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评估指标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实状况制订的评估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开展评估时,可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评估方案》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的评估实施方案。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五年内完成对本地区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第一轮评估;应从2004年起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分期分批开展评估,公布评估结论,并向我部推荐少量优秀院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候选单位。
三、我部将组织专家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公布抽查结果。同时,我部将适时组织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达到标准者由我部正式确定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主要面向两类院校:一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评估中原则上达到"优秀"水平、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拟成为示范的院校;二是近几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开展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高职院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四、在评估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评估工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通过评估,引导学校准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特色。
五、我部委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为各地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帮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评估时,可充分发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中专家的作用。
六、请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及2004年工作计划,于6月30日前报送我部高等教育司。在评估工作开始后,请将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估结论及时报高等教育司。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内容
答:一级指标有7个,其内容:(1)办学指导思想;(2)师资队伍建设;(3)教学条件与利用;(4)教学建设与改革;(5)教学管理;(6)教学效果;(7)特色或创新项目。
8.评估体系指标中,二级指标有几个?其内容是什么?
答:评估体系指标中二级指标有15个,其内容:(1)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2)产学研结合;(3)师资结构;(4)师资质量与建设;(5)教学基础设施;(6)实践教学条件;(7)教学经费;(8)专业;(9)课程;(10)职业能力训练;(11)素质教育;(12)管理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13)质量控制;(14)知识能力素质;(15)就业与社会声誉。
9.在15项二级指标中又明确了哪8项为重要指标?
答:8项重要指标是:(1)产学研结合;(2)师资结构;(3)实践教学条件;(4)专业;(5)课程;(6)职业能力训练;(7)质量控制;(8)就业与社会声誉。
10.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宣传组)
3、教育部评估专业诊断高等职业教育师生比多少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实状况制订的评估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开展评估时,可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评估方案》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本地区的评估实施方案。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五年内完成对本地区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第一轮评估;应从2004年起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分期分批开展评估,公布评估结论,并向我部少量优秀院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候选单位。
三、我部将组织专家不定期对省级评估结论进行抽查,公布抽查结果。同时,我部将适时组织开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达到标准者由我部正式确定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主要面向两类院校:一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评估中原则上达到"优秀"水平、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拟成为示范的院校;二是近几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开展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高职院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四、在评估过程中,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评估工作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通过评估,引导学校准确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特色。
五、我部委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为各地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帮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评估时,可充分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中专家的作用。
六、请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评估工作的总体规划及2004年工作计划,于6月30日前报送我部高等教育司。在评估工作开始后,请将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估结论及时报高等教育司。
4、国家发布第二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了吗
“很多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教的实际上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内容,这是害人害己。现在我们规定,所有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都至少要开这五门课程,否则就不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
在教育部昨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首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了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的教学标准,并出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填补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领域的空白。《专业教学标准》适用于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及本科院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和有关高等教育机构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专业教学及管理。
据《专业教学标准》制订组专家李怡民介绍,为了适应企业的不断转型,《专业教学标准》将每两三年进行一次修正,“瞄着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课程改造”。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标准发布后教育部将在“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中实时监测高职学校的办学情况,并派专家组核实和评估各高校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接下来,教育部将继续制定1167个高职专业中其余专业的教学标准。教育部也在启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明年即将出台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5、高职专科学校评估人才主要有几个评估标准?
