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公安信息化管理

公安信息化管理

发布时间: 2021-03-15 11:02:49

1、什么是公安信息化

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 由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三板斧”侦察向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破案转变

■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岗”转变为“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

■ 大力推行网上办案,设置办案程序“防火墙”,规范了民警执法程序

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这是过去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三板斧”。然而,近年来,随着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李逵”式的“三板斧”已日渐“老迈”。

全国公安机关进行一场公安信息化的现代警务新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9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信息化主导案件侦破:轻点鼠标、坐在“家”中就可以千里缉凶

“李逵”式的“三板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实现精确打击。

8月25日晚,江苏省江阴市城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命案,江苏警方迅速利用“天网”省级警务平台,根据物证调查定方向、车踪碰撞定车辆、技防监控定形象、旅馆信息定身份,8天内将4名长途奔袭而来、作案后四散逃匿的湖南、江西籍犯罪分子全部抓获。

据介绍,“天网”平台作为高端统筹阶段的核心,是江苏公安信息化的拳头产品和亮点。依托省级警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张覆盖全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防控网络,实现对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活动轨迹进行跟踪管控,有效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起破案方式的改变,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破案追逃协查信函满天飞,民警“大海捞针”。如今在网上自动排摸比对,坐在“家”里轻点鼠标,犯罪分子就可能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获。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江苏警方的“天网”已比对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5.9万条。去年,全省利用网上信息直接破案占22%、协助破案占27.5%,共抓获逃犯3.9万名。

公安信息化不但能快速破案,而且可以实现有效防控。广东警方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建立覆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

“我们强化视频辅助指挥能力培训,推动指挥模式的可视化。”广东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梁伟发说,通过组织视频监看民警与路面巡逻民警进行联合作战演练和轮岗培训,提高了协同作战的效能,推动指挥调度与路面警力“无缝对接”,实现了打击现行犯罪的可视化指挥。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路面便衣侦查支队民警之间的联动,有效打击了火车站广场地区的违法犯罪,去年该区域刑事案件零发案275天。珠三角八市“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其中盗窃案下降35.2%,“两抢”案下降34.8%。

鼠标轻点,兵不血刃,是今天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过公安信息化变为现实。

记者获悉,在信息化条件下,指纹、DNA等刑事技术手段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联网应用在侦破跨区案件、认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已占到破案总数的30%甚至40%以上。

信息化引领机制改革:警力跟着警情走、变坐等处警为“猫鼠同步”

多年来,基层民警“早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早已习以为常,“警察下班,小偷上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趁虚而入。“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警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与新形势下的治安形势不相符合。

运用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打破坐堂办公、坐等处警的传统勤务模式,实行动态与治安相适应的24小时实战勤务。

“2005年底,我们经深入调研,全面部署开展了社会面巡防机制改革,要求市县公安机关组建专业巡防队,实现巡防工作四班三运转和‘红橙黄绿’四色布警。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对违法犯罪分子露头就打。”江苏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长黄明介绍说。

2007年4月27日18时许,朱某驾驶摩托车,在南京市中山北路与陈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擦,双方发生争吵,朱某突然从随身携带的夹包里掏出一把手枪,对陈某连开三枪。朱某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巡逻至此的交警当场抓获,缴获仿五四式手枪一把。

记者获悉,在常态情况下,江苏省每天投入巡防的警力达1.8万人、保安员4万人、巡逻车1.5万辆,见警率、管事率、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明显提高。每到夜幕降临,江苏各地的街头里弄,都能见到闪着警灯的警车缓慢经过。

公安信息化要求警务围绕信息转,警力跟着警情走。浙江警方通过科学调整勤务方式,促使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变办公室为更衣室,把街面、路面作为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因时、因地、因发案规律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将警力向案件多发段倾斜。

以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为例,安吉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量,将派出所分为三类,分别实行主副班工作制 、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度。一类派出所接处警工作划归巡特警承担,使派出所从大量的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以“白天和上半夜并重”的主、副班制。二类派出所对民警实行主副班错时工作制,由主班领导和民警负责当日接处警工作,上半夜副班民警配合主班工作,开展重点区域、场所的巡逻工作。三类派出所在轮流值班情况下,实行民警下社区工作制度。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警力投放更加符合警情实际,工作更加主动,既有效保证了民警休息时间,又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浙江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设置办案“防火墙”不符合程序“寸步难移”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如今我们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项执法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来。”江苏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苏警方大力推行网上办案,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13个市局目前全部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了网上办案系统,每一起案件从接处警开始到办理结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证据网上展示,程序网上流转,手续网上办理,结果网上公开”。

