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信息化现状
1、仓储信息化管理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应用是推进此项技术发展的动力,包括有关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要在应用中逐步成熟,更值得关注的是RFID技术对商业模式和物流流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二是系统整合技术更受关注。既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建模方法,也包括系统的开发工具和运营平台的日趋成熟,平台化和基础功能标准件的结构越来越成为管理软件的必然选择。三是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此外还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四是商业智能(BI)技术的应用开始起步。一些有数据积累和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始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更深入地挖掘数据、寻求规律,目前可以预期的方法论有两大类,数据为基础的识别法建模和经验为基础的先验法建模。五是物流信息化技术供应商的盈利模式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将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供应商将在十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市场竞争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总体来看,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2、如何提高仓库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仓储管理
近几年,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追求“零库存”为最高目标。“零库存”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的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以及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和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虽然从目前企业物流现状来看,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还是一种理想模式,还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企业可以节省更多成本。而在这个过程中,仓储环节的信息化至关重要。
(一)仓储管理信息化现状。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物品种类、数量用途、储存位臵、库存状况等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贴上惟一的识别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的、联网的数据库。仓储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转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目前,一些企业正在逐步推进通信规章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在物资储运作业阶段,通过把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仓库堆垛机及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使自动化库房初步形成,物资流转效率就更高,可靠性更强。
(二)信息在仓储管理中的作用与要求企业仓储信息系统视为进行计划、操作和控制,而为仓储管理人员提供相关信息的人员、设备和过程相互作用的系统。
1. 仓储信息的质量要求
反映信息的质量有三个要点。第一是做出最佳决策所需信息的可用性;第二是信息的准确性;第三是交流方法的有效性。
2. 信息的可用性
仓储管理人员在需要做出决策时并非总能获得所需的信息。造成这种局面最常见的原因或可能使许多管理者不能确定他们需要哪些信息,因而很难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概念化,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情形就像有些顾客不完全了解自身的需求或很难将他们的需求表达出来。仓储管理人员得不到所需信息的另一个原因是,收集信息的员工只将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花费少的、容易得到的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在许多情形下,这样做与其的真正要求相距甚远。仓储管理人员需要更多地了解信息系统、技术和管理。此外,在对仓储管理和业务有了全面地了解以后,信息系统经理可以获益匪浅,这就表明需要对这两个领域中的管理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相互的要求和具备的能力。
3. 信息的准确性
仓储管理者所获得的信息通常比他们所期望的要少,结果会导致他们做出次优的管理决策。许多公司采用几年前在完全不同的公司和竞争环境中开发出来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控制系统,于是物流经理只做出了次优的决策的事时有发生。许多这样的系统都不能正确反映出生产与成本信息,从而为能提供仓储管理者做出最佳决策所需的信息。
4. 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信息要有效地进行交流才能对管理者有用。这就需要以信息接收一方的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否则,接收信息的一方难以理解所获得的信息。并且,接受方有时会忽略预料之外的信息,这就造成信息交流的受阻,我们称这种情形为信息的选择性吸收。最后,只有当信息对人们有价值,并且与接收信息者需要做出的决策直接相关时,信息交流才会发生。简而言之,只有在了解接收信息者能了解或想了解什么,以及他们对所获信息将做何处理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如果信息发布者忽略了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信息交流将会变得困难。
二、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物流管理中主要的信息技术包括:条形码、EDI、便携式数据
输入、激光扫描、CD-ROM存储器、人工智能(AI)/专家系统、在线计算机、无线电射频等。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新思想结合的产物,它符合企业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新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符合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弹性化、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和全球化多元化经营的管理要求。ERP的导入应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正确选择并进行相应的用户化,让新的咨询工具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对对知识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已日益紧迫。企业管理正进入新的时代,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必须要求企业做出迅速敏捷的反应,以适应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时代的要求催生了信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那么就用信息化管理不断地推动企业发展现代化物流,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
三、提高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零库存”
