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1、如何加强基层统计所的管理
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系统根基所在,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 当前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
1、统计力量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不适应。统计工作任务与统计工作力量配备自上而下呈现倒三角形,越到基层,统计任务越重,但统计力量配备越弱。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2、统计指标体系滞后,缺少应变对策,难以适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需要由于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目前,统计数据无法全面、准确、方便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很多地方政府需要的数据我们无法提供。忽视了基层党委政府部门的需要,使得基层地方政府对部分统计数据难以进行开发利用,而地方政府需要掌握的指标,基础统计部门又难以准确去统计和反映。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4、统计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不完整,综合统计数据库利用率还不高,统计信息共享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统计网络开展统计分析研究,为决策、为公众的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层基础统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政府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切实解决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各级统计机构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足额配备,结构合理,能满足统计工作开展的需要。改善基层统计的工作条件,提供基层统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稳定统计队伍。
2、完善统计制度及指标设置。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抓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基层源头数据抓起。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 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 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 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狠抓培训,提高素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事关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统计队伍是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前提。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统计人才的培养,下大力气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结构优的复合型统计人才。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特别是职称考试工作、计算机技术和英语学习鼓励统计人员全脱产和半脱产培训,使统计人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队伍素质。
4、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总之,基层统计工作必需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稳定统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统计指标与统计口径,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
当前统计工作任重而道远,正确地认清形势,清醒地看到不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就一定能使统计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统计工作
企业统计数据是生产经营成果的反映,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者管理非常重要,而且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资料。从今年的统计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当前企业统计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企业统计工作亟待加强。
一、当前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计意识淡薄。企业经营者只看中经济利益,而很少用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重会计轻统计现象普遍存在,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主要是为政府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提供报表,对企业来说属“无效”劳动。因而,一些企业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基础工作薄弱,在统计人员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些单位连统计岗位一职都未设,有统计员的也多由会计、出纳、办公室人员兼职,由此造成企业统计人员的不稳定性。
二是统计基础工作薄弱。从近期的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企业统计制度,大部分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不健全,有些企业没有产品入库单或出库单,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造成每个月单价波动大,产值与产量不匹配等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无法保证。
三是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熟。企业统计人员多为兼职会计、出纳或办公室人员等,还有一些统计人员没有考取统计从业资格证,不具备专业的统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凭感觉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不能有效地将企业统计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联系起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四是法制观念淡薄。在统计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瞒报,企业怕多交税金,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上报的数据偏离实际;二是迟报,报表没人报,找不到人,屡次催屡次迟报;三是拒报,认为企业报表只报税务,跟统计局无关;四是虚报,统计员懒得计算,只在去年基础上随意加个数。
二、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性基础工作。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统计。因此,加强企业统计工作,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显得十分必要。我们针对现实情况下企业统计人员流动较快、业务素质较差等问题,结合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和统计部门的现实要求,向企业和统计机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依法统计,提高全民统计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统计法律意识,同时加强统计执法,对各类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要建立健全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度,对一些重大统计违法案件要及时进行查处曝光,促进全社会遵守统计法,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二,加强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核心和着力点。要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尤其是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要按照《统计法》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要求,督促基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接受统计新知识的再教育。同时,检查、指导企业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落实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管理等统计制度。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有效指导、监督。统计人员自身也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三,建立并完善企业统计工作制度。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需要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二是要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管理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评估、上报、保密和档案管理等事项必须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三是要建立并完善企业统计工作交接制度,严格落实“统计人员先交接,后调动”的原则,保持基层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第四,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数据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政府统计部门网络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
