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学科 » 浅谈信息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浅谈信息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2-15 04:59:04

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信息产业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

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3、劳动力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

(1)浅谈信息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扩展资料: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二十世纪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原子能等高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其中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四十多年中,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双轮推动下,电子信息设备一方面通过极其迅速的更新换代,使性能高速提高,体积能耗不断减小,另一方面以惊人的速度降低价格,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能性。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猛兴起,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2000年底,互联网将世界各地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5亿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信息大通道,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揭开信息经济时代的序幕。(主要有以下五点,受字数限制不展开说)
一、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二、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
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四、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
五、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供参考。

3、以“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思考信息技术到底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个人社会化是指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也是指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地认识自我,并获得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人的社会化既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又取决于社会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家用电脑随时使用世界各地的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丰富资源,还可以积极地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而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现实”环境以其形象逼真的效果反映客观真实世界,使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具社会渗透力。虽然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增加了人们了解世界的机会,而且对人的社会化方向、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方式的选择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就信息技术与个人社会化而言,以下问题值得思考:1.正确对待个人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2.正确对待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3.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

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在这股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城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1 提高了城市规划的效率与科学性。智能城市"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必须以地球信息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与方法基础,以体现城市规划: 1 理想、理性、综合 整体 、系统、动态、生态的思想; 2 以区域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人居环境为重点; 3 决策支持的方法。

2 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以往所没有的新兴产业; 2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传统产业明显带有信息化的痕迹,从而获得新的出路; 3 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取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总之,城市产业结构开始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向新兴的信息经济模式转变。另外,与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相对应,城市的就业呈现出"软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就业结构中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教育等"软职业"的人员比重的增大。

3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由集聚走向集聚与分散并重。爆发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使资本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开始了近代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集中化趋势,这种集中化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为基础,以交通技术的改进为条件。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将使城市居民的工作、教育、生活、购物、就医、娱乐等打破时空限制,人们对办公室、学校、购物中心、医院、交通工具等的依赖性大大减弱;部分工业生产对资源、对高度集中的生产规模的依赖性亦降低,削弱了集聚的动力。这就大大地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也呈现扩散化趋向。在总体呈现扩散化的趋势下,城市也有一定程度的集聚。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需要更高质量的协调与合作,这就要求城市各种功能在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据统计,到1997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入了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现在信息技术对我们社会造成的两面影响为:

(1)积极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人们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都应该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优越条件时,也要时时刻刻注意他带来的消极影响!

4、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个人发展有何作用

一、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 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二、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网络、 电脑)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
三、教育信息化素是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四、掌握教育信息化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是最活跃的因素。
望采纳!

5、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1.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2.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信息技术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
3.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一定的医学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是最便捷的。
4.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信息技术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信息技术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5.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青少年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信息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青少年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信息技术还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二.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1.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信息技术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
信息技术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虚拟销售赚取不益之才。

6、信息对于现今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的速度明显加快,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开始从量变走向质变。比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并将继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网站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网络民意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政府决策与社会制度的完善。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同时也为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创造了条件。从理论上看,信息社会中的服务型政府,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应具有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等特征。

对于我国而言,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历史时期,发展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而通过对电子政务的评测,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才开始起步,虽然在信息公开、在线办理、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水平与实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总体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公共服务提供方、即政府来看,尽管政府信息技术应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政府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还不高,许多服务事项尚不能实现网络化办理,同时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也参差不齐,影响了政府网上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其次,从公共服务接收方、即公众来看,全国公众总体信息素质较低,尽管我国网民人数已从1999年的890万上升到2010年6月的4.2亿,但占我国总人口比例只有1/3左右,仍有大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或不会上网,也就无法通过网络享受政府服务。

