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城管执法信息化体系

城管执法信息化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3-04 18:14:54

1、智慧城管系统架构由那些组成?

智慧城管系统总体架构建筑在层次模型之上,底层是基础平台层,是支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的系统硬件、软件平台;数据层包含了本系统的所有基础数据库;应用支撑层,是支持系统运行的必要的支撑中间件和应用服务组件;应用层实现了智慧城管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面向城管监督员、监督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单位、各级领导和综合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是本系统建设、运行的必要保障。6108方案在标准规范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的框架内和系统支撑平台上建立整个智慧城管系统,通过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在GIS平台、工作流引擎和中间件构成的运行平台基础上建设智慧城管系统,各种终端用户登录到各个应用系统。
1、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包括了标准子系统和扩展子系统实现服务范围覆盖广泛、行业监督精细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及市民的全面互动。
2、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平台提供地理信息、企业信息、人口信息、经济信息等共享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了信息资源孤岛现象。
3、数据建设:对基础地形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单元网格划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三维实景影像多项数据进行高效整合。为城市管理各企事业单位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实现数据虚拟化存储、一体化维护、动态化交换、可视化应用。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大数据量分区处理、大批量高速处理计算、数据质量有效控制的效果。
4、运行环境:基于软硬件和网络支撑平台,为平台运行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运行环境保障。

2、软件数字化城管移动执法系统哪公司做得好?

数字城管又叫“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版处理、权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创建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务综合指挥系统,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构建起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监督和处置新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青岛卓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梁经理

0532-86885258

3、创新城管执法方式,推进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城管执法网络化可以与警察部门的天眼配合。

4、智慧城管时代的综合执法改革将再造怎样的数字化城管综合巡查监察体系?

网格化数字城管新模式以“城管通”为载体,综合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创新城市管理,开启了对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性探索。随着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演进,伴随智慧城市发展及综合执法改革等国家治理与市域治理现代化举措的推进,城市治理中的综合执法监察轴得以整合再造,数字化城管综合巡查监察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推动形塑了面向精治、共治、法治的橄榄型城市管理新模式。

 

橄榄型城市治理模式

数字城管,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移动技术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基于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即“城管通”的研发,实现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和城市部件管理,创新了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模式。移动技术及智能终端应用是触发这轮数字城管模式创新的引擎,依托城管通的研发和技术支撑,强化城市管理监督,将城管执法监察的综合巡查监察职能独立出来组建了专门的城管监督员队伍,开设了城市管理热线,建设了城管监督中心,构建了“监管分离”的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与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两轴管理体制”,是对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性探索,也开启了从传统城市管理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演进的新路径。《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系统建模与实现路径》、《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与关键技术》等系列文章对基于城管通的数字化城管巡查监察系统创新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则进一步阐释了综合执法改革背景下数字化城管巡查监察体系演进。数字城管时代对城管综合巡查监察数字化探索主要以城管通为载体,基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两轴管理体制”,以城市政府组建的城管网格监督员队伍为主体,初步形成了以城管监督员队伍为核心,汇聚城管热线社会诉求的城管巡查监察体系。

 

随着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演进,“云到端”智慧城管技术支撑平台得以构建,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研发对“城管通”内涵与外延的进一步拓展,特别是随着综合执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政府相关执法和管理部门力量得到整合优化,在巡查监察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也通过“市民城管”、“全民城管”等方式参与到城市众创共治中,进一步支撑了大数据条件下专兼结合、政府与社会协同的综合巡查监察体系(该体系全面整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城管综合执法及相关专业执法巡查监察力量、网格城管监督员(网格巡查员)、社管员及各类协管员等辅助巡查监察力量、各类市场、社会巡查力量以及市民热线、媒体等广大的社会监督力量)。综合执法改革背景下智慧城管的综合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以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为载体,以综合执法监察队伍为主体,基于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的综合规划决策与综合执法监察“两轴”架构,整合专兼结合、政府与社会协同的巡查监察力量,并汇聚市民热线和各类社会监督力量,形成以综合执法监察为轴心的整合各方巡查监察力量、专业巡查力量、汇聚市民热线社会诉求及社会各方监督资源的数字化城管综合巡查监察体系,推动了面向智慧城管精治、共治、法治的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形成。

 

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城市大数据的综合执法改革与“街乡吹哨、部门报道”改革、整合市民服务热线的“接诉即办”改革一起共同创新了市域治理的橄榄型结构,完善了专兼结合、政府与社会协同的数字化城管综合巡查监察体系,推动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智慧城管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是北京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探索,也是城市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5、城市管理体系的两大系统是什么,它们的管理主体分别有哪些 ?

