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泡沫
1、中国信息产业部很穷吗
互联网已经走下神坛,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正把它作为基本工具,经过了网络泡沫破灭的洗礼,互联网开始夯实身下的土地,应用则无疑是其最坚实的一块砖头
2、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产业结构。
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产业结构制造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商业、房地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合计占全部增加值的45.9%。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
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3、网络经济到底是不是泡沫经济啊?跪求啊!要辩论了
自1999年以来,国内开始逐步形成网络热潮,人们对网络经济的热情迅速升温,大量资金,人才和其他要素资源纷纷向网络概念聚集,而对网络经济的讨论乃至争论一直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2000年4月中旬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调整,带动国内网络概念股大幅缩水,大量网站关门或出现严重亏损,一些名噪一时的网络公司创办人或经营者因种种原因离开了职位.转眼之间,网络便从高峰跌入低谷,市场“变脸”之快令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市场的无情.一时间,人们对网络经济又变得非常困惑,网络经济似乎只不过是一阵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过眼烟云.因此,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是讨论网络经济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网络经济与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前提.显然,自从网络泡沫破灭后,网络经济对企业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就变得更为独特,甚至成为一种考验.许多人开始怀疑,甚至放弃,或者忽视这整个方面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而更多的人则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革命性变革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正如经济发展历程所揭示的那样,伴随美国网络市场的增幅回落和结构性调整,曾经一度高速扩张的网络经济目前进入了阵痛期,正在经历着一场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中国也不能例外,一些网络公司业已倒闭,一些仍在苦苦挣扎,或压缩规模,或寻求重组.这也充分反映出“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但这并不预示网络经济是昙花一现,虚无飘渺的东西,并不能抹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优势,并不能否定网络经济正在进入企业运行中心的基本趋势;而是意味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在打破虚幻的神话,回归务实的理性,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恢复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本来面目.
我们不能因为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泡沫”,而否定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整个网络经济,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尽管一哄而起的网络“激情”所导致的一轮“泡沫”已经破灭,但是网络经济大潮并不会因此停滞不前;相反,在股市的喧嚣和震荡之后,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同时,人们也日益清醒,冷静地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一定要扎根于实体经济.生产力变革的最终实现,取决于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能否进一步整合.只有当网络经济创造的生产力可以使传统经济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发展矛盾才有可能得以消除,尽管这需要经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引起世界瞩目.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市场的变动日趋激烈,利润更难以获得,管理团队处于新的压力之下;投资必须重新考察,评价,一些项目需要重新论证.总之,对于未来的前景有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毫无疑问,无论是对国有企业而言,还是对民营企业而言,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又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时期.事实上,企业能够利用网络建立起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平台,创造新的优势源.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企业的产品能够更迅速地进入市场,其供应链导致更少的库存,其制造过程更具生产力,其客户服务反应更为快捷,其销售团队更具有效率.海尔,联想和斯达等领先企业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可以建立起竞争优势的.
网络并不必然与言过其实,失望,混乱和不确定性,以及失败的预期和愿望联系在一起.网络在回归其本来面目的过程中得以再生和重新发现,其活力来自企业内部生产流程,业务活动中的业绩改善,其范围包括如何与供应商,合作者和顾客的外部网络相互影响.网络是一种催化剂,是一种使事情能够得到不同处理的催化剂.通过网络新技术,软件提供商生产能够迅速和容易实现的解决方案.通过已经无所不在的网络扫描器,企业间可以相互快捷,便宜地对话,个人之间能够迅速沟通,即使他们使用不同基础的操作系统和运行平台.
人们才刚刚开始认识和实现信息技术的潜力.人们可能高估了短期,但是人们往往低估了长期.企业需要重新评价信息技术的潜力,重新评价什么是可行的和可能的.人们开始认识到,那些具有新应用的新技术,正是在10年前根本就不存在的.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商业才开始意识到计算机的巨大力量.但是它需要租用线路和调制解调器网络,而这些东西的建立是昂贵的,维持成本也很高,复杂性也大大地制约着大规模的商业运用.技术不断演进,没有人在10年前就能预测出因特网,无线通信和互动电视这三大技术革命几乎同时发生.
