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公卫楼信息化

公卫楼信息化

发布时间: 2021-03-07 01:19:07

1、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水平暨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健康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可供选择。可以说,卫生工作越来越复杂,它既与神秘的生命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也与经济、政治、伦理等复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卫生工作,加快卫生改革发展,涉及人们的生老病死,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倍受人们关注和社会重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生活,也为卫生部门向全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卫生领域,信息化是技术,更是手段,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卫生改革发展中尤为重要。卫生信息化建设包括医卫生信息、医疗保障信息、品监测信息等多个信息系统,涉及卫生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医改方案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卫生体制改革的八大支撑之一,强调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的医卫生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卫生的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以及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服务。
尹力指出,近年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信息化方兴未艾。许多地方在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一些省份在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综合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各地广泛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90%以上的县及县以上建立了财务收费、品器材、医疗管理等内容的管理信息系统,30%以上的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优化了资源配置,增进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患者就医,提高了管理水平。
尹力要求,要针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地区之间、业务系统之间、医疗之间信息化建设不平衡,浪费大量资源,医疗、医、医保之间信息不能有效统一、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围绕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规范与应用,电子病历标准、规范、与临床路径关系的研究,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思路,区域数据中心与信息共享等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和研究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快速、有序、持续性地发展。

2、楼上公卫漏水至去卧室过道,楼上业主说我改了主卫的墙体引起的,我主卫跟公卫离了3,4米远,这有关联吗?

要看你改管道没,如果说你没有改管道那就不是你的原因,还有一个是你说的不够清楚,这个你解决不了就去找物业

3、什么是公卫体检系统?

公卫全民健康体检信息系统


一、背景


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筛查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通过全民健康体检,扩大群众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与应对措施,让城乡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带来的红利,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全覆盖,参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100%。


通过全民健康体检,扩大广大群众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与应对措施,让城乡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带来的红利,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全覆盖,参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100%,通过体检新发现的慢病患者管理率100%。


二、功能概述


1、建立全民健康体检管理平台,实现体检标准统一制定、体检套餐统一制定、体检项目收费统一制定等,各体检机构集中规划调度,能实现全民健康体检、门诊自费体检、公卫体检等业务。


2、建立覆盖全区的体检业务信息系统,实现院内体检业务全覆盖,提升体检服务品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3、建立统一的区域性部署系统的交互应用(HISLISPACS心电系统医院集成交互平台),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交互体系以及异常数据预警体系。


4、建立各类服务人群完整的基础信息、体检数据和管理分析等功能模块,进行人群健康状况的专业分析。


5、建立各体检中心统一业务系统,体检数据交互至全民健康体检管理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将数据分发给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省市级各种交换平台,建立统一的对外展示途径,可实现自行发布以及第三方应用调阅展示。




三、功能模块


1.信息标准化管理


建立居民个人档案:对居民身份进行唯一标识,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将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卫生产生的健康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支持单个数据实时注册、批量数据自动注册,也可人工处理



机构设备统一管理:支持对医疗卫生机构、行政区划、仪器设备、医疗卫生人员等的注册管理服务,对这些实体提供唯一的标识,统一管理




字典和术语统一管理:将各地的医疗体检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分级分类和格式标准化;实时更新字典和术语,可在线查询



2.套餐及项目制定


套餐及项目制定:平台实现各体检业务不同体检套餐和对应体检项目的统一制定和维护,管理机构可以对套餐进行新增、修改或停用



套餐及项目发布:套餐内容设置完成后,由平台统一发布至体检软件系统中,各体检机构无法在体检软件中新增或修改套餐内容。若体检人员有特殊需要,可在套餐基础上加项


3.体检人员管理


体检人员名单:实现对区域内体检人员名单进行管理,可由社保或其他系统提供对接接口,实现数据传输;也可整理成Excel名单,批量导入至全民健康体检平台

体检数据归集:各机构在院内开展体检业务活动,在完成体检后,体检数据自动归集至平台中

连续性体检档案:查询个人档案时,系统自动将此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所有类型的体检档案归并调阅,形成连续性体检档案

团检单位管理:以单位的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通过单位信息与其所对应的受检者进行关联,对各单位进行的档案化管理


4. 综合分析和决策服务


体检信息查询:各医疗机构在筛选栏中输入体检号、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码等,可筛选出某个人的体检报告,并在线预览体检者pdf格式报告;设置医疗机构权限人员管理



体检数据分析:针对健康体检数据平台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包括体检人员分布,疾病人员分布,疾病发病率分布统计等





健康评估: 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运营分析:实现各基层机构月、季度、年体检收费、体检人次、体检套餐费用信息的统计