“民警办案如果不符合程序就寸步难移,工作不符合标准也能及时发现。” 黄明认为,通过信息化的运用,规范了民警的执法程序,堵塞了执法的漏洞。

双击鼠标,打开警务综合平台,记者在江苏省公安厅网站看到 “网上法律学校”。这是江苏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动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网上会诊案件、远程教学等活动,实行民警网上学法分级管理,推行网上执法资格认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网上法制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警执法能力。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可以大幅度提高执法水平。浙江警方在2003年依托全省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称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我们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程序,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了‘防火墙’,民警只有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才可以顺利完成案件的办理。”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避免了民警因适用法律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信息化为公安工作插上了翅膀,一场既影响深刻又波澜不惊的警务变革正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可以相信,我国警方必将以信息化为支点,不断推动公安机关的观念更新、机制变革和效能提升,在破案打击、规范执法、勤务改革等方面不断创造公安工作的新业绩,谱写公安工作的新篇章。

2、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公安工作中的意义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科技强警的重要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战斗力,有利于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维护提高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情报信息综合研判能力,有利于提高发现预警能力,可促进警务改革,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公安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的根本转变,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形成了一系列信息化工作技战法和工作法,建立了一整套工程管理的制度,有利于形成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数据集群化和服务整体化的信息化建设应用新格局。

(2)公安信息化管理扩展资料: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基础信息化是提升公安基础工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现警务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

要注重战略规划、总体设计,打破信息壁垒、发挥整体效能,强化分析研判和深度应用,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巨大潜力,更好地服务公安实战,更好地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个目标,做到既满足警务实战需要,又确保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

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

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

3、公安信息化建设

浅议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意义

当前, 我国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时期, 不稳定、不和谐、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 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社会治安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管理方式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变革,同时也使传统的公安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对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公安工作,才能真正把握主动权。

(一)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积极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为犯罪分子实施作案提供了便捷, 更为各类突发事件和敏感、有害信息的快速传播、扩大影响创造了条件。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公安工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必须建立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建立健全覆盖各警种、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情报信息网络,不断提升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行政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才能真正推动公安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发展和进步。
(二)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改善警力的重要途径。在不增加警力的情况下,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警察素质,从而达到提升警务效能的目标。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警力不足是面临的最大困难。警力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需要增加警力,但警力增长毕竟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较大的改善。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向科技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要坚持信息化为引领,大力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和队伍整体战斗力,以解决警力不足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实现增长警力的目标。

(三)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诸多不稳定因素导致当前社会风险加大,打击、遏制和预防犯罪的任务空前加重。过去,公安机关侦查破案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化建设以来,公安机关逐步建立了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等新型工作机制,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关联整合、比对,许多疑难案件得以及时侦破。信息化手段已成为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

(四)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管住人才能管住治安,人口管理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特别是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管理是当前公安机关感到最头痛的问题。基础工作不扎实,人口管理失控很容易发生问题。过去,公安机关主要是以封闭状态下的人口管理为主,人的所有活动都在公安机关的有效管控之内。现在,在动态的环境下,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人的活动已经不能单靠传统手段来管理,否则,犯罪活动就很难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今年以来,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推进大情报系统建设和应用,其目标就是通过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理,实现对社会治安的实时掌控。面对社会动态化、人口流动化的新形势,必须把信息化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有机融合起来,使各类信息资源实现高度整合和共享,使公安机关在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方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得了、控制得住,才能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实现对社会治安的有效掌控。

4、什么是公安信息化?包括哪些?

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 由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三板斧”侦察向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破案转变

■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岗”转变为“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

■ 大力推行网上办案,设置办案程序“防火墙”,规范了民警执法程序

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这是过去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三板斧”。然而,近年来,随着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李逵”式的“三板斧”已日渐“老迈”。

全国公安机关进行一场公安信息化的现代警务新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9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信息化主导案件侦破:轻点鼠标、坐在“家”中就可以千里缉凶

“李逵”式的“三板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实现精确打击。

8月25日晚,江苏省江阴市城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命案,江苏警方迅速利用“天网”省级警务平台,根据物证调查定方向、车踪碰撞定车辆、技防监控定形象、旅馆信息定身份,8天内将4名长途奔袭而来、作案后四散逃匿的湖南、江西籍犯罪分子全部抓获。

