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信息化产品信息网
1、中国的十大IT企业
中国十大IT企业分别是:
1华为HUAWEI——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厂商客服电话:400-830-8300,400-690-2116,成立于1988年中国深圳,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 中兴ZTE——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厂商客服电话:400-880-9999;0755-26770188,全球领先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高科技通信设备主导供应商,十大国产手机品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3 神州数码——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十大软件企业,最佳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最佳IT服务管理提供商,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4 海尔Haier——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厂商客服电话:400-699-9999,中国驰名商标,世界级家电品牌,中国企业500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海尔集团公司。
5 方正FOUNDER——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之一,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6 联创科技——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最大的通信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商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先企业,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 浪潮——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电话:800-860-0011,于1968年,中国最早的IT品牌之一,中国企业500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8 浙大网新——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领先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全球IT服务100强,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清华同方——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厂家电话:800-810-5888,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拥有颇多自主知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0 东软Neusoft——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厂商客服电话:400-690-8528,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之一,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
1、园林建筑专业:在园林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园林建筑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2009年毕业生人数与来校招聘企业需求人数比达1:3,就业率达100%。
毕业后可以到各企事业单位及私营实体单位应聘园林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岗位,如到建筑设计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或者从事土木设计工作;到园林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景观建筑等相关公司从事园林建筑设计施工、建筑施工管理、园林设计施工工作;
到雕塑、园林小品、构筑物等相关设计公司从事园林小品的设计、施工及销售等相关工作;到建筑模型制作公司从事微型园林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到景观效果图公司从事建筑建模、渲染等处理工作。
2、英语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
3、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技术、新材科和新药(包括基因重组生物因子等)将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学模式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初级医疗保健,即使全国人民得到良好的第一线医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也在悄然兴起。
4、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机械专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
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5、经济类专业:经济预测、分析人员,此职位各个行业中都有,但一般只有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公共研究机构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该岗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3、河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及服务社会的几点思路
段秀丽1 王庆民2
(1.河北省地质资料馆;2.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河北省武安-沙河铁煤矿集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项目研究成果,概要介绍了项目各类地学数据库建设及维护的工作内容,以及应用的标准。项目在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建设及集群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建立一套技术方法及工作流程。通过对各类数据库内容及共性的研究,在各类资料数据空间及属性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工作区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功能的定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查询、综合利用、展示等。
项目的建设对河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提供了思路。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利用集群化的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产业化信息服务,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集群化 产业化 数据库维护 建设 全方位服务 思路
地质资料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地质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上万档成果地质资料以及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但传统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方式大都是各单位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地区、行业之间缺乏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服务一般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对象和行业,服务面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效率较低,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广大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就是:打破地域、行业的限制,将孤立、零散的地质信息数据收集到一起,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把各种相关资料信息分类整合起来,建立信息间的联系,从信息内部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新信息,并放到一个能被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充分利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就是:根据各个行业社会各层的需求,主动扩大信息社会服务的范围,利用集群化的有利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产业化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意义重大,是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下面以河北省武安-沙河铁煤矿集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项目成果为例,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数据库建设及产业化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
1 全面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数据库建设与维护
1.1 建立基础地理地质数据库
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等高线、地物控制点、地貌分区、行政区、行政界线、居民地、城镇区域、交通、水系、湖泊与水体等内容,为确保工作区内地物地貌的完整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空间范围覆盖了整个工作区。基础地理数据要求各图层空间位置要精确,以便于数据的综合利用,数据采用统一的空间数据基础,坐标系类型为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为西安80、坐标单位为“度”,空间数据精度为1:1万。基础地理数据来源主要是收集最新现势数据,通过矢量化、投影变换、误差校正、挂接属性等数据处理手段,满足数据库建设要求。
基础地质数据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及岩相、侵入岩、脉岩、断层、矿产等数据图层,数据库建设数据的来源以1:5万、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主。基础地质数据类型、空间数据基础通过投影转换等与地理数据保持一致。
1.2 建立元数据目录数据库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各行业领域、各类地质工作资料成果的基本信息和索引内容,数据项和表格内容以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为主,表格中各数据项的内容和结构主要参照《DA/T 23—2000 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中的规定。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数据表的划分为:资料空间信息表、资料基本信息表、资料内容概要表、代码信息表。其中资料空间信息表中的数据内容以及各数据项的划分主要包括:资料标识码、档案编号、空间范围、保管单位等4项内容。资料标识码是工作区内各类地质资料的唯一标识码;档案编号主要是省地质资料馆、各单位资料馆中现存各档资料的编号;空间范围指各档地质资料工作区范围,单位为“度”,坐标系为西安80;保管单位指收集到的各类地质资料存放单位名称。