5. 信息发布和推送


个人健康报告查询:居民可通过平台提供的门户网站、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通过身份证实名验证后,可查询个人体检报告或电子健康档案



膳食指导:明确不同疾病、不同身体状况的饮食规则,为体检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膳食指导以及对特定人群开展指导

中医治未病指导: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保健指南、各时节多发疾病预防知识、简易验方、公共卫生常识等多种健康知识

慢病管理: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居民提供针对高血压、 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干预方案等信息资讯



健康宣教: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包括普及性教育和针对特定目标人群(如慢病、精神疾病、传染病、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的科普宣教


6.远程会诊


基层体检中心对于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可以向上一级医院发起远程会诊请求,上级医院通过对体检结果情况的了解给出指导意见或建议




7.各医疗机构质控管理和考核


质量控制管理:实现县区级医疗机构对基层体检中心的工作质量抽查(如登记、填写规范等)、管理控制等

体检经费结算:根据体检套餐、体检项目、实际体检人数等数据,按月汇总体检经费。

绩效考核:对各体检中心进行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重点考核总量指标有体检人数和体检覆盖率;质量指标有重大疾病发现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率;满意度指标有体检对象满意率、群众投诉处理到位率等



四、体检机构信息系统模块




1. 基础信息化


集中部署:系统采用集中部署模式,以一个中心数据库进行部署,全区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规范、统一报告格式

数据互通互联:各体检中心通过专网连接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互通互联

自动获取居民健康检查档案:导入体检者个人健康档案,实现受检者身体健康状况动态分析,在体检时进行对照和智能化提醒

自动从总部获取体检项目:系统中体检套餐、体检项目、收费标准和体检人员名单从全民健康体检管理系统中自动获取,并判断体检者在一个体检周期中仅支持免费体检一次


2.检前业务


体检预约:体检者可通过网络、自助机、微信等平台选择体检套餐并预约时间,系统自动读取预约信息,后台可以分时段设置号源,方便控制人流


个性化套餐定制:体检者可以通过关注体检中心微信公众号实现体检预约,进行检前问卷和自主增减项目实现个性化体检套餐定制,流行病学史问卷等



3.检中业务


体检登记:

快速登记:支持社保卡、身份证、体检卡等快速扫描登记,支持采样条码管理,采样条码自动标识定义的项目和人员

预约登记:居民通过网络平台、微信、电话等形式进行体检预约,系统对人员进行预约登记,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体检套餐、体检时间等



团检登记:可通过读取社保卡、身份证、手工登记、EXCEL等多种方式导入人员名单;可实现个人签到、批量签到、打印信息条码和体检指引单



指引单、条码打印:可以根据不同的套餐打印出相应的体检指引单、条码,可到不同科室进行逐项检查;增加了条码补打系统,以免客户在体检过程中的丢失



收费管理


体检收费:可以根据选择体检套餐的情况,进行明细收费处理,打印发票,并能够进行收费处的日结、月结、退费等处理

费用结算:支持个人、单位收费结算,开具发票,可生成不同的团体结算统计报表,防止漏费



医生诊台


通过条型码扫描及手录查询快速查找到受检人员信息,经过鼠标点击录入科室体检结果,并自动形成科室小结,提供修改、记录复查信息功能


支持与第三方系统无缝对接:能够与LIS、PACS、网络心电系统、血生化仪等系统以及相关检验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实现检查结果、图文报告的自动传输,最终生成一份完整的体检报告


自动生成小结、总结:在检查结果录入时,具有正常结果默认、异常结果鼠标选释录入、异常结果自由组合选择录入、异常结果编码录入、数值结果极限值自动判定,数值结果偏高偏低自动提示,阳性结果自动标定



诊断提醒:如发现体检者有异常情况,可以设置诊断提醒,支持@指定医生的提醒功能。如在内科检查时医生发现有问题,但不能确诊,可以设置提醒信息,提醒其它科室在检查时着重注意事项,并且会弹窗提示