因特网已经把一个军事,学术,研究的产业通信工具转变为一种公众商业的和万能的网络.它现在连接着几百万个服务商,在万维网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数据,并使之能无缝连接,低成本的数据或声音以某种共同的语言转送.移动电话不但成为全球通信的一种“移动指挥单元”,而且接入网络形成移动中的数据或知识共享环境,无论怎样遥远的地方都能运用.人们甚至可以运用移动电话从一台自动售货机上购买食品或饮料.互动电视使在不同位置的人们能够按需求把社会活动接入网络,变被动的感受体验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和通信工具.因此,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应当这样定义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从总体上看,网络经济动摇了一切经济角色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的运行周期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照上述定义,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并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而“火爆”一时的各类网站企业或网络公司只不过是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而已,它们中的一些不景气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新兴企业的破产.我们应当借此市场回归理性的,难得的调整机会,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调整战略决策和步伐,迅速跨越发展阶段.我们充满信心地断言,中国的网络经济刚刚才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并将展示一个充满活力的稳步开拓的光明前景,任何企业在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和建立市场优势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源自:网络经济网
里面的内容很多,知道什么是网络经济就好说啦
4、互联网医疗:你认为是泡沫还是转机?说说你的理由?
和往年一样,2015马上就从我们手里溜走。对移动医疗的参与者和关注者,这一年又跟往年不一样,从喧闹的年头到稍显清冷的年尾,有太多事件和经历值得记述。
2014是移动医疗元年,因为很多人是在这一年才听说这个词或刚动了试水的心思。
2015各路豪杰从心动变成行动,用自己最美好的姿势试图推开医疗尘封的大门。不管平稳落地还是摔个跟头,都怀着一颗努力过的心。
我有幸借独角兽工作室的平台一年中实地拜访了近三十家创业公司,深谈了近百个投资人创业者,调研了解过一百多个创业项目,忍不住想对移动医疗来个全面的年终总结。
2015年的移动医疗太多姿多彩了,来比赛的、押赛道的、看热闹的还是泼凉水的,都可以找到自己钟爱的剧情,再得出自己预设的结论。想用几句简单的话展现移动医疗酸甜苦辣咸的一年,难免得罪一大批观众,我还是借2015年热卖的五部电影来请各位对号入座吧。
速度与激情
只有这部电影才能配得上2015年移动医疗的热闹,感谢2014年融资成功的三甲公司,感谢国家的互联网+政策,从几乎无人关注到3000多款医疗APP上线只用了一年多,这只有大炼钢铁的热情才能比得上。
挂号预约、网络问诊和慢病随访是最火热的创业门类,几百个叫 XX医生的APP能把你彻底绕晕。光糖尿病一个领域,独角兽工作室就发现了50多款活跃APP。还有好多公司处在万事俱备,只差程序员就可以开工的状态。