1.3 建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是在图文扫描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已有的电子文件进行系统整理,建立集存储、管理、利用于一体的图文数据库,提高图文地质资料综合利用水平。
工作区图文数字化资料收集内容,主要是收集有关煤铁矿区的数字化成果资料,包括矿区地质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不同专业领域的数字化成果资料,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已有数字化成果和前期扫描的数字化成果。另外,还要收集整个工作区范围内的区域地质、矿产、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化探、遥感等有关专业的基础性地质数字化成果资料。
已有电子资料处理,主要是指文件格式的标准统一和资料的分类。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文件格式及资料分类标准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06〕210号)进行处理,图文扫描的成果资料中文字部分资料需要按照要求转换成PDF格式,其目录要与原件中的内容一一对应;图文地质资料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资料类别、矿区名称、工作程度,其中资料类别分为:区调类、矿产勘查类、水工环勘查类、物化遥勘查类、地质科学研究类、技术方法研究类、其他类,区域地质调查类资料工作程度划分以比例尺为依据,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此外,文件目录的组织、存贮及命名按照数据库建设要求进行处理。
涉密资料屏蔽处理,主要是在前期开展的涉密清理工作基础之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图件和文字部分进行技术屏蔽,对于不同借阅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图文资料与涉密清理数据库挂接整合,主要针对工作区内的涉密资料进行处理,使地质资料管理既能够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又能够确保资料的安全。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栅格文件、分类信息表、涉密信息表、涉密屏蔽栅格文件等内容。
1.4 专题数据库更新维护
河北省现有地学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矿产地数据库、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地质钻孔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区域物探数据库、水工环数据库等。本次工作区涉及的各地学专题数据库均按技术要求分类进行了数据整理、更新、维护工作。数据库结构严格按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参考标准规范目录》中相关规范文件标准执行。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数据库全方位服务社会几点思路
2.1 为各级管理部门服务产业化思路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目录数据库中每档地质资料的工作范围与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建立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目录数据库以空间方式检索,便于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
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矿业权空间分布图层与基础地理图层进行空间叠加,能够直观反应矿业权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空间检索查找相关矿业权属性信息,能够实现矿政管理信息化。
矿业权数据与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信息整合,矿业权空间分布图层与储量核查中矿体、采空区等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可以反映出矿区资源的利用和分布情况,挖掘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矿区的管理规划提供依据。
2.2 为各行业地质工作者服务产业化思路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整合,数据库之间通过关键字段建立联系,实现两个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挂接,实现目录检索与资料的借阅利用一体化。
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与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信息整合,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分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通过设置属性数据表关键字段与目录数据库挂接,实现以工作程度内容和空间范围方式检索地质资料,拓展地质资料服务的渠道。
钻孔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钻孔数据库能够反应各钻孔的空间分布位置与钻孔的属性信息,钻孔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实现钻孔数据信息空间检索。
钻孔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整合,钻孔数据库中钻孔属性信息关键字段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钻孔柱状图文件建立联系,通过钻孔位置的空间检索,可以为资料借阅者提供详细信息。
2.3 为科研部门服务产业化思路
矿产地数据库与基础地理地质数据信息整合,矿产地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地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可以直观反应矿产地分布,也可以参考地质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水工环数据与区域化探数据信息整合,水文、环境、地质灾害数据与区域化探数据中的等值线分布图、元素异常图空间叠加,能够反映出元素含量值分布与水文、环境条件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水文、地质环境提供依据。
2.4 为社会公众服务产业化思路
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尤其是移动网络工具,构建多功能网络服务环境,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操作、通俗易懂的应用服务功能,通过网络空间,提供地质、矿产、环境等方面的开放式应用服务。与地理、气象、旅游、农业、环保、水利等专业信息紧密结合,建立可快速定位、查询一体的地质空间信息服务环境,通过地质与地理结合实时查询当前或查询位置的地质矿产信息内容及具体情况;地质环境与气象信息结合,动态监测预测当地的地质环境影响;地质与旅游结合,通过通俗的地质知识普及,包括二维、三维地图展示,普及大众感兴趣的地球地质话题,使地质内容概念在大众群体中得到传播;地球化学信息与农业结合,可查询土壤化学环境及质量状况,为农业发展提供最新地球化学参考数据;地质矿产、地质环境、水文环境与环保、水利结合,动态展示地域环境、水利环境现状,以及影响的深层因素,警示社会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迫切性等。充分利用通俗地质,拓展地质信息服务的大众化途径,以生动化、形象化的地质信息成果展示给社会公众。
3 结语
通过系统功能的定制,充分与地理信息产业结合,通过定位服务和查询,通俗地反映地域地质结构特点,矿产赋存情况,地球物理化学特性,矿产环境影响因素等系列内容。从而满足社会各层次、各水平的公众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各式特色的地质信息服务,地质信息得以广泛为公众接受利用。
4、RS、GIS和GPS集成——3S技术系统
当前,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三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多媒体(MM)技术有机结合一体化,以其强大的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综合和表达与管理能力,为各行业实际应用部门提供了各种有用的决策信息,大大提高应用部门的生产力及其管理水平,已成为直接为国土资源勘查、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调查、评价、监测与防治等工作及社会生产与管理部门服务的一种实用技术方法。
20.2.1 地理信息系统(GIS)
20.2.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环境科学、空间科学、地质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人的参与进行一系列空间操作和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灾害监测与评价、工程设计乃至企业经营等工作提供规划管理的决策科学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国土资源勘查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特别在遥感制图、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工程布置的点位优选、勘探靶区优选等等方面,已有相当的成功实例与经验。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作为一种主要的信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实际上,地理信息系统所研究的对象及覆盖面远远超出了地理学的范畴。
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空间数据是指不同来源的用遥感和非遥感手段所获取的数据,它有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地图、遥感影像、统计数据等,其共同特点是都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地理坐标参照系统。其工作过程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关系来进行的,当然也可以通过它们的属性来进行。它对空间数据除管理、检索、查询外,还必须进行各种运算和分析。其输出除表格、文字、数据外,主要的形式是图形。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分析和管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地学、社会现象和过程。它是地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学科知识的融合,是跨学科的技术系统。
遥感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和强有力的数据更新手段。遥感的多时相、量纲统一的、动态的全球范围内的快速监测数据,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因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空间数据管理、分析的有效技术,可为遥感提供各种有用的辅助信息和分析手段。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加强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合,以提高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在动态分析、监测与预报方面的能力,改善遥感分析的精度。
