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物流信息化管理

物流信息化管理

发布时间: 2021-02-19 02:02:01

1、物流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物流信息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物流信息搜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并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以期达到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的活动。

物流信息管理就是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并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物流供应链各环节协调一致,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减少信息冗余和错误,辅助决策支持,改善客户关系,最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的高度统一,达到提高物流供应链竞争力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如下:

信息政策制订

为了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物流信息的相互识别和利用,实现物流供应链信息的通畅传递与共享,必须确定一系列共同遵守和认同的物流信息规则或规范,这就是物流信息政策的制订,如信息的格式与精度、信息传递的协议、信息共享的规则、信息安全的标准、信息存储的要求等等,这是实现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

信息规划

即从企业或行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进行长远发展的计划,确定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制订出不同阶段的任务,指导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保证信息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信息收集

即应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物流信息的采集,以反映物流系统及其所处环境情况,为物流信息管理提供素材和原料。信息收集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中工作量最大、最费时间、最占人力的环节,操作时注意把握以下要点:首先,收集工作前要进行信息的需求分析。明确了解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决策和开展日常管理活动过程中何时、何处以及如何需要哪些信息,确定信息需求的层次、目的、范围、精度、深度等要求,实现按需收集,避免收集的信息量过大,造成人、财、物的浪费,或收集的信息过于狭窄影响使用效果等。其次,收集工作要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要求收集到的信息能客观地、系统地反映物流活动的情况,并能随一定时间的变化,记录经济活动的状况,为预测未来物流发展提供依据。第三,要合理选择信息源。信息源的选择与信息内容及收集目的有关,为实现既定目标,必须选择能提供所需信息的最有效信息源。信息源一般较多,应进行比较,选择提供信息数量大、种类多、质量可靠的信息源,建立固定信息源和渠道。第四,信息收集过程的管理工作要有计划,使信息收集过程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工作,就是根据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加工及储存等活动,加工出对使用者有用的信息。信息处理的内容如下: 1.信息分类及汇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或规定,将信息分成不同的类别进行汇总,以便信息的存储和提取。 2.信息编目(或编码)。所谓编目(或编码)指的是用一定的代号来代表不同信息项目。用普通方式(如资料室、档案室、图书室)保存信息则需进行编目,用电子计算机保存信息则需确定编码。在信息项目、信息数量很大的情况下,编目及编码是将信息系统化、条理化的重要手段。 3.信息储存。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储存介质,建立有关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存储,或通过传统的纸质介质如卡片、报表、档案等对信息进行抄录存储。 4.信息更新。信息具有有效的使用期限,失效的信息需要及时淘汰、变更、补充等,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5.数据挖掘。信息可区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是可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的、可编码化的信息,隐性信息则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个人的行为、世界观、价值双和情感之中,往往很难以某种方式直接表达出来或直接发现,也难于传递与交流,但隐性信息具有可直接转化为有效行动的重要作用,其价值高于和广于显性信息。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需要对显性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提取等,挖掘出隐藏在后面的隐性信息,这就是数据挖掘的任务。数据挖掘包括数据准备、数据挖掘、模式模型的评估与解释、信息巩固与应用等几个处理过程。首先通过数据准备对数据库系统中的积累数据进行处理,包括选择、净化、推测、转换、缩减等操作,然后进入数据挖掘阶段,依据有关目标,选取相应算法参数,分析数据,得到形成隐性信息的模式模型,并通过模式模型的评估与解释,依据评估标准完成对模式模型的评估,剔除无效、无用的模式模型,最后在隐性信息的巩固与运用中,对形成模式模型的隐性信息做一致性检查,消除其中的矛盾与冲突,然后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对挖掘出的信息做二次处理,形成专业化、可视化、形象化的数据表现形式,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反馈、完善的过程。

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是指信息从信息源发出,经过适当的媒介和信息通道输给接收者的过程。信息传递方式有许多种,一般可从不同的传递角度来划分信息传递方式。(1)从信息传递方向看,有单向信息传递方式和双向信息传递方式。单向信息传递是指信息源只向信息接收源传递信息,而不双向沟通交流信息;双向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发出者与信息接收者共同参与信息传递,双方相互交流传递信息,信息流呈双向交流传递。(2)从信息传递层次看,有直接传递方式和间接传递方式。两种传递方式的区别是信息源与信息接收者之间,信息是直接传递,还是经其它人员或组织进行传递。(3)从信息传递时空来看,有时间传递方式和空间传递方式。信息的时间传递方式指信息的纵向传递,即通过对信息的存贮方式,实现信息流在时间上连续的传递。空间传递方式指信息在空间范围的广泛传递。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视传真、激光通讯、卫星通讯等等手段,为信息的空间传递创造了条件。(4)从信息传递媒介看,有人工传递和非人工的其它媒体传递方式。