是指城市日常运行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管理主体分别是城市运行管理部门和城市应急指挥部门。
参见《和谐城市运行模式研究》:
以常态为主的城市运行“1+1” 架构
就一个城市的总体运行情况而言, 重大紧急事件毕
竟是少数, 而大量的城市运行事件则是并不紧急, 但处
理不当又可能会变得严重。这些问题的长期郁积, 不利
于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 不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
提高, 不利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
建。
基于以上问题, 构建“ 应急与非应急双指挥中心齐
驱、常态与非常态管理并行” 的城市运行“ ” 架构,
非应急指挥中心与应急指挥中心共同形成全市统一、完
备的城市运行指挥体系。城市日常运行、管理问题处置
以非应急指挥中心为主, 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备份系统为
辅一旦发生突发重大紧急事件,则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主。
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中以正常的运行状态为主
正常的偏离状态仅是偶然现象, 城市运行管理要尽量实
现事前预防为主, 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采集信
息、发现隐患、快速调度、及时处置、监督评价。

横向上, 城市运行需求对应着紧急、非应急的各类
管理功能, 并由相关机构实现其功能角色
纵向上,需求与其对应的功能分成常态、非常态等
多个级别, 各相关机构按级别分别采取集中或分散的管
理机制, 对城市运行进行网格化的监督和处置。

李立明,宋刚,刘琨,杨嘉明,曹杰峰. 和谐城市运行模式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7,(02).

6、什么是数字城管,什么是“城管通”,何为“两个轴心”

在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地理编码及网格GIS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北京市在2004年以东城为试点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开启了数字城管新模式,以城管通为牵引,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及城市管理的流程化,确立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精确、敏感、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是对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性探索。《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与关键技术》对数字城管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则进一步介绍了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演进。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演进,2015年中央37号文也对数字城管向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智慧城管的升级提出明确要求。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正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转型,也推动着城管通形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监察架构的新演变,推动着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的演进。 

数字城管基于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采集器,实现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和城市部件管理[15],并创新性的探索了数字城管巡查监察的标准化、数字化,以及基于标准化、数字化的管理重塑与流程再造,是对城市管理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型探索,开启了从传统城市管理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演进的新路径。 

城管通,是基于无线网络,以智能手机为原型,实现对现场信息进行移动采集、定位与传送的专用设备。“城管通”应用系统功能包括短信群呼、信息提示、图片采集、表单填写、位置定位、录音上报、地图浏览、数据同步等,实现了现场信息实时采集与传递。移动技术及智能终端应用是触发城市管理创新的引擎。随着“云到端”智慧城管技术支撑平台的构建,“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功能进一步研发,政府部门在城市管理的力量得到整合优化,在巡查监察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城管通”的内涵和外延[17]进一步拓展。

“两个轴心”是指监管分离的双轴化城市管理,通过建立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精确、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强化监管分离,将城管综合执法监察中的综合监管职能独立出来,依托城管通研发应用组建了专门的城管监督员队伍,成立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作为监督轴,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监督中心下设呼叫中心,并有城市管理监督员负责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巡查、上报和立案。指挥轴下设指挥中心,作为区政府主管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环境的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调度分散在城管、市政、公用、房管、规划、环保、园林、市容、环卫等不同专业管理部门和街道的管理资源和执法力量,共同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负责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置与执法。数字城管“两轴”管理体制创新在信息化城市管理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监督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是对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新探索,为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进一步演进提供了实践基础。随着综合执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大数据条件下的执法监察一体化趋势正推动整合政府内外各方巡查监察资源,推动形成专兼结合、政府与社会结合的巡查监察体系(该体系全面整合城管综合执法及相关综合执法巡查监察力量、网格巡查员及协管员等辅助巡查监察力量、各类市场社会巡查力量及广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推动“两个轴心”管理体制进一步的演化。基于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执法监察一体化架构,将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橄榄型现代城市治理结构,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形成与新时代城市精治、共治、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 

参考资料

邬伦,宋刚,吴强华,朱慧,童云海,安小米. 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与关键技术[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6):99-107.

宋刚,王毅,王旭. 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12):113-121.

本刊编辑部. 综合执法改革与大数据环境下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动态, 2019, (9):3-5.

本刊编辑部. 以大数据建设引领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橄榄型城市治理模式,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北京实践”[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动态, 2020, (1):3-8.

7、数字化城市管理“五位一体”在工作中如何体现?

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深入和发展,智慧政务在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应急职能方面作用愈发重要,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国家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以来,加快智慧政务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要深化智慧政务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构建新模式,发掘新途径,满足新需求,打造新常态。

一、工程导向到问题导向

智慧政务发展容易陷入误区:以工程建设为导向,认为简化审批、加快建设一大批信息化系统,就能较好地提高政府履职能力。这种以工程为导向的建设模式,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增强智慧政务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下,智慧政务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以需求为主导的建设机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切实提高政府履职能力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智慧政务建设项目,有效提高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时效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二、分散建设到集约化建设

长期以来,智慧政务建设中缺乏顶层设计,分散、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地市级、区县级设有独立机房的部门平均比例分别为70%、32%、22%;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政府网站分散建设的比例分别平均为78%、32%、30%。智慧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状况严重,粗放式的建设模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给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带来各种困难。因此,亟需切实加强智慧政务规划、建设、运营的统筹协调,加快实现从粗放式、低效能的分散建设,向集约化、高绩效的协同发展转变,从部门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向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转变。

