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
1、江苏海盟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中所提到的“五位一体”社会管理信息化模式,这到底是什么呢?
通过一个网站、两大中心、三网合一、四个统一、五级管理服务,构建“五位一体”的全新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模式,全面规范社会管理行为和运行体系,实现全面覆盖、联通共享、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化新格局。
2、社区管理信息化的介绍
<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化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进程,因此,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实现信息化的具体要求也不同。但一般来说,实现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应该是信息化发展追求的高级阶段目标。也就是说,社会信息化应该包含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和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两大部分内容。
(1)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的三个层次。①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②产业信息化指的是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在内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行业信息库和网络,从而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的优化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并逐步向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迈进,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③国民经济信息化是经济活动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指的是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内统一的信息利用、信息沟通和信息流动。
(2)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的内容。①社会生活信息化是指社会生活主体在一定社会领域中生存与活动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化。②社会服务信息化从狭义的角度,通常指的是社会服务方式的信息化,它包括社会服务手段的信息化和社会服务方法的信息化。从广义的角度,它还包括社会服务主体的信息化、社会服务客体的信息化和社会服务内容的信息化。社会服务主体的信息化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社会服务行业的网络化、社会服务组织的信息化,以及社会服务人员的知识化等。③社会管理信息化就是指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信息化的办公技术、调查技术、监控技术、传播技术、沟通技术等来不断提高社会行政效率和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社会菅理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信息化的特征:
(1)社会组织网络化、扁平化。
(2)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3)信息终端的基本普及。
(4)社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生产方式的转型加快了产品的开发速度,更重要的是实现零部件的一次开发成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二是刚性生产方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一方面突出了研发设计在整个生产流程当中的比董,另一方面注重模块化部件和变异设计的零件;三是大规模集中性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全球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而企业间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成为分散型生产方式的补充。
(5)交易方式实现转变。
4、如何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合作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推进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1)构建合作社产供销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随着合作社的合作链条由以生产环节为主向产供销全程延伸,根据销售订单合理安排种植计划,严格按照订单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在保证农产品高产的同时必将带来成员的高效益。所以,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必将成为合作社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管理上,并且沿着产业链将信息化延伸到市场销售环节,通过建立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基本信息体系,实现产供销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全吻合,使生产、流通、加工及销售环节有机联系起来,能有效解决合作社产业发展中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该系统作用范围将扩大至合作社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过程,且以网络应用为主,具有网上交易及实时管理等特点,能够监控从生产到市场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
(2)构建合作社溯源管理系统。合作社是覆盖农户最广、涉及农产品最多、实现农产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责任追究等问题,需要面向合作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证据,消费者要求可信赖、准确、及时地追溯产品及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将通过集成电子标签和条码及读写器等设备,以发出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请求为起点,以创建完整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报告为终点,实现基于产品批次编号、原料批次编号、合作社成员分组等多角度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系统将为消费者提供网络、条码扫描、语音电话和手机短信等多种追溯所购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方式,并具有消费指南提供、安全提示、与合作社门户网站链接等功能。
(3)构建合作社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和完善合作社信息网络建设,因地制宜地挖掘和整合现有的信息收集、加工、发布网络和渠道,选择能够适应农业和农村需求特点的“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易维护”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建立健全合作社信息服务体系,及时收集、分析、预测、公布各种有效信息,形成“传播信息—指导生产—帮助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同时,结合各合作社的特点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准确、快捷的服务,对其在资金、生产、供销、技术、信息、加工、贮运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与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实现所有资源、信息在各个不同合作社的共享,实现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开发形成面向合作社的信息服务产品,丰富合作社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成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合作社上的应用,促进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4)构建合作社基础信息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和产、供、销对接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合作社的决策支持平台,实现面向合作社的基础信息管理支持、生产支持和流通支持。平台将在大幅提高成员管理、产量管理、品质管理和资金管理等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产前根据订单需求协同安排种植计划,降低合作社卖难风险,产中做到精细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销售上能够扩大市场信息半径和交易半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农户空间位置分布、行政村镇分布、种植品种分布等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示,对种植面积、农户联系方式、往年交易记录等属性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为合作社日常业务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基础数据;建立农产品种植计划协同管理系统、基于良好农业规范的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和合作社产销对接等系统,实现对合作社的产前、产中、产后和流通环节的全面信息化支持。
(5)构建合作社门户统一管理平台。合作社门户网站建设初具规模,但相似或相同产业内各个网站之间,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信息共享协议,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各网站之间缺少沟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项目重复建设、信息量小、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信息时效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建立统一的网络规范或原则,将现有的合作社网站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资源共建,构建区域内的合作社统一管理平台,形成区域内和产业内合作社上下贯通、资源共享、统一对外的服务网络,在提高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促进该区域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此平台,合作社可以展示产品,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共享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信息;合作社之间可以进行技术服务经验交流和业务合作洽谈,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
5、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重点围绕哪些要素进行
紧紧围绕与社会稳定有关的人、事、地、物、情、组织“六大要素”进行管理,以“人员”为对象、“事件”为主线、“地区”为重点、“物资”为保障、“舆情”为导向、“组织”为纽带,依托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实现社会工作多元化、社会服务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的新格局。
6、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由哪个部门负责
这是民政局的管理职能,应该由民政局负责。
7、社会管理信息系统的政府需求
1、一堵墙
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存在分散建设、重复投资、信息孤岛的现象,党委政府无法全面督查指导;基层干部多头报送、疲于应付;广大群众多有不便。信息无法互通共享成为摆在各级各部门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的一堵墙。
2、一扇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群众需求和社会矛盾多元、多发、多样、多变,原来点对点、面对面、单打独斗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需求,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一扇门。
3、一道坎
两实管理、特殊人群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新时期产生的新问题,用原来的老办法、老路子已经很难解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根据政府需求,环球软件通过对各级政府的深入调研和与多位国内知名社会管理专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管理从条块分制向整体联动转发;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发;从传统管理方式向信息化支撑转发;搭建“三级联动、三网合一”的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