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1、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02-02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内司,注册地址位于汝容州市广成东路南侧市委对面。
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4823301828041,企业法人李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销售及平面设计;系统集成;硬件及耗材、办公设备租赁、销售;网络技术咨询服务;办公自动化产品销售及提供相关方案与服务、信息化平台销售及提供相关方案与服务、办公系列软件销售及提供相关方案与服务、信息化社区建设方案提供及相关产品销售、广播系统、远程网络教育系统。在河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4177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37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天瑞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国内有成熟的智慧社区吗?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其基本思路,就是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基层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源自北京等城市对“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从发达城市多年来的实践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社会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社区党建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为社区管理网格化提供了丰富经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自2000年以来,我市围绕社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社区“有人、有钱、有章、有地方”办事,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各街道、社区为延伸社区管理,在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为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区一些职能部门在社区搭建工作平台,也力图以网格化管理来解决自身人手不足等问题。
四、针对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有清醒认识。
1、 社区事务繁杂,各方面工作都要进社区,既各自为政,又重复浪费,资源整合不够,条块结合不够,属地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2、 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管理手段落后,综合效率不高,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3、 社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 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较为突出,社区工作者考评机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五、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据了解,铜官山区已将该项工作纳入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将启动建设。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作为基本框架。今年,我市还将进行社区规模调整和社区居委会换届,如何对2500户左右的“大社区”提供有效服务,开展长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和谐社区,把“四有”夯实,向“四优”(设施优良、管理优化、服务优质、环境优美)迈进,更需要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因此,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六、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是基础,网格是关键,服务是本质,管理是核心。
关于网格的划分,外地有不同的模式。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可把街道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这两级网格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都覆盖到这两个层面。有些城市或有些工作的网格划分,就是把社区作为基本单位。针对我市目前的“大社区”设置,社区内的管理构架,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因此,可借鉴外地经验,在社区内划分若干责任区(相当于居民小组),作为网格单元,可称为“责任网格”。这样,“街道-社区-责任网格”,就构成了城区三级网格体系。从延伸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的角度,社区责任网格,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七、社区责任网格,是对社区事务的责任承接。通俗理解,就是“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
目前,我市的社区事务主要集中在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管、创建、综治、党建等方面,并有进一步拓展的趋势。社区内的居民楼院、商务楼宇、街区、市场、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及驻区单位、公共服务站所、物业管理机构、社区民间组织等,均可归致各个网格。因此,将社区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一个网格,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条线上的职责,还应该在网格内找到自己的任务。专职社区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清洁工,以及各方面的社区志愿者等,共同构成了各网格的责任主体。总之,参与公共服务,促进依法治理,保障群众监督,履行社会责任,是社区网格的主要职责。
八、社区责任网格,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居民区网格,即以居民区为主体的责任网格。
第二类,单位网格,即以辖区单位为主体的责任网格,以及属于非居民区类别的其他网格。从街道、社区的主要职责看,目前的管理重点是居民区网格。而涉及计生、综治等方面的社区事务,还需要单位网格发挥作用,以达到“共驻共建”的要求。单位网格的划分,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区域相对完整;
2、 具有较大的占地范围和管理规模;
3、 以非居住功能为主导;与居民区边界清晰;
4、 有独立设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5、 能切实履行网格内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
对于那些占地较小的单位,则以就近纳入居民区网格为宜。
九、社区责任网格,在具体划分时应注意衔接以下因素。
1、居民小组和党支部管辖区域的划分;
2、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
3、市容环境卫生和城管执法区域的划分;
4、社区卫生服务区域的划分;
5、治安及户籍管辖区域的划分;
6、小学学区的划分。
总的要求,就是促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覆盖到社区、延伸到网格。按户籍人口统计,每个居民区网格以“250户以上、500户以内”为宜。这样一片区域,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包干负责,上门调查,面对面服务。
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同时也是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型。
“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有可能成为社区工作新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努力方向。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数字社区、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和谐社区、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社区责任网格,就是要关注民情、关怀民生,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使其真正成为“百姓网格”。
十一、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我们对于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选聘分离”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工作站设置,社区主任和书记“一肩挑”,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社区平面图上墙,责任小区划分,计生“户况图”绘制,“1890”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共驻共建”长效管理机制,社区议事委员会监督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等等,都应予以巩固和完善。总之,要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内,围绕“四优”建设,进一步拓展网格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形成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
