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意义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2-16 17:16:10

1、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2、如何评价企业的数字化程度

养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数字化率都是很低的,可能在管理方面能有一点。如果专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属率那就看你们在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饲养、监控和后续加工中所使用的设备有哪些涉及到信息化和数字化控制,有个大概的一个比例就行了。估计就是百分之几就差不多了。关键工序数字化率这个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这个比率应该是用来衡量生产加工企业的,种养殖的没太大意义。

3、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评价对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同样也离不开评价。在信息化的初期,由于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各要素进行客观评价,人们往往只关注短期效益,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盲目投资硬件,而忽视软件和技术管理,导致信息技术与管理脱节。随着人们的认识日渐深入,人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应当与管理融为一体,信息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能力的评价讲信息技术和管理融合在一起,使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信息化能力评价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发展水平,还要对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信息化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评价。只有全方位地评价信息化能力,才能帮助国家、行业、企业利用正确的理论和工具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理性分析,并优化配置信息、信息设备、信息技术及信息人员,这样不仅减少了信息污染、信息垃圾,节约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还能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信息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盲目生产和重复配置、信息资源的冗余和短缺并存、信息侵权、信息犯罪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等问题,从而实现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信息资源的目标。
3.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是信息经济的突出表现,全面评价信息化能力并量化信息化绩效,能够客观地评价出信息化建设对整个社会各层面的贡献,尤其能分离出信息化建设的“外部效益”。通过对比信息化建设前后的目标和所取得的成效,持续改进并消除“数字鸿沟”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多角度动态评价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信息化能力,可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信息化建设进展。客观上,信息化能力评价在信息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导和导向作用,促进了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
4.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信息化指标的统计分析,定量地衡量国际及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和效率,政策制定部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水平,准确地掌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阶段。通过各部门、地区的对比,发现薄弱环节,总结经验,将其作为调研和决策的参考,结合新的现实,根据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的战略目标及时作出调整,从而提供了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宏观决策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知道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研究制定信息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指导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实践,使信息化建设建立在效益、统筹的基础上。
5.正确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能力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假设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其信息化的现状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正确评价信息化能力,可以很好地诠释“IT生产效率悖论”和“IT增值论”,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促进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有利于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为其他行业提供有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完善相应的信息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而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而这些恰恰是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准确客观评价信息化能力是信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很好地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4、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相关竞争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5、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6、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7、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人员素质在企业竞争优势中极为重要。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不管是高层领导、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