3、浅谈垂直管理体制下如何加强统计信息化的基层基础性建设
朱有忠 (吉林省统计局)
摘要:在省以下政府统计机构垂直管理的体制下,基层的统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其现状已不适应垂直管理的要求;要大力解放统计的生产力,要大力强化统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大力改善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全力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现代统计科学发展。
关键词:垂直管理 统计信息化 基层 建设0 引言吉林省统计局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唯一实现了省以下政府统计机构的垂直管理,这在全国统计系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对统计的深入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认为,我省实施的省以下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已得到全国统计界人士的认可,能够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作用,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强统计信息化的基层基础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1 统计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从我省统计系统现实的情况看,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上特别是基层基础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或高度重视的问题:
1.1 基层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严重缺乏。表现在从事计算机专项工作的人员少,据初步统计,全省60个县(市、区)共有500多名统计人员,而专门从事计算机业务的人员占不到10%,每个县(市、区)不能平均到一个称职的计算机业务骨干。还表现在现有基层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员学历资力水平层次底,现在的统计业务,特别是数据的汇集整理及分析,离不开计算机这个技术手段,每年的数据调查量是几倍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没有计算机在统计部门应用,其上级交付的统计任务根本无法完成,然而,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缺乏,增大了基层统计工作的强度,一个数据处理过程,大大超过标准的数据处理时间,工作效率明显低下,也就是说先进的设备由于缺乏现代的人才掌握,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造成了资源浪费。
1.2 基层单位的计算机设备配置档次低,还没有做到人手一机。据了解,在县(市、区)一级,能够完整运行年报程序的高档次微机很少,每到年报时节,这少数的几台高档次微机是换人(换专业)不停机,即使这样也让基层统计人员为设备的相对落后而着急。而且,在一些基层统计人员的桌面上仍摆放着“386、486”等淘汰机型,只能用于打字,其运算功能根本不适应当前软件要求。
还有,县(市、区)的统计部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及福利待遇与政府其它部门比较起来,相对较差,留住计算机技术人才也是影响基层的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虽然说是长期存在于基层,但在新的体制下如不加以解决,必然要影响统计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因为从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上看,重大的统计信息化建设项目或工程,主要实行着至上而下的实施,比如网络建设、软件开发,但具体的操作与运用离不开基层人员的劳动。特别是统计为当地领导及社会服务的责任越来越大,充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极大的发挥统计的咨询与服务的功能。
2 新的体制下加强统计信息化的基层基础建设,应做到几点
2.1 必须把统计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
要让各级统计局的局长深刻地认识到,统计运用计算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问题,而是通过计算机的运用,极大的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进而更大程度上地解放统计的生产力。这按照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加强统计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这是统计局领导们坚持了“以统计业务人员为本”,事实证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做一项工作,干一件事情,只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重视了就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就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领导的行政资源,没钱去筹集,没人才去挖掘,没设备去争取,只有领导上心了,就能千方百计去争取去努力。
在我省很多县(市、区)就有很好的例证,有的县统计局不仅人手一台台式电脑,而且主要业务人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解决了经常到单位上机加班的问题。
现在的县级统计部门经费也比以往增加了很多,只要紧一紧,可以增配一些新的微机,特别全省的经济条件在不断改善,地方的财政收入在不断增多,做为一局之长,常跑跑县领导,跑跑财政,争取资金改善计算机设备环境,应能成为统计局长的重要工作内容。
2.2 省局要把强化基层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业务坚持下去。
要制定培训计划,使对基层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一种制度安排,不能想起来就办一个培训班来“了事”。要在规划上明确规定出,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达到的标准及哪级人员应掌握,熟知的内容,并明确考核的办法。对不能按要求参加培训,或没有达到培训要求标准的要给补救式处罚,特别是在晋级升职或年终评优评奖中,成为否决的一票。要形成奖优惩劣的机制,让基层统计业务人员懂得,掌握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不仅能提高工作的效率,适应统计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得到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过程,更是积极上进的选择。而且,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是上级统计部门为基层统计人员创造着积极进取的条件,使之感到垂直管理后的吉林统计系统真真切切发生了重大变革、重大变化。
作为省局的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制定全系统统计信息化培训规划责无旁贷,这也是中心适应垂直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吉林统计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2.3 要把改善基层的数据处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
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更新,设备更新,扩充的时限,愈来愈短,这就给统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难题,因为统计部门的资金经费有限,不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更换更好的设备。所以,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最大化,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能,尽可能减少折旧中的损失。
同时,作为上级统计领导机关要对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实行最大的倾斜政策,在普遍保证基层人员人手一机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奖励政策,对重视信息化建设,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地方,给予特殊的奖励,如增配高档次的计算机等等。特别是利用当前统计部门普查次数较多的机会,通过向省财政多申请一些经费来改善基层的数据处理环境。
作为基层的统计部门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本身的优质服务增加在地方的影响和威信,并创造条件,让地方投资来改善基层统计部门的数据处理环境。
2.4 要在全省各级统计部门营造留住信息化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创造好的条件,让从事统计信息化的人才,有用武之地,有施展才能的平台。二是要充分信任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放手工作,多鼓励,多支持,劲只可鼓不可泄。三是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这些人员的福利待遇。
总之,加强统计信息化的基层基础建设非常重要,它是统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省垂直管理后的首要选择。要想显示垂直管理后吉林统计人的风采,信息化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亮点。
4、如何加快县级统计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各乡镇要积极支持县统计局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的统计信息网和工作平台,并督促辖区内统计数据启报单位配备、安装与企业一套表改革联网直报工作相适应的软硬件设备。县统计局要加快建立以综合经济社会数据库为主体的统计数据中心,加快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逐步配备调查员电子终端设备,改变采集原始数据方式。