历次结果引用与对比:科室医生能方便快捷的调出体检者历次体检的结果,可与本次体检的结果进行比对,协助体检医生书写体检小结



自动设置漏检、设置拒检:具有检查督办和拒检登记功能,提供多种查询报表,以便查阅未检人员、未检项目:并且可以记录拒检项目



复查登记:可根据体检者实际情况,进行复查登记,记录复查项目、时间、原因,生成复查申请供总检医生进行复杂必要性审核



健康评估:系统提供个体健康体检报告和群体性健康体检总结分析报告,可根据需求实现个体体检健康评估报告


总检工作站


主检审核:自动生成总检综述和建议,提供修改功能,完成总检后增加终审流程管理

三级审核质量管理:自由灵活的三级审核(初审、总检、终审),医院可更具自身运营情况,自由控制开启、关闭初审、终审流程



调阅检查结果及影像图文报告:总检医生在总检时,能在总检界面方便快捷的调阅出体检人员的各科室详细结果及影像结果,再次核对,实现体检质量控制



撤销和重做:具有完备的总检撤销和重做功能,在总检未撤销前,阻止体检明细项目结果值的随意修改,在重做总检时,能够醒目地列出变化的内容



知识库


实现医生用词的统一及规范;内置词条5000条以上;知识型、智能型的专家词条能为体检中心老专家的使用,提供汉字零输入的操作便利,并且提供定期词条更新服务。同时软件内置疾病科普说明5000余条,对疾病用通俗易懂语言进行解释,生成带科普说明体检报告,辅助体检者读懂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


WORD报告自定义:支持word报告自定义木块,可进行编辑、新增,并有多套标准模块,能够将个人体检结果导出 EXCEL、PDF 、WORD电子文档;团体汇总报告导出PDF或WORD版报告


报告审核及打印:各科室出报告可进行审核、小结可进行审核、完成总检可进行审核;能快速的检索出单位或个人的体检报告,预览,打印,支持单个打印及批量打印




危急值管理


体检中发现有重大风险指标时,全体检查科室启动预警机制,引起全院体检医生高度重视。检查科室医生可根据本科检查项目进行危机值设置。当客人到其它科室检查时会进行预警。从而达到危机值的提醒、预警、跟踪、处理、统计等。



丰富的报表功能


具有丰富的各种查询报表,包括面向体检单位的分析报表,面向体检中心的各种工作量报表,面向财务的收费报表



检后业务


短信发送平台:可定向发送短信,如复查通知,体检报告领取通知、节日祝福等自定义短信模版内容

手机/网站查报告:提供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查询体检报告,在线咨询医生,进行健康管理等



通过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民健康体检各业务工作的简易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灵活性来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应符合省级区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

文字来源 杏林七贤 :网页链接

4、系统没有接口,可以做到数据批量填到公卫里,可以实现吗?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公卫信息化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区域基本公共卫生平台建设过程中,对于居民健康数据上报到公卫平台提出来要求。

湖北省在全省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积极推进让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由“死档”变成“活档”,方便开展后续服务和居民健康管理。

虽然,省内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已逐渐推进,各种医疗系统也部署实施,但因为基本公共卫生平台与基层医院HIS、体检等医疗系统分属不同软件厂商,不同软件之间数据互不连通,而居民在基层医院进行体检后,数据在基层医院医疗软件中,所有的健康数据需要上传到公卫平台。而公卫平台是区域统一采购,通过开放接口实现数据自动上传的实现难度大。

原本以为在没有做接口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人工复制粘贴完成数据填报,但目前已经被证实,通过应用博为软件机器人,实现了健康数据自动填报至基本公共卫生平台,并已经积极试点实施。

通过了解,目前落地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解决方案,需要按照规定格式整理好的Excel文件中体检数据,启动软件机器人即可实现数据的自动填报。如果需要上报的健康体检数据存在HIS或体检系统,软件机器人也能将其自动采集出来,同步在上传到公卫平台。

不开放接口实现健康体检数据自动上传到公卫平台,即使从事医疗信息化多年的人,也会有一肚子的疑问。

那么,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是如何做到健康体检数据自动填报公卫平台的呢?

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能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通过模拟人类员工的操作模式,自动执行规则明确的重复性电脑操作任务,实现核心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实现人在电脑上操作行为,如复制、粘贴、数据录入、网页导航、打开、关闭等,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持续不断的重复操作。

与传统接口通过数据库调用数据不同是,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属于AI人工智能范畴,是通过设计流程来规定软件机器人模拟人的动作执行任务,从界面采集数据,登陆账号就能在软件系统中进行采集、填写软件数据的操作。正因为如此,这种解决方案实用性更强,不以软件厂商和软件类型为区分,适用的软件范围也更为广泛,HIS、LIS、PACS、EMR、体检系统、公卫系统等均适用,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无疑也为大家提供了新思路。

另外,实施应用博为小帮软件机器人,无需改变以往的信息化系统,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当上报流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高易用性的流程自动化配置平台,对软件机器人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实现快速部署。同时,还可以集成OCR等其他技术,这些都是传统解决方案所无法比拟的。

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公司将数据上报到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的难题逐渐浮出水面。例如,医疗机构自己的医疗数据在自有的HIS系统或其他医疗系统中,而公共卫生服务平台作为独立的系统,数据难以实现直接导出与导入。

