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
1、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7.1—1958.12)的实施为大陆漂移说“复活”奠定了理论基础是?
国际地球物理年是一种国际间学术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879年就发起过国际极年活动。第1届国际极年是1882—1883年举行的;第2届国际极年是1932—1933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是在上述两次极年活动的基础上,于1950年提出,由国际科学协会(ICSU)组织特别委员会主持这项活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作第3届国际极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是1957.7.1—1958.12召开,为期共18个月,共有50多个国家参加,它的活动是全球性的科学合作项目,由特别委员会组织拟订统一计划和要求,由参加各国共同拟定措施,共同实施。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主席是S.恰勃曼(Chapman),副主席是英国著名学者L.V.贝尔纳(Berkner)以及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别洛乌索夫。
这次活动是以研究地球气圈、内陆圈和水圈内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以解决生产实践与科学理论重大课题为目的。主要学科和内容为气象学、太阳活动、天文学与重力测量、地磁、电离层和流星、北极光、宇宙线、海洋与地震、冰川等学科。
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须在地球上各地区进行较长时期的观测,才能获得较为可靠的数据。因为上述各种地球现象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不可能在实验室内观测与测量,在区域上有极地、高山、海洋、荒漠、冰川的局限,这些学科资料和数据的获得,必须通过地球各区域的考察,才能掌握其分布规律,某些现象的变化要有较长的周期。这是地球科学的特点。
通过这次活动,推动了上述各学科在地球表面上特殊地域的考察与研究工作,填补了极地资料的空白。在地质方面比较突出的收获是关于海底构造及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及海陆过渡带、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1957年英国学者莱凯特和兰康首先发现地球上的磁极漂移与倒转,从而建立了古地磁学和方法,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复活”注入了活力。
这次物理年的活动,是按区域召开分区会议,其中有北极区、西半球区、南极区、东欧区、南非区。
当时我国虽系解放初期,我国地学工作者也组织了国际地球物理年的中国委员会,参加了有关学科的活动,并由陈宗器、朱岗昆、吕保维等参加了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东欧区分区会议,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的荣誉
公司先后荣获“河北省星级职代会企业”、“河北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河北省集体合同先进单位”、“河北省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2000年至2005年,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称号, 2005年6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03年和2005年,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先后两次授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称号。
2005年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被国务院信息化测评中心评为 “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成为石油石化系统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单位。
2005年11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荣获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的“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奖”。
2007年,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由国际地球物理承包商协会(IAGC)普通会员晋升为执委会成员,直接参与制定全球物探行业规则。
2008年,针对公司在国际地球物理勘探行业的影响,SEG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办事处,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地球物理行业的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彻底改变了物探行业由西方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
2009年3月30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荣获2008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46位(2007年度为54位)。
2010年,公司被河北省测绘学会认定为河北省首批测绘科普教育基地。
2010年12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评为“十一五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截至2012年11月底,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配合油田公司累计发现圈闭1.07万个,落实圈闭1.42万个,提交井位1.85万口,采纳1.17万口,参与集团公司重要发现突破37项,建设整装规模储量区块84个,平均参与率达到80%以上,其中重要发现参与率达90%以上,连续7年荣获股份公司“油气勘探突出贡献奖”。
3、国际: 地球科技项目计划
(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岩石圈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极地观测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
国际地球物理年,是全球科技界大联合大协作的首次壮举,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国际化大规模科学考察时代的开端。从1957 年 7 月 1 日至 1958 年 12 月 31 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 (即现在的国际科学理事会,1998 年 4 月改为现名) 发起并组织,来自 76 个国家的 2 万多名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陆地和海洋的 1000 多个观测点对各种地球物理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观测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
国际地球物理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开展的第一个国际年。通过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人类获得了一些有关高空物理现象和极地关系的资料。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活动的成功,使得北极和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进入了正规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阶段。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 13 个项目:气象学、地磁和地电、极光、气辉和夜光云、电离层、太阳活动、宇宙线与核子辐射、经纬度测定、冰川学、海洋学、重力测定、地震、火箭与人造卫星探测等。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 1979 年开始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第一次全球试验、1980 年开始的国际气候研究计划中的极地试验、北冰洋实施的重大国际合作考察以及 “上地幔计划”等多个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历次国际地球物理年对地球进行多方面观测以获得各种数据资料的活动,不仅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具有直接的意义,从长远看来,这种科研活动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在国际地球观测方面也同样作出了积极的努力。1952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成立后,为了促进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的发展,增进各国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友好交往,中国决定组织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由竺可桢任主席,赵九章、涂长望任副主席。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中国按计划进行了风、温度、湿度的地面观测,进行了地磁、宇宙线、电离层等参数的观测和记录,进行了极光、海洋和天文的观测,并综合研究了太阳活动时对近地空间环境的影响和规律。一部分科学家针对当时国际科学界关心的人造卫星、星际航行和空间物理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总之,中国在国际地球观测方面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联合国地球物理年的设立,为人类全方位、跨国界、跨学科开展对地球的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先例。