十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来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整合社区工作资源,强化综合管理,不断夯实“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社区工作机制。同时,有必要研究和深化“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社区网格化的要求,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在不影响专职(线上)工作的情况下,至少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面上)巡查一次;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强化“社工”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矛盾和困难。
十三、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街道作为一级网格,负有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的责任。主要的工作:
1、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
2、坚持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依托,高效率办事,高质量服务,让群众满意。
3、合理划分社区责任网格,建立分类指导和科学考评的新机制。
4、设立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平台。
5、推广“民情日记”工作法,夯实社区管理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6、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以活动为载体,彰显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群众性、公益性和人文性。
7、加强街道、社区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建立社区工作者“薪级补贴”等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一个是社区工作“准入制”,作为一项具体职权,可放在街道,与属地管理职责相适应,以促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的逐步形成;一个是社区党建工作,要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放在突出位置,并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党建全覆盖”。
十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方式等应与之相适应。
1、区级行政职权和资源要继续下沉到街道、覆盖到社区,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2、各条线的工作进社区都要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规范工作机制,推动长效管理。
3、各项公共事务落地社区和网格时要加强协同,促进资源共享。
4、各类统计、报表等应纳入统一的平台,有利于社区信息化的推进。
5、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投入、支持,增强保障能力。
6、加强与市直部门、系统单位的沟通协作,促进共驻共建。
7、按条线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经常性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水平。
8、组织开展一些全区性的活动,营造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氛围。
总之,城区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强大合力。
十五、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
1,要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考察,制定出一个总体方案。目前,我市铜官山区已被省信息产业厅、省信息办纳入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区,尤其要加强项目研究和包装,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2,要着力开展对铜陵市“百姓网格”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尽快将该软件系统在试用的基础上投入运行。某种程度上说,该软件系统是社区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细节着手,并将网格的概念融进去,在全面、精细、有效、快捷上下功夫。
3,要设立市辖区公共服务信息中心,推动区级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实施区街居三级联网基础工程,促进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对接,确保信息畅通与安全。
4,要在市辖区行政区划图的基础上,绘制一张“铜陵市中心城区网格地图”。
实际上是三级网格地图,区级,标到每一个社区;街道,标到每一个责任网格(居民区网格和单位网格);社区,标到每一栋楼房、每一条道路、每一项设施。此外,还应建立社区责任网格编码制度、社区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以及加强市辖区政府网站、社区服务中心网站建设,搭建区街居三级办公业务平台,等等。
十六、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培育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就铜官山区来说,当前必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区社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尽快组建;三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要大力开展。
十七、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快建立社区监督体制。
所谓社区监督,是指社区居民和社区党员,围绕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区,而开展的群众性、综合性、有序性的民主监督。具体来说,一是对延伸到社区的政府工作(如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监督;二是对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义务的监督;三是对群众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如何开展社区监督,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社区工作创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必要对建立社区监督体制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总之,要创新方式方法,顺应网格化管理要求,搭建社区监督平台,尤其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同志的监督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在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在社区扩大、群众自治在社区加强。
金鹏信息社区网格化解决方案
3、要写一份关于社区具体情况的调查报告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根据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区政府及民政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在社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各级领导重视,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自2001年开始城市社区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制定了《崆峒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内容。多次召集社区建设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社区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各街道办事处也都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社区居委会签订了《社区创建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责任,细化了任务,使社区建设工作做到了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四落实”,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健全管理制度,社区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区民政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指导各社区制定完善了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管理岗位及工作人员守则、社区干部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和工作制度,逐步形成了权责利比较明确的社区管理体制,理顺了内外关系,使社区各项工作做到了有序运作,有章可循。同时,一些社区居委会还结合辖区实际,修订了《社区居民公约》等制度,明确了社区居民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参与的社会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