通常,公卫平台都是由一些大型的软件厂商承建,所以普遍情况是只有少部分医疗机构可以跟公卫平台进行接口对接。更多的是如果因为价格谈不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没有专门的IT人员跟进此事等原因,不得不搁置接口事宜。

所以,只能通过人工手动上报为主,即将数据手动从HIS、体检等系统逐个“复制”,然后“粘贴”填到公共卫生服务商平台。但是因为要上报的数据量和种类多,录入人员的工作负担很重,也难免会有数据错误的情况出现。

目前,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厂商,在使用小帮软件机器人这样的新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无需开发接口的情况下,用软件机器人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上报,就像在电脑里面有一个软件助手,自动模拟人工的手动流程来处理数据上报,连接不同软件系统的数据,实现数据自动化的上传。

而使用软件机器人,也仅仅只要有一台合适的电脑,能登陆打开相应的软件系统,就能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机器人,使用门槛几乎是没有的。

当然,软件机器人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公卫数据上报,甚至不限于医疗行业,而是适用于各行业的数据上报类,与其在手工逐条复制粘贴上报中苦苦挣扎,不如尝试软件机器人的解决方案。

5、长沙市雨花区(公卫大楼)妇幼保健院周末上班吗?想带孩子做体检

长沙市雨花区妇幼保健院周末上班的,他们都是轮着值班。这也是为了方便周围的居民。

6、目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如何?

目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还是处于比较不错的阶段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建设能够更好的让公共卫生得以有效的管理规范实施操作。

7、数字化医院,智慧医疗,区域卫生平台,公共卫生信息化 区别和联系?

区域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是为整个区域健康事业服务的信息平台,它以区域卫生数据中心为核心,接入数字化卫生行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院、血液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新农合等,实现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网络。
配合公共卫生、质量管理、应急指挥以及决策分析的需要,以数据仓库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卫生主题组织相关的主题数据仓库。内容按各个主题数据集的要求从各系统的表单型数据中获得。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服务也是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目标之一。
构建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能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也能满足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需求,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网络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可以通过网络全面掌握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救助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为制定区域内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准确依据;可以利用数据中心和平台对区域内各种医疗卫生数据进行采集、归并及挖掘分析,提供业务监督与决策支持。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8、请问什么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六)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覆盖就业人口,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视解决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

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按照国家规定明确用人单位缴费责任,将其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七)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和数量。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建立便民惠农的农村药品供应网。完善药品储备制度。支持用量小的特殊用药、急救用药生产。规范药品采购,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八)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中央、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以及承担全国或区域性疑难病症诊治的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县(市)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医院、乡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余公立医院由市负责举办。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

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中央统一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和政策,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有效整合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资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的统一。

(九)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公共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承担的职责任务,由政府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人员准入,加强绩效考核,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维护公益性质。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并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严格收支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长效机制。

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中央政府主要对国家免疫规划、跨地区的重大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有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给予补助。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对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形成规范合理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相关经办机构正常经费。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条件,完善公平公正的行业管理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医的监管。

大力发展医疗慈善事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向医疗救助、医疗机构等慈善捐赠。

(十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及项目、定价原则及方法;省或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基本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

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十二)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和运行监管。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安全、职业危害防治、食品安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

完善医疗保障监管。加强对医疗保险经办、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加强商业健康保险监管,促进规范发展。

加强药品监管。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和广告的监管。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高风险品种生产的监管。严格实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探索建立药品经营许可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加大重点品种的监督抽验力度。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加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有效抑制虚高定价。规范药品临床使用,发挥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

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政府部门、医药机构和相关体系的运行绩效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加强行业自律。

(十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推进医药卫生科技进步。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努力攻克医药科技难关,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技术保障。加大医学科研投入,深化医药卫生科技体制和机构改革,整合优势医学科研资源,加快实施医药科技重大专项,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制关键技术等的研究,在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力求新的突破。开发生产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器械。广泛开展国际卫生科技合作交流。

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

(十四)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十五)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居民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卫生标准体系,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与协调。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完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比较完整的卫生法律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切实提高各级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发展和管理医药卫生事业的能力。加强医药卫生普法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的法治环境。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为使改革尽快取得成效,落实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着力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按照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的要求,2009-2011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十六)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做好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

(十七)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药物遴选、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体系。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十八)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完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十九)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二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努力让群众看好病。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成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监督考核。地方政府要按照本意见和实施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二十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远近结合,从基础和基层起步,近期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改革。要抓紧制定操作性文件和具体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政策措施,明确实施步骤,做好配套衔接,协调推进各项改革。

(二十三)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试点原则和政策框架,统筹协调、指导各地试点工作。各省区市制定具体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二十四)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