跟医药沾不沾边的都进来做移动医疗,谁让我们都有关心人类健康的情怀?医疗是3万亿的盘子,算上大健康就有8万亿,难怪有仁和药业定增十几亿押宝医药O2O,有平安自雇几百名医生专职做网络问诊,有滴滴打车推出医生上门,有挂号网获得数亿美金的天价融资,有马云喊出三十年后让医生失业。
诱惑和恐惧,让大家都深深地记住了移动医疗。
不可思议
看了一年的移动医疗,我只能说有太多地方很奇妙。卫计委51号文规定网上不能做医学诊疗、公立医院朝南坐、医保不给疾病预防买单、医生无法自由执业和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都决定移动医疗刚出生就营养不良。缺少可穿戴硬件和商保支持,移动医疗在患者那里也没讨到便宜。
虽然做移动医疗很多,但能做的领域还非常少,大家自然少不了互相学(chao)习(xi)。很多APP号称有N万医生或几百万患者使用,但看看身边的医患又好像没人在用。很多公司敢从三五十人一年内膨胀到三五百人,没有盈利没有收入甚至看不到收入在哪,支撑信心的只有VC的钱和不知真假的运营数字。业界都认为某家名字里有个水果的公司恐怕明年会率先倒下,希望它到时候不要连累太多人家就好。
分歧者
一边创业热火朝天,一边用户冷眼旁观;一边说互联网+医疗好,一边说医疗+互联网才是正道;一边说移动医疗代表未来,一边说移动医疗没有未来。
移动医疗在2015年出现前所未有的分歧:一篇匿名文章就可以几乎“说倒”移动医疗的标杆——春雨医生;热心“医疗信息化”的王杉院长跟力主“医疗去中心化”的张锐在一场对话中互相打断18次;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公司——百度跟它最大的金主——莆田系民营医院为医疗广告矛盾公开;有人说移动医疗刚开场,有人就唱移动医疗进入下半场;去年底投资人还非移动互联网不投,今年底就变成没有医疗收入不投。
移动医疗有人看好,有人唱衰,没有一个理论能服众,没有一个模式能走通。
夏洛特烦恼
创业小公司起步艰难,移动医疗领头羊也烦恼多多。虽然挂号网一气融了4亿美金,等于几百家小公司的天使投资总额。但是线上流量无法变现,挂号也难以收到钱,春雨医生、丁香园和挂号网纷纷办起线下诊所医院,好大夫从分诊延伸到随访,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受挫后转型云医院和在线医疗还是不叫座,腾讯承认不懂医疗,就投资它认为能连接医疗信息和医患的公司,一口气在杭州就入股三家,据说小马哥还想给几家划分地盘,不要自相残杀。
火星救援
创业者都是打不死的小强,也没有时间关注别人的想法,就像被遗忘在火星的马特.迪蒙,只有自己拼命找到点可怜的资源才能熬到别人来救你。
移动医疗跟商业保险合作是下半年的热点,“退糖鼓”和“腾爱糖大夫”都已经正儿八经玩起来,阿斯利康、赛诺菲和辉瑞都跟移动医疗深度结盟,都想借对方的体温度过难挨的行业冬天,鱼跃、乐普和福瑞索性自己做移动医疗,不就是做个APP吗,谁说药企的程序员就不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呢?
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紧闭的医疗大门好像有打开一条缝的苗头,VC不想投资个医生集团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国家刚鼓励实现分级诊疗,立马涌现一批做转诊飞刀的公司, “责任医疗组织”“整合医疗”和“凯撒模式”也张口就来。
为移动医疗打基础的信息化项目没有赢得足够多的关注,无论是提倡医疗数据标准化与公享的OMAHA联盟,还是苹果research kit首批邀请宣武医院项目入驻,或是首家云医院在宁波和首家互联网医院在乌镇,或是西安盈谷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影像云”工程,它们的巨大热量将在未来几年得到释放,惊天动地也未可知。
如果把医药电商也算移动医疗的延伸,这是年度大戏中最吊胃口的桥段。总说要来,总是不来,大家早已屯好重金,连国药上药这样超级选手都早早跟360、京东联手,就等政策发令枪响。药企的未来很煎熬,医院的利益不会放,患者的习惯难以改,医药电商好处咱走着瞧!
