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信息化
1、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有哪些
新型城镇化的10个基本理论:
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一切从属人、一切人为先、一切为了人,从着眼于物到着眼于人,这是新型城镇化与其他城镇化最根本的区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确立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从源头上保证了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与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当前,理论研究的关键是真正使城镇化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细化、具体化与可操作化。
重大关系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加快转变并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不仅与农业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与工业化、信息化也有着彼此交融、相互促进、荣损与共的密切关系。当前理论研究必须同时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新一代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重大关系,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发展。
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最科学、最合理、最长远的发展方向。我们既不能走欧美城镇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有些国家走过的城镇化弯路,而是坚守中国特色,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理论上回答如何秉承我国历史文化传统、贯通我国城乡发展脉络、连接我国经济社会基础、融合我国人民创新精神、遵行我国独创制度文明、探索我国城镇理论体系等重大问题,确保自始至终坚持放眼中国、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城镇化方向。
根本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我国当前及今后长远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与创新赋予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推动与理论研究焦点在于,新型城镇化是跳出过去一条腿式的单纯发展城市做法转而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城镇化,是超越过去单向依靠三农支援城市强调两个反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城镇化,是扬弃过去片面追求以钢筋水泥做大城市规模转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的新城镇化,是摒除过去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转而讲求集约节约和友好宜居的新城镇化。
基本路径
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人们认识实践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理,对研究探讨新型城镇化基本路径具有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基本路径必须遵循运用这一原理。既要从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各地城镇化实践进程中总结概括提炼出普遍性的特别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归纳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形成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把握发展趋势的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又要把理论认识上的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与模式反复放到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和不断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与发展模式才会具有指导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机遇挑战
我们的城镇化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堪称重大战略机遇期。一是新型城镇化处于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从中央到各地、从政府到个人的高度认同和齐心协力,国家大力推进,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合力。二是新型城镇化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三是新型城镇化有着来自实践积累的大量经验教训,以及来自国外更大范围、更多数量的实践总结。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是巨大的。如果说机遇空前,机遇远远长于挑战,那么,挑战更多是潜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路径依赖,另一个是固有冲动。必须加强这方面理论研究,以便防患未然。
主要任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6大重点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这6大重点任务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牛鼻子”。这6个方面既是主要工作任务,又是攻坚克难的硬骨头,也是长期努力的重要目标。如推进农民市民化这项任务,涉及到体制改革、政策突破乃至利益调整,能否真正破冰前行,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至今仍亟待破题的硬骨头之一。而且,农民市民化更需要长期不懈努力,需要由外而内的不断转化,几代人努力方可有所成就。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意味着农民身份的彻底转换,意味着公共服务的真正均等,还意味着实现精神素质人格上的平等化,特别是其子女后代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中的通畅与自由。
关键举措
规划引领,金融支持,产业配套,管理维护,生态贯穿“五措并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措施。
科学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得以顺利推进并最终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科学规划的引领,城镇化注定陷入杂乱无章、一盘散沙的境地。规划引领既是美丽图纸和文字的形成,更要强调遵循规律性、突出特色化、具有生命力,同时要一如既往地强调忠诚执行规划的严肃性、规范性与延续性。
金融支持是新型城镇化能够不断推进提升的命脉所在。关键是要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方式与产品,要逐步走出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土地财政、银行举债等推进城镇化的老套路,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产业配套是新型城镇化不断繁荣昌盛的基石与保障,产城融合已经成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产业配套发展是解决农民真正市民化的实实在在举措。
管理维护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市容市貌的保护和维持,而是全方位的城市综合治理,也是更高意义上的城市美好生活的善治,包括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幸福感提高等物质与精神文明诸方面。
生态贯穿则是确保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乃至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外,自然环境优美、资源能源节约代表着更高层面的生态文明。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是积极主动认识到也好,还是从惨痛教训中消极被动认识到也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生态文明理念与行动贯穿到新型城镇化的始终。
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再怎么先进、规划再怎么完美,最终都离不开制度的根本保障。这正是《决定》中关于城镇化问题为什么开宗明义即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哪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呢?《决定》对此作出回答,即“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城市型产业的培育推进机制、集约节约资源奖励与约束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机制、新型城镇化推进考核评价机制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应当重点思考探索的基本理论问题。
指标体系
除了制度、规则等具有规范性以外,指标体系同样具有规范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它还具有指向性或者说引领性、标杆性。指标体系本身就是一套科学标准,特别是量化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的指标体系具有比文字性的制度更强的明确性、清晰性与可操作性。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既要借鉴吸收原有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合理成分,又要与时俱进地增加涵盖那些真正体现“新型”要求的科学内容。要在原来更多注重人口数量、经济发展、产业培育等评价指标基础上,研究增加人口素质、生活品质、功能配套、设施齐全、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2、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发展方式、发展重点上区别如下:
二者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不同:
“以物为本”是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在这种发展理念主导下,一个地区往往将城镇化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城镇化率的提高,即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价值取向方面的转变。