三、政府独导到社会共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参与“治理”的主体包括了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他们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是平等关系。“社会治理”弥补了“社会管理”内涵的局限,使社会治理体制得以创新和拓展。智慧政务是社会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智慧政务建设模式要始终适用于、服务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动和演化。

1、规范社会共建机制,打造以政府主导为一体,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为两翼的社会共治模式。

2、规范监督和保障机制,规范参与方的权、责、利。

3、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和机制,厘清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快促进政府独导到社会共治模式的转变。

四、由数据割据到数据开放共享

据统计,政府拥有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之多,但有关部门调研的38个部委涉及的80个专网里,实现横向交互的比例尚不及0.1%。这对数据尴尬刻画了目前政府数据共享面临的数据壁垒日益加重之窘境:政务业务数据成指数量级增长,但由于各业务系统技术标准、开发环境、系统架构等存在巨大差异,客观上对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造成了技术屏障。大数据时代,要彻底消除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羁绊,

1、开放数据。要尽快规划政府数据开放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开放数据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2、落实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权、责、利,根据“一数一源”原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鲜活性、权威性。

3、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打通各异构业务系统。

五、数据支撑到辅助领导决策

从发展历程看,中国智慧政务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列“金字”工程、政府上网到“三网一库”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智慧政务的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电子口岸、社会信用、食品和药品监管、应急指挥、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重点信息系统项目不断展开研究、设计、立项和建设工作。这些信息系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和协调,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有关业务系统和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完善综合分析、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业务应用系统,为领导决策指挥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已日显迫切。当下,这些信息系统需要通过整合智慧政务网络,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智慧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政务辅助领导决策体系,提高政府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能力,加速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辅助决策的进程。

六、履行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智慧政务建设主要是从政府内部需求角度推进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方便监管,对民众需求的考虑显然不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智慧政务建设,打造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的智慧政务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创新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将公共服务电子化,使智慧政务由流程规范化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转变为有效为社会公众提供最终交付品,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

七、传统模式到新兴形态

作为新兴技术,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潜在的价值逐渐得到挖掘,关注度不断得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政务建设,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智慧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工信部在2013年已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目前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也已经启动。未来发展中,智慧政务应继续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扩展政务信息来源,构建异构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提高政务信息化资源利用效能,深化业务应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八、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但是整体来看,国产设备占有率低,核心设备差距明显,潜在的战略风险、数据泄漏风险和情报监控风险,严重威胁着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棱镜门”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为多个领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智慧政务设备国产化的帷幕正式全面拉开,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信息技术攻关有望加速,应用牵引、平台重构、分阶段实施的国产化新思路将全面铺开。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8、智慧城管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城市 智慧城管)

智慧城市是把来新一代信息技源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指间智慧城市系统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安监和智慧城市平台等子系统。

9、简述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在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过程中的演进?

在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地理编码及网格GIS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北京市在2004年以东城为试点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开启了数字城管新模式,以城管通为牵引,实现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及城市管理的流程化,是对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性探索,是信息化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数字城管,基于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采集器,实现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和城市部件管理,并创新性的探索了数字城管巡查监察的标准化、数字化,以及基于标准化、数字化的管理重塑与流程再造,是对城市管理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型探索,开启了从传统城市管理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演进的新路径。
城管通,是基于无线网络,以智能手机为原型,实现对现场信息进行移动采集、定位与传送的专用设备。“城管通”应用系统功能包括短信群呼、信息提示、图片采集、表单填写、位置定位、录音上报、地图浏览、数据同步等,实现了现场信息实时采集与传递。
移动技术及智能终端应用是触发这一轮城市管理创新的引擎,依托城管通的研发和技术支撑,专门的城管监督员队伍得以组建,建设了城管监督中心,构建了新型“监管分离”的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两轴管理体制”,开启了对城管巡查监察数字化的开创性探索。《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与关键技术》对数字城管及其掌端工作载体城管通的研发和发展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则进一步阐释了基于城管通的巡查监察数字化体系演进。随着“云到端”智慧城管技术支撑平台的构建,“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功能进一步研发,政府部门在城市管理的力量得到整合优化,在巡查监察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也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城管通”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支撑了大数据条件下专兼结合、政府与社会结合的综合巡查监察体系(该体系全面整合城管综合执法及相关综合执法巡查监察力量、网格巡查员及协管员等辅助巡查监察力量、各类市场社会巡查力量及广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推动了面向城市精治、共治、法治的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形成。
参考资料:
邬伦,宋刚,吴强华,朱慧,童云海,安小米. 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与关键技术[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6):99-107.
宋刚,王毅,王旭. 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12):113-121.
本刊编辑部. 综合执法改革与大数据环境下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动态, 2019, (9):3-5.
本刊编辑部. 以大数据建设引领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橄榄型城市治理模式,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北京实践”[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动态, 2020, (1):3-8.
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系统建模与实现路径http://www.mgov.cn/complexity/smart_digital_city_management.htm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