国际地球物理年大大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促使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南北极的考察和研究。国际地球物理年推动了联合国对外层空间的关注。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通过一项正式决议,要求参与国对于在地球物理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的问题给予注意。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美国和苏联在探索外层空间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在研制人造卫星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 “空间时代”的来临; 美国则于 1958 年 1 月 31 日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还于 1958 年 12 月 18 日发射了第一颗通讯卫星。这些都标志着国际地球物理年胜利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体现了科学合作与竞争促进科技进步的精神。随着 1957 年 10 月人造地球卫星一号的升空而迎来了宇宙探索的开端,这一历史性的事件直接引起了联合国大会对外层空间的关注,并促成了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这一联合国处理为和平目的利用外层空间问题的主要委员会的建立。
·国际岩石圈计划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e Program)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 (ICSU) 的下属组织。英文缩写为ICL。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 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IUGS) 协商提出一项国际岩石圈计划。这是一项旨在 80 年代研究阐明地球岩石圈的性质、动力学、成因和演化,特别是以大陆及大陆边缘部分为重点的国际多学科研究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也为增加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以及开拓它们利用的前景,提供科学资料和先进技术。查明、预测和减轻天然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灾害,也是此项计划追求的目的 。1980 年此项计划获 ICSU 批准,并于 1981 年成立了 ICL,开始实施计划。后鉴于此项计划的重要性 ,ICSU 决定将 ICL 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委员会的领导机构是执行局,委员会下设 10 个工作组和 7 个协调委员会。至1991 年已有 62 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岩石圈计划的工作。
新的岩石圈研究计划已从1990 年开始执行。新计划包括4 个研究主题,即全球变化的地球科学,当代动力学和深部过程,大陆岩石圈以及大洋岩石圈。每个主题又包含若干前沿的科学问题,由工作组负责实施。协调委员会负责解决地区性科学研究的协调和数据交流,大陆深钻等共同性重大的科学问题。委员会的出版物为 《新闻通讯》。
中国是最早的参加国之一,并于1982 年成立了对应 ICL 的中国全国委员会。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简称 WCRP) 由世界气象组织与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主持,以物理气候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此计划在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酝酿,80 年代开始执行,是全球变化研究中开展得较早的一个计划。
WCRP 主要研究地球系统中有关气候的物理过程,涉及整个气候系统。其主要部分是大气、海洋、低温层 (冰雪圈) 和陆地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它主要关心的是时间尺度为数周到数十年的气候变化。
WCRP 的目标有两个方面: 一是气候的可预报程度; 二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WCRP 研究有三个方向: 为期数周的长期天气预报、全球大气年际变率以及为期数年的热带海洋的年际变率、长期变化。包括两大试验: 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试验和世界海洋环流试验,以作为第二和第三研究方向的中心。1993 年 WCRP 科学委员会又在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研究计划,旨在对百年尺度的气候变率进行描述、分析、模拟和预测。
·国际极地观测年 (International Polar Observation Year)
国际极地观测年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 “奥林匹克”盛会,自 1882 年至今仅组织了 3 次,分别于 1882 年至 1883 年、1932 年至 1933 年和 1957 年至 1958 年举行。在 1957 年至 1958 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极地科学研究,直接促成了 《南极条约》的诞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未参加前 3次国际极地观测年。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2003 年至 2013 年,由 20 多个国家参加,中国 1998 年加入。该计划是以 “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打穿大洋壳,揭示地震机理,查明深海海底的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气水合物,理解极端气候和快速气候变化的过程,为国际学术界构筑起新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平台,同时为深海新资源勘探开发、环境预测和防震减灾等实际目标服务。该计划是在国际深海钻探计划 DSDP (1968 ~1983 年) 和大洋钻探计划 ODP (1985 ~2003 年) 两项工作基础上进行的。
一些能在海冰区和浅海区钻探的钻探平台也将加入 IODP。此外,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在考察重新建造一艘类似于 “乔迪斯·决心号”,但功能更完备的新的考察船。IODP 的航次将进入过去 ODP 计划所无法进入的地区,如大陆架及极地海冰覆盖区; 它的钻探深度则由于主管钻探技术的采用而大大提高,深达上千米。IODP 也因此将在古环境、海底资源 (包括气体水合物) 、地震机制、大洋岩石圈、海平面变化以及深部生物圈等领域里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海底以下数千米深部仍然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被称为 “深部生物圈”,其总量估计占全球生物量的 1/10 至 1/2 。深部生物圈的研究对于全球的物质循环、环境演变、生命起源与生命本质规律的探索,以及极端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战略前沿。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
1993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简称GFZ) 在波斯坦召开了关于科学钻探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共有 250 余人,分别来自 28 个国家。此次会议之后,来自 15个国家的科学家再次相聚在德国 KTB 钻井现场,正式讨论成立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简称 ICDP) 。1995 年,德国 GFZ 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 (NSF) 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决定成立 ICDP。1995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加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1996年 2 月由德国、美国和中国发起成立了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 ”,至今已有近 20 个国家和团体加入该计划。
