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信息化数据维护
1、人力资源信息化对企业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人力资源管理很复杂,尤其是繁杂的人事档案管理和薪资考勤管理,纯粹的手工内劳动只能增加工作量容。使用信息化工具后,例如2号人事部,可以将手工劳动纳入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对解放人事劳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确实效果不错。
2、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必要性
EHR的概念EHR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EHR可以缩短管理周期,减少HR工作流程的重复操作,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使最终用户(员工)自主选择HR信息和服务。另外,EHR可以使HR部门从提供简单的HR信息转变为提供HR知识和解决方案,随时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向HR专家提供分析工具和建议。
规划EHR系统步骤(1)确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和优先次序,确认系统的目标和可能会涉及到的一些变量,决定HR信息系统计划的范围和重点。(2)建立EHR系统运行模型,要获得管理层的支持,确认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3)设计解决方案。包括优化HR管理的流程,明确EHR的功能和技术需求,设计、购买或租赁功能模块,了解用户的使用体验,改进用户友好度。(4)实施解决方案。设计、安装系统,建立EHR工作流程、用户角色、界面等内容。(5)实施推广和效果评估这包括开发新的功能和流程、应用、技术支持和维护,及系统的整体效果评估。
建立EHR模型(1)需要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比如制定员工关系管理和HR服务模型等电子化的目标、策略和实施计划,这要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质量出发,认真考虑如何为每个员工提供个性化的HR服务。(2)考虑企业的工作性质和信息化的水平,每个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否可以随时方便地上网得到服务。(3)要一个企业建立HR门户网站的角度出发来规划整个的信息系统建设,要使这一系统成为不同用户的垂直形门户网站,规划好员工界面、经理工科界面和HR界面。(4)规划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比如在线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招聘、培训、HR评估、福利管理和不同用户的HR自我服务。(5)要全面考察企业是否具备完整的系统运行环境,比如服务器、硬件设备、用户服务支持、数据处理和管理、流程控制等。
EHR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革新对于HR工作者来说,EHR减少了大量繁杂的行政事务,并不意味着HR从业者就一定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角色。只有当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得以优化,企业内外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资源和供应商得以整合,HR工作者才能从企业运作流程和工作关系上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实施EHR系统需要HR管理工作者重新设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标。在EHR的管理环境下,HR工作者所从事的最多的工作是帮助企业在人员管理上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行政事务工作被电子化、自动化的HR流程所取代。一套人力资源管理住处系统可以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首先企业管理者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有关人员管理的信息,这可以使高层管理者和部门经理明了企业的人员状况、人才需求标准,有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员工管理水平。其次,对于员工来说,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有关自己的考勤、薪资、培训记录等信息,并可以自己来维护这些信息,还可以实现在线报销、在线申请休假、在线查询等工作。统计数字表明,在美国,公司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均每位员工投入的成本是35美元,但在第一年就可以收到可观的回报,员工的电话询问也减少了75%。戴尔公司2000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处理了300万美元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业务,思科公司通过e-learning系统一年节省了2400万美元。
EHR关键:改进服务EHR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对用户的服务。这些用户对象包括新老员工、经理、HR工作者和专家、退休员工等。在数据层面的关键问题是,各种HR的数据是如何记录和保存的,以及这些数据和信息如何转化才能成为HR系统可以识别和利用的信息。在功能层面,需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规划实际有效的、能够生产价值的功能模块,比如招聘、培训发展、薪酬、沟通渠道、绩效管理、福利管理、时间管理、自助服务等。内部网络及互联网、语音服务系统和技术化客户服务系统是EHR的技术及数据核心。其上游是供应链系统,比如薪酬福利管理供应商、HR服务供应商、HR咨询供应商及其他HR供应商。在下游,也就是客户端,面对的是员工、经理、HR管理者、企业高层管理者、退休员工等。因此需要注重不同用户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供自助服务,具备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统一业务处理流程,以及整合供应链等。
3、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常见的问题?