信息服务与应用

服务与应用是物流信息资料重要的特性,信息工作目的就是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方面使用。物流信息的服务工作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按一定要求将信息内容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音像影视、会议、文件、报告、年鉴等形式予以发表或公布,便于使用者搜集、使用。 2.信息交换服务。通过资料借阅、文献交流、成果转让、产权转移、数据共享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换,以起到交流、宣传、使用信息的作用。 3.信息技术服务。包括数据处理、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及技术培训、软件提供、信息系统开发服务等活动。 4.信息咨询服务。包括公共信息提供、行业信息提供、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工程咨询、信息中介、计算机检索等,实现按用户要求收集信息、查找和提供信息,或就用户的物流经营管理问题,进行针对性信息研究、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帮助用户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实现信息的增殖和放大,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带动用户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2、什么叫做企业物流信息化

企业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企业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企业物流信息化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

3、为什么说物流实现信息化是必要的

我国的经济信息化系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物流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物流作为一个涉及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环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1 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 1.1 物流信息化是由物流信息的特征决定的 物流是一个大范围内的活动,物流信息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物流信息具有信息源点多,分布广、信息量大、动态性强、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快、及时性要求高的特往。这意味着物流信息的收信、加工、处理要求速度快,种类繁多。物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供应系统、消费系统等都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收信这些类别的信息,要收信和处理这些类别的信息就必须进行物流信息建议。 1.2 物流信息化大大缩短了流通过程 传统的物流只是单纯的物的集结与分散,实现一次物的流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现在的许多大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一些主要环节,如仓库管理、销售管理等虽然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真正实现物流信息化的企业却很少。物流信息化包括物资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过程的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计划、销售计划、供应商的选择、顾客分析等提供决策支持,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在物流管理中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进而做出更好的采购、销售和存储决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增加对企业的内容挖潜和外部利用,从百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1.3 物流信息化可以使物流功能得到改变 物流不再仅仅运输物,同时也在运输信息。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物流中心的集散功能实际上是对各种信息的集结和扩散,信息化使物流中心成为一个粹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物流信息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精减一些人员,节约一些费用,而是要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物流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1.4 物流信息化可以缩短物流的传递长度 传统的物流信息很不明晰,只能反映发球本企业范围内的信息。而通过信息的网络化,可以使物流信息明确、全面和流畅。随着信息网络的建成,物流信息已经从“点”发展到“面”,以网络的形成将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社会各部门、各企业间低成本的数据高度共享,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5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因素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将改变现有社会经济的消费系统和生产系统,从而改变人类生存的秩序。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服务性系统,社会经济秩序的变革必将要求现有的物流系统结构、秩序随之变革。物流信息化即是这种变革的动力,也是这种变革的实质内容。

2 对铁路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2.1 对物流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的准确性差 企业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虽然有迫切要求,但是在实现过程中,由于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的认识的足,不能保证对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往往半途而废。 2.1.1铁路几十年来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各单位、各企业都是通过经营者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的条条框框来制定采购计划、销售计划、存储计划等各种决策计划。 2.1.2 长期的计划经济对铁路物流企业影响非常大。各种信息的获得主要是依据计划体制而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管理观念相当落后,完全无视客户需求,而是一个人说了算,缺乏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和认识,造成信息准确性差,市场竞争力小。 2.2 资源不能共享 信息化物流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数据采集系统层出不穷,而铁路物流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对各处数据的采集还停留在原始阶段,造成数据不能通用,因此影响了各物流企业的相互联系与合作。由于供货单位与需求单位地域性的差异,人们对物资采购和消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再加上人员素质问题,在物流活动中不能做到资源共享,产生盲目的采购、存储和消耗。 2.3 积压呆滞物资过多,奖金占用过大 积压呆滞物资过多是铁路物资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体制问题、管理问题、采购问题和历史等。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关键是信息化程度较底,对物流过程各种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和处理,供求信息不明确,造成库存物资加大,产生了积压呆滞物资。例如,兰州铁路局2001年度库存物资达到了1.8亿元,使物资周围速度降低,奖金占用量大,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各单位之间形成了大量的三角债,债权5000多万元,债务5000多万元,致使单位物流成本加大,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下滑。而信息化可以使物流资金占用紧缩,以小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利润。 3 对路局物流信息化一点建议 3.1 领导支持 3.1.1 管理层必须掌握现代的物流新理念,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武装自己,才能带动全企业做好物流信息化工作。 3.1.2 管理者必须重视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环境建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计算机,做好物流信息化的硬件资源配置。 3.1.3 广泛使用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在无时空限制的网上进行交易,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和配送体系,使物流业实现信息化、协作化和一体化,实行长途运输与短途配送相结