20.2.1.2 系统构成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由GIS的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库)和系统的管理操作人员四个部分组成。
GIS硬件主要是计算机,包括必备的外部设备如数字化仪、打印机及绘图仪。可选设备有扫描仪、激光绘图仪及打印机、磁带机等。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作为参照系的各种景观数据(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经济的等)。这些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形式,由系统的建立者通过有关的量化工具和介质输入GIS,是系统程序作用的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
早期的GIS一直是以各种类型的地图作为主要的数据源。随着遥感技术的兴起,遥感信息以其周期性、动态性、信息丰富、获取效率高并可直接以数字方式记录传送等优点成为重要的GIS信息源和数据更新手段。遥感与GIS的结合是空间技术发展的趋势。
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是GIS的重要构成因素。因为GIS是一个动态的地理模型,光有系统软硬件和数据不能构成完整的GIS,需要由人进行系统的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使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并合理使用地理分析模型提取多种信息,为研究和决策服务。
GIS软件是GIS技术的核心,它既是GIS技术的集中体现,又是这一技术的应用基础。一般商品化产品,如美国的ARC/INFO系统,中国的MAPGIS,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转换和数据输出五部分构成。
(1)数据采集
其功能是完成地学数据采集与输入工作,可用扫描仪、数字化仪、图形终端或其他系统的磁盘数据文件输入。主要的信息源有:专题地图(包括地形图)、统计表格、遥感影像、实测数据以及其他系统的数据文件。
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手工式,是早期和试验时采用的方法,效率和精度均低。② 手扶跟踪数字化,是当前最有效的地图数字化方式,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和数字化板支持下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得到矢量格式的地图数字化数据。③ 自动扫描,是最有前途的数字化方式。由扫描仪进行,扫描仪可以每英寸300~600点(线)采集地图或影像的灰度或颜色,形成点阵像元数据或多波段数据。④ 数据通讯,是在联网方式下获取有关的其他信息系统的一种方式。无论用何种方式采集,其目的都是要把数据源变为GIS可以存贮管理和分析的形式。
(2)数据管理
其功能是实现空间(几何)数据和属性(非几何)数据的存储、检索、查询、编辑、修改。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如何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检索、查询、编辑和修改是评价GIS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功能强大的GIS产品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各种范围内的双向查询、编辑、建模功能,允许快速地修正并更新空间数据及有关的描述数据。例如,最新推出的许多GIS软件都使用了一个优化的、面向目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地存取大型关系文件,它把现实物体的空间关系、特征和属性存储在同一个网络分布式关系数据库中,所以做图、拓扑数据结构是这种数据模型的特征。
(3)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部分借助地学模型(预置式模型或用户自定义模型),完成地理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工作,是GIS的核心内容。目前比较成熟的分析功能有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网络分析模型、邻近分析模型、区域分析模型、拓扑分析模型以及空间距离搜索模型等。
数字地面模型(DTM)在自然地理、地貌、水利、工程设计、管道布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地图被数字化后,利用等高线通过插值可以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并由DEM进一步产生坡度、坡向、沟谷、山脊、地表粗糙度等10多个地形要素,构成DTM数据。利用这些地表信息与植被、土壤、人文要素的相关性,可建立不同的地学应用模型。
网络分析模型在经济地理、市场分析、交通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模型根据网络拓扑性质,可以在两点间选择最短路径,并绘出其长度和有关信息,也可以比较各个市场中心服务范围和影响区域。
定距离空间搜索(Buffer)模型和邻近区域分析模型在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土地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指定空间搜索距离,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空间检索、查询,了解在一定范围内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通过邻近区域分析模型,用户可方便地进行邻近区域检索、查询、了解区域周围的环境情况。由于用模式来定义表,表和空间数据联系在一起,这样用户能进行集成的空间和属性处理、报表生成、专栏处理、属性标记和相互作用的属性修改、更新等项内容。
点、线、多边形是GIS图形数据的基本单元,与之相应的拓扑分析模型在自然资源管理、生态评价、土地评价和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过多幅专题图或专题图与图像合并办法,生成新的专题图及新的属性表,为运用不同评价和规划模型,完成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地理数据的计算提供了极大方便。
上述系统底层通用分析模型仅提供了某些数据分析的工具。在具体应用领域还需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要求建立用户的应用模型。
(4)数据转换
是提供不同空间数据集的集成途径。空间数据都是用矢量和栅格格式进行采集、存贮和处理的。矢量结构的数据更能表达我们的空间想像,因此它最常用于手工的数据采集。但是,数据自动采集方式往往产生与计算机的规则结构相匹配的栅格结构数据。因此,现代GIS应兼容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格式,提供多种方法进行两种数据的相互转换,满足多源信息综合分析的需求。
(5)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部分将GIS信息或分析结果以可视的形式表示,如屏幕,绘图仪、打印机输出等。系统同时支持软硬件拷贝显示,使用户能够获得在屏幕上所见结果,即在地图成图之前,用户能预先看到硬拷贝输出的图形。用户还可以在图形窗口内编辑地图,包括彩色设计,图廓整饰、生成比例尺、注记、图例、表格、公里网格等,最后由绘图仪或打印机输出。
20.2.2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是美军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它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工作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为55°,每个轨道平面配置3颗卫星,每隔一条轨道平面配备一颗备用卫星,轨道的平均高度约为20200 km,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因此,在同一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相同,只是每天提前几分钟。每颗卫星对地球的可见面积为地球总表面积的38%,每颗卫星每天约有5小时在地平线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上的卫星数目最少为4颗,最多为11颗。这样的空间配置,可保证在地球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至少可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加上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GPS是一种全球、全天候的连续实时导航定位系统。GPS的出现,为大量的野外高精度定位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使定位与导航在精度和速度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电子化和自动化时代。
GPS作为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等优点,现在已广泛地在全球应用。需要指出,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和定位在概念上是有所不同的,所谓定位是指运动载体,如汽车上安装GPS信号接收机,然后实地测出接收天线所在的位置,这称为GPS定位,也称GPS动态定位。动态的意思是指定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如果GPS接收机在测得运动载体实时位置的同时,还测得运动载体的速度,时间和方位等状态参数,进而可“引导”运动载体驶向预定的目标位置,这称为导航。由此可知,导航是一种广义的动态定位。
GPS是从军事方面发展起来的,出于军事目的,它提供两种服务即标准定位服务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精确定位服务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前者用于民用事业,后者为美国军方服务。美国政府为限制非军事用户和其他国家使用GPS的精度,分别在 1991年和 1994年实施了“SA(Selective Availability)”技术和“AS(Anti-spoofing)”技术,即“有选择可用性”技术和“反电子欺骗技术”。使SPS服务水平定位精度降低到100 m,而在密码保护下的PPS服务精度提高到1 m。
针对实施的“SA”技术,各国纷纷采用技术对策,出现了差分GPS即DGPS(Differential GPS)。“差分”的概念在无线电导航领域早就被采用,差分GPS的提出,使差分技术提高到过去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采用差分GPS几乎可以完全消除“选择可用性”带来的误差。它利用某些地面发射站送出的已知精确位置的基准信号,将其与GPS的定位信号进行比较和修正。这样,通过建立基准通讯链方式,使GPS数据实现精确校正。目前利用差分技术可使定位精度超过单独使用PPS所得到精度。因此,美国比其他许多国家更快地将DGPS投入到实际使用中,目前其精度可达1 cm,用它可监视地球和冰川的微小运动。2001年美国取消了“SA”技术限制,GPS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国军事部门和广大民用部门的普遍关注。GPS定位技术的高度自动化及其所达到的高精度和具有的潜力,也引起了广大测量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近十多年来,GPS定位技术在应用基础的研究、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软件和硬件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广泛的科学实验活动为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展现了极为广阔的前景,经典的大地测量技术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GPS精密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了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尤其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在大地测量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如地球动力学、海洋大地测量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勘探、资源勘察、航空与卫星遥感、工程变形监测、运动目标的测速以及精密时间传递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充分地显示了这一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与高效益。