2、在发展方式上不同:
传统城镇化道路较为粗放,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外延扩张和数量增长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协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政府调控的引导作用,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方式和外生动力等方面的转变。
3、在发展重点上不同:
传统城镇化道路通常片面强调单一规模等级城市的发展,忽视其与其他规模等级城市的互动与联系,甚至控制或限制其他城市的发展;
容易导致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受重视的某一规模等级城市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要素而一枝独秀,其余城市则大多发展滞后,从而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难以实现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强调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城市群建设、“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区域共建等;
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四化”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各个层面实现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形态、发展重点、内生动力、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转变。
二者的联系:
1、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应传承传统城镇化道路的优点并弥补其缺陷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同步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传统城镇化道路一无是处,并不是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全盘否定,我们不能忽视和否定传统城镇化道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面。
只是由于具有单一性、片面性、盲目性、粗放式等缺陷,传统城镇化道路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即无法实现“好”字当头的快速发展。
2、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是既要结合时代特征,又要体现中国特色,还要符合自身特点;
内生动力来源于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外生动力则来源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
主体发展形态是城市群;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和区域协调。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该《规划》分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规划实施8篇,重大意义、发展现状、发展态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统筹、开展试点示范、健全监测评估31章。
启示: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建设部越来越好!人民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全国人民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型的城镇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城镇化”,而是从过去的“物”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以往钢筋水泥式的粗放型城镇化,而是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注重拉动城镇消费增长,追求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惠民型的城镇化。它不再只是追求简单的城镇规模扩张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是注重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是让农村的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第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融合型的城镇化。它不光注重城市规划与发展,而是更加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与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将着眼于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善社会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人群间的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以工促农,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第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型的城镇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城市发展理念,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未来城镇化向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新型城镇化将城市建设融入生态系统,并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其中。通过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生态园区、生态企业和生态产业体系,进而营造一个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
第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改革型的城镇化。它重在体制变革、结构调整,以及谋求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是在就业为先、市民化为本的主导思想下,变革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关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及行政管理体制等,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5、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是解决什么问题
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三大问题
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而是农民市民化的转型;不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而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推进;不再是工业化被动牵引下的人口候鸟式迁移,而是通过移民化人口迁移集聚来推动工业产业布局;不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是打造绿色生态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镇。
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主动调控、寻求中长期增长新动力的阶段,对扩大内需具有乘数效应的新型城镇化被寄予厚望。
当前,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一、 城市土地扩张要与农业人口转移相结合,不能单一的扩张城市、大搞建设。
(一)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重要的任务。
因为过去我们在推动城市的过程当中,简单地称为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所以我们的城镇化率看上去过了51%,但实际上人口的市民化只有3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也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这个差异意味着什么呢?城镇化和市民化有不到20%的差异。这样一个差异证明我们违背了城镇化本来的一种普遍遵循的规律,因为城镇化的这个概念指的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当然主要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是中央在十八大,也就是过去长期提出来,要实行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二)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整个全过程,也就是我们要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简单地说就是四个词,新型城镇化主要指的是一个是集约,另外一个是职能,第三就是要低碳,第四是绿色。这八个字可以概括新型城镇化本质的特征。
二、城镇化要与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地区间合理布局。
(一)建立一个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自然化的一个美好的城镇布局。
建国60多年来,我们一直靠农民的牺牲、农民的奉献支撑了共和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今天我们确实应该回过头反哺农民来支持农村的发展。这样一个提法早在2005年以后一直在提,但是真正落在实处的不是很多。中央出台了九个一号文件,一直在解决“三农”问题,但是“三农”问题从基础地位到重要地位到全党全国的重中之重,这反映出农民在贫穷的程度上面严重性更大,农业在困难的问题上面也出现了很多瓶颈的制约,农村在不稳定方面出现了更多的群体性事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之所以出现农民贫穷、农业困难和农村不稳定的状况,主要是基于我们对农民的权益关注不够,因此,我们确确实实需要关注2.5亿的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的问题,但这个落脚点、这个空间的落点一定在县城和重点镇,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国家在转变治国思维的时候必须加以考虑的,这是一个纲举目张的措施。
“城镇化”这个概念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意味着生活状态的改善,意味着环境好了,住房空间大了,而过去的城镇化对于农民来说,却意味着田没了、房子拆了,然后进了城市以后,权益得不到保障了。对于2.5亿农民工来说,未来的城镇化如何提高质量?