发达国家在物流信息化特别是仓储信息化方面无不强调以“零库存”为核心。其经验是: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EDI)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定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CPFR、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于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交易等手段,借助电子商务来降低物流成本。
从我国仓储协会提供的数据看,我国只有39% 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在当前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30%递增的发展速度下,物流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将加速扩大。据相关调查显示:60%的企业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及数据的机制。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仓储的信息化进程,不断优化流程,从而向“零库存”迈进,成为当务之急。
3、仓储业如何信息化发展
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一直是仓储发展的一个方向,一个实现查询对账功能以及监控调度或者生产管理方面都更加优良的管理系统一直是物流企业追求的管理机制,这样对于仓储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一直以来东莞货运公司都在进行仓储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提升了物流仓储的管理,那么这里简述一下仓储的信息化管理。 一直以来,很多的生产制造企业都有一些仓储重要性的论述,并且都知道关于如何提升仓储的管理机制,但是作为制造企业的仓储发展,一般都是通过仓储外包来实现的,所以物流行业一定要做好关于仓储的信息化发展,这样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仓储发展才有利,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各自产业链的增长。 由此可见,物流总应该发展仓储业信息化的,那么仓储业信息化应该如何发展呢,从货物的入库到配送等环节应该如何该进,才能符合信息化发展的脚步。 东莞货运公司提到,现今仓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在我国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处在摸索阶段,对于信息化这个认知以及程度都不是很高,比如多数企业仍然是单一的仓储管理系统,而对于信息化发展来说,自动化程度的立体仓库主要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才有,专业的仓储业或者企业连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都没有,现代化仓储设施的建设和一些信息系统构建都需要高技术先进手段的支持,多方面应用这些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或者信息系统,满足那些仓储需求企业的一些外包条件,做好仓储的效率提升,这样对于物流企业提升自我效益是非常有益的。 不管是这些信息系统或者什么高新技术,离不开的始终是大量的技术人员,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物流行业对于高技术一直要求是比较高的,离开技术人员这些信息化发展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局部的发展一些信息技术虽然是必须经过的路,但是物流企业应该多引进这方面的人才,不能只单方面讲求信息化发展而忽视了人才的储备以及优化,这才是信息化的一个全面性发展。 在我国物流行业中,比较突出的一些行业内的信息化发展制约处在于利用率低的一些问题,库场资源和一些仓储企业的装备都是需要更新换代的,这样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脚步,东莞货运公司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对于利用率的提升确实是有一些提高,当然仓储设备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变化跟升级的话就会失去市场,从而导致仓储业发展处于停滞,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4、什么是仓储管理信息技术
以下完全转载,但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生产制造企业、连锁超市、零售业等对物流、仓储业务的外包需求逐步增多,加之中小物流企业对仓储租赁的需求,使仓储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在展望2007年时表示,公共仓库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货源和货物集散中心,中小运输企业将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配载货物。同时,较大的运输企业、物流企业也在加快自有物流中心的建设,一些生产厂家也在纷纷建立集中管理的物流基地,整合成以仓库为核心的区域性的、辐射状的物流网络。
我国的仓储业将在建设与需求同步增长的和谐氛围中发展状大,而网络化、信息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使水库成为流动的河
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比如高平台的立体仓库、可存放不同种类货物的货架、有效的作业平台、可进行射频扫码的叉车、自动化货物传送装制、温控装制、喷淋装制、监控装制等;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组织、指挥、调度、监督物资的入库、出库、储存、装卸、搬运、计量、保管、财务、安全保卫等各项活动,达到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西方发达国家,仓储业的现代化程度,为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创造了条件。在我国,一些大的物流企业也正在实践并享受着先进信息化带来的快意。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为适应仓储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需求,三年前对其仓储业务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该信息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学规范的业务管理、实时的生产监控调度、全面及时的统计分析、多层次的查询对账功能、包括网上查询在内的多渠道方便灵活的查询方式、新型的增值业务的管理功能,不仅满足了中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要求,而且有力地支持了中储开发新客户,已成为其营销和发展的利器。中储以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支撑,整合物流组织体系,重构仓储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良好的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尊敬与信赖。
在生产制造企业中,仓储是企业物料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成本。
在海尔特有的仓储管理模式中,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通过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仓储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从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个各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储的重要支柱。
信息化:从理想回归现实
在我国,先进仓储业的信息化发达程度,并不能掩盖大多数企业的“初级阶段现状”。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研分析显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目前主要出现在烟草、医药、家电等行业的一些大型生产企业,专业化的仓储或物流企业还极少见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中国仓储协会59家会员企业填报的数据显示:只有31家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多数企业只有单一的仓储管理系统。