20.2.3 RS、GIS和GPS多功能综合
作为空间信息处理的3S技术系统,在空间信息管理中各具特色,均可独立完成自身的功能。同时,它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之间又有很多关联性,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又各自存在着优点和不足:GIS具有较强的空间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但获取数据困难;RS能高效地获取大面积的区域信息,但受光谱波段的限制,且数据定位及分类精度差;GPS能快速地给出目标的位置,对空间数据的精确定位具有特殊意义,但它本身通常无法给出目标点的地理属性。因此,只有三者有机结合起形成一个多功能综合的技术系统,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图20-3)。在3S系统中,简单地说,GIS相当中枢神经,RS相当传感器,GPS相当定位器,三者的共同作用将使地球能实时感受到自身的变化,使其在资源环境和区域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RS,GIS和GPS三者的结合与集成已成为当今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也是空间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20-3 3S技术系统
20.2.3.1 GIS与RS的结合
GIS和RS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支撑现代地学的空间科学技术,其中GIS是管理与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RS是空间数据采集和分类的有效工具,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空间实体,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GIS和RS的结合主要表现在RS对GIS动态地提供和更新各种数据,而GIS作为空数据处理分析的技术工具,可大大提高RS空间数据的分析能力及分析精度。在实践中,RS和GIS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利用遥感图像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目视解译等方式,编制各种专题图,而后通过数字化仪等输入设备将专题图上所需信息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或者遥感数据经图像处理、分类和模式识别等方式提取有关信息直接进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这种结合方式的实质是用遥感形成专题系列数据库(包括遥感图像库)提供给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专题要素因来自同一信息源,保证了时相和图幅位置配准,所以很适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多重信息的综合与复合分析,从而派生出综合性数据及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关数据的作用。例如,在流域综合治理中,根据单要素的坡度图、土壤类型图、地貌类型图及植被类型图,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有关模型分析可得到土地利用评价图及土地利用规划图等。
20.2.3.2 RS与GPS的结合
GPS和RS都可看作为GIS的数据源的获取系统,而且,GPS和RS既分别具有独立的功能,又可以互相弥补其不足。
首先,GPS的精确定位功能解决了RS获取目标信息定位困难的问题。在GPS问世以前,地面同步光谱测量、遥感的几何校正和定位等都是通过地面控制点进行大地测量才能确定的,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当无地面控制点时更无法实现,从而严重影响数据实时进入系统。GPS的快速定位为RS数据实时、快速进入GIS系统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借助GPS可使RS迅速进入GIS分析系统,保证了RS数据及地面同步监测数据获取的动态配准、动态地进入GIS数据库。
其次,利用RS数据实现GPS定位遥感信息查询。此外,利用GPS形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如GPS气象遥感技术,利用GPS卫星和接收机之间无线电讯号在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中的延迟时间,了解电离层中电子浓度和对流层中温度湿度获得大气参数及其变化情况。因而目前建立和正在建立的全球许多GPS观测网将是提供大气参数的一个重要新数据源。对天气预报尤其是短期天气预报发挥巨大作用。
20.2.3.3 GPS与GIS的结合
GPS和GIS的结合,不仅能取长补短使各自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能产生许多更高级功能,从而使GPS和GIS的功能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GIS系统,可使GPS的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获得实时的,准确的形象的反映及漫游查询。通常GPS接收机所接收信号无法输入底图。若从GPS接收机上获取定位信息后,再要回到地形图或专题图上查找,核实周围地理属性,该工作十分繁杂,而且花费时间长,在技术手段上也是不合理的。如果把GPS的接收机同电子地图相配合,利用实时差分定位技术,加上相应的通信手段组成各种电子导航和监控系统,可广泛用于交通、公安侦破、车船自动驾驶、科学种田和海上捕鱼等方面。
GPS为GIS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数据,例如在外业调查中通过GPS定位得到的数据,输入给电子地图或数据库,可对原有数据进行修正、核实、赋予专题图属性以生成专题图。
5、计算机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农业科学的数值计算;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农业计算机模拟系统;农业计算机专家系统;因特网与农业。
农业计算机专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农业专家的工作,它综合土壤、气象、水利、良种、肥料、病虫害防治等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因子,汇集农业专家的群体智慧,提出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最优方案,从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6、求软件工程作业!
我以前做过这样的系统,我把需求什么的贴给你!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学工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需求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任务概述 2
2.1目标 2
2.2用户的特点 2
2.3假定和约束 2
3需求规定 2
3.1对功能的规定 2
3.2其他功能的规定 2
3.3输入输出要求 2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
4运行环境规定 2
4.1设备 2
4.2支持软件 2
4.3接口 2
4.4控制 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学校的教育管理机构也越来越大。为了使得学校能够方便,高效的动态的管理学生的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小组组设计了该系统,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学生信息管理模式,包括了学生在校的所有基本信息,使管理者能够及时的获得并动态处理相关的信息,减少了大量的开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效率,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2背景
软件名称: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开发及用户:本软件用于XXXX办公时使用,版权及使用权介归属开发者自己所有。
1.3定义
<暂未定义>
1.4参考资料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杨莉主编, 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年07月
《SQL Server 2000教程》,龚波主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07月
《Visual Basic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刘韬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任务概述
2.1目标
随着高考的扩招,我校每年生员数量急剧增加,瑶湖校区在校学生将约三四万人。学生处作为学校重要的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其中包括科室有学工处办公室,学生管理科,学生教育科,学生宿舍管理科,心理咨询中心、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等六个大的职能部门,负责着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成长成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面对着庞大的学生信息,手工、纸制的管理模式逐渐凸现越来越多的弊端,如耗费大量的人力,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容易出错,很不利于工作。
因此,利用计算机软件,编制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学生档案软件等通过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学生档案,已经成为当前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迫切的任务。
本系统为建立在典型的MIS系统(VB+SQL)框架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学生档案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学生信息的动态管理,并使得学工处各科室可以共享相关的数据源,从而达到数据的统一,减少数据出错,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用户可以系统提供的特定接口,将Excel文档或者word文档的数据源导入存储到数据库系统中,可以进行操作;并生成相关的数据表,将其导出成word或者excel文档,这样既方便打印,又可便于递交文档给上级部门。
实现的模式图:(组图)
由于学工处整个信息系统庞大,短期时间小组成员实现比较困难,小组成员在与学工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并且征求了导师的意见,决定先从学工处管理科入手实现学工处旗下的一个子系统,因为管理科是对全校学生信息的基本管理,是所有其他科室的所有数据库资料的前提保证,可以说,实现管理科管理系统,留好与其他科室的接口,就相当与完成了整个学工处信息系统的一半任务工作,所以我们特决定先从管理科入手,完成我们项目最重要一步。
管理科系统业务流程图:
2.2用户的特点
系统要求用户总体上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用户的角色分为管理员、操作员、普通用户.所有的用户必须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入该系统.如果用户名和密码在该数据库找不到相关的记录,则该用户无法登录该系统.