当我们关注了农民的地位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再关注农民的出路和发展问题。未来农民城镇化之后,怎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其实我们从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发达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地区之所以发达,实际上主要在于镇域经济、小城镇经济发达,称为速耕经济的发展,其实通过小城镇的集约和绿色增长实现民营经济的发达,称为草根。
实际上真正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以县城和小城镇为重点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自然化的一个美好的城镇布局,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国家在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去弥补城镇化的偏颇的时候所必须考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判断。
怎么能够保证未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能够确认城镇化跟农业、农民是有关系的?
实际上城镇化的其中应有之意,把农业人口转移为市民化,农业人口集中以后,实际上我们这里又得到非常直观的经济利益,可以节约耕地,现在每家农户大概有6分地到1亩2分地的宅基地,如果全国2.5亿农户家庭,可以节约的耕地在1.5亿和3亿亩耕地,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化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城镇化虽然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为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但也带了诸多问题。除上面提到的给城镇的交通、环境、就业、教育、医疗等造成压力外,过快的城镇化还给农村地区带来耕地流失、拆迁补偿低、老人和留守儿童多、农地撂荒等诸多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城镇化和三农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为集中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中国采取了城乡户口分离的户籍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这两项制度不仅严重束缚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限制了城镇化的进程。事实上,目前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率只是按城镇地区常住人口(即居住超过半年)所计算的比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率。这也是为什么政府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即农民工)市民化的原因。
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必须克服三方面的权利缺失:一是作为城镇居民的权利缺失,二是作为劳动者的权利缺失,三是土地财产权的缺失。
为克服农民工作为城镇居民的权利缺失,目前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必须打破,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此,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为他们建立人事档案,使他们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培训等方面拥有和城市群体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
为克服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利缺失,就必须构建稳定的劳资关系、合同关系和工资谈判协商制度,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所得保护和合法权利维护。
为克服农民工的土地财产权缺失,必须尽快改革征地制度,使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农民最主要的财产是农村的建设用地,不是耕地。很多地方把耕地和建设用地不加区分,不仅造成了耕地流失,也大大低估了建设用地的价值。必须通过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山地、草场等资源的确权、登记和颁证,赋予农民土地等资源完整的、有法律保障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城镇化所需资金哪里来?
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由于资金需求巨大,仅以地方财政投资显然难以完成。有关研究发现,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建立适应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不仅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而且最终还款来源还是土地收入。如果不能解决城镇化中的资金需求问题,不仅可能会出现大量城市贫困人口,还会使城市病得更加严重,并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降低城镇的生活质量,丧失城镇化的本来含义。
我认为,有三方面工作可做:一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都应尽快在公共服务等领域明确建设标准、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二是通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提高收租分红比例,把收租分红收益投入社会公益领域,也可为人口城镇化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允许有还贷能力的县发行城投债,也就是平台债,并考虑适时推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私募债。
三、大城市要与中小城市及城镇协调发展。
(一)中国需要怎样的城镇化?