据介绍,“天网”平台作为高端统筹阶段的核心,是江苏公安信息化的拳头产品和亮点。依托省级警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张覆盖全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防控网络,实现对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活动轨迹进行跟踪管控,有效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起破案方式的改变,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破案追逃协查信函满天飞,民警“大海捞针”。如今在网上自动排摸比对,坐在“家”里轻点鼠标,犯罪分子就可能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获。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江苏警方的“天网”已比对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5.9万条。去年,全省利用网上信息直接破案占22%、协助破案占27.5%,共抓获逃犯3.9万名。

公安信息化不但能快速破案,而且可以实现有效防控。广东警方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建立覆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

“我们强化视频辅助指挥能力培训,推动指挥模式的可视化。”广东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梁伟发说,通过组织视频监看民警与路面巡逻民警进行联合作战演练和轮岗培训,提高了协同作战的效能,推动指挥调度与路面警力“无缝对接”,实现了打击现行犯罪的可视化指挥。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路面便衣侦查支队民警之间的联动,有效打击了火车站广场地区的违法犯罪,去年该区域刑事案件零发案275天。珠三角八市“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其中盗窃案下降35.2%,“两抢”案下降34.8%。

鼠标轻点,兵不血刃,是今天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过公安信息化变为现实。

记者获悉,在信息化条件下,指纹、DNA等刑事技术手段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联网应用在侦破跨区案件、认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已占到破案总数的30%甚至40%以上。

信息化引领机制改革:警力跟着警情走、变坐等处警为“猫鼠同步”

多年来,基层民警“早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早已习以为常,“警察下班,小偷上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趁虚而入。“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警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与新形势下的治安形势不相符合。

运用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打破坐堂办公、坐等处警的传统勤务模式,实行动态与治安相适应的24小时实战勤务。

“2005年底,我们经深入调研,全面部署开展了社会面巡防机制改革,要求市县公安机关组建专业巡防队,实现巡防工作四班三运转和‘红橙黄绿’四色布警。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对违法犯罪分子露头就打。”江苏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长黄明介绍说。

2007年4月27日18时许,朱某驾驶摩托车,在南京市中山北路与陈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擦,双方发生争吵,朱某突然从随身携带的夹包里掏出一把手枪,对陈某连开三枪。朱某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巡逻至此的交警当场抓获,缴获仿五四式手枪一把。

记者获悉,在常态情况下,江苏省每天投入巡防的警力达1.8万人、保安员4万人、巡逻车1.5万辆,见警率、管事率、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明显提高。每到夜幕降临,江苏各地的街头里弄,都能见到闪着警灯的警车缓慢经过。

公安信息化要求警务围绕信息转,警力跟着警情走。浙江警方通过科学调整勤务方式,促使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变办公室为更衣室,把街面、路面作为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因时、因地、因发案规律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将警力向案件多发段倾斜。

以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为例,安吉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量,将派出所分为三类,分别实行主副班工作制 、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度。一类派出所接处警工作划归巡特警承担,使派出所从大量的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以“白天和上半夜并重”的主、副班制。二类派出所对民警实行主副班错时工作制,由主班领导和民警负责当日接处警工作,上半夜副班民警配合主班工作,开展重点区域、场所的巡逻工作。三类派出所在轮流值班情况下,实行民警下社区工作制度。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警力投放更加符合警情实际,工作更加主动,既有效保证了民警休息时间,又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浙江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设置办案“防火墙”不符合程序“寸步难移”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如今我们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项执法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来。”江苏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苏警方大力推行网上办案,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13个市局目前全部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了网上办案系统,每一起案件从接处警开始到办理结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证据网上展示,程序网上流转,手续网上办理,结果网上公开”。

“民警办案如果不符合程序就寸步难移,工作不符合标准也能及时发现。” 黄明认为,通过信息化的运用,规范了民警的执法程序,堵塞了执法的漏洞。

双击鼠标,打开警务综合平台,记者在江苏省公安厅网站看到 “网上法律学校”。这是江苏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动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网上会诊案件、远程教学等活动,实行民警网上学法分级管理,推行网上执法资格认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网上法制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警执法能力。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可以大幅度提高执法水平。浙江警方在2003年依托全省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称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我们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程序,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了‘防火墙’,民警只有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才可以顺利完成案件的办理。”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避免了民警因适用法律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信息化为公安工作插上了翅膀,一场既影响深刻又波澜不惊的警务变革正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可以相信,我国警方必将以信息化为支点,不断推动公安机关的观念更新、机制变革和效能提升,在破案打击、规范执法、勤务改革等方面不断创造公安工作的新业绩,谱写公安工作的新篇章。