现代化仓储设施的建设、先进装备的构置和各作业环节信息系统的构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而所有的高科技技术的实施和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当然,还必需有足够的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行,因此,我国的仓储现代化还只是在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或合资企业中有所体现。在大多数物流企业、仓储企业中体现最多的信息化也只是单一的信息模块的建设,或局部信息技术的使用和部分先进装备的操作。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仓库租赁的简单业务中,除了一纸租赁合同外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信息技术和高科技设施操作人员的缺乏,已经影响了现代化仓储的发展。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操作维修人员缺乏,使一些仓储企业现有装备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在新建库房设计时没有考虑后续的维护和开发,限制着设备的使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安装后,部分系统失灵损坏,配件和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十分困难。
就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而言,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因没有做好仓库建设和规划的充分调查分析工作,使自动化仓库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中,存在着重大的决策问题。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没有对其必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建设完成之后才发现在实际的利用中对于自动化的要求很低,利用率很小。对提高仓储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不足,对配备的装备不愿使用,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人工作业的基础上,对新型的自动化仓库信心不足,并没有把自动化仓储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从而在思想上放弃了自动化仓储的研究和使用。由于外部因素和形势发生了变化,即收发任务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物种类的变化,但是仓储设备和管理系统没有跟着变化和升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仓储处于一种闲置状态。
信息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仓储,现代仓储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具着独特地位。
专家预计,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品牌仓储企业将成为客户的首选对象;仓储业将会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严格的国土政策将对仓储业产生重大影响,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现有仓储环境的基础上,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仓储增值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将各操作环节合理对接,并使其综合物流业务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仓储业的功能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
仓储业的发展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仓库高度的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随着冷库、液体库、化工危险品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物流中心的专业化方向更为明显,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仓储业要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功能更加齐全、运营更加有效、产出更高的物流中心。库房的建筑密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强、站台库数量增长、起重设备更加先进、调度更为科学将是仓储企业追求的目标。由此,公共仓储信息平台的建立,仓储业的信息系统与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信息技术的先进、适用、价格合理,将引起更多仓储企业的关注。信息服务供应商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其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已有较成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价格较高,对硬件系统资源性能、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素质以及物流市场大环境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等都有较高要求,还不适合目前仓储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
因此,我国的传统仓储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协调,引进懂技术、懂管理、会操作的物流人才队伍这些外部推动因素之外,还需要仓储企业自身主动应变,积极探索实践。比如:企业建立新的仓库管理标准,以适应少批量、多品种、周转快的商品流转特点;引入ISO9000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快速有效地响应厂家与商家、商家与使用者对物流的需求;做好“仓库装卸自动化”与“收货、发货、仓存管理智能化”这两项基础性工作;企业在原有的储存、保管功能基础上,增加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功能;物流企业与先进的生产、营销企业主动结盟,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扩张自己的网点和配送体系。
5、仓储业为何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仓储业的经营环境
货主的要求渐渐发生了变化,为此物流业者必须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然而,强化到什么程度?强化的重点放在何处?这是经营上的问题,也是需研究的重点。另外,劳动时间的缩短、离职率的增加使得劳动环境的改善已成趋势;还有,法规限制的放宽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强化。这些都将最终导致仓储业信息化的推进。
仓储业的战略信息系统(SIS)
SIS把人、物、财、信息四个方面作为重要因素。
在人的问题方面,要研究物流人员不足,司机、营业员、经营高层干部不足等;物的问题是仓库与配送中心的课题;财的问题是对货主要求的满足程度与成本控制等。如何将这四件事有机地协调起来,并开发出准确、速效、快速应变的信息系统,这是对SIS的要求。
这里说的快速应变问题有两点,一是对上级的报告资料,例如销售分析和预测。二是对现场的事故、故障处理的快速灵活。即使再好的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也会影响仓库现场和流通中心的业务,对此必须有快速应变的措施。又如,在现场出现大量缺货时如何处理?怎样向货主报告?卡车不足采取怎样的措施?为此,必须提供快速信息处理系统。应该认识到,实现及时而快速的应变是SIS的基本研究目的。
6、求仓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论文
仓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摘要:作为“大后方”的仓储管理一直是整体物流信息化中“进销存”的关键。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仓储管理系统是个不容易看得见效益的模块。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放在ERP的搭建,CRM系统和HR系统上,这导致仓储管理处于相对落伍的局势。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仓储管理;ERP系统;信息化;自动化