长期以来,有关中国的城镇化模式引发了广泛讨论。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为主?或者是大、中、小城市(城镇)并存?可是说目前仍未取得共识。当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处,如人口众多有利于产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产业集聚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产生规模效应等。但特大城市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房价高企、社保水平跟不上、工作生活压力大等。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省各地之间的差异明显,城镇化应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城镇)并存发展。当前特别要大力发展那些劳动力吸纳程度高、产业发展多元化并有地方特色、房价负担得起的二三线城市。
考虑到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5000-6000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不能再延续过去的粗放式、高投入、低效率模式,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新增长模式。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城镇化也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大挖大建、不顾城市资源和环境承受力的粗放式特征,而代之以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机会多的新型城镇化。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问题上,应该是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一个城市,必须发展若干具有当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支撑人口的增加和可持续发展。否则,单纯依靠房地产或单个产业的单兵突进,一旦经济下滑,单个产业失去比较优势,新城有可能人去楼空,变成“空城”、“鬼城”。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化只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实行新型城镇化,要适当控制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
在我们国家现在要解决城镇化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要实行新型城镇化的话,大中城市的发展要适当地控制规模,全国大中城市主要指的是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其中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4个沿海开放城市,所谓副省级城市,这36个城市应当适当地控制规模,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关于这36个城市是不是应该考虑以稳妥为主,这些城市不再扩大规模,而且要更加注重提升质量,过去这些大城市主要是三分管七分建,是不是可以倒过来,七分管理三分建,让这些城镇真正成为进入这个城市所有人的城市,而不仅仅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人口的城市,这就是说农民工进城的问题。
其实农民工进城的问题,说到底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出路和地位问题,现在有2.5亿农民工,这是一个巨量的群体,他们的利益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城镇人口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十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有大批农民工涌入城镇。目前,全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5亿。从某种角度看,他们已经离开土地,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问题是,这2.5亿人目前却仍然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当股市再为城镇化这部中国经济新引擎兴奋时,2.5亿农民工目前的现状则更是中国下一步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农业人口不能顺利向城市转移,一方面阻碍了中国工业化质量的提高,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得商品价格主导的物价上涨压力始终不能消除。
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市民化”速度相对较慢,超过1.5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到城市打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6、如何看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与新型智慧城市
查阅手机上的一款app就能足不出户享受交通、旅游等实时便民信息;智慧家居可以将安防、灯光、采暖、煤气阀一并控制……在不久的将来,城市有望越来越“聪明”。“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智慧旅游、“互联网+”惠民服务、“互联网+”便捷交通等十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把智慧城市建设得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城镇热点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服务
你会嫌家里的网速不够快吗?“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使城镇地区实现光网全覆盖,城市家庭用户宽带实现100兆以上灵活选择;实现农村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光纤全通达,农村家庭用户宽带实现50兆以上灵活选择。同时,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加快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适时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城镇热点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服务,推进无线网络向边远地区延伸,打通信息孤岛。最大限度汇集整合城市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到2020年,我市力争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保障安全可靠、适度超前,无线城市和网络融合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全市政务数据中心,重点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为政务信息资源的汇集、存储和共享,提供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支撑服务。
推进城区光网全覆盖
以民生优先、管用实用为立足点,“十三五”期间,分类分期推进智慧工程项目建设。我市将重点实施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推进城区光网全覆盖,扩大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
实施无线网络覆盖面扩展工程,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和服务模式,推进无线网络广泛覆盖、信息内容服务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实施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工程,按照“应用与承载环境相分离、基础设施资源服务按需提供”的原则,统筹集约建设郑州市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实施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工程,实现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政务电子地图、城市三维模型、地名地址等时空信息的共享服务和动态更新。
实施视频“天网”强化工程,加大警情高发区域视频探头的分布密度,最大限度地消除监控“盲点”和“死角”。
推进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加快推进高新区、金水区、高新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为“智慧南昌”树立样板、提供示范,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软件。
同时,以郑州政务服务网为平台,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提高数据资源关联融合程度,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应用机制,倒逼流程再造、部门联动,实现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服务等行政服务信息化。积极推动重要领域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使“互联网+”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7、如何以新型城镇化来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 黄祖辉 摘要: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要以新型城镇化 为引领。本文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与现状,阐述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三个关键,即把握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推进城乡、区域、上下三大联动改革;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态势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的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的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协调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来,我国以工支农,以城带乡,新农村建设等新举措频频出手,城乡关系开始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针,并首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阐述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举措,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趋于清晰,核心是要通过改革深化、内外协调、结构调整,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民富国强的现代化目标。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将会突显三大态势。一是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深化将加快。因为既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破解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将势在必行。二是围绕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结构调整将持续进行,并且具有长期性。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资源与环境状况已难以支 撑粗放和高耗的经济增长,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粗放增长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也很粗放,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并不理想,非农产业劳动力中有2/3 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工,这些劳动力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短期内难以适应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要求,如果产业转型不恰当,会带来高失业率和社会动荡的风险。