还是这句话:不管你喜不喜欢2015年移动医疗,它的故事和表演都有声有色。你可以怀疑移动医疗,但置之不理就会错过一场好戏。
2016中国经济有众多悬念,结构调整才能平稳着陆,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才会有新产业生根发芽。移动医疗的价值会不会水落石出?移动医疗会尸横遍野还是高歌猛进?哪些公司会变成移动医疗公认的独角兽?你可以预设自己的答案等明年来检验。
5、从市场现状分析光伏企业如何去“泡沫化”
1.盈利模式雷同
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发布的《太阳能光伏"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10年连续4年产量居世界第一。
从2011年开始,“转型”成为了光伏行业另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产能严重过剩,欧洲光伏市场迅速陨落使得光伏制造环节的利润连续为负值,企业亏的一塌糊涂,而且光伏企业纷纷意识到,由于产能过剩造成的行业危机会持续到"十二五"末期,制造环节高利率时代已经不可能到来。因此,光伏企业纷纷喊出了转型的口号,即由组件制造向电站建设倾斜,或直接投资,或做EPC承包商,总之行业巨头早已经不再指望组件制造能创造多大的利润。
目前,很多中国一线光伏企业都表示,未来50%以上的收入将来自电站建设,每个企业都在找项目、谈融资、建电站,做着一样的梦。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未来3年,全国光伏发电(包括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发电)到2015年总装机要达到35吉瓦。但根据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霁雪透露,国内目前核准和已批准前期工作的光伏电站容量达到了19GW。笔者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把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算在内,中国光伏电站的储备量恐怕早已经超过了35GW。
行业是在转型,但当行业转型千篇一律时,无非是将一个泡沫转向了另一个,大家都在建电站,电站市场也会需求过剩,或并网越来越难,或电站数量与国家补贴总量相悖。
2.光伏行业归根结底是在挣补贴
不管中国光伏企业如何看好光伏行业前景,其最终目的还是从国家腰包中挣钱,这一核心问题决定了企业为自己勾画的发展蓝图都是无效的。至少在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无法实现二次突破的背景下,电站收益主要来自于国家补贴,中国政府也会因此严格控制审批规模。所以,未来决定企业成败的问题不是你想建多少电站,而是你能够从国家有限的配额中拿到多少比例的"路条",当所有企业都转型之时,相信没有哪个组件制造企业能够一家独大,获得自己所规划的建设数量。
此外,在终端市场中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即央企新能源公司和几大发电集团,这些企业财力雄厚,并网优势强于民企,一定会获得绝大多数的电站建设权。只要光伏电站还受政策审批制约,多数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就会停留在纸面上,道理很简单,光伏电站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
中国光伏电站丝毫没有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掘金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在挣国家补贴,而国家每年拨款数目都几乎为定值,相应地每年光伏装机量会在10GW左右,这样看来,每个民营光伏企业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其实和现在相差无几,政府规划不变,企业规划其实失去了意义,除非你不打算要补贴。
中国大型地面电站补贴额度仍较高,但大型地面电站并网问题备受诟病,很难有大发展的可能性。以青海省为例,青海每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会维持在1GW左右,这一数值会维持3~5年的时间。如果中国每年光伏装机量维持在10GW左右,则地面光伏电站会占主流;如果在10GW之上,中国光伏市场要想获得大突破,则必须依靠分布式光伏发电。
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正处于摸索阶段,居民用电价格严重偏低,中国居民用电价格是工业用电的1/2左右,而国外正好相反,国外居民用电价格是工业用电的两倍,所以他们可以大力推广民用光伏市场。相比之下,中国却只能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业园区内推广应用,相同价格下分布式系统在这些的确面临的风险更大。这些被列入示范园区的项目能否获得预期收益还有待观察,毕竟工业园区内的用电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3.政策不是法律
光伏市场前景巨大,但截至目前,保险、养老基金等众多民营资本并没有投资意图,他们对光伏电站的收益和稳定性仍存有很大依赖,毕竟政策不是法律,很多政府性文件的执行效果让人担忧。
只要不把政策法律化,发电量全额收购、补贴及时发放、补贴年限固定等问题就无法保证,电站的收益在未来25年内也会发生变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光伏电站收益率本来就不高,回收期限长,稳定性是最重要的,没有法律作为依靠,泡沫的产生是很有可能的。日本政府可能会在2014年4月份之前调整本国光伏政策,中国政府也可能会在明后年逐步降低补贴,届时光伏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大打折扣,不知道企业还愿不愿意大量建设光伏电站呢?
6、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产业结构是什么?