5、如何推动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作用于公安工作尤其时基层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要战斗力的目标。现就结合本单位实际,谈几点具体看法:
一、信息化建设进程回顾
(一)发展前的状况
20xx年固始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组建初,仅有一台电脑且配置不高,接入公安网后运行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有警力21人,平均年龄27岁,虽趋于年轻化,但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在巡逻执勤、执法办案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个别信息化应用水平稍好的民警,实战能力不强。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意识,信息化建设及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明显薄弱的状态。
(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
与建队初相比,目前固始巡特警共拥有台式电脑台18台、笔记本电脑3台,达到人均一台的标准,且配置高,网速快。三年来,无论班子成员还是一线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均逐步提升,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11人、基本熟练的7人、基本掌握的3人,均具备独立网上执法办案、独立操作公安信息化平台等信息化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警力,增强了战斗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巡特警部门通过信息化应用,共破获各类案件1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人,网上逃犯1人,实现了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加大硬件投入。为缓解因电脑不足及配置不高而给工作带来的不便,07、08年度巡特警先后购置高配置电脑3台,09年度又一次性投入资金五万余元购置电脑18台,并及时安装入网。这些联网电脑的加入,使大队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即定目标,为提升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2、强化应用学习。一是强化培训,以教带学。大队把提高民警的信息化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使全队民警充分认识到信息练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自觉参加县局举办的信息化应用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大队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专门邀请局技术人员张巍、殷全磊等来队授课,现场指导,以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对接受能力弱、基础技能差的民警进行帮助,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入门”。二是结对帮扶,以“熟”带“生”。将本单位计算机运用“熟手”谢宜斌、梅雪涛等人确定为信息化建设“小教官”,通过定人、定责、定措施的方式,让“熟手”与“新手”结对帮扶,互帮互学,并实行捆绑考核,充分调动了民警互助互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熟手乐教、生手乐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巡特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整体提高。
3、实行信息导巡。信息是巡逻防控工作的生命线,一切巡逻工作的方式和措施都必须围绕最大可能地获取社会面违法犯罪相关信息而展开。一方面,牢固树立以信息为先导的巡逻工作新理念,大力推行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等以信息为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积极实践网上查证、网上排摸等新战法,实现由以经验为主的巡逻防控模式向以信息为主的主动防控模式转型。另一方面,将信息战贯穿于巡逻防控工作的始终,进一步摸索、总结,丰富、激活信息主导巡逻警务活动的战术、战法,提高全体民警综合应用精确检索、模糊查询等网上作战的能力。
二、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资源浪费,影响了信息化效能的发挥和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2、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基层单位在硬件上投入很大,信息化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单位信息化建设专业民警非常短缺,势必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放慢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程。
3、信息工作平台不完善。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基础信息工作平台一部分仍未建立,或者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无法应用于各项公安业务和治安管理工作。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应用能力低。有的民警只能进行简单的浏览和查询,不会打字。有的民警打字不熟练,录入信息慢。有的民警不知道公安信息库有多少可以用,不知道口令、密码是什么,工作效率低。
2、信息利用率低。目前民警使用电脑打字、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多,进行网上办案、网上研判的人少。一线民警真正运用信息侦查破案的还不多,信息化在警务实战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3、信息应用层次低。信息化应用处于传递文件、查看信息、简单比对的低层次阶段,缺乏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信息的预测预警和服务 决策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
4、信息保密及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民警在运用公安信息平台时,缺乏保密意识和计算机安全维护意识,往往导致泄密和电脑系统感染病毒。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
(二)要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功能,切实把信息转化为战斗力。
(三)要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针对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长效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使广大民警掌握信息比对、网上作战、信息研判等信息化应用的本领和技能,解决当前民警在运用网络和信息时的盲目性和单一性,把对信息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做好工作的驱动力。
(四)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特别是注意上网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移动介质的使用、保密防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基层信息化建设朝着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稳步推进,使新时期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应用到整体效能的发挥。

6、什么是公安信息系统

公安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与其网络对各种公安信息进行处理,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综合了计算机科学、公安信息学、系统论等学科的理论知识。

公安信息系统的流程图:

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基于组件式软件技术,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思路,实现互联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公安业务的完美结合,有效满足公安系统信息的采集、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等管理需求,为省、市、县和基层各级公安单位实现科技强警的战略任务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6)公安信息化管理扩展资料

2007年6月,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建成运行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联网核查系统),连接了全国17万个银行机构网点。银行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规定需要核对相关自然人居民身份证的,可通过该系统核查相关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信息,从而方便、快捷地验证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件的真实性。

联网核查的基本方法是,银行机构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向联网核查系统提交相关个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号码。当系统核对一致时,反馈核对一致的提示以及相关个人的身份证照片;当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或者公民身份号码不存在时,系统进行相应的提示。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