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处于两难境地,不转不行,要转又会面临人力资本状况的制约,因此转型任务长期而艰巨。三是围绕“四化”同步协调的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并且将成为近中期我国经济能否保持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与突破口。城镇化加速发展不仅是因为长期来我国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而且也因为实现我国“四化”同步协调的基本路径就在于城镇化。但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不能走过去那种城乡分割和牺牲“三农”的城镇化道路,而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种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突出人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协调的城镇化,是体现城市群架构的城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 二、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确路径选择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阻碍,即城乡二元结构,而且还应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正确路径,这条路径应该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撇开信息化不论,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 关系看,我国现阶段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 “三化”总体上不同步、不协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3.7%,工业化率是43.9%。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是1.22(53.7% /43.9%)。但从全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 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率为50.9%,而工业化率为26.1%,两率的比值是1.95(50.9%/26.1%),中国的两率比值要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2010 年两率的比值,美国为4.1,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均呈现出城市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即便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该项指标也分别达到了3.22、1.97、1.38 和1.15,中国仅比印度略高。从动态角度看,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这段历史考察,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滞后性在逐步缓解。我国城镇化滞后性的减缓主要归咎于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存在明显的偏差,集中体现在进城就业农民的身份转变滞后于其职业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农民非农化滞后于土地非农化,这些偏差的核心是土地 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不协调,本质是农村转移进城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过于滞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与偏差意味着加快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紧迫性,意味着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要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而且还应着力解决转移进城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而且从动态看,这种滞后性还呈现加剧的态势。这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从静态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看。2012 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0.1、45.3、44.6,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3.6:30.3: 36.1。这两组数据反映了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高于农业GDP 的比重,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很协调,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带动,尤其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不充分。此外,从三次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力对GDP 的贡献率看(用“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来测算),结果是:一产为0.30(10.1/33.6);二产为1.49(45.3 /30.3);三产为1.23(44.6/36.1)。很显然,在三次产业中,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或农业劳动力对GDP 的贡献率最低,大体上是全社会1/3 的劳动力贡献了1/10 的GDP,其次是三产,二产最高。二是从动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看。1978 年,我国农业占GDP 的比重是28.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70%。用这组数据与2012 年时我国的农业GDP 比重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转移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但我国农业GDP 的比重下降速度要大大快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速度。前者从28.2%降到 10.1%,后者从70%降到33.6%,进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对GDP 的贡献率,或者说是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是在提高,而是进一步下降了,已由改革开放1978 年的0.4(即28.2%除以70%)下降为2012 年的0.3(10.1/33.6),可见,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是在加剧,而不是缓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协调的后果必定是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城乡关系的不协调,要改变这种状况,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无疑是正确途径。一是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演进的需要。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排序是二、三、一,进一步演进的趋势必然是三、二、一,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城镇化,因为第三产业的核心是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聚密切相关,人口的集聚又依赖于城镇化的发展。二是我国就业结构演进的需要。我国农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产出比重与农业就业比重不协调,使其协调的办法不是提高农业产出比重,而是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唯一的途径是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从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看,今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去向主要 是第三产业,而这也必须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以上分析可以给出的结论是:如果说过去30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化推动的话,那么到现阶段,无论从“三化”同步协调,还是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看,我国都已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三、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个关键 新型城镇化能否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需把握几个关键。 1、把握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而且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镇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此外,四化同步、环境友好,产城融合、大中小城市以及城市群的合理分布与协调、城乡一体化均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城乡一体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体现,又是目标所在,但城乡一体化并非城乡无差异、城乡同一化,而是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高度协调与融合、城市与乡村的各具特色和共同繁荣。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能做简单的加减法,而是要在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摒弃过去那种城乡分割、牺牲“三农”的城镇化思路,又要防止放缓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三农”发展思路,只有通过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又实现城乡整体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做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相协调,才能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目标。 2、推进城乡、区域、上下三大联动改革。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基本前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其本质是对广大农村居民不平等的权利结构,这种不平等的权利结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权益的城乡不平等,二是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从公共权益和财产权益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还需要认识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仅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因为微观主体基本权利的平等性是市场经济体制最为基本的属性和要求。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 号),就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还要意识到,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由相关制度锁定的,这种制度不仅与城镇户籍制度有关,而且与农村的产权制度和我国基本公共 权益的供给制度有关。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要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密切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它资产等产权问题。