当该用户进入该系统时,权限不同,所拥有的功能不同:如果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入,则本系统所有的功能都可以操作.如果以操作员的身份登入,则只能实现其中某部分的操作.如果以普通用户的身份登入,则只可以查看其中的相关的信息,对所有的信息都不能更改.
2.3假定和约束
该系统由软件学院在读本科生该开发小组维护.
开发成员: 徐富军 曾红星 习庆庆 指导老师:曾雅琳老师
开发时间:2005年10月-2006年元月
3需求规定
3.1对功能的规定
由以上对管理科业务流程图,我们很快得出管理科系统的功能分析。每个 标记的可以建立在数据库中建立一表格存储,而对基本的表格操作可做如下规定:
1. 学生基本信息:
功能描述:
● 学生基本信息修改:在查询功能中,输入相应的条件,找到你所想要修改的记录,再根据需要修改相应的字段.可以修改的字段为学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家庭住址 是否城镇 婚姻状况 身份证号 宿舍地址 宿舍电话 入学时间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历等.
● 学生基本信息删除:先查询到所要删除的记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整条记录删除还是只删除部分字段进行删除操作.如对部分进行删除,则只能对非主键进行操作,非主键其字段为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 宿舍地址 学历.
● 学生基本信息添加:添加记录时,必须主键不能为空,否则该条记录添加失败.
● 学生基本信息查询:在查询条件中,输入查询字段,可以找到相关的记录;如果是粗约查询,则显示所有相关记录的第一条记录;然后通过按钮,可以查看所有查找到的记录;如果是详细查询,则显示该条记录.
● 学生基本信息导出:可以将查询到的数据导出生成EXCEL文档资料,便于打印上传文档.
2. 学生家庭信息
功能描述:
● 数据来源:将各学院按照指定格式填写上交的excel表导入到相应的数据库.
● 查询: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可以找到相关的记录.
● 数据导出:将数据库中的表以excel或者word文档形式导出来.
● 其他添加,删除,修改与对基本表格操作雷同。
3.学生教育经历
功能描述:
● 数据来源:将各学院按照指定格式填写的excel表的形式导入到相应的数据库.
● 学生教育经历信息添加、删除、修改:随着人受教育程度的改变,我们可以相应在该表中增加相应的属性,
其实现方式和对基本信息操作雷同.
● 查询:输入有关的查询条件,可以找到相应的记录信息.
● 数据导出:将数据库中的表以excel或者word形式导出,便于直接打印或递交文档.
4.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专业成绩表
功能描述:
●专业成绩评定信息录入,删除,修改基本操作。
●-专业成绩评定信息查询: 在查询条件中,输入查询字段,可以找到相关的记录;可分为精确查询和详细查询。
● 专业成绩评定信息导出:可以将查询数据导入成excel或者word文档,便于打印或递交材料。.
5.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操行评定表
功能描述:
● 数据来源:将规定格式的excel表导入相应的数据库,从而达到动态地更改相应的数据库
● 查询:根据所提示的几个查询条件,输入相应的字段,可以找到数据库相关的记录.
● 数据导出: 可以将查询数据导入成excel或者word文档,便于打印或递交材料。
● 操行评定信息录入,删除,修改基本操作。
6.学生综合测评表
功能描述:
● 数据来源:将规定格式的excel表导入相应的数据库,从而达到动态地更改相应的数据库数据.
● 综合评定信息录入,删除,修改基本操作。
● 查询: 根据所提示的几个查询条件,输入相应的字段,可以找到数据库相关的记录
● 数据导出: 可以将查询数据导入成excel或者word文档,便于打印或递交材料。
7. 奖学金信息
功能描述:
●奖学金信息添加:将新增加的奖学金的信息,按照其格式,将相关的字段输入进去.
●奖学金信息删除:可以删除任何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废除的奖学金的信息.
●信息查询:可以根据查询条件,查询到相关奖学金信息。
8. 学生奖励信息:
功能描述:
● 奖励信息添加: 添加记录时,必须主键不能为空,否则该条记录添加失败.
● 奖励信息删除: 先查询到所要删除的记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整条记录删除还是只删除部分字段进行删除操作.
● 奖励信息修改: 在查询功能中,输入相应的条件,找到你所想要修改的记录,再根据需要修改相应的字段.
● 奖励信息查看: 根据实际需要,在提示的几个查询条件,输入相应的条件,可以查看相关的记录信息.
● 数据导出: 根据实际需要,将数据库中相关记录的字段,以excel或word文档形式导出来,便于打印出来.
9.学生违纪信息
功能描述:
● 违纪信息添加: 添加记录时,必须主键不能为空,否则该条记录添加失败
●违纪信息删除: 先查询到所要删除的记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整条记录删除还是只删除部分字段进行删除操作.
●违纪信息修改: 在查询功能中,输入相应的条件,找到你所想要修改的记录,再根据需要修改相应的字段.
●违纪信息查看: 根据实际需要,在提示的几个查询条件,输入相应的字段,可以查看相关的记录信息.
●数据导出: 根据实际需要,将数据库中相关记录的信息,以excel或word文档形式导出来,便于打印递交文档.
10. 系统管理
功能描述:
●添加用户信息:如有职员进入该科室,可以利用该功能,为其增加相应的操作权限.
●删除用户信息:将由人事改动调走的职员,相关的记录删除,从而达到撤消原有的操作权限.
●修改用户信息:在查询条件中,输入所要查询的字段,从而找到该记录,进行修改相关字段.
●查看用户信息:管理员查看所有的用户信息.