第三,从政府服务传递的基础设施上看,我国农村地区的网络、计算机和手机普及率都要远低于城市,信息化实现政府普遍服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在构成我国信息社会指数(ISI)的诸多指数中,数字化生活指数从2000年的0.0319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0.3910,10年中增长了10倍,远远超过了知识型经济指数和网络化社会指数的增长幅度(这两个指数同期增长分别为27.7%和10%)。由此可见,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生活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个人拥有的现代信息产品显著增加。目前,我国的电视、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普及率不断提高,并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以手机为例,2009年我国手机普及率为56.3%,是2000年的5倍。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正在塑造着全新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据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约有2.3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约2.4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交流,约4600万人利用互联网学习和接受教育,约3500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约1500万人通过互联网求职,约1400万人通过互联网安排旅行……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和数字内容的不断融合,一种新的数字家庭形态正在构建当中。当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普及基于各种终端的家庭设备安全监控系统,还把数字家庭建设作为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一种途径。

总而言之,信息社会发展正在令一切变得更为便利和快捷,也令个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加广阔的空间来施展才能。由此,可以这样说,个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7、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信息技术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方便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如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的政策、形势,查询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商务牯动等。

8、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

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信息网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电子出版以光盘、磁盘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以往信息媒体纸介质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交互式界面的采用为文化、艺术、科技的普及开辟了广阔前景。

网络等新型信息介质、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网络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必然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新的适应网络时代和信息经济的先进文化将逐渐形成。

(8)浅谈信息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扩展资料:

信息技术产业的意义:

信息技术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它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基础之上,采用了先进的理论和通讯技术,是一门带有高科技性质的服务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信息产业通过它的活动使经济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利于各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信息技术产业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递速度,缩短了科学技术从创制到应用于生产领域的距离;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上的调整。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信息技术便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惠。

虽然当今的信息技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不曾奢望的利益,但技术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在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

当今的信息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能力,如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等;但在许多方面,却仍然逊色于人脑,如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模糊判断、模糊推理等等。

尤其重要的是,人脑可以通过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来不断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而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所有能力都是人们通过编制程序赋予给它的,与人脑相比是机械的、死板的和无法自我提高的。

针对以上问题,人们从多年以前就开始研究智能理论与技术,探索人脑信息处理的机制,以便用机器更好地模拟人脑的功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智能理论与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正是这些进展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础。

9、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二十世纪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并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原子能等高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其中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四十多年中,在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双轮推动下,电子信息设备一方面通过极其迅速的更新换代,使性能高速提高,体积能耗不断减小,另一方面以惊人的速度降低价格,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可能性。随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猛兴起,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2000年底,互联网将世界各地100多万个网络、1亿台主机和5亿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信息大通道,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揭开信息经济时代的序幕。

一、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性能价格比继续按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支持信息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现在每个芯片上包含上亿个元件,构成了“单片上的系统”(SOC),模糊了整机与元器件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设备的功能,并促使整机向轻、小、薄和低功耗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已经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的相互渗透使得芯片变成“固化的软件”,进一步巩固了软件的核心地位。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硬件软化”成为趋势,出现了“软件无线电”“软交换”等技术领域。嵌入式软件的发展使软件走出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促使多种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智能化。软件技术已成为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指它们都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致,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用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在业务上要从现在的话音为主或单向传输发展成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三网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三个网合成一个网,但它的确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将引起产业的重组与政策的调整。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在广域网和城域网上,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宽带接入网技术多种方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向信息个人化的目标前进。

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

二、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在过去的10年中,全世界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是相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的两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其中美国经济在近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年均GDP增长3.6%,而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个百分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是不为过的。信息产业本身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经济领域的增长超过了GNP的50%,美国则超过了75%,2000年全球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高达1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我国的信息产业以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主要产品销量迅速增加,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部份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底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10000亿元,销售收入58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4%,电子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1、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向。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3、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或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4、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四、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

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对于这种趋势,美国学者总结说:“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就像我们过去大量生产汽车一样。”

五、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互联网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联网拥有的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成为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进入并从中获取最新科技动态的信息宝库,大大节约查阅文献的时间和费用;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信息网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电子出版以光盘、磁盘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以往信息媒体纸介质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交互式界面的采用为文化、艺术、科技的普及开辟了广阔前景。网络等新型信息介质、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网络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必然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新的适应网络时代和信息经济的先进文化将逐渐形成。 (资料来源:浙江省信息产业厅)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