(三)优化队伍结构,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区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注重从拓宽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入手,选派熟悉社区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社区领导班子,同时采取面向社会招聘、公开选拔等形式,从下岗待业人员、退伍军人中招聘了素质较好、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到社区,改善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目前,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共聘用工作人员80人,平均年龄31.6岁,比原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下降11.3岁。共聘用居民小组长148人。同时,区上建立了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定期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还不定期组织民政、街道和社区负责人赴外地学习社区建设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干部视野,提高干部素质。
(四)强化自治意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各街道社区都能严格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和引导各社区普遍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民自治活动。社区居委会的班子成员都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充分体现了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同时,逐步健全完善和推行《协商议事会制度》、《居务公开制度》等民主决策和议事制度,使广大居民群众的社会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五)树立培养典型,社区职能逐步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将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作为重要内容,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加强软硬件建设。区上通过项目争取、自筹等方式,投资500多万元,先后解决了9个社区的办公地址和办公用房,购置了办公设备,使硬件设施基本达到了示范社区的标准要求。各街道办事处按照新型小区建设目标,抓了示范楼院、示范小区、示范街道的培育,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积极实施“社区文明细胞工程”,制定《文明市民三字歌》,印发《给社区成员的一封公开信》,利用黑板报等多种舆论工具,深入宣传家庭美德教育。建立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区和义务监督岗,清洁和保持城市卫生。开展便民服务,帮助孤寡老人和低保对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中街办事处在全市率先开发了数字社区管理系统,搭建了社区信息化平台。宝塔、东大街、解放中路、西门口四个社区在全市率先推行了“一站式”服务,极大方便了群众。卫生部门在各街道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区民政局和各街道办事处积极实施“星光计划”项目,修建了区老年服务中心和解放中路、东大街、西门口3个老年服务站,进一步活跃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目前,城市各社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逐步健全,能够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服务需求,初步形成了服务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的环境保洁、娱乐、便民、就业、社会福利等服务体系。同时,社区承担了计划生育、城市低保、社会综合治理等多项行政事务性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社区在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职能作用。通过开展各种示范创建活动,全区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省、市级社区建设示范典型。调查中,对社区服务情况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97.5%。
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需要。平凉城区社区阵地建设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之宣传不到位,“单位人”变为“社区人”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一些驻辖区单位对社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支持配合不够,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社区建设主要依靠财政供给,缺乏其它相应的投入来源,因而硬件建设欠帐较大,工作基础薄弱。全区12个社区中,还有三天门、解放北路两个社区租借办公场所,大部分社区没有居民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拨付社区的办公经费少,每月只有200元。有一些部门只强调工作进社区,而不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社区相应的经费。因此,尽管社区的事务日益增多,工作量逐步加大,但办公经费没有保障。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社区聘用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社区级别设置较低。全区各街道社区共聘用工作人员80人,他们有的在社区工作长达30年,工作敬业扎实,现在每人每月只有350-500元,都缺乏必要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目前,城区12个社区管辖人口和承担的工作量都不亚于一个中等乡镇,但都按股级对待。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街道社区的布局还不尽合理。我区现有的社区布局是在2000年前原有街道居委会基础上建立的。随着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已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社区工作需要。目前,全区有3个社区居民超过1.5万人,西门口社区2.04万人,三天门社区1.64万人,新民路社区1.6万多人,这远远超过“每万人城市人口规模设置一个社区”的要求。
三、对今后全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社区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新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关于社区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集中研究解决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考核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要逐步理顺工作关系,建立新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要认真贯彻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甘肃省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发挥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作用,使社区真正做到“落实自主权、履行协管权、行使监督权”。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和“政社分开”的原则,认真研究、正确处理好城市基层政权机关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逐步把行政事务与社区事务区别开来,真正属于社区事务性工作,应放手由社区居委会去做。有些不属于社区任务的行政性事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费用问题。
(三)要多渠道增加投入,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环境。区上要积极向市政府和市建设规划部门汇报衔接,将社区的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使社区建设与城市改扩建和居民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进行。要在积极争取省上投资的同时,每年安排一定的社区建设经费,重点解决社区办公场所、人员报酬和办公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预算投入。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社区招聘人员的工资待遇,解决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并适当提高社区的政治待遇,保持社区工作班子和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四)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服务是社区的最基本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文体、教育、安全、流动人口管理等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要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护民、爱民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以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社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智慧社区建设有什么必要性?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
其基本思路,就是在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将城市基层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并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以网格化的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源自北京等城市对“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