3.2其他功能规定
11.学院信息表
功能描述:
主要是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是整个学工处系统的管理员操作的功能权限,建立在每个子系统之上。在选择对其他信息表的基本信息表操作时候必须先找到起所在的学院
12.专业信息表
功能描述:
主要是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是整个学工处系统的管理员操作的功能权限,建立在每个子系统之上,在选择对其他信息表的基本信息表操作时候必须先找到起所在的专业
13.班级信息表
功能描述:
主要是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是整个学工处系统的管理员操作的功能权限,建立在每个子系统之上,在选择对其他信息表的基本信息表操作时候必须先找到起所在的班级。
注明:学工处各部门的管理在学校实际情况都以每个学院中的每个专业,每个班级为单元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综合测评操作,奖励信息等都以每个班级为单元进行统计管理,所以学院,专业,班级三个表的信息操作是在整个系统建立时候由系统管理员直接设定好,其他科室的子系统管理员只能查询,选择操作,不能对其进行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
3.3输入输出要求
用户登录时,用户名的数据类型必须是简体中文、英文,不支持其它类型.且不能超过20个字符.
密码输入长度不超过20个字符.
用户必须一固定的格式(如EXCEL格式)将数据源导入系统,或者按照要求输入数据。
全部管理的信息可以在系统提供的表格中查询显示。
如果用户有需要,所需的信息(如学生及其信息)可以以所需的格式导出。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数据库管理
●数据导入: 所有由各学院的上交的文档资料将作为所有信息的原始数据源,可直接导入到数据库生成数据,节约手工录入的时间,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库备份:先打开所要保存该数据库的目录文件,然后以.bak后缀备份该数据库.
●数据库还原:如是该数据库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部分数据,可以利用该数据库还原功能,修改该数据库,从而保证了该系统正常运行.
本系统为每个科室建立一个子系统,但是数据库是统一为一个整体。只建立一个数据库。
学工处管理科数据库中必须包括以下几个表:用户基本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家庭信息表,学生个人履历表,学生奖励表、惩罚表.,学生专业成绩表,学生操行表,综合测评表,学院信息表,专业信息表,班级信息表等。详细的信息可以建立在数据库设计文档以方便用户查看。
4运行环境规定
4.1设备及其支持软件
1、 硬件需求
(1)CPU :Celeron 300 或更高。
(2)内存:128M, 推荐256M。
(3)硬盘:要求剩余空间大于5GB。 2、 操作系统需求
(1) Windows2000
(2) Windows xp 3、 其它软件需求
(1)Microsoft SQL Server2000
(2)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中文版。
(3)Microsoft Office 2003系列办公软件
4.2接口
本产品是一项独立的系统,而且全部内容自含。通过接口可以实现对Excel数据源的导入,并以文档格式打印输出。除此之外,跟其它软件无特定通信协议支持。
用户与软件的接口:用户必须通过密码登陆系统。
软件与硬件的接口:运行本系统必须要一定的硬件来支持,比如:CPU、内存、硬盘等,以及相应的操作系统和其他的软件需求。
软件与软件的接口:模块之间调用必须要注意全局变量和非全局变量的使用
接受任何基于系统的应用系统的物理或逻辑的配置。它可以描述系统硬件的物理拓扑结构和在此结构上执行的系统软件,也能描述系统节点的拓扑结构和通信路径、节点上运行的构件、构件中的逻辑单元等。
4.3控制
通过Excel实行数据库导入,不同身份权限的用户进入系统后,单击”导入数据源”菜单项将进入导入数据库界面,在主机磁盘上选择所需的Excel数据源进行。另一方面,用户根据所需,将查询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导出成Excel或者word文档打印出来!
另外,本系统的预计成本有物理设备如硬件电脑和软件如(SQL Server+VB)!因此,本系统开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注:还有一些土没有办法贴出来,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告诉我你的E_mail,我发给你~
7、水利信息怎么写?
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较早。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50~60年代我国就开展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泵站和机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在北方井灌区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从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供水形势紧张局面,节水作为一种有效缓解措施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用。
从中央到地方,目前都基本建有节水机构,普遍开展了节水宣传,制定了一些节水管理法规,整个节水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绩,万元GDP用水量已从1980年的9820立方米降到1999年的680立方米。在生活节水方面,全国所有城市和绝大部分市镇,都基本做到了计量安装水表收费,基本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等还出台了一些严格的定额管理措施,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加价的办法,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在工业节水方面,目前全国用水重复利用率普遍比80年代初提高了近40%;若以1983年为基准,一般工业用水仅按提高重复利用率一项计算,1997年年节水量就达317亿立方米;工业节水使污水排放量大为减少,1998年县以上工业总污水量就比1995年减少75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了51亿立方米,比1990年减少78亿立方米;1999年沿海城市利用海水量127亿立方米。在农业节水方面,通过近些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209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并对99个大型灌区及40个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节水示范区;1999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2.60亿亩,其中喷、滴灌和微喷灌面积3400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8600万亩,渠道防渗面积1.4亿亩;另外,推广节水灌溉和坐水种等非工程节水面积2.24亿亩;与1980年用水相比,因为亩均用水量下降,实现年节水量729亿立方米。在节水产业发展方面,节水设备、具器研制、生产、销售、推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逐渐形成规模,已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
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召开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会议以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几项重要的节水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水利部、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局发出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计委出台改革水价促进节水的指导意见等,为节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节水水平和节水效果
从宏观上来说,节水效果主要反映在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定额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作用方面:
1.节水延缓了总用水量的增长
我国用水主要在建国以后得到很大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强,全国总用水量已从1949年的1031亿立方米,发展到目前的5600亿立方米左右,增加了4.5倍。其中1949~1957年年增长8.9%,1957~1965年年增长3.7%,1965~1980年年增长 3.3%,1980~1990年年增长2.0%,1990年以后缓慢波动增长,年增长1%左右。1980年后,国民经济在基本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率的情况下,全国人均用水量基本稳定在450立方米左右。
从分部门用水看,节水对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影响最大,1949~1980年,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从956亿立方米增加到3580亿立方米,平均年递增率为4.34%,而1980年后,虽然前期有一定增长,但后期逐渐趋于稳定,特别是"九五"期间,农田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维持不变,而全国每年新增灌溉面积1200多万亩,粮食从9330亿斤提高到万亿斤,农、林、牧、鱼、果、菜、茶全面增收。
2.节水使农业、工业用水定额减少,用水效率提高
1980年我国农田实灌面积61381万亩,灌溉用水量3580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583立方米。到1993年实灌面积64802万亩,灌溉用水量3440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为531立方米。与1980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42.4%,用水量却下降3.9%,亩灌水量和吨粮用水量分别下降了8.9%和32.5%。1999年我国农田实灌面积73640万亩,灌溉用水量3564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484立方米,比1980年下降了99立方米,占17.0%,年节水729亿立方米,与1993年相比,亩实灌水量下降47立方米,年节水346亿立方米。
据统计分析,工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采用其他节水措施,万元产值新水量已从1980年的933立方米(含火电)下降到1999年的91立方米。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3年的45%,再提高到目前的55%,其中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含火电)1997年达63%。
3.节水使全国水资源供需形势保持了基本的稳定
根据1980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资料分析,全国遇中等干旱年,缺水为389亿立方米;1993年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资料分析,缺水量虽为225亿立方米,但可供水量中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超采量和一部分超标污水直接用于灌溉,实际总缺水量300~400亿立方米,缺水总量基本与1980年持平。
三、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总体缺水形势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节水工作在总体上对缓解缺水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乏力。
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我国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必须认真研究。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我国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
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我国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定在什么范围?必须分子系统分析。全国总的节水目标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与开源相协调,对不同的流域、区域按照不同时期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目标分解,以指导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节水工作。
三是规划不够系统。目前没有全国节水的总体规划,造成了一些节水目标不配套的混乱现象。由于城市和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分割,工农业、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对于节水问题还没有系统分析。
四是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目前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
五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建设部"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监督力度更无从谈起。
六是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提高水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有些投入,对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几乎没有投资渠道,奖优汰劣的政策尚未制定。
七是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都很落后,与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有益于水资源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形成的局面形成反差。