作为“大后方”的仓储管理一直是整体物流信息化中“进销存”的关键。但是,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仓储管理系统是个不容易看得见效益的模块。更多的企业把注意力放在ERP的搭建,CRM系统和HR系统上,这导致仓储管理处于相对落伍的局势。尽管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营业网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而且大部分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但在建设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仓储模式的建立和仓储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人工操作管理阶段。落后的仓储管理模式和设施对于企业日益增长的货物配送需求愈发难以适应,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改变仓储模式,实现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一、实现“零库存” 信息化是基础
近几年,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追求“零库存”为最高目标。“零库存”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因此,“库存”以受到青睐,就在于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优点,如高效率、低成本和完美的流程。虽然从目前企业物流现状来看,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只能是一种理想模式,还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企业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仓储环节的信息化至关重要,没有仓储环节的信息化,“零库存”就是空中楼阁。因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结合,提升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仓储的信息化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仓储信息网络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和管理科学方法对仓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储存、分析和交换的综合系统。它通过对物资统一编码并形成国际间的编码系统,推进通信规则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经费传送(EFT)等形式实现无纸化作业,提高了物资保障的快速性、可靠性、准确性,降低了作业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
信息技术将不仅用于处理仓储具体业务,而且用于控制各种储运设备,如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对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物资运载工具的精确定位跟踪;并与客户的数据共享,减少了供应环节,缩短了物资周转时间,压缩了库存物资,提高了保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实现仓储物资的全程可视化。
(二)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和服务等活动制订统一的标准并贯彻和实施标准的整个过程。为了使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协调地运作,必须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资源的能力。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仓储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仓储利用率
传统物流界有句俗话叫:仓库有多大,库存就有多高。此言论虽然有点片面化,但的确反映出来了一些仓库管理者的烦恼和痛苦。当初上ERP系统的初衷就是想要把库存降下来,现在ERP系统也在运行,但库存却越来越大。
因此,一些管理者开始迷茫。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ERP系统并不是万能的。仓库说白了就是一个水库,怎样合理控制水位和监测到准确的库容数据就非常重要,ERP系统反映的仅仅是一些数据,当每天面对不断更新的各种数据,有没有及时去找到相应的策略来处理这些事情。
(一)ERP系统与仓储管理
当然,ERP系统与仓储对接只是仓储信息化其中的一环。应该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仓储,现代仓储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具着独特地位。
在现有仓储环境的基础上,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仓储增值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将各操作环节合理对接,并使其综合物流业务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仓储业的功能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
更进一步的说,仓储业的发展要与国际接轨,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仓库高度的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
在现代化的仓储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从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个各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储的重要支柱。
现在的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仓储管理的重要作用,逐渐加大仓储现代化改造的步伐,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加大对仓库的硬件投入。这包括库房建设和改造,购置新型货架、托盘、数码自动识别系统和分拣、加工、包装等新型物流设备,大幅度提升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服务功能;其二,加大对仓库的软件投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仓储管理、商品销售、开单结算、配送运输、信息查询、客户管理、货物跟踪查询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可靠、快捷的物流服务信息化。
(二)仓储管理与供应链系统
除此以外就是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输和仓储是目前中国市场最主要的物流业务,也是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近几年开始不断发展。如中储总公司利用供应链管理,依靠IT技术和要素资源整合,较快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库存货物的平均周转次数由10.6次提高到13.6次,极大地缓解了生产制造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资金占用。
再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物流企业所建设的ERP系统,往往只包括了财务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等一些通用模块,并没有体现出物流企业综合管理的独特需求。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了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当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仓储信息化的利用率也就能够顺其自然地得到提高。
三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有待提高