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这表明,在我国数亿人口跨地区流动,同时基本公共权益又带有地方化供给特征的背景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真正难点不是本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而是非本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因此,要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同步推进三大联动的改革。一是推进城乡联动的制度改革。“城乡联动”改革就是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以实现区域性公共权益和财产权益的城乡一体,进而实现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二是推进区域联动的制度改革。“区域联动”改革就是要推进与跨地区(主要是跨省)人口流动有关的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联动改革,以实现按人享有的地方公共品(权益)的跨地区流动与交易,进而推进非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三是推进上下联动的制度改革。“上下联动”改革就是要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联动改革,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权与事权上的关系,实现基本公共权益的全国一体化或全国通兑,进而真正实现非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在上述三大联动的制度改革中,属于地方范围的城乡联动改革,只要国家给予明确的赋权,地方应该可以自行探索解决,但区域联动改革和上下联动改革需要通过相关地区的改革协同,尤其是中央政府对这些改革的顶层设计,相关改革的整体推进来解决,否则,会阻碍区域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这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改革的意见中涉及了相关制度的设计与改革,如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等。此外,还应探索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在住房建设等用地指标的交易。鼓励地方性社保、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权益的跨地区携带与置换。 3、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现阶段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在于,尽管从总体上看,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仍处在滞后状态,但具体分析看,我国城镇化的滞后主要不是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尤其是那些在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发展较快,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迅速发展的乡镇与地市县, 其城镇化的进程明显滞后。而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其城镇化不仅不是滞后,反而是过度了。把中小城市作为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重点,首先能真正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局面,并且有助于引领和带动所在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其次,中小城市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比较低,有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市民化和城镇化,同时缓解大城市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的压力。再次,大多数中小城市与农村连接相对紧密,城乡行政体制比较顺,其发展有助于城乡统筹,有助于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z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8、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教联盟老师: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4]
[4]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4]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发改委主任张平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4]
据《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
一者,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4]
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有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换句话说,“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4]
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4]
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4]
9、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全省实现“拐弯超车”,在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建设“富裕陕西”的现实选择。城镇化是当前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今后五年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城镇化能有效促进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发挥城市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据测算,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7倍,按照“十二五”规划,全省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达到57%,平均每年增加2.3个百分点,每年有95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可增加消费约63亿元,拉动GDP增长约200亿元。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富裕陕西”注入持久动力。
(二)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陕西”的重要途径。通过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百姓富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省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用工需求,推动产业升级,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据推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加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按照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原则,通过城乡产业融合,使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拓展,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陕西”奠定坚实基础。
(三)城镇化是建设和谐生态,实现“美丽陕西”的有力保障。我省的避灾移民搬迁、渭河、汉丹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工作,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恢复区域生态系统提供了前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在城镇社区化的集中安置,形成新的村镇,扩大原有城镇规模,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省按照“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以规划为引领,以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和避灾移民搬迁为抓手,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50.02%,以西咸一体化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3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837个建制镇组成的金字塔型城镇体系基本形成,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翻开了我省城镇化新的历史篇章。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省城镇化进程步入关键时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必须统筹谋划,通过加快发展积极应对。
第一,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加大以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以学校、医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拉大城市骨架,增强城镇功能。二是把保障性住房项目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与棚户区改造、新区建设、县城建设、重点镇建设、移民搬迁相结合,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同发展。
第二,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要完善政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培育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或就近转移就业。二要科学规划。加强规划的管控,引导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抓好我省83个县市城乡一体建设规划的落实,增强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三要抓好试点。加快43个重点县城和31个重点镇建设,力争2015年重点示范镇达到建设标准,为全省城镇化作出示范。
第三,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管理上的各项管理职能,使户口登记能真实反映居民的个人身份、家庭关系、常住地址及变动情况。二是加大力度对过时政策进行清理。对实际居住在城镇,但暂不具备进城落户条件或暂不愿迁转户口的农民和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三是完善人口信息平台建设,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创造条件。推动各地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统筹考虑常住人口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需求,实现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第四,要科学节约集约用地。城镇化的健康推进有利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要严格保护耕地,并尽可能地利用城镇化所节约的土地发展设施农业。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
第五,要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切实提高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创新城镇管理模式,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
10、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