·2009 国际天文年 (2009 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周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提议将 2009 年定为以 “探索我的宇宙 (The Uni-verse,Yours to Discover) ” 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在 2009 年开展纵贯全年,着眼于教育,面向公众,尤其要吸引青少年参与的,国家、区域及全球层面上的各种活动,这将是一次天文学及其对社会、文化贡献的全球性庆典。这项提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支持,并在 2007 年 12 月 20 日由联合国正式宣布 2009 年为国际天文年。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简称 IHDP) ,是对地球系统进行集成研究的联合体———地球系统科学联盟的 4 大全球环境变化计划之一。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影响计划是一个跨学科的、非政府的国际科学计划,旨在促进和共同协调研究。IHDP最初由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会于 1990 年发起,时称 “人文因素计划”。1996 年 2 月,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联同成为项目的共同发起者。
IHDP 结构设置围绕研究、能力建设、网络化 3 大目标进行的,包括科学委员会、核心科学计划、联合科学计划、秘书处、国家委员会 5 大模块。
IHDP 与其他 3 项计划,即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和生物多样性计划,统称 “地球系统科学联盟”。各计划之间通过可持续性联合计划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IHDP 侧重描述、分析和理解,研究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人类安全,可持续性生产、消费系统,以及食物和水的问题、全球碳循环等重大问题。
IHDP 计划围绕着 3 个主要 目 标 开 展、实 施———科学 研 究、科研能力建设和国际化的科学网络。IHDP 的研究需要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合作。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很多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的直接活动已经改变了近 50%的陆地表面,这给生物种类、土地结构和气候带来重大的影响。人类直接或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已经超过总量的一半,很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料也被迅速的耗尽。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一些重要的温室气体的浓度迅速上升,带来了地球气候潜在的变化。沿海、海岸线的生活环境迅速的改变,世界范围内的渔业生产正在衰竭。
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些变化的起因、结果以及可能引起的自然界的响应。显然,也只有依靠全世界的自然科学家 (如生态学家、气候学家、海洋学家等) 和社会科学家 (如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等) 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系列的全球环境变化。
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主要是研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的起因和结果,以及人类对这些变化的响应。这种研究是跨学科领域的,它需要发达、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为之共同努力。近几年中,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已经日益地认识到人类作为地球系统中心的重要性。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IHDP) 在人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什么叫地球物理年?陨石的形成?
国际地球物理年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
博事候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组织机构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下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它的职责是全面规划观测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出版工作。主席是S.查普曼,副主席是伯克纳(L.V.Berkner),有67个国家正式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观测活动。
1950年 6月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时,有些地球物理学者提议,将50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极年观测活动改为25年举行一次。这一提议得到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等国际性组织的支持,并规定从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为期18个月)世界各国共同对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赤道地带和中纬度地区,进行一次全球性的联合观测。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就将第三届国际极年改名为国际地球物理年(IGY)。
国际地球物理年也称作第三次国际极地年,与北极考察史上最早的两次国际合作考察计划(1882年第一次国际极地年和1932年第二次国际极地年)一起,是北极屈指可数的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合作活动。事实上,环北极国家在北极的科学考察历史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南极。本世纪以来,已有近百艘船在北冰洋进行过数百航次的科学考察。目前在北极地区的各种考察站达数百个,此外至少有10艘以上的核潜艇以科学为名航行在北冰洋。然而直到1990年以前,北极却没有能够形成类似于“南极条约”或“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那样的统一有效的国际政治或国际科学组织,原因是北极的特殊地理位置给它被上了强烈的经济、军事和政治色彩。在现代经济发展之前,北冰洋周边陆地的领土归属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所以,环北极国家一般以各自领土为基地,在北冰洋及沿岸陆区进行独立的科学考察和侦察监测。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共有13个项目:①气象学,②地磁和地电,③极光,④气辉和夜光云,⑤电离层,⑥太阳活动,⑦宇宙线与核子辐射,⑧经纬度测定,⑨冰川学,⑩海洋学,(11)重力测定,(12)地震,(13)火箭与人造卫星探测。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以后的上地幔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一开始参加了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中国科学院设置了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竺可桢副院长为主任委员。委员会进行了多种学科的观测。当时因国际上有人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途退出此项计划。但原定各种观测活动仍照常进行,这一活动推动了中国地球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观测活动的佘山地震台为此(以及连续出版《地磁观测报告》等)于1985年获得国际地磁学和高空大气学协会授予的“国际地球物理观测百年纪念”金质奖章。
今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首次全球性的大规模科学研究合作活动,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测地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发起了地球物理信息化年活动:简称eGY,活动将于2007年7月正式宣布启动,2008年底结束。今年还适逢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赵九章先生诞生100周年、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因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组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活动,扩大我国地球物理界的国际影响。
陨石就是小行星、彗星或其碎片被地球引力俘获,而坠入大气层,在与大气层剧烈的摩擦燃烧中剩下的部分
5、地球物理学的发展状况?