拥有专业仓库、专业物流团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被当作是未来中国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力量。但是从某些数据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不论是在第三方物流还是在大型企业自营的物流体系中,仓储管理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仓储是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包括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
因此,仓储既是物资流转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物品种类数量用途、储存位置、库存状况等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贴上唯一识别的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的、联网的数据库。仓储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转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
目前,一些企业正在逐步推进通信规章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在物资储运作业阶段,通过把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仓库堆垛机及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使自动化库房初步形成,物资流转效率就更高,可靠性更强。
四、仓储信息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展望仓储物流信息化未来的发展之路,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可能是值得关注的热点:
一是RFID的技术可能会在一些局部、区域性系统的应用上得到突破。应用是推进此项技术发展的动力,包括有关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要在应用中逐步成熟,更值得关注的是RFID技术对商业模式和物流流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二是系统整合技术更受关注。既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建模方法,也包括系统的开发工具和运营平台的日趋成熟,平台化和基础功能标准件的结构越来越成为管理软件的必然选择。
三是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此外还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
四是商业智能(BI)技术的应用开始起步。一些有数据积累和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企业开始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更深入地挖掘数据、寻求规律,目前可以预期的方法论有两大类,数据为基础的识别法建模和经验为基础的先验法建模。
五是物流信息化技术供应商的盈利模式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将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供应商将在十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市场竞争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
总体来看,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中鼎、林慧丹.仓储管理[M].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念.仓储配送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郭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储运,2007(3):97-99.
按照这个提纲组织:
导入:
一、 仓储管理信息化概述
(一) 概念
(二) 特点
二、 仓储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三、 仓储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四、 对策
7、仓储信息化如何才能看到成效?
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这样的弊端,钱是花了不少,但是收效甚微,主要是大家都比内较聪明,总觉容得自已的想法会比系统操作更为方便,说白了就是对自已方便,完全不会按照设定好的流程操作,更有甚者,明明上了很好的系统,但是还会在系统外做一份手工账,久而久之,系统就成了摆设,当大家没能严格按流程操作时,领导又怕完全丢掉系统后,造成账务上的混乱,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8、如何分析企业仓储管理信息
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生产制造企业、连锁超市、零售业等对物流、仓储业务的外包需求逐步增多,加之中小物流企业对仓储租赁的需求,使仓储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在展望2007年时表示,公共仓库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货源和货物集散中心,中小运输企业将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配载货物。同时,较大的运输企业、物流企业也在加快自有物流中心的建设,一些生产厂家也在纷纷建立集中管理的物流基地,整合成以仓库为核心的区域性的、辐射状的物流网络。
我国的仓储业将在建设与需求同步增长的和谐氛围中发展状大,而网络化、信息化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其发展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使水库成为流动的河
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功能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基础,比如高平台的立体仓库、可存放不同种类货物的货架、有效的作业平台、可进行射频扫码的叉车、自动化货物传送装制、温控装制、喷淋装制、监控装制等;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是实现仓储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组织、指挥、调度、监督物资的入库、出库、储存、装卸、搬运、计量、保管、财务、安全保卫等各项活动,达到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西方发达国家,仓储业的现代化程度,为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创造了条件。在我国,一些大的物流企业也正在实践并享受着先进信息化带来的快意。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为适应仓储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需求,三年前对其仓储业务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该信息系统运行以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学规范的业务管理、实时的生产监控调度、全面及时的统计分析、多层次的查询对账功能、包括网上查询在内的多渠道方便灵活的查询方式、新型的增值业务的管理功能,不仅满足了中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要求,而且有力地支持了中储开发新客户,已成为其营销和发展的利器。中储以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支撑,整合物流组织体系,重构仓储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良好的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尊敬与信赖。
在生产制造企业中,仓储是企业物料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操作成本。