八是管理体制不够集中有力。节水应该是地域、流域和行业提高用水总效率的统一体,应该有权威机构在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用水总效率的科学提高。而目前全国节水管理仍处于分割状态,管理力度不够。
上述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机制问题。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行之不远;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开创我国节水工作的新局面。
四、节水潜力
我国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配置还不太科学、合理。不论农业、工业,还是城镇生活用水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潜力很大。
1.现状用水效率较低,相比先进国家节水潜力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的是粗放性利用资源的模式。表现在用水方面,即为普遍存在用水浪费和利用效率不高。199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68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的8倍。具体到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的情况是:
农业用水绝大部分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各类水利工程供水,形成分布于全国的大、中、小型灌区。据分析,全国灌区农业用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部分地区灌溉单位用水量偏高,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而发达国家农业用水利用率可达70%~80%。
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55%(含乡镇工业),而发达国家则为75%~85%,1999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91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3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
城镇生活用水一是供水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据分析,全国城市供水漏失率为9.1%,北方地区城市供水平均漏失率为7.4%~13.4%,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达12%以上;二是节水器具、设施少,用水效率较低,如北方地区245个城市1997年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为123升/日,已接近挪威(130升/日)和德国(135升/日),并高于比利时(116升/日),而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远高于我国,说明存在明显的浪费。
因此,我国用水如能向先进发达国家看齐,即使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节水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2.节约传统淡水资源措施较多,可因地制宜选择
随着传统淡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日趋紧张和科技手段不断进步,国内外纷纷把节水目光转向非传统水源,我国在这方面有较大潜力:
一是污水处理回用是一条重要的节水途径。当前,全国城市废污水606亿立方米,各城市陆续开始对居民生活用水征收污水处理费,建设排水渠道的清污分流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尤其是缺水地区的一些城市,正在全面规划污水资源化的行动,城市清污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全面得到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会显著提高,回用量将进一步增大。
二是利用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是沿海地区节约淡水的一条重要措施。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沿海遍布城市、港口和岛屿,有利用海水的较好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淡水资源供应紧张,海水淡化、直接利用海水替代冲厕、冷却水等利用海水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1999年利用海水127亿立方米。
三是微咸水利用有一定前景。我国微咸水面积分布很广,数量很大。如华北平原含盐量为2~5克/升的微咸水就约有22亿立方米。西北微咸水分布面积也很广。沿海城市地区微咸水面积也不小,如天津范围微咸水面积就约达8000平方公里。咸水体的大量存在不仅给土地带来严重的盐碱化,影响作物产量,也使地下水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占有地下库容,不能调蓄,影响抗旱、防涝和治碱。因此,对微咸水不仅有一个利用问题,也有一个改造问题。在直接利用微咸水抗旱方面,我国新疆、宁夏、甘肃、河南、河北等农村都有长期利用微咸水浇地获得一定高产的经验。
四是雨水利用为干旱缺水地区开辟了一条节水新路。由于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许多国家,特别是处于半干旱地区的国家和一些岛屿,对雨水利用给予高度重视。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方的群众大搞水窖、水窑等雨水集蓄工程,西南和中南等地方的群众大搞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共建成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460多万个,不仅解决了23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而且为2200多万亩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
五、节水总体目标
1.总量控制目标
不同水平年节水力度总体上要与需水和开源相配合,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共同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系,达到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近期(至2005年)全国节水力度应使总用水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左右,远期(至2010年)全国节水力度应使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要求未来工业用水增长的一半靠节水解决,要求农业灌溉面积发展主要靠节水解决,要求生活用水发展控制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相适应的用水标准内。与全国相应,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水力度也要与开源协调,按供需平衡要求提出总量控制目标,并进一步把控制目标分解到地区和各用水部门。
2.主要发展目标
(1)农业节水:近期(至2005年),重点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节水增效示范县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使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8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全国平均综合亩均毛灌溉用水量较1999年减少20立方米左右。远期(到2010年),在全国灌溉总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争取提高到0.5。
(2)工业节水:重点行业是火力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规划期内在工业增加值年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取用水量的增长控制在每年1.2%。近期(至2005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由目前不到55%提高到60%,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50立方米(不含火电);远期(至2010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达到65%,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0立方米。
(3)城镇生活节水: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近期(至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用水(含公共用水)控制在每天230升以内(1999年为227升),远期(至2010年)控制在240升以内。要求到2005年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城市单位原有建筑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要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力争到2010年对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包括民用住宅)基本改造完毕,城市公共设施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空调冷却用水的循环率达到96%。
(4)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生活节水器具,近期(至2005年),全国农村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控制在每天105升左右(1999年为89升),远期(至2010年)控制在127升以内。
(5)到2010年,应在全国建成健全的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4.8亿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达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其他农田用水效率有较大提高;工业主要用水行业按节水型企业进行改造,达到节水目标;全国城镇生活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基本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生态用水得到保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水资源紧缺地区城市达到节水型标准,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
六、政策措施
1.加强节水规划的组织指导协调,明确部门规划分工
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部门"三定"方案,已明确有关部委在节水工作方面的分工职责。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要依据这些规定,加强节水规划组织指导协调,会商有关部委,落实节水规划的部门分工;同时在宏观上对规划目标提出要求,平衡协调,以保证能尽快启动和编制出全国节水规划。地方负责全面节水工作的部门,也应抓紧启动和编制地方节水规划。
2.各级节水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列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都应提出节水目标和指标。编制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项目都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专项规划或论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在缺水地区要妥善布局城镇建设,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和农作物的发展,严禁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
3.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加强法制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尽快制定《全国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法规。在法规中应明确提出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规定,如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用于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免所得税五年。地方也应根据实际制定有关的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4.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鼓励群众参与
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树立节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5.加强节水工作领导,严格监督管理
节水规划、计划规定的目标是硬任务,应列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各级各部门都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职能,明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应重点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进行监督和考核,将节水措施落在实处。
6.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