总之,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早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5、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评价对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同样也离不开评价。在信息化的初期,由于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各要素进行客观评价,人们往往只关注短期效益,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盲目投资硬件,而忽视软件和技术管理,导致信息技术与管理脱节。随着人们的认识日渐深入,人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应当与管理融为一体,信息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能力的评价讲信息技术和管理融合在一起,使信息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信息化能力评价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发展水平,还要对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信息化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评价。只有全方位地评价信息化能力,才能帮助国家、行业、企业利用正确的理论和工具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理性分析,并优化配置信息、信息设备、信息技术及信息人员,这样不仅减少了信息污染、信息垃圾,节约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还能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信息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盲目生产和重复配置、信息资源的冗余和短缺并存、信息侵权、信息犯罪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等问题,从而实现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信息资源的目标。
3.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是信息经济的突出表现,全面评价信息化能力并量化信息化绩效,能够客观地评价出信息化建设对整个社会各层面的贡献,尤其能分离出信息化建设的“外部效益”。通过对比信息化建设前后的目标和所取得的成效,持续改进并消除“数字鸿沟”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此外,多角度动态评价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信息化能力,可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信息化建设进展。客观上,信息化能力评价在信息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导和导向作用,促进了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
4.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对信息化指标的统计分析,定量地衡量国际及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和效率,政策制定部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水平,准确地掌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阶段。通过各部门、地区的对比,发现薄弱环节,总结经验,将其作为调研和决策的参考,结合新的现实,根据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的战略目标及时作出调整,从而提供了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宏观决策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地知道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研究制定信息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指导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实践,使信息化建设建立在效益、统筹的基础上。
5.正确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能力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假设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其信息化的现状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正确评价信息化能力,可以很好地诠释“IT生产效率悖论”和“IT增值论”,能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促进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有利于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为其他行业提供有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完善相应的信息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而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而这些恰恰是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准确客观评价信息化能力是信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很好地引导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6、如何看待和评价企业信息化的效益

一、企业信息化新解 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
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于,继续解决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生产方式从工业粗放经济向信息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 与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这场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代表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革命,改革的范围从农村、城市,扩展到全球化。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企业信息化指标,来自于实践,是对企业信息化实践经验的总结。从这些实践经验的初步概括中,我们将企业信息化归纳为以下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即,是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是基础设施重建,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再造和制度创新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与以往的企业信息化定义不同,这个定义强调以下三方要点:
首先,强调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是企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表现在生产力上,是信息技术从边缘业务应用到核心业务深化的转变过程;表现在生产关系上,是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不光是信息技术应用,而且是管理的根本转变。不光是发展,更是改革,是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企业信息化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 企业信息化是一场体制转变,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和工业时期)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落后经营方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推进企业信息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同时应强调,它不是传统的工业化意义上的改革与发展,而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义上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企业信息化所实现的总的转变,是通过它的诸构成要素的转变具体实现的。这些构成要素,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信息化比较全面的内涵。 第一个要素是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二个要素是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第三个要素是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从国家信息化六要素中信息技术和产业演变而来),强调通过信息化增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信息附加值。从结构升级角度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现实意义。第四个要素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强调对企业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开发利用;强调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作为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具有较强针对性。第五个要素是企业管理再造,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侧重不同,强调的是管理本身从以职能为核心向以流程为核心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的再造,就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而不光是一般的资源配置,强调要注意“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把这个要素独立提出来,是为了纠正时弊。第六要素是制度创新,它实际是三个要素的集合,一是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强调企业信息化使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包括制度、规范)成为新的增量因素,这个要素以往经常被忽略;二是引进新的产权制度,强调企业信息化将导入无边界虚拟企业等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企业制度相互补充,这个指标以往也被忽略;三是信息化人才。这是六要素原有指标,但这里主要强调信息化人才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性。强调学习和知识创新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机械的以产值为核心的生产目的的实现,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生产目的的实现。 第三,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知识创新基础上人的现代化转变。强调企业信息化不是从技术到技术,不能为了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而忘记信息化的目的;企业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超出企业边界的社会效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信息化,实质是中国第三轮改革的微观机制再造。企业信息化指标方案,实质是改革的微观制度方案设计。从这个高度审视原有的各种企业信息化指标方案,必须克服单纯技术应用观点,要把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作为新的指标方案的聚焦点,通过改革,充分挖掘传统会计制度和传统管理制度忽视的新价值因素,特别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企业知识价值、行为价值、文化价值,探索以货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要素和以信息价值为基础的非会计要素相结合的新的投入产出关系和管理方法,为企业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实战能力服务,为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现代化服务。 二、企业信息化要求改变传统企业观,树立正解的效益观 当前,什么是“有效益的”信息化,什么是“没有效益的”信息化,这是我们搞信息化面临的最重大的价值判断。 今天,我们提出“搞有效益的信息化”,实际是在重建信息化的价值评估体系,它客观上必然包含对以往标准的判断力批判。 评估和推进有效益的信息化,要求我们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度,转变工业时代形成的传统企业效益观,我们认为,企业信息化效益的评价标准,要从“做大”“做强”的传统标准,向“做活”的新的标准升级。 现实问题所在 企业短命,是当前中国企业的顽症。 信息化本来正属解药范围,但在中国,药方经常被开错。许多企业搞信息化投入巨大,但效益看不出,或不明显。最坏的结果是,企业不吃这副药,早晚会死;吃了这副药,死得更快。所以有人戏称:企业不搞信息化,是等死;企业搞了信息化,是找死。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药方开错,如果只是偶然的,问题还不大。但如果从看病的理论,到诊断的方法,都有系统的、方向性的偏差,就会导致大范围的误诊误治。 认识和评价企业的信息化的效益,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以致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61索洛发表了著名的“生产力悖论”:“你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看到‘计算机时代’的影子,但是在经济统计年鉴上除外。”意思是信息化光看到投钱,看不到效益。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不是信息化本身不对,而是我们在“效益”的评价标准上存在系统偏差。 著名的企业治理问题专家、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一言见血指出了问题的症结:“要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我们的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对自身所持的企业观、经营观以及相应的运作重心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就企业经营观而言,前一阶段我们的主导方向是‘做大’,现阶段普遍强调的是‘做强’,而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要步入倡导‘做活’的企业经营成长的新阶段。”“从组织活性上看,‘做大’主要是把企业当成‘机械组织’,‘做强’主要是把企业当成‘一般系统’,而‘做活’则主要是把企业当成有机的‘生命体’。这种新的‘生命体’观着眼于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着眼于企业的生命力。” 把李维安院长的意见归纳得更明确一些,我认为,做大、做强,是工业化标准;做活,才是信息化标准。 