高铁站高悬耀平不人才主要有几个评估标准的饭都没见过,一般人家他们都分成标准都一样的
6、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到底该怎么写
1、要把学校自主编制与第三方独立调查结合起来
由学校作为实质性单一的评估主体进行统计评估,而后通过上报完成就业报告,报告的可信度引起人们关注和质疑。因此,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就业报告的编制成为共识。教育部在《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中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委托第三方评价”,具体地说,就是要引进资源,建立政府为主导,高校为基础,社会组织尤其是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为依托的多层次就业评估主体体系。这些主体或联合评估,或单独评估,形成多维的评估体系,增加就业评估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真实性。
可以借鉴国外就业评估经验,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调研,由高校提供学生的姓名和联络方式,第三方机构通过问卷调查、书信、电话、面对面访谈、电子邮件等形式来做评估。调查来的数据,第三方机构会进行整理分析,在就业质量报告中呈现的不只是“冷冰冰”的直观数据,还包含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教育及就业服务的评价数据。因此,多层次的就业评估主体体系的建立,能使就业质量报告结果具有公正性,价值取向尊重多元性,以便在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架起互相信任的桥梁,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
2、必须避免低级的疏漏,建立质量报告编制规范
质量报告必须避免低级的疏漏,这需要教育部门和高校一起努力,明确基本的编制规则。编制高校就业质量报告,除供学校办学参考外,还有一个重要意图是,供受教育者选择高校,以及社会机构选择与学校合作所用,因此,就业质量报告编制不能各说各话,在数据统计口径、统计时间节点上必须保持一致,这就如GDP的统计,不能各国、各地区不同,否则,就失去比较的价值。在明确就业质量报告编制规范之后,教育主管部门也就可以依据报告编制要求,检查各高校的报告,对不达规范要求的报告不予发布,并追究高校不按规定编制报告的责任。这是政府部门履行督促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责。
3、注重就业质量,建立完备的指标体系
就业报告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和状况所做的全面、真实的调查、分析和评判的过程。因此,除了需要依据数量指标体系来反映就业率、待就业率数据外,还需要质量指标来反映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雇主满意度、性别差异、就业层次、供需比例、职业发展情况、就业区域、性别就业等就业信息。建构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相兼备的就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真正体现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质量和发展前景,能让评估者和社会同时注重就业数据的外延和内涵,从而增加就业信息、数据的含金量,增强就业报告的实效性,以便全面分析、真实反映、正确评判毕业生就业现状,以防被简单的数量指标掩盖了复杂就业问题的真实性和深层性。因此,质量完备的就业评估指标体系能让评估主体准确地查找出阻碍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采取更积极、稳妥的措施,促进就业。
4、正确理解与把握评估结果,坚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实行毕业生就业报告的目的不是用来高校间的互相攀比,也并不是高校用来反映办学和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是用来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质量这一关键点上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不断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努力寻求校企合作,实时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形成“就业带动招生,招生促进教学,教学提高就业”的良性循环。
其次,高职院校还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作学校的首要发展任务,通过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努力搭建就业工作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所有毕业生的就业过程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7、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一、引言
作为一个高职战线的老兵,系统的学习理论的机会并不多,有幸能够参加“第二期高职高专评估专家理论班”的学习,经历了领导的讲话,专家的培训和学员们的讨论,从不同的几个方面,给我们这些带着问题来的一线中的工作者,解决了许多观念上的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因此,深感各方面收获颇丰,理论水平提高之快。将这次学习班获得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知识,结合我院具体的评估实践活动,我谈一下我对如何做好评估工作的几点体会。
二、评估观念小议
一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高低,应该凸显其治学理念的先进性和鲜明性;应该体现其长期办学特色的探索和创新;应该反映其累积办学条件的好坏;应该显示其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评估一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优劣,是对一个学校长期办学综合实力的考证。试图一蹴而就,靠临时突击,甚至弄虚作假是不可能取得好的评估成绩的。但是,如果忽视评估前的准备工作,或者评估指导思想不对头,就可能在一个办得很好的学校,评出一个很不理想的结果。问题关键是如果对每一所学校的评估都不能准确反映其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就失去了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要想搞好评估工作,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除了日积月累积淀而成的治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之外,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评估文件的精神,按照细则的要求逐条落实到位,并且要坚持“以评促建”的20字评估原则,要保持以平常心对待的良好心态,还要注意更新几个方面的陈旧观念。
(一)要转变“评估就是评教学工作”的观念。
我曾在评估前,考察了解了一些本科院校的评估工作,一过经介绍后,就推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哪儿,一谈就是教学口的工作如何如何忙,从教务处长到教学主管副校长如何累得要吐血要住院等等。给人一种评估工作就是评教学工作的感觉。今年,我也接待了60余个兄弟院校的来访,其中有一个共同点令我十分担忧,这就是许多院校的主要领导仍在将评估工作视为教学口几个部门的事,其评估领导工作的重担仍然还压在教学主管副校长身上。他们认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就是教学质量的评估,就是教学口的事。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也曾导致我们在准备评估工作初期的混乱和失误。一方面教学口忙得疲于奔命,另一方面其它部门(在评估工作方面)却闲得隔岸观火。经常因为一个数字核实的问题、一个报告或文件由谁起草的问题、一件小事归谁管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事实上,往往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常常是由于思想教育、后勤保障、环境影响、治安保卫、人际关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仅靠教学副院长牵头,抓教学口的评估,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是不可能搞好评估工作的。