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产业结构制造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商业、房地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合计占全部增加值的45.9%。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
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7、云计算是下一个泡沫吗
应该不会的。
今年4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专计划(2017-2019年)》(属简称《计划》)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已达1500亿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已成为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未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是必然趋势。
8、互联网赢利方式的发展历程及前瞻性是怎么样的呢?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快速成长阶段,我们有一个庞大的网民基础,在互联网上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本地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些条件都将会在不长的时期里促动中国市场产生像Google和MSN这样影响全球互联网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中国互联网未来还能有5-8倍的增长空间。
综述: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应对
互联网近十年来经历了坎坷的历程,在风险资本的左右下,它曾上天落地,成为一段泡沫经济。1999年中国互联网的投资狂潮,让许多中国人接触了互联网,并投身于互联网事业;便随后受世界互联网产业大起大落的波及,使互联网元气大伤。虽然在世界互联网产业中,我国依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但整个业界至今还未完全走出低迷。
今天的互联网产业处在发展的转折关头,最近国内各网站忙碌了起来,似乎又开始
重现1999年网络红火的景象。不过本次网络的升温,与几年前的那场泡沫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产业发展环境和用户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方方面面,不再是空炒概念。
再看一下我国的信息化环境:近年来,国务院院、信息产业部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促进产业发展。数次成倍地降低互联网应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信息化建设已被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随着政府、企业、家庭和学校上网工程的开展,互联网上网连锁经营管理等制度的出台,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行为规范化已有很大进展。权威人士指出,IT回暖的过程将是缓缓的,但步履更加扎实。
回顾前阶段的互联网泡沫,让我们作出反思:在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网民规模不够大,价值也不够高。网站的内容空泛,对用户的粘度较弱;给网站投广告的相当部分实际多是网站的股东,而传统企业并未认可网络模式。盲目扩张、片面追求眼球效应、实际应用水平低等特征是前段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互联网发展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一、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1、网民数量初具规模,增长进入高速时期
目前在中国,网民从以学生为主的玩网人群,扩大到白领、工薪族等广大社会中坚人群。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我国上网PC数已达2572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25万,我国www网站数47万,IP地址数3200万个,我国网民已达6800万,全球名列第二,它表明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初具规模;其次,网民仅占人口总数的5.3%,远低于美、韩、新加坡等国50%以上的网普及率,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外的经验,普及率从5%到25%这一阶段,正是网民增长最快的“雪崩期”。著名的Morgan Stanley咨询公司最新分析,未来三年中国宽带市场将呈高速增长,估计年增长率超过160%。
2、宽带网络发展迅猛,将向光速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网络基础环境有了很大改善。CNNIC报告同时显示,我国国际出口带宽从1997年25M增长到2003年的18599M,专线、宽带上网发展迅猛。全国从骨干网到接入网都基本实现了宽带化,信息高速公路初见轮廊。中国已拥有世界最长的高速传输网络,互联网网络瓶颈节节打通,正在形成端到端的宽带应用环境。今天,用户可选的网络接入手段呈多样化,如FTTB+LAN、拨号上网、VPDN、CableModem、WALN等。此外,网络内容分发存储(CDN、Storage)等新技术的应用,犹如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立交桥,让信息传递更加快速畅通。