从发达城市多年来的实践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社会认知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社区党建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为社区管理网格化提供了丰富经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自2000年以来,我市围绕社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社区“有人、有钱、有章、有地方”办事,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各街道、社区为延伸社区管理,在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为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区一些职能部门在社区搭建工作平台,也力图以网格化管理来解决自身人手不足等问题。
四、针对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有清醒认识。
1、 社区事务繁杂,各方面工作都要进社区,既各自为政,又重复浪费,资源整合不够,条块结合不够,属地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2、 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管理手段落后,综合效率不高,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3、 社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 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较为突出,社区工作者考评机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
五、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据了解,铜官山区已将该项工作纳入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将启动建设。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作为基本框架。今年,我市还将进行社区规模调整和社区居委会换届,如何对2500户左右的“大社区”提供有效服务,开展长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和谐社区,把“四有”夯实,向“四优”(设施优良、管理优化、服务优质、环境优美)迈进,更需要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因此,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六、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是基础,网格是关键,服务是本质,管理是核心。
关于网格的划分,外地有不同的模式。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可把街道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这两级网格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都覆盖到这两个层面。有些城市或有些工作的网格划分,就是把社区作为基本单位。针对我市目前的“大社区”设置,社区内的管理构架,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因此,可借鉴外地经验,在社区内划分若干责任区(相当于居民小组),作为网格单元,可称为“责任网格”。这样,“街道-社区-责任网格”,就构成了城区三级网格体系。从延伸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的角度,社区责任网格,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七、社区责任网格,是对社区事务的责任承接。通俗理解,就是“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
目前,我市的社区事务主要集中在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管、创建、综治、党建等方面,并有进一步拓展的趋势。社区内的居民楼院、商务楼宇、街区、市场、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以及驻区单位、公共服务站所、物业管理机构、社区民间组织等,均可归致各个网格。因此,将社区事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一个网格,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除了条线上的职责,还应该在网格内找到自己的任务。专职社区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清洁工,以及各方面的社区志愿者等,共同构成了各网格的责任主体。总之,参与公共服务,促进依法治理,保障群众监督,履行社会责任,是社区网格的主要职责。
八、社区责任网格,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居民区网格,即以居民区为主体的责任网格。
第二类,单位网格,即以辖区单位为主体的责任网格,以及属于非居民区类别的其他网格。从街道、社区的主要职责看,目前的管理重点是居民区网格。而涉及计生、综治等方面的社区事务,还需要单位网格发挥作用,以达到“共驻共建”的要求。单位网格的划分,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区域相对完整;
2、 具有较大的占地范围和管理规模;
3、 以非居住功能为主导;与居民区边界清晰;
4、 有独立设置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5、 能切实履行网格内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
对于那些占地较小的单位,则以就近纳入居民区网格为宜。
九、社区责任网格,在具体划分时应注意衔接以下因素。
1、居民小组和党支部管辖区域的划分;
2、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
3、市容环境卫生和城管执法区域的划分;
4、社区卫生服务区域的划分;
5、治安及户籍管辖区域的划分;
6、小学学区的划分。
总的要求,就是促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覆盖到社区、延伸到网格。按户籍人口统计,每个居民区网格以“250户以上、500户以内”为宜。这样一片区域,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包干负责,上门调查,面对面服务。
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基层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同时也是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转型。
“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有可能成为社区工作新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努力方向。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数字社区、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和谐社区、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社区责任网格,就是要关注民情、关怀民生,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对老百姓负责,使其真正成为“百姓网格”。
十一、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我们对于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选聘分离”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工作站设置,社区主任和书记“一肩挑”,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社区平面图上墙,责任小区划分,计生“户况图”绘制,“1890”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共驻共建”长效管理机制,社区议事委员会监督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等等,都应予以巩固和完善。总之,要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内,围绕“四优”建设,进一步拓展网格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形成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
十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来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整合社区工作资源,强化综合管理,不断夯实“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社区工作机制。同时,有必要研究和深化“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社区网格化的要求,实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在不影响专职(线上)工作的情况下,至少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面上)巡查一次;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强化“社工”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矛盾和困难。
十三、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街道作为一级网格,负有统筹指导、综合协调的责任。主要的工作:
1、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落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
2、坚持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为依托,高效率办事,高质量服务,让群众满意。
3、合理划分社区责任网格,建立分类指导和科学考评的新机制。
4、设立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平台。
5、推广“民情日记”工作法,夯实社区管理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6、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以活动为载体,彰显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群众性、公益性和人文性。