人才培养工作就是育人的全过程,学校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我们举一个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传统上的管理理念是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问题,就集中在生产环节找毛病,实际上一个产品的质量的意义是多重的、全方位的。质量是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原材料的选择,再到制造的工艺流程,生产阶段,销售过程,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一个整体概念。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涉及到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环节,仅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搞好评估工作,必须要党委一班人全部上阵,书记、院长要亲自挂帅,统一协调指挥。只有改“抓教学”迎评估为“抓全面”、“全面抓”、“全员抓”、“全过程抓”评估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评估,才能准确地反映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
试想,如此重的担子,放在教学副校长一人肩上,在教学口小圈子里做文章,能搞好评估工作吗?所以,党委班子挂帅,“全面抓”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是搞好评估工作的保证。
(二)要转变“与人不同就是特色”的观念
评估指标体系中除了七个重要指标之外,还有一个一票否决的指标就是特色建设和创新项目。我们开始认为,发表一些对教育教学行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就是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做法就是特色和创新,在迎评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创新要在一种办学理念的支配下才能实现,而办学理念是校长的办学之魂。因此,学校要办出特色主动创新,就必须有正确的办学理念。没有理念的校长将使学校的发展随波逐流,不可能办出特色,也就不可能评为优秀学校,而没有正确理念的校长,则将把学校引入歧途。因此,评估之前,一定要将多年办学的经验和创新提炼深化,上升成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念。这种理念一方面要得到专家领导和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要尽快的灌输到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大脑里,落实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卓有成效的校内外上下的一种共识。正确的理念可以指导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有价值的创新,长期的、不断的有价值的创新可以积淀成为鲜明的办学的特色。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所谓特色的积淀性。特色不是创新的简单积累和叠加,它应该形成和体现在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指导方面,这就是特色的整体性。特色应该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的不一定都是特色,此即特色的独立性。特色还必须是科学的领先的创新,还必须能够指导实践获得成效,这就是特色的先进性和成效性。除此之外我个人还认为,特色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理念和特色本身也要创新,这可称为特色的动态性。
特色就是理念的体现,特色是创新的积淀,特色是质量的标志,特色是能力的象征,特色是学校生命存在的意义,因此,在特色在长期办学的实践和迎评过程中的重要地是显然的。
我们设想一下:一个没有先进办学理念的校长,一个没有正确办学指导思想的学校,如何能够在办学的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积淀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呢?如何能评为优秀学校呢?
因此,我认为: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特色观,是搞好迎评工作的前提。
(三)要转变 “学生工作是配角”的观念。
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学校是否稳定,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正确贯彻,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这个产品是否优秀或合格,表明了这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高低。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抓教师是办学的基础和前提,抓学生是办学的目的和根本,两者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在的办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思想。作为前提和基础,下大力气抓教师思想道德水准、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这样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水平所包含的内容,不是评估中一两天就能抓上去的。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能力却在一定时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成就都体现在作为办学目的和根本的学生身上,所以在评估这一刻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所有可以体现的潜力和闪光点,亦即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产品来充分显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成就。此时,“抓学生”工作就显得比“抓教师”工作更为重要了。
教育部03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评估表”中,一个学生的字样都没有,但是7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中,大多数是靠学生这个产品的表现来衡量这个指标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直接涉及到学生的考察就有“学生问卷调查”,“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测试”,“专题研讨”等四种;涉及到学生的重要指标有“报到率”,“就业率”,“体育达标率”,“
本文来自网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8、高职高专院校评估的全称是什么?你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评估?
全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了解评估指标,做好本人负责的任务。
9、现有的高职教育评估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一、引言作为一个高职战线的老兵,系统的学习理论的机会并不多,有幸能够参加“第二期高职高专评估专家理论班”的学习,经历了领导的讲话,专家的培训和学员们的讨论,从不同的几个方面,给我们这些带着问题来的一线中的工作者,解决了许多观念上的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因此,深感各方面收获颇丰,理论水平提高之快。将这次学习班获得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知识,结合我院具体的评估实践活动,我谈一下我对如何做好评估工作的几点体会。二、评估观念小议一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高低,应该凸显其治学理念的先进性和鲜明性;应该体现其长期学特色的探索和创新;应该反映其累积学条件的好坏;应该显示其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评估一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优劣,是对一个学校长期学综合实力的考证。试图一蹴而就,靠临时突击,甚至弄虚作假是不可能取得好的评估成绩的。但是,如果忽视评估前的准备工作,或者评估指导思想不对头,就可能在一个得很好的学校,评出一个很不理想的结果。问题关键是如果对每一所学校的评估都不能准确反映其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就失去了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要想搞好评估工作,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除了日积月累积淀而成的治学理念、学条件、管理水平、之外,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评估文件的精神,按照细则的要求逐条落实到位,并且要坚持“以评促建”的20字评估原则,要保持以平常心对待的良好心态,还要注意更新几个方面的陈旧观念。