当前的互联网业务以WWW、IP电话、多媒体业务和初级电子商务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比较脆弱、时延较大等。为克服缺陷,满足用户IP应用、多媒体业务和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互联网光速经济应运而生。光速经济网络须具备以下特性:达到99.999%的电信级可靠性;满足业务要求的网络安全性,接近不易察觉的网络时延,近乎无限的网络带宽和交换容量,普遍灵活的宽带接入。
光速经济将使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完美融合,基于网络的虚拟企业也将大行其道,网上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等将提供无间断服务,网络接入达到无处不在,随时可用的程度,互联网经济向光速经济发展。
3、经营走向务实,内容实现收费
在经历泡沫破裂的痛楚之后,我国互联网企业想方设法探索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营模式,网上娱乐、短信已成为最看好的业务之一;同时,我国网民消费意识日趋成熟,网上消费人数大幅上升,体验经济也已发挥效能,网民愿为“体验”付出费用。
由于互联网应用范围从个人扩大到企业,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转入专业级服务并初见成效。例如五大产业网站(中国化工网、中国建材网等)现已开始盈利;本来起步晚,规模小的招商银行靠“网上银行”已成为全国第六大银行。今天,国内90%以上的电子商务网站都采用招行的“一网通”为支付工具。
网站与电信运营商开始联手,263收费邮箱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买单者,移动、联通提供的手机缴费便利是一大原因。中国联通更在全国推广付费的手机“如意邮箱”,目前已发展到300万用户,收益明显;在教育方面,国家陆续批准45所高校开展远程教育试点,教育网站(网校)开始盈利,这表明远程教育作为互联网一种重要信息消费正在实现它的价值。基于Web的宽带应用逐渐流行起来,对内容收费逐步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客户群的扩大和细分对网络内容和应用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
4、信息资源高速增长,“内容为王”时代正在到来
电脑游戏经过短短30年发展,已成为公众娱乐的重要手段。在日本和韩国,电子游戏业年均增长超过60%,相继赶上汽车等传统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美国游戏业已超越好莱坞影业成为整个娱乐龙头;中国台湾网络游戏到2002年成长到26.5亿台币,2004年将达40亿台币。西方统计,2001年全球电子游戏产值已突破270亿美元,而预计2003年将达400亿美元。
在我国,网络游戏消费潜力巨大,目前已有超过百万的付费玩家队伍。新华社最近数据:从去年至今,中国游戏用户正以每月20-30万户超高速增长。据预测,再过两三年我国大陆可能出现一个比台湾、日本和韩国市场之和还要大的在线游戏市场。
在互联网其他信息资源方面,随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各行业数据库、网上影视音乐、远程教育、电子实用商务等工程推进,网上信息正呈海量增长。应用内容成为互联网制胜的法宝,“内容为王”时代正在到来。
5、构建新型产业价值链,进入新一轮的合作兼并阶段
目前,中国门户网站虽取得一定赢利业绩,但在营收上要全面稳定告捷,以及电子商务的全面启动,预计还需两年左右的爬坡期才能实现腾飞;互联网产业会首先在几个条件相对成熟的局部得到突破,然后由点成面,全面开花。在局部突破方面最大的可能是通过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构建完整的新型产业价值链,形成多赢的网络合作经济模式。
中国互联网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经过大起大落的泡沫阶段考验,目前将进入一轮的合作兼并阶段。新一轮的兼并将呈三大特点:一是务实不贪大,表现在网站与传统企业联手,朝实业网站、行业网站迈进。例如搜狐与国联证券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在线金融证券交易服务;新浪与北京双威启迪进行捆绑,从IT认证培训和管理培训开始进军远程教育市场;二是网站间合作,实现业务优势互补。例如Tom通过对163.net的并购,填补其在邮箱服务的空白;三是外资与本土公司争夺主角地位。从AOL频繁与国内企业接触,新浪与网络合并的传言,eBay借注资易趣进入中国市场等现象看,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将上演一场“强龙”与“地头蛇”的争夺,风险投资虽成为制造网络泡沫的导火线,但它并没有离去。现在第二波风险投资潮依然看好IT业,看好中国互联网。尽管对互联网的投资慎而又慎,现在风险投资商还是挑选了具备独有技术、盈利模式清晰、市场前景看好、务实的互联网企业。如美国eBay斥资3000万美元获得易趣33%的股份;3721获日本近千万美元风险投资;台湾财团欲20亿入股已盈利的长城宽带等。
二、电信运营商的相关发展思路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互联网同各产业的融合。这一变化将彻底改写互联网。
初期缺乏实业支撑的历史。传统产业如能抓住互联网发展契机,调整战略方向,强力推进,将成为后互联网时代的霸主。
在这变革的时期,传统电信运营商如何认清自己在互联网产业中的位置,并且抓住机遇,创新互联网产业链一直显界探讨的话题。事实上电信运营商已开始行动,就如“移动攀网”造就了短信的成功,电信推出“互联星空”Vnet计划,中国联通推出“联通无限”、“彩e”业务,我们看到了电信运营商打造新产业链、追求合作共赢的努力和良好前景。重庆电信在探索与游戏商合作方面走得更远,他们将电信资源全面向游戏商免费开放,同游戏商结成利益共同体,共荣共损。