有关部门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及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节水资金。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增加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
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贴息。
国家和地方应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和地方节水基金,实行节水补助金制度,用于支持节约用水技术改造、管理以及补助对节水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用水户,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改革节水投入机制,建立节水投入多元化体系。
国家应建立稳定的节水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
7.建立节水型用水标准化体系,开展创建活动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有关节水的国家标准(含用水节水基础标准,用水节水管理考核标准、设施与产品标准及节水技术规范等)。对已有的行业用水标准,应进行一次清理,并根据新制定的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尚未制定行业标准的应尽快组织制定。
要建立两套节水的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各行业、部门可使用的水资源量;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体系,规定社会产品或工作量的单位用水量,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步骤都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符,建成节水型社会。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标准和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
制定节水标准应当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国家和地方都应有计划地组织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推动节水向纵深发展。
8.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
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三同时""四到位"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取水许可申请时,必须附具节水设施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节约用水措施,节水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
建立用水统计制度。各级统计主管部门应把用水统计纳入统计系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同统计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各行业的用水统计工作。
取水、用水设施都要安装计量设施。计量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用水单位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用水统计基础资料,按期上报。
发布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用以推动用水器具生产企业及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
强化用水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管,实行节水产品标识制度。对工农业节水设备和生活节水产品推行节水标签,对产品实行认证,销售实行市场准入,清理整顿节水设备、器具的生产及疏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
9.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时、适地、适度调整水价。尽快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范价格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
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
农村供水水价要纳入各级物价主管部门管理范围,合理核定到农户的最终水价,实行按用水量计量水费。
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水资源浪费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
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用经济手段制约用户随意打井取水和滥用水资源。地下水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应高于公共供水系统水资源费标准,以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实行地区差价的水价和水资源费政策。缺水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应当高于其它地区。
通过试点,逐步开放水市场。取用水单位,在核定指标范围节约的水量,其指标(含供水系统或取水指标)仍归该取用水单位,经批准后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扩大生产使用,也可实行有偿转让。
10.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水
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的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节水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应纳入国家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鼓励成立节水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节水技术交流。
国家要制定节水技术政策,对落后的耗水过高的项目、产品、设备实施淘汰制度。
加强节水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宏观战略的前期综合研究,建立节水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
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积极建设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
8、什么是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
【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 http://ir.sinohydro.com/
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作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门户网站,目标在于依靠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国水电第一”的优势品牌,利用水电行业资源优势,定位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各个业务领域,致力于为水电上下游产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服务。
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为集团公司及各工程局(厂)、分公司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全新平台;同时也为集团公司及各工程局(厂)、公司与供应商、分包商之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商务合作平台。
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以水利水电行业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广泛采集行业内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水利水电行业企业寻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快捷的商务平台和丰富的企业资源,并为广大行业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企业展示和产品宣传平台。
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的经营理念是专业、专注、开放、学习。
中国水利水电信息资源网作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第一个立足于信息资源的服务型网站,愿在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广大同行及客户携手共进。
【运营商介绍】 http://www.hkrsoft.com.cn/
北京华科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专业性的面向工程行业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公司通过了北京市软件企业协会认证,具有国家“双软企业”资质。
华科软公司主要从事水利电力行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工程三维仿真技术开发;工程施工监控及自动化等技术开发;以及网络建设、系统集成、互联网经营、电子商务等业务。
公司具有雄厚的设计与开发力量,曾为三峡工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家重点工程和企业提供过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及咨询服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经多年努力,公司已开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软件产品,如:PMS 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包括:施工管理、概算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统计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机电安装管理、监理日志、移民搬迁管理模块等)、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施工管理可视化信息系统(C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工程视景仿真系统(VRS)、物资设备管理系统(MRP)、企业经营管理可视化决策系统(VMS)等。
经过多年的专注行业和辛勤耕耘,华科软公司的产品屡获殊荣。“PMS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在第七届中国项目管理大会上获得了“2008首届年度项目管理软件优秀奖”; “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获得了“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公司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经遴选,参加了水利部首届水利新产品应用成果交流展示会,受到了业内专家一致好评。
9、做农业物联网的公司有哪些?
国内做农业物联网的企业不少,但是成熟的不多,据互联网周刊、硅谷动力分析,做得比较好的有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全国各地的案例也比较多,解决方案也比较完整,其他像IBM,联想等企业也有在做。
10、山东灼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山东灼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7-28在山东省济南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中国诺贝尔城A4-3-305。
山东灼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100MA3CED7L18,企业法人衣书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灼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网页、图文设计、制作;数据处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国内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及发布;策划创意服务;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策划;会议及展览展示服务;礼仪庆典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调查;企业营销策划;文体用品、办公用品、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食品、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家居用品、五金、非专控通讯器材、汽车配件、装饰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配件、木材、木制品的销售;建筑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土石方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工程、环保工程、钢结构工程、网络工程施工;建筑劳务分包;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租赁以及其他按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等规定未禁止和不需经营许可的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东灼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