(一)要转变“评估就是评教学工作”的观念。我曾在评估前,考察了解了一些本科院校的评估工作,一过经介绍后,就推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哪儿,一谈就是教学口的工作如何如何忙,从教务处长到教学主管副校长如何累得要吐血要住院等等。给人一种评估工作就是评教学工作的感觉。今年,我也接待了60余个兄弟院校的来访,其中有一个共同点令我十分担忧,这就是许多院校的主要领导仍在将评估工作视为教学口几个部门的事,其评估领导工作的重担仍然还压在教学主管副校长身上。他们认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就是教学质量的评估,就是教学口的事。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也曾导致我们在准备评估工作初期的混乱和失误。一方面教学口忙得疲于奔命,另一方面其它部门(在评估工作方面)却闲得隔岸观火。经常因为一个数字核实的问题、一个报告或文件由谁起草的问题、一件小事归谁管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事实上,往往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常常是由于思想教育、后勤保障、环境影响、治安保卫、人际关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仅靠教学副院长牵头,抓教学口的评估,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态度、是不可能搞好评估工作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育人的全过程,学校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我们举一个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传统上的管理理念是一个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问题,就集中在生产环节找毛病,实际上一个产品的质量的意义是多重的、全方位的。质量是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原材料的选择,再到制造的工艺流程,生产阶段,销售过程,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一个整体概念。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涉及到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环节,仅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搞好评估工作,必须要党委一班人全部上阵,书记、院长要亲自挂帅,统一协调指挥。只有改“抓教学”迎评估为“抓全面”、“全面抓”、“全员抓”、“全过程抓”评估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评估,才能准确地反映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试想,如此重的担子,放在教学副校长一人肩上,在教学口小圈子里做文章,能搞好评估工作吗?所以,党委班子挂帅,“全面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是搞好评估工作的保证。(二)要转变“与人不同就是特色”的观念评估指标体系中除了七个重要指标之外,还有一个一票否决的指标就是特色建设和创新项目。我们开始认为,发表一些对教育教学行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就是学理念,在学过程中的一些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做法就是特色和创新,在迎评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的学特色和创新要在一种学理念的支配下才能实现,而学理念是校长的学之魂。因此,学校要出特色主动创新,就必须有正确的学理念。没有理念的校长将使学校的发展随波逐流,不可能出特色,也就不可能评为优秀学校,而没有正确理念的校长,则将把学校引入歧途。因此,评估之前,一定要将多年学的经验和创新提炼深化,上升成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念。这种理念一方面要得到专家领导和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要尽快的灌输到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大脑里,落实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卓有成效的校内外上下的一种共识。正确的理念可以指导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有价值的创新,长期的、不断的有价值的创新可以积淀成为鲜明的学的特色。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所谓特色的积淀性。特色不是创新的简单积累和叠加,它应该形成和体现在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指导方面,这就是特色的整体性。特色应该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的不一定都是特色,此即特色的独立性。特色还必须是科学的领先的创新,还必须能够指导实践获得成效,这就是特色的先进性和成效性。除此之外我个人还认为,特色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理念和特色本身也要创新,这可称为特色的动态性。特色就是理念的体现,特色是创新的积淀,特色是质量的标志,特色是能力的象征,特色是学校生命存在的意义,因此,在特色在长期学的实践和迎评过程中的重要地是显然的。我们设想一下:一个没有先进学理念的校长,一个没有正确学指导思想的学校,如何能够在学的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积淀形成自己的学特色呢?如何能评为优秀学校呢?因此,我认为: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特色观,是搞好迎评工作的前提。(三)要转变“学生工作是配角”的观念。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学校是否稳定,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正确贯彻,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学生是学校的产品,这个产品是否优秀或合格,表明了这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高低。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抓教师是学的基础和前提,抓学生是学的目的和根本,两者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在的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思想。作为前提和基础,下大力气抓教师思想道德水准、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这样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水平所包含的内容,不是评估中一两天就能抓上去的。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能力却在一定时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成就都体现在作为学目的和根本的学生身上,所以在评估这一刻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所有可以体现的潜力和闪光点,亦即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产品来充分显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成就。此时,“抓学生”工作就显得比“抓教师”工作更为重要了。教育部03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评估表”中,一个学生的字样都没有,但是7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中,大多数是靠学生这个产品的表现来衡量这个指标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直接涉及到学生的考察就有“学生问卷调查”,“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测试”,“专题研讨”等四种;涉及到学生的重要指标有“报到率”,“就业率”,“体育达标率”,“本文来自网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