7、加强街道、社区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核,研究建立社区工作者“薪级补贴”等制度,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还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一个是社区工作“准入制”,作为一项具体职权,可放在街道,与属地管理职责相适应,以促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的逐步形成;一个是社区党建工作,要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放在突出位置,并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党建全覆盖”。
十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方式等应与之相适应。
1、区级行政职权和资源要继续下沉到街道、覆盖到社区,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2、各条线的工作进社区都要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规范工作机制,推动长效管理。
3、各项公共事务落地社区和网格时要加强协同,促进资源共享。
4、各类统计、报表等应纳入统一的平台,有利于社区信息化的推进。
5、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投入、支持,增强保障能力。
6、加强与市直部门、系统单位的沟通协作,促进共驻共建。
7、按条线对社区工作者开展经常性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水平。
8、组织开展一些全区性的活动,营造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氛围。
总之,城区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强大合力。
十五、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
1,要加强调研,有针对性地考察,制定出一个总体方案。目前,我市铜官山区已被省信息产业厅、省信息办纳入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区,尤其要加强项目研究和包装,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2,要着力开展对铜陵市“百姓网格”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尽快将该软件系统在试用的基础上投入运行。某种程度上说,该软件系统是社区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细节着手,并将网格的概念融进去,在全面、精细、有效、快捷上下功夫。
3,要设立市辖区公共服务信息中心,推动区级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实施区街居三级联网基础工程,促进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对接,确保信息畅通与安全。
4,要在市辖区行政区划图的基础上,绘制一张“铜陵市中心城区网格地图”。
实际上是三级网格地图,区级,标到每一个社区;街道,标到每一个责任网格(居民区网格和单位网格);社区,标到每一栋楼房、每一条道路、每一项设施。此外,还应建立社区责任网格编码制度、社区信息化建设评估体系,以及加强市辖区政府网站、社区服务中心网站建设,搭建区街居三级办公业务平台,等等。
十六、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培育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就铜官山区来说,当前必须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区社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尽快组建;三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要大力开展。
十七、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快建立社区监督体制。
所谓社区监督,是指社区居民和社区党员,围绕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区,而开展的群众性、综合性、有序性的民主监督。具体来说,一是对延伸到社区的政府工作(如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监督;二是对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义务的监督;三是对群众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如何开展社区监督,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社区工作创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必要对建立社区监督体制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总之,要创新方式方法,顺应网格化管理要求,搭建社区监督平台,尤其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同志的监督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在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在社区扩大、群众自治在社区加强。
摘自:http://www.jpsycn.com/changjianwenti/20160109162811.html
5、深圳市赛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深圳市赛思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袭是2016-04-18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益田路江苏大厦A座1217。
深圳市赛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MA5DAX6L2X,企业法人孙天璐,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市赛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信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网络技术咨询;计算机系统集成;办公自动化产品、信息化平台软硬件、办公系列软件的销售及技术服务;信息化社区建设方案设计;广播系统、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的软硬件开发、销售;平面设计;计算机软硬件及耗材、办公设备的租赁及销售;经营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经济信息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会务策划、展览展示策划;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深圳市赛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为什么要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重点
电路故障,在网上发张照片就能联系物业人员修理;开车回家,电子系统主动告知停车场的空余车位;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品质的社区医疗服务……随着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加速,以上的生活方式将很快变成现实。
一、智慧社区拉动消费需求
智慧社区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是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日益受到关注,而作为城市的“分子”,智慧社区建设也被提上日程。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把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家庭综合应用平台,丰富家庭信息服务列为重点任务。同年5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我国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3个月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服务的模式。种种迹象表明,智慧社区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长远看,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促进智慧社区发展的举措,将为智慧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相关产业的更新换代。智慧社区为刺激消费、创新消费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欧美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开始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在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智慧社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和技术升级换代,国内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单位应该灵活的方式,拼创新、拼创意,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社区各类需求。
二、智慧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
论坛上,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路径受到热烈讨论。不少学者表示,智慧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
建设智慧社区的目的是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但如果服务内容连居民都不能理解,是否本末倒置? 智慧社区不应仅仅停留在概念宣传阶段,而应走进百姓生活,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它的好处。