国际地球物理年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
博事候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组织机构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下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它的职责是全面规划观测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出版工作。主席是S.查普曼,副主席是伯克纳(L.V.Berkner),有67个国家正式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观测活动。
1950年 6月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时,有些地球物理学者提议,将50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极年观测活动改为25年举行一次。这一提议得到
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等国际性组织的支持,并规定从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为期18个月)世界各国共同对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赤道地带和中纬度地区,进行一次全球性的联合观测。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就将第三届国际极年改名为国际地球物理年(IGY)。
国际地球物理年也称作第三次国际极地年,与北极考察史上最早的两次国际合作考察计划(1882年第一次国际极地年和1932年第二次国际极地年)一起,是北极屈指可数的几次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合作活动。事实上,环北极国家在北极的科学考察历史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南极。本世纪以来,已有近百艘船在北冰洋进行过数百航次的科学考察。目前在北极地区的各种考察站达数百个,此外至少有10艘以上的核潜艇以科学为名航行在北冰洋。然而直到1990年以前,北极却没有能够形成类似于“南极条约”或“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那样的统一有效的国际政治或国际科学组织,原因是北极的特殊地理位置给它被上了强烈的经济、军事和政治色彩。在现代经济发展之前,北冰洋周边陆地的领土归属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所以,环北极国家一般以各自领土为基地,在北冰洋及沿岸陆区进行独立的科学考察和侦察监测。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共有13个项目:①气象学,②地磁和地电,③极光,④气辉和夜光云,⑤电离层,⑥太阳活动,⑦宇宙线与核子辐射,⑧经纬度测定,⑨冰川学,⑩海洋学,(11)重力测定,(12)地震,(13)火箭与人造卫星探测。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以后的上地幔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一开始参加了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中国科学院设置了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竺可桢副院长为主任委员。委员会进行了多种学科的观测。当时因国际上有人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途退出此项计划。但原定各种观测活动仍照常进行,这一活动推动了中国地球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观测活动的佘山地震台为此(以及连续出版《地磁观测报告》等)于1985年获得国际地磁学和高空大气学协会授予的“国际地球物理观测百年纪念”金质奖章。
今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首次全球性的大规模科学研究合作活动,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国际测地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发起了地球物理信息化年活动:简称eGY,活动将于2007年7月正式宣布启动,2008年底结束。今年还适逢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赵九章先生诞生100周年、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因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将组织参加国际地球物理信息化年活动,扩大我国地球物理界的国际影响。
6、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国际会议 是什么级别的会议
对于复地质学来说 其他制的诸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什么的都是工具,地质学的精髓是思维方法。没有工具做支撑的思维是空洞的,但反过来 没有地质思维做灵魂的工具是没意义的。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者知道怎么把研究对象转化成数据,怎么处理数据,地质工作者则擅长从各种纷乱的数据里找出地质规律。
如果一个地球化学工作者也会拿着自己刚获得的数据找地质规律了,或者一个纯粹学地质的懂得了如何去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的把样品变成数据,那他们的就可以从“工作者”升级成“家”了。
所以工作的对象不同 培养的方式不同 学到的东西也不同,这就是区别所在。
7、自"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迄今已有1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近40个常年考察站,进行综合性考察…
举例子 列数字
突出成果,加强准确性,增加说服力
8、国际上核心的 地球物理方面的 期刊有哪些??
如果看美欧日三个发达地区,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代表性期刊应该是美国的《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内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欧洲(德国容)的《Annales Geophysicae》和日本的《Earth, Planets and Spa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