没有效益的信息化,往往是贪大求强,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机械组织和一般系统,结果事倍功半。忽略了信息化的真正特长,以为信息化投入越多,产出也越多,企业就越强,极端的发展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支撑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指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企业信息化投入越多,“信息化水平”越高。试问,有哪个企业信息化指标,会出现投入多的比投入少的评分低的情况?一个也没有! 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企业信息化如果不同增强企业活力内在联系,投入多了,往往事与愿违,造成浪费,甚至干扰企业正常目标的实现。如果企业信息化没有正确的效益目标,就会掉入IT厂商“多多益善”的推销陷阱,真的出现“生产力悖论”所说的情况。 站在先进生产力前列,看“有效益的信息化” 从做大做强,到做活的转变,是企业价值观的系统转变。 为什么说要站在生进生产力前列,看“有效益的信息化”?因为站在传统工业生产力基础上,看信息化投入,往往看不出投入的门道。投得对不对,投入是多是少,都没有系统的依据。 系统的依据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李维安教授的看法,与我们从信息化一线得到的观察结果乃至理论思考,是完全一致的。即:看是否有利于增强企业作为生命有机体的生存进化能力。 把企业视为机械系统,还是生命系统,是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的分野。 工业技术革命,使我们把企业当作无机的机械系统看待,习惯于线性地理解企业的投入产出因果联系,而不习惯用网络化的方式理解企业。 信息技术革命和生命技术革命的实质,都在于把世界当作有机系统看待。这是与工业技术革命最大的不同。如果把信息化也理解为机械化,就会站到传统生产力的立场上去。所以我们说站在先进生产力前列,就是特指从生命技术革命的前沿角度看问题。 当然,机械系统和有机系统,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正如工业化和信息化,也是相互促进的。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长期习惯于从工业化的立场观点看问题,由此带来了实践上的偏差,导致盲目投入,因此我们在这里才特别强调先进生产力的观点。 什么是信息化带给企业的最大效益? 企业信息化确实可以用来加强工业化,使企业更大更强,但这只是把信息技术当作一般工业技术来使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最本质的特征,一般来说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信息技术本身除了具有工具的特征之外,之所以能推动历史前进,主要在于它特殊的方面,即反映历史目的、历史方向的方面。具体说,就是它与一般工业技术对企业使的劲相反,最大擅长是推动企业向有机化这个历史发展的方向推进。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加强钟表机械的准确性,但信息技术真正的特长,是把机械系统的无机化信息传统方式,逐步改造为类似基因系统的自组织自协调的有机化信息传递方式,让钟表具备智能。区别在于,基因的信息传递模式,是并行的、非线性的、网络化的、分布式的;而机械表的信息传递模式,是因果联系的、线性的、单一的、集中式的。用信息化加强什么,效益有本末的不同。 区别“活”的系统与“非活”的系统,是抓住信息化效益特殊性的关键。一般来说,“活”的系统,相对于“死”的系统,总是具备如下的特征: ——系统有自己从内产生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内在目的决定生存发展。
——系统对内具有复杂系统低成本自组织、自协调的特征。
——系统对外具有灵活反应能力,并且具有交流负熵的对话能力,并且能够自适应。 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不同于工业化种种手段达到的特殊效果,主要集中在“做活”上。因此,除了要让信息技术帮助传统的“死”系统使“蛮力”外,更要发挥它帮助企业做活的特长。 对企业来说,“做活”意味着:
——从竞争的“强”到合作的“强”。不管企业是明晰产权,还是不明晰产权(例如在虚拟企业的生态链合作中),都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调整核心竞争力与外包的关系,都具有积极行动的动力。企业在工业化条件下,通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明晰产权,从内在动力机制上达到竞争能力的自强;在信息化条件下,主要解决的是跨组织边界的合作能力这种“强”,包括社会资本(关系、信任)的加强、利益相关度的加强、合作机会的把握等等,虚拟产权给了企业这种合作之强的动力机制。
——从官僚化之“大”,到扁平化之“大”。企业在做大,做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数字神经系统的建设,实现组织的扁平化、柔性化,保持类似有机体那样的低成本有机协调的能力。
——从后劲不足,到活力持续。企业更灵敏地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并能有效采取应对措施,保持不断创新的能力。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有效益的信息化,这个效益,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赢利。 企业当然要追求赢利。但不能简单化到用马上能挣多少钱来衡量企业信息化的效益。因为,举例来说,如果某项赢利是一种短期行为,甚至自杀行为,就会与企业效益发生根本上的矛盾。诚如李维安院长所说,“以生意人的眼光把做企业当成‘做生意’,不能不被认为是当前企业短命的一个原因。而新企业观则把企业看作‘生命体’,做企业就要追求企业的生存发展,着眼于企业的生命力”。 在世界性的信息化浪潮中,增强企业生命力的根本途径,是使企业从工业化时代的机械组织,演进为信息化时代的有机组织,因为有机性才是生命性的根本特征。如果说工业化背景下的明晰产权为核心的改革,给了企业做大做强的骨骼,信息化的最大效益和根本效益,应当是赋予企业做活的神经和灵魂。 企业效能指标显示信息化可衡量价值 如果站在信息化特殊性的立场上设计价值评估体系,就必须从世界观到方法论,对原有价值评估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造,重新对效益进行价值定位。 企业效能指标从内容上说,包括适宜度指标和灵敏度指标。它从有机化的角度认识和把握企业信息化。 适宜度指标的实质是测评信息化系统的有机化程度。包括信息化系统与传统业务系统的有机联系程度,信息化各子系统的整合程度,信息化整合传统资源的有机化程度等等。 举例来说,“信息化投资是不是越多越好”这样的问题,从系统有机联系角度出发,要看企业属于哪类行业的企业,哪种规模的企业,哪一发展阶段上的企业。如果一个饮食业的小型企业,按照航空业的大型企业的模式进行信息化投资,多投的部分应视为无效的投资,不仅不应算成绩,而且应降低对它相关的信息化水平评价。 再比如,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与这个企业本身的业务战略,也有一个匹配不匹配的问题。如果企业战略是创造用户价值型的,而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却是成本竞争型的,二者不匹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灵敏度,是企业本身作为有机系统的生命特征的代表,它是企业信息化效益的集中体现之一。 如果经过信息化,企业没有明显改善它的决策反应速度,提高它对市场和对手信息的反应灵敏程度等,就不能认为这个企业的信息化取得了相应的效果。虽然这个企业也许在信息化建设上使了很大的劲,到这里分数就要打折扣。 企业效能指标从形式上看,同样反映了信息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它是适应复杂有机系统的现实方法。 用无机化的方法解析有机化系统,是以往企业效益评估的通病。过去评价企业信息化,最常见的办法,是把信息化投入和企业整体效益简单联接起来。由于很难将企业的整体效益归属给单独的要素,信息化投入产出之间,总是存在一个难解的“黑箱”。 为了解析“生产力悖论”中从信息化投入到信息化产出之间的黑箱,另一种常见方法,是给单独的信息化要素赋予权重。然而,无论是专家打分的德尔菲法,还是根据某一时期的政策导向确定权重,实质都是一种用逻辑方法解析黑箱的行为。如果信息化的规律,真的从逻辑上精确地认识清楚了,用这种方法也未尝不可。但看来,现在谁也不敢说,人类的认识水平已达到了从逻辑上解析生产力黑箱而能服众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效能指标另辟蹊径,沿着用统计规律性来替代逻辑规律性的思路,分门别类采集企业信息化标杆基准值,用这个基准值与被测具体企业的个别值进行比较,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逻辑打分方法的主观性,同时又不至于出现被测企业投入水平分高信息化水平就一定高的情况。 无论是内容上强调系统的有机联系,还是方法上用统计规律替代逻辑规律,都是为了避免机械分析与信息化的产生系统级的“不兼容”。 如何按照信息化本身的规律,评估和推进有效益的企业信息化,目前还只是开了个头,文章需要全社会做。不管怎样说,这个探索是有意义的。 当然,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把信息化当工具使用带来的,有的是把信息化当作一场革命推动带来的。传统价值与新兴价值,自然也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用一个非黑即白的单一价值标准来指导实践。但是,在企业信息化中普遍存在盲目投入现象的情况下,强调观念的转变是十分需要的。