合,专业配送与社会配送相结合,使物流信息化过程化为物流企业的增值过程。 3.2 基层站段的配合 由于以往物流信息化程度低,造成基层站段的物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被上层物流管理机构明确,因而使一些行车急用料、重点料不能做到随要随到,而一些消耗少、使用范围小的物资大量积压,给基层站段的正常工作带来的一定的困难。 3.2.1 硬件设施必须齐备。基层站段必须根据物流信息化的需要配置计算机,以前有些站段虽然配备了计算机,但仅仅是一些单机操作,没有同路局其他单位连网,所做的是一些单一的票据输入、打印等。而联网后,可以在网上清楚地了解物资动态,减少盲目采购,降低成本。 3.2.2 软件基础必须提高。管理机构必须做好站段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做到全员掌握物流信息化技术,为物流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3.3 建立中局内部网络 企业物流的Internet是Internet技术有物流企业的应用。它一般由客户服务器和基本平台组成,能够实现对现有的数据进行静态访问,又可以对公共信息实现基本共享。 3.3.1 市场营销功能。通过网络的事务处理方式,材料供应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各用料单位的信息,保证及时供应,同时在工作中完成各种合同的建立、订单查询、市场状态的跟踪等一系列问题。 3.3.2 项目管理功能。信息网络可以管理铁路物流业的其他供应项目,如调整供应计划,以及站段用料的意见反馈等,及时修正各种采购、运输、存储等决策计划,以低廉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进行铁路物流业内部的沟通、信息的管理,为物流信息化做贡献。业内部沟通、信息的管理,为物流信息化做贡献。 3.4 网上招标采购的运用 铁路现行的物资采购方式缺乏透明度和效的监督,致使采购渠道混乱,不仅增加了物资采购成本,也给铁路运输埋下了隐患。从1999年1月路局成立了招标办公室,到2000年6月,通过招标采购为路局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随着铁路的发展,现有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物流信息化的需求,而实行网上招标势在必行。在运用网上招标的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些“专家库”、“人才库”,借助别人的力量,弥补我们专业技术的不足,随时了解市场动态,对于那些资质高、信誉好的厂商建立一个合理的“产品、重量、价格数据库”,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及时根据市场信息反馈调整各个数据库,为节约人力,降低成本做贡献。 3.5 联通财务和物资信息网络 路局在财务处通用会计系统全面接口的前提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将物流作业流程标准化。所有的单据采用计算机处理,基础信息一次性输入,财、料单据信息统一,进行

统一结算,实现财务、物资信息共享。该系统有申请计划、分配计划、合同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收发料管理、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报表管理、网络查询等功能,对节约奖金,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6 改进物流管理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物流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如何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公司 可以较好地将外协车辆资源的信息,尤其是一些长期稳定合作的 车辆资源信息.在系统中进行维护.对每一辆车管理到车号、车 型、驾驶员情况、车况、合作记录、熟悉的线路、费率以及其他 各种相关的细节信息,这样,在进行运输或配送过程中的车辆调 度时.系统可以根据业务订单的内容以及其他限制条件如成本、 账期等,在系统中自动选用合适的内部和外部车辆。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包括与收货人的交接信息的及时准确反 馈,直接影响到客户对物流企业的信心。
通常.在国内现有的条 件下可以考虑以下的信息跟踪方式: 配送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和随车人员定时向物流企业的管理 中心通报货物的状态,可以用手机或其他的传统通讯工具来实现。 实施车载的GPS系统,由物流公司总部安装GPS软件,并 向卫星通讯服务商购买单点对多点的定位服务。 某些IT服务商提供公共的GPS平台.可以同GPS平台服务 商合作,利用服务商软件系统和门户网站.并在自己的车辆上安 装该服务商提供的GPS车载设备.这样就可以在该平台上对自己 的车辆位置进行跟踪。 目前正在逐步尝试推广的手机定位系统.其原理类似GPS 系统.不同的是GPS系统利用卫星信号定位.而手机定位系统利 用手机服务商分布在各地的机站进行定位。

5、什么是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回类、传递答、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 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6、物流信息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智能订单处理和处理跟踪;
2、智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分拨中心管理系统;
3、智能供应链跟踪管理系统;
4、智能运输排车派车系统,智能运输管理系统;
5、智能人员绩效考核系统;
6、智能财务结算和物流金融管理、融投资管理系统;
7、智能物流量预测系统;
8、网上客户下单和查询跟踪系统。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