伯特咨询经过多家企业调研发现如下信息化在实施中的问题:
1. 业务部门和IT部门由于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局限性,在相互间的协作上,一方面业务部门难以全面、准确地表述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IT部门由于对业务需求缺乏敏感性,在规划时往往忽视了最为基本同时也最为关键的业务需求,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产生基础性的负面影响。
2. 企业对自身业务的复杂性所需的信息化开发工作量缺乏评估,往往主观上希望通过建设系统能够全方位一次性的涵盖所有业务领域,满足所有的业务需求,缺少阶段性的重点和目标。
3. 企业只注重系统使用培训,而不注重系统结构、信息结构、体系流程的维护和优化。因而对信息化系统的了解常常只局限在表面,很难在使用过程中将各种业务涉及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以形成更为高效的体系流程。
4. 企业往往希望在引入信息化管理体系之后,能够在短期之内对企业的整体绩效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忽视了各级人员在客观上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思维转变周期、工作习惯转变周期所需的时间。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L1:常规的HR各模块的信息化,如:培训系统,绩效系统,薪资系统,人回事系统。
L2:人力资源数据答分析和大数据运用:日常的人力结构数据分析,人事异动报表,人力成本报表,人力效能报表。
L3:人才管理的信息化,以人才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
5、人力资源信息化制度
人力资源信息化制度1、目的 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进入现代的信息管理阶段,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使人力资源的各种档案数据处理更完善、更容易搜索查找。2、管理职责2.1人力资源产负责数据录入、管理、更新维护;负责打印人力资源报表交公司领导参考;2.1信息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系统开发与系统问题的完善与维护处理;2.3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各级干部人事档案基本资料、人员变人员培训资料3.管理规定3.1信息管理部与人力资源沟通开发人力资源数据处理软件系统。3.1.1系统开发模块包括:人事基本资料、异动情况(包括部门调动、升降职、辞职等)、培训模块、工资模块、绩效考核模块。搜索功能模块。3.1.2 限制使用权限,包括输入修改权限,查询权限、打印报表权限等。3.2人力资源管理3.2.1员工人事基础数据由人力资源在入职后一月内录入系统,每月3日前将上月度的人事异动、员工培训情况、工资级别及变动情况录入与维护、绩效考核数据输入系统。3.2.2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信息管理部沟通处理完善;3.3各级人员权限3.3.1人力资源相关职能工作人员有数据录入与维护的权限;3.3.2人力资源经理、公司高层领导有查询全公司人员的人力资源数据权限;各部门部长有查询本部门人员的人力资源数据权限;4.其它事项。
6、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内容有哪些
4 如何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本土化”
从当前来看,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固然十分必要,但创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为关键。因此,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坚持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针对当前所面临及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找准切人点和突破口,为实现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全面有序、动态前瞻的解决方案,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4.2 加强企业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企业中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根本,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离开了能驾驭它们的人的参与和执行,其效能都将大打折扣。
因此,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机制,以适应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4.3 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理念的革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传统的、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深刻的变革。如果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旧的组织结构不整合、落后的管理模式不改变,即使使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企业管理水平也难以提升。
因此,对目前大多的国内企业而言,推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同时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革新,使信息技术、机制创新、理念革新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与支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7、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有哪些
信息系统维护主要是:人员基本信息的维护(如职务改变、职称变化、培训经历改变等等)、人员的增减、离退休的维护以及岗位变化、内部调动等等
8、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优势在哪些方面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为提高自己综合实力,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企业整体形象而推行的管理理念。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普及,市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企业传统管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建立品牌、提升服务、树立形象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信息化建设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着重的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比拼。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人才培养与挖潜潜能的后勤基地,人事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市场地位。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人事管理是关键。
人事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调节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及矛盾,充分挖潜人的潜能,使得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过程。综观企业人事管理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人事管理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是企业人事管理的最原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事管理基本以手工纸张管理为主。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局限,企业人事部只能把员工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到纸质文档上,然后依次划分区域进行存储。通过描述可以看出来,这一阶段的人事管理都是以人为主体,人事管理的效果完全取决人的办事效率,任何细微的人为失误都可能导致企业人事管理的瘫痪,充分体现了人事管理方式落后的时代性。
第二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的管理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计算机的慢慢普及使得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企业的日常办公行为中去,这也使得企业的人事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单纯的依靠人工纸质来管理,更多的是开始借助电子表格等网络行为来存储企业的人事档案。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人事管理在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及数据传输的效率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网络技术管理的优势也随之得到无限的放大。
第三阶段,也是目前众多企业正在实施或者已经实施的软件管理模式,不同于第二阶段的人事管理,这一阶段的人事管理都是全程的电子化管理模式,所有的人事信息数据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云端进行存储、传输,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传输能力,这就是现代化的人事管理软件强大管理能力。相比之下,人事管理软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有特定的数据库来统一管理所有经由软件的数据信息,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料库,进而输出相应的报表供企业查询统计,所有的这些过程,都是软件自动进行的。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事管理软件在查询数据上也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操作模式,可以经过简单的设置进行准确的定位。
通过企业人事管理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人事管理是一个逐步向前递进的过程,由最初的人工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化的软件管理模式转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事管理现代化的趋势。人事管理软件的出现及普及,改变了企业传统意义上人事管理理念,在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的同时最大化的促进了企业人事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正因为如此,企业推行信息化建设是非常符合历史趋势的,也证明了采用软件辅助企业管理的优势所在。当然了,人事管理软件只是其中的一个典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企业管理升级,需要企业再接再厉,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