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大专 » 高职课程建设

高职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3-20 04:00:09

1、什么是高职高专精品课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我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精神,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通知要求,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尽快启动本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组织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时,要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分布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示范作用,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各高等学校还要切实加大和保障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在确保教高[2001]4号文件规定的"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一般不应低于20%,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得到落实的基础上,各高等学校还应从事业费拨款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精品课程建设。

2、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是以工作过程还是岗位需求

?

3、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涵盖哪些方面

您好。简单回答一下吧:高职,全称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特点:(1)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2)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3)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4)“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5)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6)以人为本。高职教学制度:第一,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第二,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第三,强调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第四,坚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第五,以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教学最终目的。简单回答到这,希望对您有一定帮助。

4、浅谈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

浅谈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
作者: 张立坤 韩春杰
关键词:改革 理念 整合
教学改革作为课程建设的根本途径,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基于这一理念,学校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课程建设。具体体现为:
一、根据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的理念,进行课程整合,重构课程体系
学校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基于这一考虑,我院组织力量,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预测作了比较充分的分析,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对人才培养规格作了准确的定位。专业教学改革方案针对目前市场需要的多个职业岗位需要而定,随着职业岗位的变动和岗位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能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按职业综合能力模块的要求,在所有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组织有企业专家参加的讨论会,充分听取专业委员会的意见,按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各门课程的内容、广度及技术熟练程度。确定课程标准,淡化传统的学科意识,优化课程结构,将学习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规格以模块教学形式具体化,进行课程整合,重构课程体系。
二、在教学计划中将所设课程分为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技能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强化职业基础模块,针对社会对人才文化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开设了外语、高数、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职业基础课,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开拓专业技术模块,对专业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对专业大类中的公共基础课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梳理,剔除重复部分,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专业群公共基础课,使其覆盖相关专业,为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打下基础,如工业分析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增加了电力用油检验、电力燃料分析等课程,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对企业需求分析,灵活设置专业技能模块,如应用化工技术设置了无机化工模块、有机化工模块、精细化工模块,各模块既有相同的基础知识应用,又有不同的能力侧重。
三、重点专业用“整合”的观念重新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如化工类专业将化工原理、分离工程整合为化工基础,并结合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并充分发挥我院化工仿真系统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各专业各主干课程均增加实验实训的比例,并注重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
在操作过程中,从教学大纲入手按照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性实践教学大纲,压缩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增加了演练实做项目。如机电专业电工课进行万用表等各种仪器的拆装、化工装备的拆装、化工管路的拆装、化工类专业强化化工工艺仿真、化工原理仿真操作,同时进一步充实实践的内涵,除实验、实训、实习外,加强习题课、讨论课、测绘、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以书本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实践为主,以实际生产为主,克服了传统教育中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
五、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采用启发式、讲座式、实习式和指导式教学方法,推行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电化教学等形式,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六、教材建设工作是整个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
学校在专业建设中把加强教材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来抓,一是积极选用教育部各行业推荐的优秀教材;二是鼓励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三是学院积极推荐骨干专业教师进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目前已有十几种教师参编的专业课教材正式出版;四是配合专业教学改革,大力提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讲义,用高职特色鲜明的教材体系来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教材基金支持教材出版,并将教师编写教材列入年度考核的内容,近几年已编写各类讲义及自编教材近十种。
总之,通过上述做法,学校呈现了高职教育的一些特色,通过特色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利用,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刚.工作坊教学方法对高职综合实训的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2]李建红.对高校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
[3]李福顺.浅谈新时期高校实践教学现状与对策

5、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职院校实行大规模扩招,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工作的生命线,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扩招后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需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典型、表彰先进,使广大学生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并及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明确高职的培养目标、方向和任务,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2.根据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教学。针对高职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参差不齐、起点不一的特点,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打破自然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整体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帮助学生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主动性、独立性和高效性,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在问题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创新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造成的变化,充分考虑未来职业对从业者知识能力的要求来设定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此,应摆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坚持基础理论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增强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专业教学重视应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具有实验、实训、实习功能的产业基地。
2.注重中职、普高与高职之间知识领域的衔接和沟通,完善学生知识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口生源和普高生源混合培养,由于中职、普高与高职之间知识领域缺乏衔接和沟通,致使已有的知识体系重叠或不完整,在没有相应的过渡教育的情况下,固定学年制很难如期实现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化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灵活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把衔接、沟通教育渗透到常规教学当中,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都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文化课基础较差的中职生源,加强对文化基础课程的渗透和衔接;对专业知识欠缺的普高生源,需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渗透与衔接。同时教学中要恰当处理教材,进行有目的、有系统地提炼新知识点,不断穿插、补充旧知识,查漏补缺,实行教补结合。
3.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生源质量来看,要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更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在强调实践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和谐发展,将人格培养和技能培养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高职院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高职院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得越快,教学改革的思路就会越清晰,步伐就会越快。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树立高职特色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主要应做到明确高职培养目标,重视高职教育;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高职教学质量观以及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等。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办学之本。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此需要改变教师队伍整体上存在的理论强、技能差的不合理结构,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有别于普通高校之处。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明确的“双师型”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成为既是讲台上讲课的好教师,又具有指导、示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能手。
为此,高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开展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教师来讲,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此教师需要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高度的政治觉悟,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德才兼备的道德风范,追求“慎独”、“身正”修养的职业道德境界,塑造全新的高职院校教师形象。

四、构建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相适应的全面评价体系

1.加强命题的针对性,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高职院校在考试命题时,应按照学生和教师授课的实际,增强命题的针对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考核。对基础扎实,学习较好的学生能够考出水平,真正拔尖;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感到学有所获,进而使所有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有所比较,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明确奋斗的方向。
2.建立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从职业特点分析入手,列出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项目,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实行职业能力水平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态度与成绩、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测定。
3.推行非规范性评价。非规范性评价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可在教师的随机言行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与评价。它具有互动性、精神性、艺术性、情景性和教育性的特点。
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价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致力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但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出色的“职业人”,还要努力促进他们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全面人”,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热点内容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2020-09-08 06:45:45 浏览:508
南昌英语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3:04:22 浏览:505
中专学费多少 发布:2020-09-10 19:33:34 浏览:504
上海美容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06:45:56 浏览:504
培训web前端开发机构 发布:2020-09-11 08:20:55 浏览:502
会计专业免考 发布:2020-09-10 05:23:09 浏览:502
成都造价培训机构 发布:2020-09-09 12:16:44 浏览:502
厦门中职学校 发布:2020-09-09 11:38:33 浏览:502
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 发布:2020-09-09 10:57:58 浏览:502
山东专科招生 发布:2020-09-09 09:41:05 浏览:502