5、浅析如何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系统根基所在,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 当前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1、统计力量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不适应。统计工作任务与统计工作力量配备自上而下呈现倒三角形,越到基层,统计任务越重,但统计力量配备越弱。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2、统计指标体系滞后,缺少应变对策,难以适应当地政府部门的需要由于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目前,统计数据无法全面、准确、方便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很多地方政府需要的数据我们无法提供。忽视了基层党委政府部门的需要,使得基层地方政府对部分统计数据难以进行开发利用,而地方政府需要掌握的指标,基础统计部门又难以准确去统计和反映。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4、统计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不完整,综合统计数据库利用率还不高,统计信息共享水平较低,不能有效地利用统计网络开展统计分析研究,为决策、为公众的优质、高效的服务。二、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1、加强基层基础统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政府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切实解决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各级统计机构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足额配备,结构合理,能满足统计工作开展的需要。改善基层统计的工作条件,提供基层统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稳定统计队伍。2、完善统计制度及指标设置。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抓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基层源头数据抓起。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 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 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 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3、狠抓培训,提高素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事关统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统计队伍是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前提。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统计人才的培养,下大力气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结构优的复合型统计人才。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特别是职称考试工作、计算机技术和英语学习鼓励统计人员全脱产和半脱产培训,使统计人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队伍素质。4、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总之,基层统计工作必需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稳定统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统计指标与统计口径,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当前统计工作任重而道远,正确地认清形势,清醒地看到不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就一定能使统计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1]刘春才,翁祥桂,王桑根.基层统计的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统计,1999,(1).
6、如何加强部门统计,提高统计工作能力
一、切实加强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
(1)充分认识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
(3)重视发挥部门统计职能作用。
二、加强部门统计组织建设,充实、稳定统计队伍
(1)县(含县级市、区)级以上地方政府各部门要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统计人员,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部门内的统计工作。
(2)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统计机构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统计人员,以满足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
三、整合统计资源,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整体功能
(1)理顺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与各部门的关系。
(2)建立健全部门统计数据报送和发布制度。
四、建立健全统计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
(1)加强统计普法工作。
(2)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统计法制建设,加大统计行政执法力度。配合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
(3)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督查、巡查制度。
五、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政府各部门要把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本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要求,明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工作进度。
(2)建立健全部门现代统计信息网络。实现政府综合部门、国家统计调查机构、各部门网络资源共享。
(3)加强部门统计信息化建设。各部门按照统计部门工作要求配置必要的统计数据处理设备,实现与统计部门的网络互联。
(4)建设综合经济数据库系统。整合各部门统计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六、完善统计制度方法,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1)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部门统计制度方法。
(2)加强部门统计监测,提高服务水平。
七、加强部门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统计工作经费保障力度
(1)努力提高部门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2)逐步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3)加强部门统计信息工程建设。
7、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什么?
?
8、如何加强部门统计规范性统一性管理
一、切实加强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
(1)充分认识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
(3)重视发挥部门统计职能作用。
二、加强部门统计组织建设,充实、稳定统计队伍
(1)县(含县级市、区)级以上地方各部门要设立独立的统计,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统计人员,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部门内的统计工作。
(2)县(市、区)各部门统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统计人员,以满足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
三、整合统计资源,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整体功能
(1)理顺综合统计部门与各部门的关系。
(2)建立健全部门统计数据报送和发布制度。
四、建立健全统计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
(1)加强统计普法工作。
(2)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统计法制建设,加大统计行政执法力度。配合统计部门的统计执法检查。
(3)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督查、巡查制度。
五、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各部门要把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本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要求,明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工作进度。
(2)建立健全部门现代统计信息网络。实现综合部门、国家统计调查、各部门网络资源共享。
(3)加强部门统计信息化建设。各部门按照统计部门工作要求配置必要的统计数据处理设备,实现与统计部门的网络互联。
(4)建设综合经济数据库系统。整合各部门统计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六、完善统计制度方法,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1)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部门统计制度方法。
(2)加强部门统计监测,提高服务水平。
七、加强部门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统计工作经费保障力度
(1)努力提高部门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2)逐步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3)加强部门统计信息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