的"杀手锏".现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给人的感觉是学习的东西比较泛(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希望每个学校都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这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才能有更长足的发展,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也才能够从中受益更多.
(3)加强对本专业的宣传工作.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现在人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该专业的定位,很多人的概念比较含混.如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毋庸置疑,这个专业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学生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
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
的基本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创办"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信息管理类人才.1998年,国家通过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统一名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适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原来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和档案学系也大多更名为信息管理系,除继续设立原有专业之外,还增设新的信息管理专业.例如,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相继易名为"信息管理系"或相关系名,并纷纷增设新的专业方向,调整课程结构.
2001年,国家出台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同时按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将该职业划分为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3个等级.根据该标准,符合申报条件,经过正规培训并且鉴定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包括6大职业功能模块: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6个功能模块说明了IS专业人才培养3个基本方向:
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才培养.
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以上3个基本方向安排相关课程,并根据社会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向.与此同时,国外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设置也可以为国内院校教学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
··
3、急!!调查问卷—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
2DCAB 3BCF 4ACG 5ADF 6ABC 7CE 8CBA 9ACEF 10ACEF 11BG 12ADE 13ACDH 14AEH
4、对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的调查表 可设什么样的问题呀?
信息化建设一项长期而繁琐的事物,一个人基本上是完成不了的。
我以某公司某信息化建设为例。基本上是分为前期规划,和信息规范化操作和系统更新升级为主。
在前期规划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自己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起来的或者是通过信息化建设需要规范的项目和内容。比如人力资源方面的数据库,现有的人员,新进人员的入库,退休人员的管理;比如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审批、划价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运作;比如企业营销过程中,前期接单、营销流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流程管理。等自己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内容确定之后,然后就需要联系相应的信息公司进行系统建设,然后进行测试,然后是进行系统实操培训,然后是进行系统上线。
期间是信息规范化的操作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首先是需要对操作人进行操作的培训,教育其如何根据该系统的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在这里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和操作手册,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和优化,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系统的积极性,提高利用率。
最后,就是系统运行到一定的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运行的系统进行优化、升级。
祝你成功,还有疑问,可进行联系。联系我的百度账号。
5、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论文中要有图表和模型分析)
中小企业作为通信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信公司业务收入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的课题。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许多企业家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没有必要非赶信息化这个“时髦”。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把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企业中,人们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或者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种认识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人才问题。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一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机会不断流失。
3.资金问题。企业信息化系统每年的维护费用普遍占整个系统建设费用的10%-20%。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更有许多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
4.管理问题。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许多业务规则存在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许多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业务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总体规划,各部门对信息条块分割,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5.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截然不同。许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带有很大盲目性,未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究其原因,关键是定位不准,未能将适度信息化作为追求的目标。
6.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是有限的,它们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又不能偏离信息化,因此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上常常遇到困难。面对如此丰富多变的信息化技术、面对各类经销商、面对诸多可选择的方案,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它们对运营商提供的硬件、软件“一揽子”解决方案很感兴趣。
7.环境问题。企业信息化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基础作为支撑保障。虽然国家近几年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还是很薄弱。同时,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如对计算机网络犯罪还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部分企业担心商业机密泄露,系统遭到攻击与病毒侵袭,导致数据丢失和破坏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议与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应当十分明确,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资金、实际需要等)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科学规划、稳步实施。
1.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信息化的指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加强宣传,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按照“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方针,加大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力度,为加快推进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更加切实有力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
2.引导企业自身强化信息化意识,加大力度实施企业体制、技术、管理创新。受多种因素制约,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的。企业实现信息化并真正从中受益,增强竞争力,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首先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就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手段革新和管理团队重组的过程,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否则,体制、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一成不变,陈旧僵化,即使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也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3.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支撑配套环境。目前,网络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编码、技术标准与规范、工程监理、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支撑配套环境都存在问题或差距,制约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快研究,统筹规划,分步解决,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配套支持体系,以更好、更快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4.多渠道融资,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从这次调查结果看,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大,许多企业资金缺乏是企业信息化的一大瓶颈。因此,为了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企业自身必须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政府加大贴息贷款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进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
5.按照“以案例带应用、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加大案例征集、推广工作力度,示范带动企业信息化工作。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部分成功的案例已汇编出版。这些优秀案例是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结晶,是广大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最实际、最生动的教材,建议继续征集和推动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示范带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同时,对失败案例也要进行总结和剖析,并从中揭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误区所在,帮助企业汲取经验,使企业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提高企业信息化成功率。
6.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为契机整合信息产业链。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系统的硬件平台建设应在统一规划的条件下与软件建设同步,硬件的建设要与当前所处的层次相适应。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对硬件要求不同,如数据的流向、数据量的大小等,所以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多少年不落后,追求所谓的“更快、更好”只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也不能采用凑合的方式,用兼容机代替专用服务器,只要求上网能通就行,否则会造成网络阻塞、响应时间长、系统工作不稳定,使信息系统低效,影响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甚至影响企业生产、销售等活动。系统的软件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购买商品化软件;(2)IT服务外包;(3)自主开发。要通过参与信息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整合整个信息产业链。
6、请帮忙设计一份有关信息化对企业发展作用或贡献的调研问卷/访谈问卷
您可以参考一下中国信息化企业500强的调查问卷,包括信息化战略、信息化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信息化基本建设情况、信息化总体架构状况、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能、信息化预算的制定、信息资源标准化、信息安全建设等等。我认为这个问卷已经很详细、客观、全面了,您可以去下载或联系我。
7、信息化调查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