7、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意义

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相关竞争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5、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6、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7、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人员素质在企业竞争优势中极为重要。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不管是高层领导、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
总之,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早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8、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和指标有哪些?

一、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关键是要定出评定质量的指标以及评定优劣标准。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估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不仅数量多、比较复杂,而且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指标也在变化,因此建立价值评估体系是当务之急。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价值评估模型,我们才能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二、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
1.定量指标
分析定量指标可以按传统的模式,广义的信息系统的投资回报可以简单写成:
ROI=(成本降低十收入增长)/总成本
(1)投入指标(总成本)
1)系统分析设计费用和实施费用,包括硬件、软件和人员消耗费用等。
2)人力成本,包括人员重新招聘、人员重新部署和人员培训的费用。
3)流程成本,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部署信息系统的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
4)系统运行成本,诸如集成和测试费用、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数据分析成本、数据转换成本等。
5)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持续改进费用。
6)机会成本。例如,企业由于选用其中某一家厂商的管理软件系统,而放弃了其他厂商所能够带来的机会效益,就是一种典型的机会成本。
(2)产出指标
产出指标主要包括收入增加和成本降低。
2.定性指标
(1)宏观指标
1)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否提高了。如果将其转变为具体的经济指标,可以分为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准确率、设备利用率、市场信息准确率、客户满意率、交货准时率、产品优质率等。
2)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否有所创新。
(2)微观指标
1)信息系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包括系统的用户数量、用户的职位、系统信息数量、业务信息数量等。
2)信息系统对资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如果把OA信息系统比作人体骨骼的话,信息资源就是肌肉和血液。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这可以从挖潜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进行评估。
3)企业的业务流程、工作流程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4)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人力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的参与者,即信息化的主体。在这里,人力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人员和企业的其他员工。对于前者的评价,主要考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对后者,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5)是否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
6)企业不同部分之间是否拥有统一的基础数据环境,以及能否实现协同工作流。
7)系统数据是否能够确保完整,以及能否确保质量。
8)企业各级人员对信息系统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接受,包括企业文化是否发生变化,销售、市场、服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否发生变化,绩效考核方法是否发生变化等。
9)是否减少人工信息处理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工费用和办公开支。
10)是否加快信息收集、传递、处理速度,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
11)是否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信息安全的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如各类具有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等功能的子系统和分系统。但同时,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既可以窃取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内容,又可以扰乱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内容。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演变为严重限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安全的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3)系统实施后是否拥有后续的持续改进和升级服务。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