没有通畅的收费渠道、完善的用户管理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过去一直限制着互联网产业做大,而电信运营商能够提供认证和计费平台,可将增值费用直接添加到手机、固话费中,这样内容商与电信运营商间虽需进行各种结算,但把简单留给了用户,市场就容易做大,各方也将提高对互联网应用开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互联网产业的兴衰最终取决于用户,而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他们可以对已有用户需求的深化调查引导,采用业务与内容创新合作,不断开发增值服务,促成互联网内容同传统电信的融合,以便达到互联网经济的繁荣。
此外电信运营商通过与游戏商等内容公司合作也盘活了网络资源;合作还将为电信业实现业务转型和角色转换,为拼抢增值服务和内容服务市场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电信运营商因其拥有的强大网络平台,庞大的客户资源、完善的收费与管理系统、良好的信誉,应该也必然成为网络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当然,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电信运营商还必须加强互联网的自身软建设工作,尽快建立广大网民迫切需要的内容服务中心,包括网络游戏、手机/PC互动游戏、网上音乐影院、网上教育等增值服务,注意以实用和用户商业需要为第一要务,取得应用层特色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结合的另一思路是向赛博运营商(CyberCarrier)发展。所谓CyberCarrier,是拥有超大容量的光传送网络和高速接入网络,拥有为企业和ASP提供网络服务的超级数据中心,保证服务质量(QoS)和服务协议(SLA)的超级运营商,他们在互联网业务方面具有很强的网络优势和应用经验,业务收益相当稳健。
目前,西方一些大型电信运营商如AT&T、GTE、NTT及Qwest等已经进入CyberCarrier模式。就中国电信运营商而言,最好的对策就是在向国际开放通信运营市场之前,自己先成为CyberCarrier。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但要防毒,还要提高抵抗黑客入侵的能力,以及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
2、垃圾邮件问题日益严重,任其发展,必将危及互联网的推广和形象。对此邮件服务商要尽快关闭服务器匿名转发(OPEN RELAY)功能,而政府和互联网组织要迅速出台政策和新技术手段,严控其传播。
3、国内互联网资源共享不畅有待改善。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各项法规制度,加大对运营商间网络互通、资源共享问题的关注和监控。互联网对传统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造成一定冲击。如何通过法律、运营商和网民自律及社会监督的综合管理,实现以法以德治网,使这种冲击会变成一种推动力。
4、目前国内网站的热点集中在手机短信等少数项目上,盈利基础还比较脆弱,而最能体现互联网本质的媒体功能和电子商务等盈利能力并未根本好转,因此业务发展有待全方位充实和加强。
5、对广大商业和企业用户来说,必须尽快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上网等信息化应用力度,以适应我国进入WTO后,日益临近的国际商业竞争环境。
6、网站大规模的模仿和抄袭,似乎伴随着国内互联网的成长。2002年开始的复苏,很大程度得益于经营模式上走向多样化,但如复苏后再次出现大量重复和模仿,互联网产业还要遭受重创。
7、我国应出现更多信息内容集成的专业公司,来帮助集团用户组织外部信息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网更有效的信息服务,加大信息化应用的实效。
8、第一代互联网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互联网IP地址的匮乏。由于美国在第一代互联网占尽先机,先行分配资源,导致发展中国家IP地址不足,这势必制约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而积极发展有着丰富IP地址的下一代互联网,将解决这一问题。
四、结语
互联网在经历重重磨难之后,必将迎来较大飞跃,务实和理智将使互联网业逐步复苏。互联网正以“第四媒体”独特的定位、丰富的资讯,在整个社会独树一帜,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助手和纽带。在前段抗击非典斗争中,网上交易、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网上教学等得到广泛应用,为减少非典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冲击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推动了互联网的前进。
互联网产业今后的发展,必须把握我国数字信息化建设机遇,加强与电信运营商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努力开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和内容,抓好电子商务、宽带应用等重点项目,以多赢互利共同发展来创造新的辉煌。(中国电信)
9、人工智能有没有泡沫
现在整个人工智能会成为下一个产业的泡沫,类似于当年蜂拥而至的O2O模式。
10、信息时代,数字货币究竟是“泡沫”还是改变世界的“杠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回称是:“答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的“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比特币、DCT)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