智慧社区最关键的要素是三句话:互联互通、平台化或者平台整合、一切为老百姓服务。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提供的商业服务,如何以居民需求为中心把二者整合起来,达到既避免重复建设、又更方便群众的目的,这是目前智慧社区建设进程中需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智慧社区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信息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元的信息沟通渠道、重建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智慧社区原始的出发点是为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的。在基层的社会治理的变革中,信息对称十分重要,如社会学领域中经常出现的信息公平、数字鸿沟等现象往往发生在社区层面。而很多基层治理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智慧社区的核心之一,就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比如网站、微信、微博等等,让信息通过这些渠道实时交互,让政府、市场了解居民需要什么,这样才能共同建设美好的社区,实现基层治理。
金鹏信息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7、如何开展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2013年开始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组织机构基本成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基本成立,如市金水区住宅区每栋楼房都悬挂了楼栋长、综治管理员、宣传员等人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既能深入联系群众,为居民提供方便,又能充分了解群众的动态信息。
(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各社区都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的管理制度,对工作职责做出了明确要求。如金水花园社区详细制定了《文化路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制度》、《社区网格化管理入户走访制度》、《楼栋长管理制度》、《综治网格化职责》等相关制度。
(三)信息采集工作全面铺开。部分社区已经做了详细动态的信息统计,如金水花园社区,对辖区内的住户、流动人口、重点关注对象都有详细的信息数据,高效便捷。
二、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城市社区网格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网格管理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试行社区网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目前还有少数居民不知道什么是网格管理,对网格管理员的身份以及承担的工作不够理解,有事不关已的现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调查还存在不开门、不配合的情况发生。
(二)网格划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多数社区都存在单位和居民并存、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混杂,网格内部人员结构复杂,个体利益诉求差距大的现状。按照规定,一个网格600-700户,人口2000人左右,但目前标准不一,有的网格规模偏大,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较大,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利于各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利于网格管理各项细化工作的落实到位。此外,对于辖区内的单位住宅区,社区仍然采取交给单位管,社区基本不介入,实际管理还是无法落实。
(三)网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区社区网格管理员没有确定工资待遇,相关工作依然是社区工作人员在落实。过去在社区中发挥自治作用的是社区小组长和楼栋长,网格化管理员在网格化管理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没有界定。此外,社区管理需要居民的参与,但是较普遍的现象是居民的自身素质不高,参与自治管理缺乏积极性。网格管理员既没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又不熟悉专业化的工作方法,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的技能,不利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全面落实。
(四)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网格繁多未整合。因工作需要,我区设有多种网格,而且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要求。以一个社区为例,有创文网格、计生网格、综治网格、卫生网格等,没有自上而下地将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很难落到实处。二是权责不统一。社区不是行政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且人员少,工作量大,对于信息采集、社区管理等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三是信息技术推广力度小。目前全区只有人民路街道东风社区等少数社区拥有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软件,并进行了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其他社区都是实行人工采集信息,纸质化存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化管理。
三、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新手段、新趋势,面临的是新格局,鉴于我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的情况,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高效。
(一)搞好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社区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广泛运用宣传媒介,积极开展社区活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激发社区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热情,营造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础,科学划分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首先必须科学规范地划分网格。一是注重完整性。要以社区、单位为基础,将街道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建立纵横有致、节节相连的网格体系,既要边界清晰、无交叉,又要避免遗漏、无盲点。二是注重便利性。依据地理状况、道路走向、区域属性、人口分布等要素,合理划分,确保管理便利。三是注重均衡性。既要考虑好网格面积的大小,又要兼顾网格内人口数量和实际工作量。四是注重差异性。根据网格内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的不同状况,可以将网格评定为一般管理、重点管理、综合治理等不同等级,以突出管理重点,提升管理实效。
(三)提供保障,配齐配好人财物。要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必须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保障。一是人力保障。要充分整合各类有效力量,包括整合人力资源,增强工作合力,强化协作氛围,提升网格运行效率。切实解决因多头管理造成工作合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二是财力保障。给予网格化管理员适当的工资待遇,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特点和需求,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配备管理服务人员,形成一格多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于社区内的动态信息及时采集,对于社区内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三是物力保障。要做到社区内的单位、楼房、个人都有动态的详细的信息统计,全区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以这个系统为平台,建立“信息采集——建档立卷——调度派遣——案件处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七个环节的网格工作流程,为建立全市乃至全国的统一的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四)健全机制,明确各项职责。一是建立网格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街道为主与共建共管相结合,政法、城管、计生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对口业务的督查和考核。邀请驻区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居民代表等参与网格管理与监督,督促工作落实。二是建立互动机制。健全管理服务网格之间、管理队伍之间的互动机制,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助。三是建立岗位考核机制。要实行“四权下放”,将“社会管理工作者”的事权、财权、人事权、考核权等管理权全部下放给街道,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岗位、调整人员,负责对“社会管理工作者”聘用辞退、日常管理、岗位调整和绩效考核等工作。要建立网格化管理考评办法,对各单元网格进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评比、年奖惩,对检查考核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检查考核不达标的分别予以扣发绩效工资、通报批评、待岗、停职和辞退等处理。
金鹏信息网格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