在海尔特有的仓储管理模式中,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通过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使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仓储模式中,从先进技术的应用到作业流程的管理,从货物的入库到接单配送等个各环节,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仓储的重要支柱。
信息化:从理想回归现实
在我国,先进仓储业的信息化发达程度,并不能掩盖大多数企业的“初级阶段现状”。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研分析显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目前主要出现在烟草、医药、家电等行业的一些大型生产企业,专业化的仓储或物流企业还极少见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仓库。中国仓储协会59家会员企业填报的数据显示:只有31家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多数企业只有单一的仓储管理系统。
现代化仓储设施的建设、先进装备的构置和各作业环节信息系统的构建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而所有的高科技技术的实施和信息系统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当然,还必需有足够的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行,因此,我国的仓储现代化还只是在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或合资企业中有所体现。在大多数物流企业、仓储企业中体现最多的信息化也只是单一的信息模块的建设,或局部信息技术的使用和部分先进装备的操作。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仓库租赁的简单业务中,除了一纸租赁合同外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信息技术和高科技设施操作人员的缺乏,已经影响了现代化仓储的发展。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操作维修人员缺乏,使一些仓储企业现有装备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在新建库房设计时没有考虑后续的维护和开发,限制着设备的使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安装后,部分系统失灵损坏,配件和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十分困难。
就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而言,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因没有做好仓库建设和规划的充分调查分析工作,使自动化仓库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中,存在着重大的决策问题。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没有对其必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建设完成之后才发现在实际的利用中对于自动化的要求很低,利用率很小。对提高仓储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不足,对配备的装备不愿使用,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人工作业的基础上,对新型的自动化仓库信心不足,并没有把自动化仓储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从而在思想上放弃了自动化仓储的研究和使用。由于外部因素和形势发生了变化,即收发任务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物种类的变化,但是仓储设备和管理系统没有跟着变化和升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仓储处于一种闲置状态。
信息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仓储,现代仓储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占具着独特地位。
专家预计,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品牌仓储企业将成为客户的首选对象;仓储业将会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严格的国土政策将对仓储业产生重大影响,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现有仓储环境的基础上,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仓储增值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地将各操作环节合理对接,并使其综合物流业务成为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把仓储业的功能向上下游延伸,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入。
仓储业的发展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仓库高度的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等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也会更快。随着冷库、液体库、化工危险品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物流中心的专业化方向更为明显,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仓储业要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功能更加齐全、运营更加有效、产出更高的物流中心。库房的建筑密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强、站台库数量增长、起重设备更加先进、调度更为科学将是仓储企业追求的目标。由此,公共仓储信息平台的建立,仓储业的信息系统与客户信息系统的对接,信息技术的先进、适用、价格合理,将引起更多仓储企业的关注。信息服务供应商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其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已有较成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价格较高,对硬件系统资源性能、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素质以及物流市场大环境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等都有较高要求,还不适合目前仓储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
据著名企业管理教育专家平行老师讲述 ;我国的传统仓储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协调,引进懂技术、懂管理、会操作的物流人才队伍这些外部推动因素之外,还需要仓储企业自身主动应变,积极探索实践。比如:企业建立新的仓库管理标准,以适应少批量、多品种、周转快的商品流转特点;引入ISO9000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快速有效地响应厂家与商家、商家与使用者对物流的需求;做好“仓库装卸自动化”与“收货、发货、仓存管理智能化”这两项基础性工作;企业在原有的储存、保管功能基础上,增加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功能;物流企业与先进的生产、营销企业主动结盟,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扩张自己的网点和配送体系。
9、什么是仓储的信息化管理
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物品种类数量用途、储存位置、库存状况等等。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贴上唯一识别的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的、联网的数据库。仓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转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